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共產黨誕生前有八小時工作製嗎

(2023-08-15 05:24:27) 下一個

共產黨誕生前有八小時工作製嗎

 


奴隸主會給奴隸們製定每日八小時工作製嗎?地主會給長工們製定每日八小時工作製嗎?資本家會給工人們製定每日八小時工作製嗎?人類自有文字記錄以來的曆史中有製定每日八小時工作製嗎?八小時工作製是共產黨誕生後產生的。《八小時工作製》的由來:

八小時工作製最早由社會主義者羅伯特·歐文於1817年8月提出。他還發明了一個口號, “8小時勞動, 8小時休閑, 8個小時休息”1833年,在歐文的支持下,具有同情心的工廠主約翰·多赫爾蒂等人發動了一場爭取八小時工作製的運動。1866年,第一國際日內瓦代表大會提出了“8小時工作,8小時自己支配,8 小時休息”的口號,要求各國製定法律給予確認。

八小時工作製是國家法律規定的工作日長度為8小時的工作製度。世界各國普遍實行八小時工作製。正常一天工作時間為早上九點至下午五點為8小時。

8小時工作製是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長期鬥爭的結果。資本主義早期,工人階級為爭取8小時工作製就開始進行罷工、示威活動。1866年9月在日內瓦召開的國際工人代表大會上,根據馬克思的倡議,首先提出“8小時工作製”的口號。十月革命勝利後,蘇維埃政權於1917年11月11日頒布了《關於8小時工作製》的法令。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8小時工作製被1919年10月國際勞工會議所承認。以後資本主義各國被迫陸續確認了8小時工作製。建國後,我國也實行這一製度。

曆史緣由:19世紀80年代的美國工人運動。當時,美國和歐洲的許多國家,逐步由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為了刺激經濟的高速發展,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以維護這個高速運轉的資本主義機器,資本家不斷采取增加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的辦法來殘酷地剝削工人。

在美國,工人們每天要勞動14至16個小時,有的甚至長達18個小時,但工資卻很低。馬薩諸塞州一個鞋廠的監工說:“讓一個身強力壯體格健全的18歲小夥子,在這裏的任何一架機器旁邊工作,我能夠使他在22歲時頭發變成灰白。”沉重的階級壓迫激起了無產者巨大的憤怒。他們知道,要爭取生存的條件,就隻有團結起來,通過罷工運動與資本家作鬥爭。工人們提出的罷工口號,就是要求實行八小時工作製。

1877年,美國曆史上第一次全國罷工開始了。工人階級走向街頭遊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勞動與生活條件,要求縮短工時,實行八小時工作製。罷工不久,隊伍日漸擴大,工會會員人數激增,各地工人也紛紛參加罷工運動。

在工人運動的強大壓力下,美國國會被迫製定了八小時工作製的法律。但是,狠毒的資本家根本不予理睬,這項法律隻不過是一紙空文,工人們仍然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倍受資本家的折磨。忍無可忍的工人們決定將這場爭取生存權利的鬥爭,推向一個新的高潮,準備舉行更大規模的罷工運動。

1884年10月,美國和加拿大的八個國際性和全國性工人團體,在美國芝加哥舉行一個集會,決定於1886年5月1日舉行總罷工,迫使資本家實施八小時工作製。這一天終於來到了。5月1日,美國2萬多個企業的35萬工人停工上街,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各種膚色,各個工種的工人一齊進行總罷工。僅芝加哥一個城市,就有4.5萬名工人湧上街頭。這下,美國的主要工業部門處於癱瘓狀態,火車變成了僵蛇,商店更是鴉雀無聲,所有的倉庫也都關門並貼上封條。

1889年7月14日,各國馬克思主義者召集的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法國巴黎隆重開幕。這次大會上,法國代表拉文提議:把1886年5月1日美國工人爭取八小時工作製的鬥爭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共同節日。與會代表一致同意,通過了這項具有曆史意義的決議。

十九世紀西方工人爭取八小時工作製的艱苦曆程。五一國際勞動節也依然是中國的法定假日。溫故才能知新,通過回顧勞動者爭取888工作製度的曆程,我們更能珍稀來之不易的權益。

在《資本論》第一卷的第八章“工作日”中,馬克思就清晰地指出了資本家冷酷的本質:“作為資本家,他隻是人格化的資本。他的靈魂就是資本的靈魂。而資本隻有一種生活本能,這就是增殖自身,獲取剩餘價值,用自己的不變部分即生產資料吮吸盡可能多的剩餘勞動。”《資本論》出版於1867年,超長的工作時間在當時西方各個資本主義國家基本是常態。以美國為例,當時的工人普遍每天要工作10至11個小時,並且沒有雙休日。歐美的工人們經曆了數十年的艱苦鬥爭才奪取來了今天朝九晚五,一周雙休的工作待遇。當時的工人們打出的口號就是“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閑、八小時睡眠”,我們可以簡稱為888工作製。五一國際勞動節也依然是我國的法定假日。溫故才能知新,通過回顧勞動者爭取888工作製度的曆程,我們更能珍稀來之不易的權益。

工人們爭取八小時工作製是的標語,是人們奮鬥多年的結果。我們是現代工人!我們要享受生活的權力!

“在灰蒙蒙的晨光顯示出籠罩在科克頓上空巨蟒般的濃煙之前,那些童話般的宮殿就已經燈火通明了。木屐在人行道上喀噠喀噠地響著;鈴聲急促地尖叫著;憂鬱地發狂的‘大象’被擦拭地亮晶晶的,並且上了油,以準備這一天單調的工作。沉重的活動又開始了。”

寥寥數語,狄更斯就勾勒出了十九世紀英國工人令人窒息的日常生活。他的這本《艱難時世》也被認為是全麵展現十九世紀英國勞資衝突的重要作品之一。十九世紀的歐美經曆了由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力大發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大規模提升。大量農民湧入倫敦、巴黎、柏林、紐約等工業城市。為了在城市中獲得一席之地,他們必須沒日沒夜地工作。很多時候,工人們都必須每天工作14至16,甚至是18個小時。在這樣長時間工作的折磨下,工人們的健康狀況普遍堪憂,因為疲勞產生的工作事故更是時有發生。更為重要的是,每天超長的工作時間剝奪了工人作為人的本質。如果人們每天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休息,那麽人和機器又有什麽區別呢?

隨著工人階級的不斷發展與壯大,社會主義運動開始在歐洲興起。工人們開始意識到自己也要像一個人一樣有尊嚴地活著。他們開始向當時的社會發起挑戰,向資本家們發起挑戰。

莫裏茨·布羅梅就是這一批工人的代表。布羅梅於1873年出生在德國圖林根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鐵路工人,同時也是一名積極的社會民主黨人。他自己則是一名鋼鐵工人,從小受到他父親的熏陶,自然也支持社會民主主義。1903年,作為一個普通工人的他正在治療自己的肺結核。在這難得的閑暇時光裏,他決定提筆寫下自己的自傳。十九世紀的工人普遍文化水平還不高,寫下了自傳的更是鳳毛麟角。從他留下的文字裏,我們得以一窺那時工人的訴求。

布羅梅在自己的自傳裏記錄了一個典型的勞動者形象:他的嶽父。他的嶽父一輩子都在圖林根的一個林場中工作,每天都要進行重體力勞動。每天從天不亮就要出門去砍樹、修剪樹枝、種樹、挖樹樁。等到太陽下山才能回家,隻為了一點微薄的工資。而在夏天,林場上無事可做時,他就必須到附近貴族的莊園中去勞作。他每個周日都必須躺在家裏休息,完全沒有餘力做其他事情。

“他已經年近古稀了,卻還是要每天做這樣的工作。”布羅梅不無歎息地寫到。

1853年美國一間工廠給其女工準備的每日時刻表。在表的上方明確地寫著“由此安排,可以確保全年的日平均工作時長達到11小時”這張表上不要說雙休日,連單休日都沒有。唯一的休息就是每周六工人們可以提早一到兩個小時下班。
但是布羅梅自己也知道,他屬於新一代的工人,他無法像自己的嶽父一樣生活。

“新時代的工人有更多的需求!他要求享受生活的樂趣。他想要提升自己!”

布羅梅寫下了自己既樸素又真誠的願望。

邁向八小時工作製

“八小時工作、八小時休閑、八小時睡眠”這一口號,最早是由著名的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羅伯特·歐文於1817年提出的。在工人們普遍要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的那個年代,這句口號仿佛是癡人說夢。飯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步一步做。

邁出這第一步的,是法國的工人和社會主義者。

1848年初的法國,正在七月王朝的統治之下。七月王朝本質上是一個大資產階級的保守政權,經濟政策偏向大資產階級及壟斷企業,政治外交上也保守而軟弱,沒什麽建樹。因此法國的中產階級和自由主義者一直期望可以發動革命,建立共和國。為此,他們需要團結當時逐漸壯大起來的工人階級以及社會主義者。因此,當1848年二月革命成功,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建立後,自然要回饋工人階級的支持。這一回饋的具體體現就是革命後不久,政府於1848年3月2日發布的政令:

“鑒於每日過長的手工勞作不光會損害工人的健康,更會影響他們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質,傷害他們作為人的尊嚴;共和國臨時政府宣布將每日的工作時長減少一小時:在巴黎由每日11小時減少為10小時,在地方各省則由每日12小時減少為11小時。”

每日工作10小時,沒有雙休日。這在現在的我們看來完全就是血汗工廠的排班表,但是對於當時的工人來說已經是一個勝利了。巴黎的街頭,工人們為此高呼“共和國萬歲!”

事實上,此前的法國根本沒有全國性的工時法案。各個城鎮,甚至各個工廠都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時刻表。所以實際上政令代表的實際意義要遠遠超過其字麵上表達的“每日工作時長減少一小時”。這是法國政府在曆史上第一次發布全國性的工時法案,而十小時或十一小時工作日在當時的資本主義世界來看,絕對是一種進步。

但是,這樣的進步還是遠遠不夠的。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即便英國及法國等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十九世紀中期都陸續確立了十小時工作製,工廠主們總是有辦法迫使勞工們超額勞動。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就記錄了當時英國工廠主普遍采用的伎倆:

“狡猾的工廠主在早晨6點前1刻就開工,有時還要早些,有時稍晚些,晚上6點過1刻才收工,有時稍早些,有時還要晚些。他把名義上規定的半小時早飯時間前後各侵占5分鍾,一小時午飯時間前後各侵占10分鍾。星期六下午到2點過1刻才收工,有時稍早些,有時還要晚些。這樣他就賺到:星期一至星期五:早6時前15分鍾、晚6時後15分鍾、早飯10分鍾、午飯20分鍾,即60分鍾/日,5日共計:300分鍾;星期六:早6時前15分鍾、早飯10分鍾、下午2時後15分鍾;1周共計:340分鍾。

也就是說,每周多出來5小時40分鍾,每年以50個勞動周計算(除掉2周作為節日或因故停工),共為27個工作日。”

1866年,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第一國際會議上,第一次將爭取八小時工作製寫進了決議中。這也是八小時工作製第一次成為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工人們共同爭取的目標。此後,歐美各地的工人和社會主義者頻頻舉行支持八小時工作製的遊行。這在許多當時的政府官員和資本家們看來,成了工人階級貪得無厭的體現,引發了政府的強烈反彈。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工人們走上街頭,舉行支持八小時工作製的遊行。遊行進行到5月3日時,芝加哥警察開始介入並強力鎮壓,開槍打死了兩名示威人員。此後,在5月4日,工人們聚集在芝加哥的幹草市場廣場,抗議警察的暴力行徑。最終事件演變為暴力衝突,總共造成7名警察及4名遊行人員死亡。史稱幹草市場事件。

1889年7月,第二國際在巴黎會議上決定將每年的5月1日定為國際勞動節。這一節日也延續至今,到現在依舊是中國的法定假日。

當時描繪幹草市場時間的版畫,事件中有疑似無政府主義者向警察投擲了自製炸彈,引起了局勢的惡化。此後,隨著工人抗爭的不斷進行,不少被迫實行八小時工作製的工廠主和資本家發現,給予工人充足的休息和娛樂時間實際上可以提高經濟的運行效率,是一件雙贏的事情。1902年,芝加哥的公會和企業主們向美國工業委員會提交了一份報告。他們在報告中激動地表示,自從實行了8小時工作製以來,工人們的勞動熱情和勞動效率都提高了許多,工廠的產出甚至比過去實行10小時工作製時還多。同樣的報告像雪片一樣從美國各地飄向華盛頓。1914年,福特汽車公司正式在其工廠中實行8小時工作製,兩年後,8小時工作製正式在美國以聯邦立法的形式確定下來。歐美主要的工業國家普遍都是二十世紀的頭一個二十年內完成了8小時工作製的立法。

法國總工會宣傳8小時工作製的海報。海報體現長時間的工作會導致人們家庭破裂、生活痛苦、最終墮入酗酒的深淵;海報則又表現了8小時工作製下幸福、健康、快樂的工人形象。法國於1919年確立了8小時工作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