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360)
2018 (398)
2019 (358)
2020 (353)
2021 (347)
2022 (360)
2023 (339)
2024 (783)
2025 (30)
人口紅利及增加的條件
人口增加的條件,具體包括:第一、結束戰亂;第二、奠定工業化基礎,為石油及農業奠定基礎;第三、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第四、製定婚姻法,結束一夫一妻多妾製,使育齡人群能找到配偶;第五、普及基本醫療,赤腳醫生下鄉,滅絕多種傳染病。
尤其是結束戰亂,工業化,興修水利,婦女地位提高,醫療條件改善,都是人口增加的重要條件。
什麽叫戰亂?民國時期,軍閥之間保持一種軍事平衡,彼此地盤由軍事實力決定。為了爭奪地盤,軍閥之間摩擦、戰爭不斷,這叫戰。因為軍閥割據,在廣西殺人,跑到雲南就沒事了。甚至在華區殺人,跑到租界就沒事了。所以,刑事案件居高不下,這叫亂。
許多人認為化肥不綠色。不用化肥,解決不了農業糧食產量的增加。改革開放初期農業增產的根本原因是毛澤東時代大化肥項目陸續投產,加上十幾年來人民公社集體化興修的水利以及集體化後對生產資料的公共積累等重要因素。而不是幾個農民半夜按手印,搞分產到戶! 例如人民公社時期辦的副業工廠都是成型了, 改革開放後就被少數人拿來占為私有後即可投入生產的。而農業作為主業的糧食產量從解放初期的平均畝產100公斤左右,到改革開放後的現在都在千斤以上己很常見。中間的差距,難道不是二十多年的人民公社集體化積累的, 難道不是人民公社的大修水利還加上主要是化肥工業化的結果。
附中國的耕地麵積: 我國耕地麵積排世界第3,僅次於美國和印度。但由於我國人口眾多,人均耕地麵積排在126位以後,人均耕地僅1.4畝,還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麵積的一半兒。加拿大的人均耕地是我國的18倍,印度是我國的1.2倍。目前我國已經有664個市縣的人均耕地在聯合國確定的人均耕地0.8畝的警戒線以下。全國的耕地麵積已經下降到18億畝。我國人均土地麵積在世界上190多個國家中排110位以後。除耕地麵積排在126位以後外,草地麵積排在76位以後,森林麵積排在107位以後,全國人均占有森林麵積0.128公頃,人均占有量在全世界排名居80位之後。
許多人提出二戰以後,人口增長是全球大趨勢。他們忽視了毛澤東時代:第一、中國人均壽命延長的幅度和平均壽命,遠遠高於同期獨立的第三世界國家。第二、中國的人口增長,是在人均耕地麵積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下實現的。第三、其它亞非拉國家,如果按照中國的發展路線,人口還有很大的增長潛力。
工業化過程很艱難。有人理解不了其中的艱苦。工業化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工業設備從無到有,勞動者從文盲到具備中學以上知識水平,都要成本。這些成本怎麽來?在已經完成工業化的今天,這筆成本不是小數,何況在生產力遠遠不及今天的農業社會!西方國家對外掠奪,對內壓榨,發動殖民戰爭,爬到金字塔頂尖,壓榨其它國家。有人看到西方國家,覺得世界就文明了。他們以為不省吃儉用積累,天上掉餡餅,也能和他們一樣文明。這些人怎麽不上天呢?
至於人口有用沒用,很長一段時間的宣傳是人口是包袱。這些宣傳忽視了,龐大的人口數量,是國防和經濟建設的重要資源。改革開放後不就是占了人口紅利的便宜, 讓大量的廉價的幾代十幾億的農民工的血汗堆積了今天的經濟, 加上賣地和私分二十多年來的公共積累先富了少數人嗎? 在改革開放四十年後的今天讓實踐來證明還能維持多久呢? 中國曆史上有過所謂的"盛世", 怎麽都沒有長久維持下去, 都是隨著私有化的曆史怪圈在轉圈。今天的改革開放不是將中國衝破這個怪圈, 而是重新複辟回這個怪圈。
如果當年德國人口數量翻一翻,那麽二戰的曆史可能就要改寫。如果蘇聯沒有足夠的人口,那麽美國和蘇聯的合作,能不能成功,也不好說。抗美援朝,是中國出人,蘇聯出槍,聯手對付美國。結果,中國獲得了寶貴的戰略空間,蘇聯勢力從東北撤出,中蘇開始工業化合作。人口(尤其是可以動員的青壯年)是國家安全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是重要的戰爭資源。
人口也是大國博弈中重要的籌碼——美蘇都擔心對方和中國結盟,出現中國出人,對方出槍,對付自己的局麵。無論是1950年代的中蘇合作,還是1980年代的中美合作,中國的資本,都是人口,要價都是工業化。
如果沒有毛澤東時代儲備的大批的青壯年勞動力,那麽也就沒有改革開放時代的人口紅利——大量農民工。如果控製人口,減少青少年勞動力儲備,短期看生活水平是有所提高,但是長期看人口老齡化,無以為繼。都是短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