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國營工廠》是如何被私有化的

(2024-09-07 14:40:09) 下一個

《國營工廠》是如何被私有化的

 

 

新中國在毛澤東時代具有,一、是有一條正確的社會主義政治路線;二、是有一個作風過硬的革命幹部和工人階級隊伍;三、是有一個實是求是的工作作風。在毛主席和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國廣大人民群眾的艱苦奮鬥,在不到30年的時間內,就建起了一個門類齊全的,完整的工業體係。在毛澤東時代,上至兩彈一星,下至鑼絲釘,鑼絲帽。沒有什麽東西是我們不能製造的,沒有什麽事情能夠難倒我們。當時在全國,大約共有各類,各級的國有企業單位30多萬家。同時,另外還有大約同等數量的城鎮集體所有製企業。這些國有和集體所的有製的企業,都是社會主義的中堅力量,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他們支撐起了社會主義中國的天下。這麽多的企業,在當時竟然沒有一家企業是虧損的。各級各家企業,無論大小,都是產銷兩旺。他們一切按照國家的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生產,銷售。當時全國的廠礦,都是一派興旺發達的景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我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國家。工人階級,貧下中農,是國家的主人。工人的社會地位很高。所以,當時的人民群眾,特別是年輕人,無不以當工人為榮。年輕的工人,有著很高的鑽研技術的熱情。在工廠內,都有很嚴格的各項規章製度,有很嚴格的技術考核製度。各工種的各級技工,都有著自己的應知應會的技術規程。工廠內經常性的組織各行各業,各工種的工人進行技術大練兵,大比武活動。經常性的開展勞動競賽活動。在工作中,每天每個工人,都有嚴格的考勤製度,有工作日誌。生產中,每一件產品都有詳細的生產通知單。當時的工人工資雖然低,但是比較平等。工人之間也很團結。
當時我所在的工廠,是一個縣級地方國營小廠。全廠50多人,年產值最多時過到60多萬元。人平產值約10000多元。按照現在的價格計算,人平產值應在200000元左右。我們縣的柴油機廠,造紙廠,化肥廠,金屬鎂廠,矽廠等工廠的產品。都曾經先後被評為國優,部優,省優產品。產品暢銷全國。這麽好的這些國有企業,為什麽突然之間,竟然從天堂走向地獄,全麵的產生了虧損呢?以至成了資不抵債,成了國家的包袱。最後,隻落得工人全部下崗,工廠宣布破產了呢?那些國有企業的職工,為什麽突然由國家的主人,變成了下崗失業的工人,成了無業遊民了呢?從國家的領導階級,跌落到社會的最低層,成為社會的邊緣人了呢?發生這樣巨大的反差,究竟是什麽原因?現在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這是資改派們經過精心策劃的一個巨大陰謀。那麽,資改派們究竟是怎樣一步步的搞垮國有企業的呢?他們究競是怎麽樣的執行一條資本主義的路線,一步一步的複辟資本主義的呢?
 
轉載《我所在的工廠》作者:一個老工人

新中國在毛澤東時代具有,一、是有一條正確的社會主義政治路線;二、是有一個作風過硬的革命幹部和工人階級隊伍;三、是有一個實是求是的工作作風。在毛主席和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全國廣大人民群眾的艱苦奮鬥,在不到30年的時間內,就建起了一個門類齊全的,完整的工業體係。在毛澤東時代,上至兩彈一星,下至鑼絲釘,鑼絲帽。沒有什麽東西是我們不能製造的,沒有什麽事情能夠難倒我們。當時在全國,大約共有各類,各級的國有企業單位30多萬家。同時,另外還有大約同等數量的城鎮集體所有製企業。這些國有和集體所的有製的企業,都是社會主義的中堅力量,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他們支撐起了社會主義中國的天下。這麽多的企業,在當時竟然沒有一家企業是虧損的。各級各家企業,無論大小,都是產銷兩旺。他們一切按照國家的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生產,銷售。當時全國的廠礦,都是一派興旺發達的景象。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以工人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國家。工人階級,貧下中農,是國家的主人。工人的社會地位很高。所以,當時的人民群眾,特別是年輕人,無不以當工人為榮。年輕的工人,有著很高的鑽研技術的熱情。在工廠內,都有很嚴格的各項規章製度,有很嚴格的技術考核製度。各工種的各級技工,都有著自己的應知應會的技術規程。工廠內經常性的組織各行各業,各工種的工人進行技術大練兵,大比武活動。經常性的開展勞動競賽活動。在工作中,每天每個工人,都有嚴格的考勤製度,有工作日誌。生產中,每一件產品都有詳細的生產通知單。當時的工人工資雖然低,但是比較平等。工人之間也很團結。

當時我所在的工廠,是一個縣級地方國營小廠。全廠50多人,年產值最多時過到60多萬元。人平產值約10000多元。按照現在的價格計算,人平產值應在200000元左右。我們縣的柴油機廠,造紙廠,化肥廠,金屬鎂廠,矽廠等工廠的產品。都曾經先後被評為國優,部優,省優產品。產品暢銷全國。這麽好的這些國有企業,為什麽突然之間,竟然從天堂走向地獄,全麵的產生了虧損呢?以至成了資不抵債,成了國家的包袱。最後,隻落得工人全部下崗,工廠宣布破產了呢?那些國有企業的職工,為什麽突然由國家的主人,變成了下崗失業的工人,成了無業遊民了呢?從國家的領導階級,跌落到社會的最低層,成為社會的邊緣人了呢?發生這樣巨大的反差,究竟是什麽原因?現在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這是資改派們經過精心策劃的一個巨大陰謀。那麽,資改派們究竟是怎樣一步步的搞垮國有企業的呢?他們究競是怎麽樣的執行一條資本主義的路線,一步一步的複辟資本主義的呢?

收買人心,為資本主義複辟做準備。資改派們在他剛剛掌握國家權力的時候,首先便大肆醜化當時的國家形勢,胡說中國的國民經濟到了崩潰的邊緣。當時的國民經濟的情況,工人同誌們是很清楚的。當然,工人群眾是不理會資改派們的這些奇談怪論的。資改派們見工人們不支持他們的這一套謬論。便改變了策略。他們說,這幾十年來,工人沒有漲工資,工人的工資太低了。工人太幸苦了。現在,為了表達他們對工人群眾的關心,要給每個工人首先增加十元錢的工資。然後,再給每個工人增加一級工資。果然,這一招非常有效。當時的工人階級,對於長工資表現得非常高興。大家相信了走資派們的謊言。被資改派的小恩小惠收買了。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咱大耳朵的小老百姓。工人群眾都以為,資改派們是真的關心咱們工人的生活,是在為工人說話,為工人階級謀利益。今後,工人的生活會慢慢的好起來。工人群眾當時都對他們心存感激,相信了他們的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的理論,全力的支持他們的工作。反而將毛澤東時代,當成了不關心群眾生活,隻知國家利益,沒有群眾利益的時代。資改們用毛澤東時代積累的巨額財富,輕而易舉的收買了廣大人民群眾,得到了工人群眾的支持。對於那些有著相對獨立性的集體所有製的工人,資改派們對於收買他們的支持又有新辦法。他利用人民大眾對國家的信賴,許諾將全國的所有集體所有製企業遂步的轉為國有企業。這樣,資改派們又輕而易舉的將集體企業納入了他們的資改路線的陰謀中。這些不明真相的工人同誌,又是歡天喜地,以為他們從此以後就真的成了國家職工。他們對資改派們也是十分的支持。這樣,資改派們忽悠了善良人人們。他們就徹底的控製了全國所有企業的生死大權,經濟大權。

破壞工人階級的團結,分化瓦解工人階級的隊伍。在取得了工人群眾的支持後,資改派們便立即實施他們的陰謀計劃中的第二步,即破壞公平原則,分化瓦解工人階級隊伍。毛澤東時代,工廠裏,實行的是8級工資製。工人根據工齡,決定工資級別,有特殊貢獻的同誌的工資,可以適當的高一些,但是區別不大。當時的群眾稱之為,一刀切。這種辦法雖然不怎麽合理,但是卻是比較公平的。工人之間比較團結,較少有矛盾。資改派們將這種工資形式稱之為絕對平均主義。他們說,要打破這種絕對平均主義。他們首先給少數的工人增加一級工資。這次加工資的標準,由過去的以工齡為主,改為要講貢獻,講表現。這句話的潛台詞就是,加了工資的工人,是對工作,對國家有貢獻的先進分子。而沒有加工資的工人,當然是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沒有貢獻的落後分子。這是一句份量極重的話。實際上,這是一個誰也說不清楚的標準,這是一個沒有標準的標準。是一個挑動群眾矛盾的標準。果然,在資改派的挑撥下,為了一句講貢獻,為了這一級工資。工人們都爭得不可開交。在少數的工廠內,竟然發生了暴力事件。原先同心同德的工人階級,為了這一句話,為了這一級工資,發生了嚴重的分化。原先在工人與工人之間的那種和諧關係,蕩然無存。資改派們對於工人階級隊伍的分裂,是看在眼裏,喜在心裏。這一毒辣的計謀,為資改派的下一步走向資本主義的陰謀打開了方便之門。

破壞鞍鋼憲法,對工人進行打壓。原先,工廠的管理,工廠的立廠之本,實行的是鞍鋼憲法。即兩參一改三結合。工人參加管理,幹部參加勞動,領導幹部,工人和技術人員三結合。當時在工廠中,實行的是黨委的集體領導,遇有重要事情,廠長一個人不能獨斷專行的做主,必須交由工人代表集體討論研究後,再由黨委做決定。廠長在平時,必須在車間參加勞動。當時的勞動,都是有考勤記錄的,是不能隨意的弄虛作假。那時在工廠內可以說,沒有一個閑人。人人有事幹,事事有人幹。當時的工人和幹部,基本上是處於相對平等的地位。有些工齡長的工人的工資,比廠長的工資高。資改派們說,工人和幹部一樣。那種平等的方法,不利於工作。那是管理不規範。現在要實行規範化管理。所謂規範化管理,就是要打破工人和幹部的平等地位。工人不能參加管理,幹部也不必參加勞動。一句話,就是要廢除鞍鋼憲法。幹部和工人不能平等。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要破壞工人和幹部之間的和諧關係。破壞工人和幹部的團結。在工人和幹部之間建起一道森嚴的壁壘。

過去,我們廠是一個隻有50~60人的地方國營小廠。全廠有4個管理人員,其中有一個書記,一個廠長,一個會計兼業務,兼管生產調度,一個保管兼出納,還兼跑外勤,從編製上說,他們都是脫產的行政幹部。但是,他們的工作雖多,卻沒有一個是真正的脫產幹部。平時他們是有事辦事,沒事就在車間參加生產,和工人一起勞動。因為,書記和出納在技術上是外行,所以平時他們隻是在車間打打雜,跑跑腿,為一線工人當好後勤。廠長和會計因為是工人出身,技術過得硬,所以他們在車間一人占了一台印刷機。個頂個的參加一線生產。他們的產品,無論是產量和質量都比我們這些小青工好。他們嚴謹的工作態度,精湛的技術,他們在各方麵都是我們這些小青工的學習的榜樣。說實話,老百姓當時是很佩服他們的。本人當時就是那位廠長的徒弟。可是資改派們一搞什麽規範化管理,事情就全變了。首先,他們搞了一個什麽崗位責任製。他們說,幹部和工人要各司其職,不得混雜。今後,書記,廠長,會計,出納等行政幹部,不再參加車間的生產勞動了,幹部要堅守他們的工作崗位。他們還為各個官員訂立了崗位責任製。就是說今後他們隻能坐在辦公室內當官。再也不能到車間去參加生產了。而工人也訂了崗位責任製。那就是今後隻能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再也不能參加工廠的管理了。廠內的大事再也不需要經對工人討論了。所謂規範管理,除了那些崗位責任製以外,就是規範化管理。因為要實行規範化管理,所以就必須建立相應的管理機構。我們這樣一個小小的幾十人的小廠,在規範化管理的大旗下,建立了各種機構。有什麽,辦公室,財務股,業務股,後勤股,生產股,技術股,質量監督股,宣傳股,政工股,保衛股,等等。凡是能想出一個名目的,都要設立一個機構。設了這麽多的機構,自然就要有這麽多的人員。當然,這些人員都是不參加車間生產的。他們都脫產的行政幹部。隨後,各車間的車間主任們也都被崗位責任製了,退出了生產第一線,成為脫產幹部。我廠的人員一下子就增加到了將近一百人,當然這些新增加的人員,都是行政幹部,他們是不參加生產的。車間的一線生產人員,一個也沒增加,反而減少了。過去,工廠裏沒有一個閑人,現在是人浮於事,不幹事的比幹事的人多。工人形象的說,那個時候是官多於兵。有了這麽多的吃閑飯的人,工廠還能辦好嗎?這些被規範化了行政幹部,他們不僅不幹事,反而沒事坐在辦公室內整天的對工人指手劃腳,說三道四,盡給工人挑刺,說工人的壞話。當時工人形象的說,好人不做事,做事的沒好人。在這種情況下,工人們能不生氣嗎?工人還有心思搞生產嗎?經過這樣的折騰,工廠還能不虧損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走資派鄧小平為什麽如此恨文革







《鄧小平與胡喬木的談話》“要把文革說的像日本鬼子進中國來一樣的壞,具體怎麽做是你們理論家的事,我相信你們是有辦法的”。

請看看這個視頻就知道了。

網址:首都工農兵反擊右傾翻案風歌頌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歌詠大會現存部分歌曲合集(附歌詞)(1976.5)(Chinese Communist Songs) - YouTube

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kFum4UANy0

《首都工農兵反擊右傾翻案風歌頌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歌詠大會現存部分歌曲合集(附歌詞)(1976.5)》

《鄧小平與胡喬木的談話》“要把文革說的像日本鬼子進中國來一樣的壞,具體怎麽做是你們理論家的事,我相信你們是有辦法的”。

文革是3年嗎?還是被誇大成10年?應該尊重曆史。

文革從什麽時候開始。普遍認為從《516》通知開始。

1966年5月4日至5月26日,在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家主席劉少奇主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開擴大會議,集中批判彭真、羅瑞卿、陸定一、楊尚昆。

5月16日會議通過經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多次修改的《通知》,決定撤銷中央批轉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組關於當前學術討論的匯報提綱》,撤銷原來的“文化革命五人小組”及其辦事機構,重新設立文化革命小組,隸屬於政治局常委會之下。

而這個五一六通知在發布後的一年內都屬於中國共產黨二級機密文件,隻有17級以上的幹部才能接觸。1967年5月17日,《人民日報》全文發表,從此成為公開文件。

實際文革大概從1966年6月從北京高校開始。演變成全國性的。1966-8-5,中共上海市委宣布,全市大中學校一律“停課鬧革命”。以後全國幾個月幾乎沒人上課。

1967-03-07人民日報發表的社論《中小學複課鬧革命》。那時雖然中小學複課,但是教材比較亂。全國各地複課的程度也不一樣。全國各地大、中、小學校到了1967年10月才全部陸續複課。

大學受文革影響比較大。到了1970年10月15日,國務院電報通知全國各地高校,1970年招生工作,按照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做法進行。沒有全國統考而是招收工農兵學員。

當時的各地各級政府幾乎是文革的對象。文革的主軸應該是反官僚。1967年1月上海是最早奪權的,奪權後曾試圖成立上海人民公社,遭到毛主席的反對。

上海人民公社在2月23日改為上海市革命委員會。自1967年3月開始,各地造反派奪權後都相應成立“工農兵三結合”的革命委員會。

截止1968年9月,全國除了台灣以外的29個省市都建立了“三結合”的革命委員會,祖國山河一片紅。這是文化大革命奪權完成的標誌,也是文化大革命結束的直接的事實標誌。

1968年9月7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麵勝利》,發出了文化大革命結束的社論信號。

1968年10月,八屆十二中全會召開,對劉少奇專案做出結論,這是文化大革命結束的正式的黨的會議標誌。

1969年4月九大召開,這是文化大革命已經結束的終極標誌,也是文化大革命開出另一個新時代的起點標誌。中央文革小組在九大閉幕後即實際解散。

文革並沒有長時間的停工停產。雖然統計上有負增長,估計是開始比較亂,各級政府被革命委員會取代,無法認真統計的緣故。1967年增長-5.7%,1968年增長-4.1%,連續兩年下降,但在此後的1969年、1970年卻又連續躍升至增幅高達16.9%、19.4%。顯然,後兩年認真統計彌補了前兩年的缺失。

故此,真正的文革從66年中開始到68年底就基本結束了。前後不到3年。

全國很多地方的文革從67年以後才開始,68年底就結束,一年多而已。

可見,走資派鄧小平一夥們把文革3年說成10年是違反曆史實際的。這是鄧小平複出後的第一個大謊言。他的第二個大謊言是先富會帶後富。大家都很清楚。

有人說文革怎麽影響中國的工農業科技。那是很扯淡。文革三年生產也沒停止。科技的成果一點都不差。中國唯一的諾貝爾科學獎還是文革67年開始立項的成果。文革三年對中國的影響實際上都沒疫情三年對中國的影響大,無論是死人還是GDP損失。

給大家造成文革壞印象完全是後來當權者胡亂宣傳妖魔化的結果。

《鄧小平與胡喬木的談話》說:“要把文革說得像日本鬼子進中國來一樣的壞,具體怎麽做是你們理論家的事,我相信你們是有辦法的。”

很多中國人還活著,他們的個人經曆記得很清楚70年代說文革都是指66-68年的3年文革。如果有年齡大點的都應該清楚。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走資派特色社會倒是私產共妻了







網上讀到中國走資派特色社會裏的《農村的大量男光棍問題怎麽解決?》一文,作者網名為:好姑娘光芒萬丈。

《轉載》文中說:作為一個農村人。說說我們村的事吧。一般農村的男人,如果在年輕的時候沒有成功結婚,基本上這輩子都不會結婚了。說一下我們們的幾個光棍的現實情況,有的脫離了光棍生活,有的沒有。

01.娶寡婦

比如村裏有女人突然成了寡婦,那很快會成為其他光棍眼中的熱門選手。我們村有個女人的老公,砍柴的時候摔下山摔死了,還有個女人是老公生病死了。於是這兩個女人就改嫁給了同一對光棍兄弟,成了好姐妹。

女人本來就有孩子,光棍得到老婆,而女人得到一個男人照顧自己和孩子,有個女人女兒還在上高中,男人替她負責學費和生活費,另一個有個兒子,三十了還娶到老婆,光棍掏空了所有家當,給他蓋了一棟房子,但是可惜的是,這個兒子至今還是沒娶到媳婦。

02 .共享妻子

農村人有些事是大家看破不說破的。比如一家兩個兄弟,但是隻有錢給一個兒子娶了媳婦,那另外一個就是光棍。

我們村有個男的,就是本來是弟弟的媳婦,跟弟弟生了個孩子,然後又睡上了哥哥,給哥哥又生了一個孩子。弟弟當然知道自己被哥哥綠了,但是是自己哥哥也沒辦法。他們也沒離婚,女人正常還是在弟弟家,生的孩子名義上也是弟弟的,但是哥哥賺的錢也會給他們用。算是一種不公開的共享妻子吧。

03 .娶殘疾人

村裏有個光棍,光棍節幾十年吧。然後呢,遇見了一個來要飯的啞巴。於是就把啞巴留了下來,就這樣生活了在一起。兩個人感情還很好,啞巴除了啞巴,其他都挺好的,家務活幹得那裏。光棍從此有了幹淨衣服穿和熱騰騰的飯菜吃。啞巴也得到了安穩的生活。

04. 從偏遠地區買媳婦

這種情況我們村不多,隻傳說有戶人家的媳婦是買的,但是到底是不是,誰也不清楚。媳婦是雲南人,說是外地打工認識的,然後整天都被婆婆跟著,從來沒出過門,也不跟村裏其他人打交道。因為太神秘了,所以大家才懷疑是買的。但是過了幾年,好像也過得挺好的。後來我離開村裏了,就不知道後續了。

05. 娶外地的寡婦

也有幾個光棍後來娶的。是外地的寡婦。這種一般都帶著孩子。沒有孩子的一般不願意找農村的大齡男青年。我們村有個光棍,一直沒結婚,後來娶了個帶著女兒的女人,女人胖胖的,據說還是城裏人,結了婚之後,兩人就去縣城做生意了,開了個店還是什麽的,據說生意還挺好,兩人日子過得挺不錯,後來女人又給這個男的生了個兒子,還回村坐了月子。

06 .跟外地的寡婦姘居

也有不願意結婚的,隻是跟著光棍過一段日子。有個光棍吧,在外麵打工,帶回來一個女人。女人住了日子,天天打麻將,把光棍的存款揮霍得差不多就走了。也有來過了幾年的,大部分都是出門打工的時候認識的,住了幾年,最後不知道為什麽又走了。

一般姘居的很難長久,跟正式結婚的女人比,她們往往懶,不愛幹活,喜歡花錢,喜歡過舒服的日子,差不多把光棍們的家當花得差不多了,就會選擇走。但可能她們要更年輕漂亮一點(相比之下)可能是找下一個目標去了吧。

07 .跟村裏的留守婦女們偷情

這種就是互相解決一下需求吧,一般都會有固定的對象選擇跟丈夫出門打工的留守婦女在一起,一般來說,這樣會免費幫忙留守婦女家裏幹一些重活,比如砍柴砍樹之類的。有時候也會補貼一下對方的零用錢。

我們村有個女人,家裏的新電視和新冰箱,據說都是用這種方式掙回來的。一般這種情況,丈夫都是知道的,但大都是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也有撕逼吵架的,但是撕逼吵架的,都是睡了有老婆的男人,被對方老婆找上門吵架。通常這種情況,男人們都選擇保持沉默。(可能私底下會關起門來打老婆吧)

08 .也有有奇遇的,被有錢女人看上了

比如我們村有個光棍,一直在上海打工,給人開長途大貨車,後來被大貨車的老板看中了,覺得他老實勤快,就把女兒嫁給了他。這個家裏很窮,隻有一個老母親和兩間破房子的光棍,就一下子成了城裏人。

還有另外一個光棍,也是因為家裏窮,被介紹了好幾個對象,都沒有成功,就這樣到了三四十歲。突然出門打工的時候遇見了一個比自己大了好幾歲,但是非常有錢的女人,就看上他了。然後就結婚了。成為了有錢女人的老公。

還有一個光棍,兒子很小的時候就離了婚,就一直沒娶到新的媳婦。到了兒子都結婚了,這個光棍,突然不知道從哪裏認識了一個有錢的女人,這個女人據說年輕的時候是做小姐的。積攢了一大筆錢,老了想踏實過日子。就找了我們村的這個光棍,回到老家,蓋了一座樓房,兩個人從此過上了偶爾幹幹農活,每天打麻將的快樂生活。

羨慕死了村裏其他的光棍們。不知道為什麽。我們村還有蠻幾個被有錢女人看中的老光棍的。他們也並不長得很帥,個子也不高,可能跟其他男人們相比,就大都去過外地打過工,見過世麵,比較會討女人歡心吧。

09 哦再補充一個,就是過繼或者收養兒女

比如我大伯,我爸的姑姑的兒子,也是光棍。 然後我出生我爸就把我過繼給我大伯了,大概就是圖我以後給我大伯養老送終爸。 但其實也就是名義上,跟他姓,我大伯跟我也不大熟平常,也沒管過我。我爸走之前還惦記讓我照顧我大伯。我大伯平常就給村裏人幹活賺點錢自己過。

後來我離開家來北京,有天接到電話說我大伯一個人在家走了,好幾天才被隔壁的人發現,我回家替他處理了後事,替他還了在村裏欠的債。然後我大伯留下的村裏的地啊山啊,給我弟了。

10 .剩下的,就是怎麽樣都找不到媳婦,

平常也沒什麽機會接觸到女人的光棍們了,他們大都獨居,平時靠幫其他人家幹農活為生,不忙的時候也會進城打打零工,但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個人在村裏生活。我知道的差不多就是這幾種情況。如果什麽時候回村裏了,聽到了新的八卦,再來更新。

轉載文之外話:妓女又回來了。從包養小三小四情人外,有《天上人間》高級妓院。到各種以按摩院,理發店,洗腳店等中級的妓院,再到站街女等各種場所的妓女。資本主義社會製度下還有換妻俱樂部,集體性交場所,性交比賽大會,性生活娛樂節目等。財產是私人的,女人成為共妻玩具了。
yongbing1993 回複 悄悄話 毛澤東:講過一百次可是沒人聽







1970年4月3日,毛澤東在審閱紀念列寧誕辰一百周年文章《列寧主義和蘇修社會帝國主義》一文時,刪去了文 中“當代最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提高到一個嶄新階段,即毛澤東思想階 段”,“毛澤東思想是帝國主義走向全麵崩潰、社會主義走向全麵勝利時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同誌就是當代列寧 ”等詞句,並指出:“關於我的話,刪去了幾段,都是些無用的,引起別人反感的東西,不要寫這些話,我曾講過一百次,可 是沒人聽,不知是何道理,請中央各同誌研究一下。”

毛澤東:“關於我的話,刪去了幾段,都是些無用的,引起別人反感的東西,不要寫這些話,我曾講過一百次,可是沒人聽,不知是何道理,請中央各同誌研究一下。”

8月,毛澤東在廬山會議上寫的《我的一點意見》中尖銳地批評了陳伯達的“天才論”。

1971年8、9月間,毛澤東在南巡中,多次講到:“我不是天才。我讀了六年孔夫子的書,又讀了七年資本主義 的書,到1919年才讀到馬列主義,怎麽是天才。那幾個副詞,我圈了幾次嘛。”“天才是靠一個黨”,“天才是群眾路線 ,集體智慧”。“什麽'頂峰'啦,'一句話頂一萬句啦',你說過了頭嘛。一 句就是一句,怎麽頂一萬句。”“什麽'大樹特樹'”。

毛澤東:“我不是天才。我讀了六年孔夫子的書,又讀了七年資本主義 的書,到1919年才讀到馬列主義,怎麽是天才。那幾個副詞,我圈了幾次嘛。”

毛澤東:“天才是靠一個黨”,“天才是群眾路線 ,集體智慧”。“什麽'頂峰'啦,'一句話頂一萬句啦',你說過了頭嘛。一 句就是一句,怎麽頂一萬句。”,“什麽'大樹特樹'”。

《對中央《關於宣傳毛主席形象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的批語》

對在天安門前建立毛澤東大銅像建議〔1〕的批語 (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七日)

周總理:

  不要這樣做。

     毛   澤   東

      十月廿七日

  根據手稿刊印。

  注   釋

  〔1〕指北京市第二屆第三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通過的送請政府建議中央考慮在天安門前建立毛澤東大銅像的提案。

《沈陽市政府關於鑄毛澤東銅像給新聞攝影局公函上的批語 》(一九五○年五月二十日)

  鑄銅像〔1〕影響不好,故不應鑄。

    毛   澤   東

      五月廿日

  根據手稿刊印。

  注   釋

  〔1〕指沈陽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決定在市中心區修建開國紀念塔,塔上鑄毛澤東銅像一事。沈陽市人民政府為此致函中央新聞攝影局,請求代攝毛澤東全身八寸站像四幅。毛澤東在來函中“修建開國紀念塔”旁批寫:“這是可以,的”;在“鑄毛主席銅像”旁批寫:“隻有諷刺意義”。

《對中央《關於宣傳毛主席形象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的批語》

  (一九六九年六月)

  照辦。

  根據中共中央文件刊印。

  注 釋

  〔1〕 中共中央一九六九年六月十二日發出的這個文件指出,文化大革命以來,在宣傳毛主席形象、宣傳毛澤東思想這個問題上,有些時候,在一些地方,出現了不突出無產階級政治、追求形式和浮誇浪費的問題。為此,特提出如下改進意見:

一、各級領導要積極引導群眾,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搞好思想革命化,不要追求形式,要講究實效。
  
二、重申中央一九六七年七月十三日《關於建造毛主席塑像問題的指示》,今後,塑造毛主席像,必須嚴格按此指示執行。

三、不經中央批準,不能再製作毛主席像章。

四、各報紙平時不要用毛主席像作刊頭畫。

五、各種物品及包裝等,一律不要印毛主席像;引用毛主席語錄也要得當;禁止在瓷器上印製毛主席像。

六、“忠”字是有階級內容的,不要亂貼濫用;不要搞“忠字化”運動;不要修建封建式的建築,如有,應作適當處理。

七、不要搞“早請示、晚匯報”、飯前讀語錄、向主席像行禮等形式主義活動。

《關於製止建造毛澤東塑像等問題的批語 》〔1〕

  (一九六七年七月五日、十三日)

  一

  林彪、恩來〔2〕及文革小組各同誌:

  此類事勞民傷財,無益有害,如不製止,勢必會刮起一陣浮誇風。請在政治局常委擴大會上討論一次,發出指示,加以製止。

  毛 澤 東

  一九六七年七月五日

  (根據手稿刊印)

  二

  此事也請製止。

  三

  照辦。

  根據毛澤東手稿刊印。

  注 釋

  〔1〕 本篇一是對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局信訪處一九六七年七月四日編印的《文化大革命信訪簡報》第二八○期上刊載的《全國各地群眾正在積極塑造毛主席巨像》材料寫的批語。本篇二是對這期簡報上刊登的一則簡訊寫的批語。這則簡訊說:北京礦業學院某群眾組織過去曾在北京印售未經公開發表的毛主席講話,受到有關方麵的製止。但是,他們最近又收集了毛主席的許多沒有公開發表的講話材料,派人赴長沙編印。希望中央製止。本篇三是對周恩來七月十三日送審的中共中央關於建造毛主席塑像問題指示稿的批語。中央指示稿將毛澤東七月五日的批語(即本篇一)轉發各地,指出:“建造毛主席的塑像是一個嚴肅的政治問題”,“這隻能由中央統一規劃,在適當時機、適當地點建造”。“現在某些群眾組織那種匆匆忙忙的做法,不僅會造成經濟上的損失,而且會造成政治上的損失”。“希望你們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加以製止”。“中央重申:毛主席沒有公開發表過的講話,文章、文件、詩詞,未經毛主席和中央批準,一律不得編印,不得出版發行。出現這種事情,也請你們加以製止”。當日,中共中央即下發了這個指示。

《對總參、總政關於執行林彪〔1〕指示建造毛澤東大型全身塑像的通知稿〔2〕的批語》
  
(一九六七年七月十二日)

  退林彪同誌。

  此件不發。中央已有指示〔3〕。

  毛 澤 東

  七月十二日

  (根據手稿刊印)

  注 釋

  〔1〕 林彪,當時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

  〔2〕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一九六七年七月一日的這個通知稿寫道:林副主席於六月二十八日指示,“建造大型的毛主席全身塑像,已經成為廣大群眾的自覺要求。我們部隊也應當這樣搞”。“凡有代表性的大軍事機關,其駐地有大院、有廣場的地方”,“都可以搞”。各總部、各軍兵種、各大軍區應立即按林副主席的指示執行。七月十日,林彪將通知稿轉送毛澤東審閱,毛澤東在上麵寫了這個批語。

《對大樹特樹絕對權威的提法等的批語》〔1〕

  (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十七日)

  林、周〔2〕、中央及文革各同誌:

  (一)絕對權威的提法不妥。從來沒有單獨的絕對權威,凡權威都是相對的,凡絕對的東西都隻存在相對的東西之中,猶如絕對真理是無數相對真理的總和,絕對真理隻存在於各個相對真理之中一樣。

  (二)大樹特樹的說法也不妥。權威或威信隻能從鬥爭實踐中自然地建立,不能由人工去建立,這樣建立的威信必然會垮下來。

  (三)黨中央很早就禁止祝壽,應通知全國重申此種禁令。

  (四)湖南的集會應另擇日期。

  (五)我們不要題字。

  (六)會議名稱,可同意湖南建議,用第一方案。

  以上各點請在一次會議上討論通過為盼。

  毛 澤 東

  十二月十七日

  根據中共中央文件刊印。(有手稿)

  注 釋

  〔1〕 這個批語寫在湖南省革委會籌備小組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十三日關於慶祝毛澤東塑像落成、韶山鐵路通車問題向中共中央文化革命小組並報周恩來的請示報告上。報告中說,經過一年的努力奮鬥,在韶山建造毛主席塑像和修建通往韶山的鐵路這兩項工程即將竣工,廣大群眾要求在今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即毛主席七十四壽辰這天舉行隆重的通車典禮。“為了大樹特樹毛主席的絕對權威,大樹特樹毛澤東思想的絕對權威,省革籌小組經研究,同意在十二月二十六日舉行隆重慶祝活動”。特請示以下三個問題:(一)請“毛主席為‘韶山車站'(或‘韶山站')題字”,“請林副主席和周總理為毛主席塑像落成題詞,並請中央、中央文革、中央軍委派人來韶山參加慶祝活動”。(二)關於大會名稱,有兩種意見。(1)“大會名稱為毛主席塑像落成及韶山鐵路通車典禮大會。”(2)“大會名稱為慶祝偉大領袖毛主席七十四壽辰大會。會上舉行塑像落成及通車典禮。”“我們考慮,為了尊重偉大領袖毛主席關於不祝壽的教導,認為第一種意見為好。”(三)“在這一天,韶山舉行約五萬人的慶祝大會,同時在長沙、株洲、湘潭等車站組織慶祝活動。我們除組織省報和有關宣傳部門廣泛開展宣傳活動外,希望新影能派人來攝製新聞紀錄片。”十二月二十一日,中共中央轉發了毛澤東的批語和湖南省革籌小組的報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