2017 (360)
2018 (398)
2019 (358)
2020 (353)
2021 (347)
2022 (360)
2023 (339)
2024 (783)
想拯救美國得先從十字架上下來
新聞《特朗普以“戴罪之身”贏得大選 所有起訴將被擱置》:一年前,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麵臨4次潛在的刑事審判、涉及91項指控和麵臨數十年的監禁。特朗普將他的辯護押注在贏回白宮上,如今這一策略隨著他在政治上的勝利而奏效。
美國《國會山報》11月5日報道,在“決策台總部”(Decision Desk HQ)周三淩晨宣布特朗普擊敗哈裏斯後,預計將會停止這些案件的審理。 預計他將成為首位登上國家最高職位的重罪犯。
據報道,由於即將控製司法部,特朗普可以停止聯邦刑事案件的審理。至於他在各州的案件,特朗普的律師預計會要求法官將他在佐治亞州和紐約州的起訴暫時擱置。
特朗普早就暗示,他計劃在重新入主白宮後立即解散特別顧問傑克·史密斯的辦公室。
特朗普上個月告訴保守派電台主持人休·休伊特:“這太簡單了。我會在兩秒鍾內解雇他。”
這將有效結束針對特朗普的兩起聯邦案件。
特朗普以“戴罪之身”贏得大選 所有起訴將被擱置
在第一起案件中,他被指控密謀顛覆2020年大選結果。在佛羅裏達州的第二起案件中,他麵臨著卸任後不當處理機密文件以及妨礙政府取回這些文件的相關指控。
特朗普還可以讓他的司法部直接放棄當前正在進行的、旨在重啟機密文件案件的上訴。一名聯邦法官曾以認定史密斯的任命違憲為由駁回了該案件。
特朗普在州一級的刑事案件不由司法部起訴,這限製了他對這些案件後續進展的掌控力。
他不能直接解雇曼哈頓地區檢察官阿爾文·布拉格 (Alvin Bragg) (民主黨),後者判定特朗普在2016年競選期間非法隱瞞封口費,犯有34項偽造商業記錄罪;他也不能直接解雇富爾頓縣地區檢察官法尼·威利斯 (Fani Willis) (民主黨),後者正在就2020年大選期間的敲詐勒索罪起訴特朗普。
不過,他的律師早就表示,如果選舉勝利,將把任何起訴推遲到他任期結束——2029年。
“薩多先生,如果您的當事人在2024年贏得大選,那麽他還會在2025年被審判嗎?”佐治亞州法官斯科特·邁克菲 (Scott McAfee)在去年12月的一次聽證會上問道。
特朗普的律師史蒂夫·薩多回答:“我認為,答案是,根據至高條款和他作為美國總統的職責,這場審判在他離任後才會進行。”
新聞《本質上還是一場生意 特朗普當選 馬斯克收獲幾何?》:在分析人士看來,馬斯克轉而支持特朗普,是為了對衝風險和收獲更寬鬆的環境,助力其產業創新,本質仍是生意。在這一場選舉中,特斯拉的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成為最活躍的擁躉,通過各種手段為特朗普搖旗呐喊。或受上述消息影響,被視作“特朗普概念股”的特斯拉(TSLA)盤前上漲12.57%,報價283.04美元/股。
新聞《78歲特朗普再當選美國總統 這些健康問題值得關注》:今年78歲5個月的特朗普,繼拜登後,成為迄今為止最年長的總統。他就任四年後,年齡將達到82歲,與即將退出美國政壇的現總統拜登同齡。而高齡是拜登退休的主要原因,現在,特朗普將麵臨這一年齡的挑戰!
新聞《馬斯克發火箭衝天照慶祝川普勝出:未來是美好的》:本次大選力挺川普的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也在社群網路頻頻發文,秀出火箭衝天照慶祝川普重返白宮,興奮寫下「未來是美好的(The future is gonna be fantastic)」。
新聞《美2024大選競選費用逾159億,創史上新高》:美國2024年大選成為史上最昂貴的選舉,捐款總額達159億美元。法新社報導,追蹤美國政壇經費的非營利組織「公開秘密」(OpenSecrets)指出,2024年的選舉支出含國會競選在內,預計達159億美元,不僅超越2020年的151億美元,更是2016年65億美元的兩倍多。
《社會製度》:人類的社會學家們先前有過這樣的表述。人類的《社會製度》有: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
《民主》:明確的表述就是《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指誰?是指絕大多數的參加勞動的人。具體的是工人農民士兵和他們中間的知識分子們。這些《參加勞動的人》既是勞動者,又是參與國家機關以及各行各業的管理者。這些《參加勞動的人》應該共同享受勞動成果以及一切社會福利。這些《參加勞動的人》應該共同有權參與討論決策每個人的勞動成果的分配和社會福利的配給。這才是人類社會需要的真正的《民主》。
在資本主義社會製度下,為什麽對民主的定義和概念《非常模糊》?就是因為資產階級資本家們不想被《民主》。但高喊《民主》可以忽悠很多低層民眾的選票。當這些有錢人資本家被選上了之後,為“民“作主了嗎?資本主義社會製度下的資產階級資本家們,利用《民主選舉》的方法,達到在資產階級資本家互相之間的爭權奪利的工具。就如美國立國初期的選舉就在資產階級資本家互相之間產生,後因資產階級資本家互相之間爭執不下,才改為如今的選舉方法。所以,全世界幾百個國家團體的資產階級資本家們,各自一套說法,都稱自己是《民主選舉》。所以就《非常模糊》了。美加的選舉就不同。
在資本主義社會製度下被選上台了的《頭》,都是《獨裁》的。都是《獨裁者》。誰能舉例說說,誰不是《獨裁者》?就說在任的。
一個國家的《社會製度》能否綁定《民主》?或是《獨裁》?恐怕難以實行終身製。每個國家不同時期執政者替換不同而不同的。
例如:納粹德國法西斯《希特勒》於1921年成為納粹黨領袖。1923年在慕尼黑發動啤酒館政變,試圖奪取權力,但最終失敗並被監禁。監禁期間撰寫了其自傳及政治宣言《我的奮鬥》的第一冊。1924年被釋放後,對凡爾賽條約進行批判,宣揚泛日耳曼主義、反猶太主義和反共產主義,憑借個人魅力、演說才能及政治宣傳獲得了廣泛的民眾支持。同時,他頻繁將國際資本主義及共產主義稱為猶太人反德意誌民族的陰謀。1933年,納粹黨成為德國國家議會第一大黨,1月30日希特勒被德國總統興登堡任命為德國總理。此後其執政聯盟再次在《選舉中》獲勝,並在國會中通過《授權法》,逐漸將德國轉變為一黨專製、極權及《獨裁統治》的國家。當時的德國是資本主義社會製度。
納粹德國法西斯《希特勒》是再次在全民《選舉中》獲勝。
而如今德國能說是納粹德國法西斯嗎?但都是資本主義社會。
美國總統:特郎普第一個任期內是否是個《獨裁者》。資本主義社會。
美國總統:拜登這個任期內是否是個《獨裁者》。資本主義社會。
加拿大杜魯多是否是個《獨裁者》。資本主義社會。
特色中國鄧小平、習近平是否是個《獨裁者》。特色資本主義社會。
俄羅斯普金是否是個《獨裁者》。資本主義社會。
以色列民選的強人總理,《內塔尼亞胡》。一個《獨裁者》。奈何?
正四麵楚歌,以色列人示威遊行,要求他下台,對《內塔尼亞胡》進行審判。奈何?
以色列的反對黨,奈何?
貪汙腐敗醜聞纏身的《內塔尼亞胡》,民選上台。上台易下台難。
3萬多巴勒斯坦人被《內塔尼亞胡》殺,巴勒斯坦人,奈何?
100多記者被《內塔尼亞胡》殺,記者協會,奈何?
近200聯合國員工被殺,聯合國有製裁嗎?奈何?
而美西方資產階級民主國家的《獨裁者》有一個特點,就是《大多數政府》執政的黨領容易得多。而《少數黨政府》執政時想搞獨裁,必須要同一個反對黨結盟組織一個《大多數政府》。例如:現任加拿大聯邦政府。這樣可不用再次民選。臭味相投結盟後就可以《獨裁者》四年或八年了。
而這些《獨裁者》在決策這些大事時,大部分的《獨裁者》對全人類沒有造成巨大的危害,隻是對本國的一部分人受到影響。因此也沒有必要如同什麽犯了大罪似的,也沒有必要惡狠狠的罵人家是:《獨裁者》。但如同以色列民選的強人總理,《內塔尼亞胡》,這樣的《獨裁者》對世界人類社會造成了傷害。然而也沒有人惡狠狠的罵人家是:《獨裁者》。而這些說中文的反共分子開口閉口必稱的“民主“或“獨裁者“隻不過是看門犬或站街女,隻會對著路人亂叫或呼叫男人。
其實《獨裁》隻是個詞組,對一件事物的描述。作為領導者決策時,不是民主就是獨裁。這是一個不同的方法和過程,不是決策的結果。所以一個領導者在執政期間對某一件大事的決策而己。《獨裁者》也不是終身製。
有少數《獨裁者》在執政期間對某一件大事的決策,對人類造成了巨大的傷害,雖說隻是這個領導者人生中的一段時間,這樣的《獨裁者》獨裁造成的惡果是不可原諒的。例如:德國的法西斯主義剿殺猶太人。例如:以色列民選的強人總理,《內塔尼亞胡》。
美西方資產階級民主國家中的德國己成“民主國家“了。所以稱《獨裁國家》或《民主國家》也是不合式的。一個國家存在己幾十幾百年,經曆了無數的曆史時代,替換了無數的領導人,能說這個國家是《民主國家》或《獨裁國家》?!一個人沒有《終生獨裁》或《終生民主》。一個黨也沒有的所謂《民主》或《獨裁》之分。說一個國家是《民主國家》或《獨裁國家》是在胡說八道。
美西方資產階級民主國家的美國有沒有獨裁者?前美國總統克林頓在轟炸中國駐南使館就是一個獨裁決策。造成中國人死傷,遇到中國走資派軟柿子,忍了。敢炸俄羅斯駐外使館嗎?
以巴戰爭半年多,《獨裁者》以色列民選的強人總理,《內塔尼亞胡》有樣學樣,《內塔尼亞胡》盯上了伊朗。
《內塔尼亞胡》故意轟炸伊朗大使館,打死伊朗高級將領,展現以色列的強悍,震懾伊朗和其他中東國家。但伊朗不是中國樣軟柿子,不會忍了的。伊朗肯定會發動報複。伊朗會對以色列報複,也不排除會對美國下手。將很快見識伊朗人的憤怒和報複。看到新的殺戮。
以色列製造了一起“炸館事件”,出動戰機轟炸了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炸死10多人,包括伊朗高級將領。伊朗很憤怒,發誓要報複。伊朗肯定也會報複。
畢竟,使館是一個國家領土的延伸,“炸館事件”是伊朗的奇恥大辱。
伊朗畢竟不是哈馬斯。伊朗已明確發出威脅,要讓以色列感到後悔。
以色列自然不敢懈怠,以軍正高度戒備,以政府關閉了20多個駐外使領館。
又如前美國總統小布什拿了一包洗衣粉說伊拉克有“大殺傷性武器“,就狂轟濫炸伊拉克,給伊拉克老百姓死傷無數。小布什的這個獨裁決策造成了中東戰亂幾十年。給中東帶去了“民主“嗎?
前美國總統奧巴馬獨裁決策的全民醫保似乎結束於川普。
前美國總統川普獨裁決策在美墨邊境修高圍牆似乎隨他的下台而停止了。發動美中貿易戰也是川普的決策。但川普沒有發動武裝侵略,以及和朝鮮和談等也是獨裁決策。他想拿個和平獎。但沒給他。
現任總統拜登獨裁決策的事件多了。都看到了不說了。例如:支持烏克蘭,支持以色列都是他的獨裁之作。
西方資產階級民主國家中的以色列的這個總理,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完美的獨裁者了。當了三任,三上二下了,可與走資派鄧小平有得一比了。前二任上獨裁貪了不少財,遭到了反對黨的揭發。三任上來迫不及待想修改法律,以逃脫法律製裁時,民眾上街反抗修改法律轟轟烈烈時,找個借口宣戰,狂轟亂炸加沙,造成無數婦女兒童傷亡。別說是以色列國民能“民主“一下,別狂轟亂炸加沙了。就是聯合國,其他國家堅決反對強烈抗議下也不能阻止。這就是獨裁者。
西方資產階級民主國家中的加拿大小土豆,頭四年《大多數政府》執政,獨裁決策《大麻合法化》。當時民眾反對,反對黨不同意,但又有奈何?照樣立法通過。第二個四年是《少數黨政府》執政,就與新民主黨結盟,四年之內推翻不了。好處是可以獨裁。
獨裁決策的作品是《全民牙醫保健》。聽起來很高大上,為“全民”,又是昂貴的牙醫保健。不過,稍用一點腦子去研究一下加拿大目前的醫療製度的事實是:加拿大實行《全民免費醫療》以來,由於是在私有製下的醫療昂貴,支出巨大,占各種政府支出的過半以上,己經到了難於維持的程度,醫護人員短缺,急診室關閉,一直在縮小免費的項目,有政黨一直在推醫療私有化。再加上疫情影響,政府財政赤字巨大,百姓因物價房租高漲之下,實行《全民牙醫保健》可行嗎?
更重要的是加拿大原有的牙醫保健包括:有錢人自然有。有工會組織工作的不管是政府工作,還是私人公司工作,都有牙醫保健,有的一人工作全家都有牙醫保健。沒錢的領福利金和殘廢金的都有牙醫保健的,也是一人吃福利全家有牙醫保健的。十八歲以下兒童有政府的牙醫保健的。產婦有牙醫保健的。六十五歲以上的有牙醫保健的。剩下的人沒有。有必要再搞一套《全民牙醫保健》嗎?這就是資本主義民選的獨裁的惡果。還口口聲聲稱“民主國家“?
小土豆的獨裁多著呢?瘋狂用高價采購來的新冠疫苗,最後送給一些窮國家還不要。最後過期作廢了多少?還汙染環境。浪費資源,財政赤字。誰來追責?一日民選,四年或八年獨裁。八年之後輕鬆退下安享退體後的幸福生活。這就是被反共分子們鼓吹的西方資產階級民主國家的獨裁者的寫照。
被走資派鄧小平“全盤否定”的文革證明“毛主席更英明偉大!”這就是“被敵人反對的是好事而不是壞事。“毛主席的話,“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是善意的批評,還是惡意的打擊,是香花,還是毒草,我們要學會分辨出來。看出來後咋辦?還是照主席教給我們的法子,留下香花,除掉毒草。
毛澤東認為他一生幹了兩件大事:打倒蔣介石和開展了無產階級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有些評論家認為,毛澤東一生幹了四件大事:創建了一個偉大的黨和人民的軍隊,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創立了毛澤東思想。無論是兩件大事,還是四件大事,都說明毛主席的英明偉大。
即使被“全盤否定”的文革,也無損於毛主席的英明偉大,反而證明了毛主席的英明偉大。毋庸無言,文革是存在“二律背反”。由於存在“二律背反”,因而不同屁股的人對文革有不同的評價甚或存在截然相反的評價,而且這些評價都能找到根據,甚至顯得依據充分。
顯得截然對立的是毛澤東和鄧小平對文革的評價,是中共九大、十大與十一屆六中全會的評價。改革開放之後,在精英階層那裏,文革哪裏是革命,簡直就是反革命,就是人類社會的浩劫、災難和禍患!
中國精英們之所以隻看見文革眼中的那根刺而看不見文革前和文革後中國社會眼中的那根刺,隻看見文革的血腥而對文革中取得的成績不是避而不見,就是認為文革中取得的成就正因為抵製了文革路線,不過是屁股決定腦袋罷了。
無論精英們怎樣徹底否定文革,但他們無法解釋:
文革的路線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線”為主導還是其他什麽路線為主導?文革為什麽能極大地推進“三線建設”這一中國曆史上空前的工業化進程?
文革的經濟總體上為什麽是建國以來較好的曆史時期?
文革為什麽能在一個文盲充斥的貧窮大國基本普及初等和中等教育?
文革為什麽能建立起世界上最基本的全民醫療保障體係?
文革為什麽基本上已接近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
文革取得的科技成果為什麽讓“科學的春天”望塵莫及?
文革中國人的人均壽命為什麽能得到極大的提高?
文革為什麽能把全國變成毛澤東思想的大學校?
文革為什麽“學雷鋒,見行動”蔚然成風?文革為什麽成為世界曆史上最廉潔的曆史時期? 等等。
走資派們無法回避和駁倒文革對“鞏固無產階級專政,防止資本主義複辟,建設社會主義”的巨大作用和意義。
就像老百姓講的,如果沒有文革,“四五”事件就可能將中國變成了蘇聯和東歐。 其實,前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張全景同誌,對此實際有過一個比較中肯的評價,他認為文革期間除卻“天下大亂”的幾個月,其實“是風清氣正民心順,人民當家作主,政治人格平等的時期,是中國曆史上最好的時期之一。”,“社會純潔,嫖娼賣淫一詞從詞典消失;人心純淨,學雷鋒做好事形成了濃厚的氛圍。整個社會誠信度高,公信力強,人際關係好,假冒偽劣產品幾乎絕跡。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居民不知防盜門為何物。自殺率、精神病率、社會犯罪率,全世界最低。”(張全景:《毛澤東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曆史巨人》)
其實,1970年代到訪中國的一位德國記者就對文革做了比較中肯的評價:“耶穌沒有做到的事情,釋迦牟尼和穆罕默德沒有做到的事情,許多曆史聖賢想到和沒有做到的事情毛澤東都做到在他的國家裏,沒有惡霸強盜,沒有娼妓賭徒,沒有弱肉強食,沒有我們所賭咒的那些人類社會的各種醜惡現象。但是,他也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甚至不惜泯滅人性……他的人民至今還沒有擺脫貧窮。”(師東兵:《楊成武見證文革》 第64頁)
因此,對於文革的評價,還是毛澤東的評價顯得比較科學和全麵,即七分成績、三分錯誤。我認為,毛澤東評價文革三分錯誤,是針對文革存在的現實問題而言的,而毛澤東評價文革七分成績既是針對文革取得的現實成績而言的,更主要是針對文革的根本目的和任務而言的——以“四五”事件為標誌,顯示了文革根本目的和任務的“現實存在”;這個“現實存在”更進一步表明:中國社會經過了一次文革的洗禮,仍然存在著或者沿著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前進或者倒退到複辟資本主義的兩種可能性。這大概就是曆史的辯證法對文革的褒揚。
誰也無法否認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績,那是在毛澤東時代積累基礎上取得的。但是,誰也不能不正視改革開放中中國社會和經濟產生的嚴重“病變”、甚至“癌變”。
“病變”之一,兩極分化。中國的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尤其是居民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有人擁有一切,有人一無所有。
“病變”之二,經濟在逐步失去自主權。中國主要的28個經濟產業已被外資控製21個。
“病變”之三,公有經濟失去了主導權。中國目前國有經濟的比重已下架到了20%,事實上已失去了對國民經濟的控製能力。
“病變”之四,意識形態失去了領導權。中國改革開放最嚴重的失誤之一,就是有意無意放棄了對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以至《解放軍報》公開呼籲:“再奪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
改革開放,還使改革開放的中國產生了一些“癌變”。這個最大的”癌變“就是:
從趙紫陽,到後來被揭露出來的陳希同、成克傑、陳良宇,再到“政令不出中南海”,再到觸目驚心的貪腐,表明:黨內實際上隱然存在一個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集團(即官僚精英)。
從方勵之、王若望、劉賓雁,到吳敬璉、厲以寧、張維迎、賀衛方、茅於軾、高尚全、李銳,再到“將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逼入牆角”,表明:中國社會以形成一個強大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精英集團(即學術精英)。
從萬潤南到顧雛軍、李開複、潘石屹、任誌強,再到“國務院110次調房價,房價漲110次”,表明:中國已形成了一個強大的買辦資本集團(即資本精英)。
這三股勢力,不是孤軍作戰,而是互有需求、狼狽為奸,結成了官僚精英、學術精英和資本精英的”鐵三角“聯盟,形成了一個新生的買辦資產階級。
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成績,正像毛主席所講的,我們的勝利都是馬列主義的勝利,而不是什麽別的勝利,尤其不是什麽新自由主義的勝利。改革開放以來的成績隻能是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指導下的勝利。
一講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統一性,麻煩就來了。是的,這兩個理論體係有著“重大差別”。當然不同於那些中國社會主義的“推牆派”、“沉船派”呢?
改革開放中出現的問題都是違反馬列主義基本原理的結果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現的嚴重的經濟社會問題,實際是違反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結果,實際是違反毛主席的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理論的結果,實際是違反毛主席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理論的結果。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現的嚴重經濟和社會問題證明了“毛主席沒法兒不偉大!”
毛澤東的思想和精神讓“毛主席沒法兒不英明偉大!”
什麽是毛澤東思想,目前仍然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在我看來,毛澤東思想是帝國主義走向崩潰、社會主義走向勝利的時代,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而全麵係統地繼承和發展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最好繼承和發展。毛澤東思想是關於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是關於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理論——他的核心和精髓是毛主席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理論,是關於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是發展了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也即毛澤東的哲學,是成熟了的中國共產主義精神也即毛澤東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毛澤東思想的形成標誌著馬克思列寧主義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曆史階段亦即毛澤東思想階段。
對毛澤東思想的評價,我在拙作《毛澤東思想淺論》中,對毛澤東思想的每個組成部分曾做了下麵這樣的畫蛇添足、狗尾續貂式的亂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51年發布的一份報告認為,民主的概念《非常模糊》。在通常情況下,民主隻是以投票來定義。但民主其確切的定義目前並未達成所有人的共識。前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曾認為,“世界上有多少個民主國家,就有多少種不同的民主形式。”有學者的一項研究發現,英語中有2,234個形容詞都可用於描述民主。
民主不論是被定義為權威的來源或是目的,都會出現含糊不清、不精確等嚴重問題,由此引發出了兩種《民主》定義。
一是資本主義社會製度下的資產階級即資本家的民主,即以資本家少數人為統治階級的民主。在資本主義社會製度下的民主,統治階級就是資產階級,資本家們可以用錢搞大量的洗腦宣傳忽悠來茯取民眾選票,因此就有《一日民主,四年獨裁》的結果。
二是民主的理想/目的定義:根據“人民的意誌”(來源)和“公益”(目的)來界定民主。即是《真正的民主》。《真正的民主》指的是自由、平等、博愛,公民對政策的有效控製,負責任的政府,政治中的誠實、廉潔和公開,知情的或理性的審慎、平等的參與和權力以及各種其他的公民美德。
程序定義:民主就是公正、公開、誠實的競爭性選舉和普遍的選舉參與。民主的方法是為作出政治決定的一種製度安排,在這種製度安排中,個人通過貢獻而非金錢來競取大多數人民手中的選票而得到作出決定的權力被選上統治階級的崗位上。即無產階級的民主。
馬克思主義認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得民主”。(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頁。)掌握國家政權。
無產階級通過革命等途徑奪取國家機器、掌握國家權力以後,就必須通過選舉民主等形式建立自己當家作主的新國家和新政權。
在社會主義國家,選舉民主的政治前提是主權在人民,人民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來自人民且屬於人民。
選舉民主的政治本質是以普選為基礎的全體人民當家作主。由於國家大、人口多、交通不便等原因,無產階級政權不能保證每個公民都能夠直接到國家政權機關去行使國家權力,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而隻能采取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議製民主,由人民通過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選舉產生自己的代表去國家政權機關代表全體人民行使國家權力。
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總結巴黎公社的革命經驗時說:“公社是由巴黎各區通過普選選出的市政委員組成的。這些委員對選民負責,隨時可以罷免。其中大多數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認的工人階級的代表。”(馬克思:《法蘭西內戰》,《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4頁。)
列寧在論述蘇維埃政權建設問題時也指出:“在社會主義下,‘原始’民主的許多東西都必然會複活起來,因為人民群眾在文明社會史上破天荒第一次站起來了,不僅獨立地參加投票和選舉,而且獨立地參加日常管理。”(列寧:《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列寧專題文集——論社會主義》,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111頁。)
新中國憲法序言指出:“一九四九年,以毛澤東主席為領袖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經曆了長期的艱難曲折的武裝鬥爭和其他形式的鬥爭以後,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此,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的主人。”
在新中國憲法和法律架構中,協商民主既不是一種國家權力或者公權力,也不是一種公民權利或者私權利。協商民主目前主要還是一種民主形式、民主方法、民主機製、民主程序、民主手段、民主責任。
《選舉民主》之於民主國家政體的必要性和重大意義,是不言而喻的。選舉民主作為“國家形態”民主的起點,是指人民享有和行使國家的主權權力,通過全民公決、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選舉方式,產生民意代表、國家機構領導人、執政黨等主體,建立或延續國家政權及其機構,維護國體和政體,保證國家機器有序運行的一種重要國家製度和運行機製。
《選舉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人民享有最廣泛真實的公民權利和國家權力,依照憲法和法律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在有關製度設計和具體實踐操作的層麵上,《選舉民主》有時也可以指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或者指民主運行的一種具體方式方法,或者指民主過程的一種具體程序製度,等等。因此可以說,沒有《選舉民主》,就沒有民主政治。《選舉民主》是民主政治的基礎,是政治參與的渠道,是社會多元利益的調節器。
列寧在俄國十月革命前夕說:“不實現民主,社會主義就不能實現,這包括兩個意思:(1)無產階級如果不在民主鬥爭中為社會主義革命做好準備,它就不能實現這個革命;(2)勝利了的社會主義如果不實行充分的民主,它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勝利,引導人類走向國家的消亡。”
在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中,選舉民主的本意,是人民掌握國家政權、實現多數人統治的一種政治形態和政治製度。
《協商民主》,1949年9月22日,毛澤東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開幕詞中指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自己的議程中將要製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組織法,製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組織法,製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共同綱領,選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全國委員會,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
1949年9月23日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會議事規則》,明確規定了選舉民主的程序和內容。例如,該規則第三條規定:“中國人民政協全體會議,須有全體代表總額二分之一以上的出席,始可宣布開會,須有出席代表二分之一以上的讚成或反對,始得成立決議。讚成與反對同數時取決於主席。”第四條規定:“凡出席中國人民政協全體會議之代表均有表決權。候補代表有發言權,無表決權。”第五條規定:“關於議案討論之表決方式規定如左:一、一般決議采用舉手方式表決。二、有左列情形之一時,得由主席采用起立方式表決”。
1949年9月23日董必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草擬的經過及基本內容的報告”關於新政府組織的原則中解釋說:“這個原則是民主集中製,它具體的表現是人民代表大會製的政府。即人民行使國家政權的機關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由人民用普選方法產生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各級人民政府。”
1949年9月27日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有8個條款將“協商”作為動詞使用。例如,該組織法第二條規定:“凡讚成本組織法第一條之規定的民主黨派及人民團體,經中國人民政協全國委員會協商同意,得參加中國人民政協”;第三條規定:“每屆中國人民政協全體會議的參加單位、名額及代表人選,由上屆中國人民政協全國委員會協商定之,但第一屆由中國人民政協籌備會協商定之。”第十三條規定政協全國委員會的職權包括:協商並提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建議案,協商並提出……的聯合候選名單,協商並決定下屆中國人民政協全體會議的參加單位、名額及代表人選,協商並處理其他有關中國人民政協內部合作的事宜。第十八條規定:“中國人民政協地方委員會,為該地方各民主黨派及人民團體的協商並保證實行決議的機關。”與此同時,該組織法有6個條款明確使用了“選舉”概念。例如,第七條規定:“中國人民政協全體會議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中國人民政協全國委員會”;第九條規定:“中國人民政協全體會議設主席團,由全體會議選舉之。”第十條規定:“中國人民政協全體會議設秘書長一人,由全體會議選舉之。”第十四條規定:“中國人民政協全國委員會的委員及候補委員,由中國人民政協全體會議選舉之。”第十六條規定:“中國人民政協全國委員會設秘書長一人,由全國委員會選舉之。”
起臨時憲法作用的《共同綱領》是在周恩來擔任起草小組組長的領導下,經過各民主黨派、各方麵代表反複研究、縝密商討,由中國共產黨負責起草,並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於1949年9月29日通過的。基於人民民主主義的政治基礎,基於統一戰線的民主政治製度,通過協商民主和選舉民主等方式,產生了作為新中國法統的《共同綱領》。在《共同綱領》的第四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等條款中,多處規定了“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普選”、“選舉”等內容,把選舉民主直接規定為國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共同綱領》雖然沒有直接規定“協商民主”的各種製度、程序和方式方法,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和《共同綱領》的產生,本身就是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無黨派民主人士等單位的代表通過“協商民主”取得的最大政治成果。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以“協商民主”等民主政治形式建立了新中國。正如《共同綱領》宣告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表全國人民的意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組織人民自己的中央政府”。這就是人民政協的“協商建國”。
從憲法視角來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之所以能夠“協商建國”,並非因為采取了“協商民主”的方式方法,而主要是因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在完全新的基礎上召開的,它且有代表全國人民的性質,它獲得全國人民的信任和擁護。因此,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宣布自己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換言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之所以具有建立新中國的合憲性與合法性,在權力淵源上是來自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而並非其固有的權力和正當性。由於當時特定的曆史條件,我們不可能馬上實行全國普選並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故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宣布”自己“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進而才有權製定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共同綱領》,製定《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決定新中國的名稱、國都、紀年、國歌、國旗,選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正如董必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草擬的經過及基本內容》的報告中指出的那樣:“在普選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以前,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全體會議,即本會議,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並付之以行使國家權力的職權。”
當然,在新中國憲製史上,第一屆政協從1949年到1954年的五年是比較特殊的五年。“這段時間人民代表大會還沒有召開,政協代行著人大的一些職權;同時這一時期新中國還處在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過渡時期。因此,這個時期人民政協的定位、職能、作用是以後曆屆政協不可簡單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