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在人為

人世間所有事情的成敗完全在於每一個人是否能夠努力去嚐試去想然後腳踏實地的去做!
個人資料
yongbing1993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的治水工程!

(2017-09-20 15:31:05) 下一個

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的治水工程!


作者:傲骨淩霜之寒梅


如果你是首都北京人,你喝的應該是十三陵水庫、密雲水庫、官廳水庫的水。這些水庫都是新中國全體人民在毛主席領導下修建的。

如果你在山東淄博工作,那裏是老工業基地,最大的水庫太河水庫是供應城市用水的,是新中國全體人民在毛主席領導下建設的。

如果你在深圳工作,香港和深圳供水是深圳水庫,被稱作東部供水工程,也是新中國全體人民在毛主席領導下建設的。

如果你到廣東河源和韶關旅遊,那裏有新豐江和南水水庫,水波浩渺,分別是廣東第一和第二大人工湖,發電之外,還為廣東北部福建部分地區供水。剛聽到“新豐江”這個名字,一下子想起“新安江”,還有點混淆,那是浙江的水庫工程,全國著名,移民故事還有一部京劇《龍江頌》,這些都是新中國全體人民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建立的功績。

如果你在山東的某一個山區,村子裏自古從河道的一口古井取水,天旱時經常枯水,幾個村子為爭水,曾發生過械鬥。建國後,幾乎每個村子都建了水庫,基本保證人儲用水,水庫的功能是涵養水源,井水不會枯竭。這些水庫就是我們小時候遊泳的地方。

建國後幾乎每一個地方,每一個村子,都修了水庫。難道,我們不是喝的新中國全體人民在毛主席領導下建立起來的水庫裏的水嗎?

毛澤東領導全體人民治水27年幾乎能頂中國曆史上幾千年的治水工程!

早在1934年,毛澤東在江西瑞金召開的第二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上講到經濟政策時,就已經提出“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我們也應予以極大的注意”的號召。

新中國成立後的毛澤東,深知水利對農業的影響。

在延安,毛主席又把“興修有效水利”列為提高農業技術首位的方針。

全國解放後,毛澤東先後作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等題詞,做了“要準備大災大難,赤地千裏,無非是大旱大澇,還要準備打大仗……”的最壞準備,帶領幾億人民在農業合作化、大辦人民公社的基礎上,進行了空前的水利建設。

從1952年到1980年的二十年多間,國家用於水利的資金近800億元,其中,地方及社隊自籌也近百億元,建成了大量的防洪、灌溉、排澇、發電等工程設施。

期間,全國各地修建大型水閘241座,建成大、中、小型水庫86000座(而解放前隻有大中型水庫23座),塘壩640萬處,總庫容量達4000億立方米(包括電力投資的庫容1100億立方米);建設萬畝以上灌區5000多處;機械排灌動力由解放初的9萬多馬力發展到7000多萬馬力;機電井從零開始發展到209萬眼;水利結合發電裝機900萬千瓦。

中國治水幾千年,所有的功業加起來也抵不上這幾十年的大規模農田水利建設。

這些水利工程初步控製了普遍的洪水災害,穩定了七大流域,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使神州麵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江大河再無大災害

從西方聖經大洪水的故事,到中國的大禹治水,洪水就是危害人類的猛獸。

看看漢、唐、宋、清的電影電視劇,都有黃河決口等洪水災害的危機。

天佑中華,新中國建立後,大江大河再無大災害。

毛澤東三次提出要根治淮河

建國之前,淮河是一條害河。那時,淮河流域是“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的重災地區。“根治淮河”、“治好淮河”,成為淮河兩岸人民的共同心願。

1950年7月,淮河流域發生特大洪水災害,受災麵積達4350萬畝,受災人口1340萬,489人死亡。從7月20日到8月31日,毛澤東連續批發三份有關淮北災情的電報給周恩來,並且提出要根治淮河的意見。

10月14日,周恩來部署召開政務院第一次治淮會議,正式發布了《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明確“蓄泄兼備”的治淮方略,提出對淮河要進行全流域、多目標的治理,“變水患為水利”。

為了加強治淮工作的統一領導,於11月6日在安徽蚌埠成立了治淮委員會。華東軍政委員會副主任曾山擔任主任,下設河南、皖北、蘇北三省(區)治淮指揮部,具體負責各段治淮任務。治淮工程於1950年11月下旬全麵展開,到1951年7月,勝利完成了第一期工程任務。在初步治理的基礎上,1951年冬又開始了第二期治理工程。經過三年多初步治理,淮河麵貌發生了根本變化。從此,淮河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條得到全麵治理的大河。

當年,治理淮河的決定,收到淮河流域數千萬人民的衷心擁護,到處出現了爹娘送兒子、妻子送丈夫、父子同上工地的動人場麵。雖然已到冬天,千裏淮河沿岸,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豫、皖、蘇三百萬民工奮戰在淮河工地上,解放軍水利工程隊趕赴治淮第一線,華東大中專院校學生紛紛響應號召參加治淮工作,中央到地方大批白衣戰士活躍在工地前沿……

1951年春天,以邵力子為代理團長的治淮慰問團,送來毛主席親筆題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錦旗,更加鼓舞了百萬治淮大軍。這一年,百萬治淮大軍總計完成土方19500萬方。若把這些土築成高、寬各1米的土牆,其長約20萬公裏,可繞地球赤道5圈。同時,這一年,還開始建設“千裏江淮第一閘”——王家壩閘。

毛澤東批準“荊江分洪工程計劃”

“萬裏長江,險在荊江”。當地人每年汛期都在提心吊膽過日子,故有“荊江不怕刀兵動,隻怕南柯一夢中”的民謠。

荊江,地處長江三峽下遊,上起湖北枝城市,下至湖南洞庭湖口城陵磯。下荊江裁彎後,荊江河段全長377公裏。

1951年冬,毛主席親自審閱並批準長江水利委員會向中央報送的《荊江分洪工程計劃》。3月15日,中南軍政委員會作出《關於荊江分洪工程的決定》,同時成立了以李先念為首的荊江分洪委員會及其所屬機構。

荊江分洪工程包括:荊江大堤加固,太平口進洪閘,節製閘,攔河壩,洪區圍堤,南線大堤等。工程實施分為兩期,1952年4月5日全麵動工興建。毛澤東為工程的開工題詞:“為廣大人民利益,爭取荊江分洪工程的勝利”。周恩來的題詞是:“要使江湖都對人民有利”。

當年,參加荊江分洪工程的有10萬軍工、16萬民工;此外,還有技術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4萬人。該工程於1952年6月20日勝利建成,比預定計劃提前15天。工程僅用了75天的工期,速度之快,令中外水利界讚歎不已。

毛澤東四次視察黃河

“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這是1952年10月毛澤東視察黃河時的叮囑。這次視察黃河,是建國後毛澤東第一次出京巡視。此後,毛澤東又於1953年2月、1954年冬、1955年6月三次視察黃河,了解、掌握治理黃河的情況。

毛澤東第一次視察黃河,是從徐州觀看黃河故道開始的。沿著黃河故道西上,毛澤東來到東壩頭。這是清朝鹹豐五年黃河決口改道的地方,而今黃河正從這裏轉向東北奔騰而去。毛澤東查看了石壩和大堤,了解了修壩、修堤的情況和防洪能力。

毛澤東第二次視察黃河,了解了不修邙山水庫轉修三門峽水庫的理由和情況,詢問了三門峽水庫的蓄水位以多高為宜以及水土保持和水庫壽命等問題。

毛澤東第三次視察黃河,了解了水土保持和黃河規劃情況。

毛澤東第四次視察黃河,詢問了引黃灌溉及如何解決鹽堿化問題。1955年7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作出了“關於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綜合利用規劃”的決議。這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全麵、係統的黃河治理開發宏偉藍圖,也是人民共和國審議通過的第一部江河流域規劃。

根據規劃,一場規模空前的黃河建設高潮在大河上下蓬勃興起,迎來了大躍進的一年。1958年汛期,黃河花園口發生223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這是1933年以來的最大一次洪水。黃河水利委員會關於“不分洪,保安全,黨政軍民齊動員戰勝洪水”的建議,得到了周恩來的批準。經過河南、山東兩省200多萬軍民的艱苦拚搏,取得了防洪的偉大勝利,避免了滯洪區分洪的重大損失。

毛主席說:“水利是農業的命脈”

洪水有害,但水可利用。認識到和利用水利的,毛澤東也算中國曆史第一人。在井岡山根據地時期,毛澤東就說“水利是農業的命脈”,在根據地大搞農田水利建設。新中國成立後,水利就是中國的基本國策。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是中國每一個農村的農業運動。“紅旗渠”是典型一例。

河南省林縣紅旗渠,作為人工修造的“天河”,被國際上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林縣是個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貧困山區。新中國成立後,全縣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以“重新安排林縣和善”決心,從1957年起,先後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 洞水庫、弓上水庫等水利工程。但由於水源有限,仍不能解決大麵積灌溉問題。

1958年11月1日,毛澤東在去新鄉的專列上,省委書記史向生把新鄉地委書記耿起昌、林縣縣委書記楊貴一一介紹給毛澤東。毛主席認真聽取了楊貴關於林縣“青壯年勞力出來大辦鋼鐵,莊稼顧不上收,棉花顧不上摘。群眾住在野地裏,大家都用棉花擦屁股……”的情況匯報。

毛澤東聽後心情十分沉重地說:“好不容易秀了水渠和水庫,長了好莊稼,卻沒有人收。這怎麽能行呢?大煉鋼鐵不能再上人了,已經上去的留下少數人建設小高爐,其他人馬上撤下來!一部分人收莊稼,一部分人搞水利。要知道,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要把農業搞上去,必須大興水利。”

毛澤東在專列座談會上的講話,為大家解開了“緊箍咒”,楊貴也有了主心骨。不久,林縣數萬大煉鋼鐵的村民愉快地回到了豐產的農田,回到了興修水利的工地。

到1959年底,林縣已建成中小型管道1364條,水庫36座,池塘2397口,旱井27120眼,水井5652眼,引山泉650個,有效灌溉麵積20.1萬畝,比5年前增加了20倍,使幹旱缺水的狀況得到很大緩解。

1960年2月11日(農曆正月十五),“引漳入林”大型水利工程(即“紅旗渠”工程)動工。縣委書記楊貴號召全縣人民,排除萬難,高舉紅旗前進!從此,一場“人定勝天”的戰鬥打響了。這天,當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吃過餃子的林縣民工就浩浩蕩蕩地從全縣15個公社同時出發了。他們扛著工具,挑著行李,推著小推車,趕著馬車,向著晉、冀、豫三省交界的濁漳河結集。

10載寒暑,10年苦戰,在這條總長約1525.6公裏的紅旗渠上,英雄的林縣人民興建了48座水庫、364座堰塘;修建各種建築物12408座,其中鏨隧洞211個,架設渡槽151個,兵在每條支渠上建起了45座小水電站和45座提灌站,以紅旗渠為主體的灌溉體係在林縣全縣基本形成,形成“能引、能灌、能排、能蓄、能電、能景”等綜合利用的水利灌溉網,實現有效灌溉麵積40萬畝,410個村受益,從而讓林縣結束了山民“世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曆史。

紅旗渠灌區共有幹渠、分幹渠10條,長304.1公裏;支渠51條,長524.1公裏;鬥渠290條,長697.3公裏。幹渠、分幹渠、支渠、鬥渠合計總長1525.6公裏,加上農渠總長度達4013.6公裏。

毛主席領導中國治水過程

建國初的農業,麵臨的最大問題是江河水患肆虐。全國大大小小上千條河流,每年都會發生多場洪水泛濫,河堤決口,洪水淹沒和衝毀良田,村莊房屋倒塌,百姓流離失所,甚至家破人亡等,成為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禍患。其次是幹旱,北方廣大地區缺少雨水,土地不能灌溉,旱情嚴重時甚至顆粒無收。正常年景下畝產隻有二、三百斤。當時農業完全處於靠天吃飯、受大自然擺布的狀況。因此,治理江河水患成為共產黨和人民政府亟待解決的最大民生問題。建國初,中央政府召開最多的會議是水利工作會議,每年都要召開幾次全國性會議,研究解決治水的問題。

新中國的治水大業是一場持久不懈、宏大而艱巨的係統工程。回顧近三十年的奮鬥曆程,大體上經過了三個階段:

1、建國初期的治水工程

這個時期,以治理淮河為中心任務,解決當時江河水患最突出的問題。1951年5月毛澤東親筆題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大大推動了當時的水利建設。

由於淮河支流特別多,分布地區廣,工程量大,涉及豫、皖、蘇、魯數省,又加上當時物質、施工條件落後,因此治淮任務的困難和艱巨程度不可想象。但是在各級黨和政府正確領導和組織部署下,各方麵同心協力、大力支援,廣大群眾意誌奮發、奮勇參戰。終於戰勝了一切困難,使整個工程進展順利。

1951年的春、冬,蘇北運河整修工程和蘇北灌溉總渠先後完工。建成了一條長達168公裏的蘇北灌溉總渠。7月淮河上遊的石漫濰水庫完工,該水庫是淮河上遊完成的第一個水庫。可蓄洪水4700萬立方米,灌溉農田9萬畝。11月高良澗進水閘和淮安支東分水閘先後開工。1952年淮河支流穎河上遊的白沙水庫和汝河上遊的板橋水庫開工興建。冬來暑往,治淮工程一個接一個。1953年新沂河嶂山切嶺、蘇北導沂整沭、淮安楊廟穿運、三河閘、劉老澗節製閘等陸續開工或完成。安徽省以修築淮北大堤為主,實施了淮河幹流和主要支流的堤防工程建設。在正陽關以下淮北大堤上修建涵閘 防洪排澇工程;疏浚了西淝河、濉河等重要支流;完成了西淝河、茨河、北淝河等支流的水係調整和截源改道工程。1954年佛子嶺水庫完工,該水庫可蓄洪水5億立方米,灌溉農田70多萬畝,並可減輕淮河的洪水威脅等。1954年淮河再次發生特大洪水,但由於這些水利設施發揮作用,洪水東注黃海,南入長江,順暢下泄,沒有發生水患。1956年淮河中遊史河上遊的梅山水庫攔河大壩建成。大壩全長558米,壩高84米,大大增強了水庫的蓄水能力。

此外,全國各地的治水工作也都全麵展開。1950年河北省渤海區灌溉工程的四大重點之一的薊運河灌溉工程開工;長江最大支流之一的漢水治理工程開始;湖南大通湖蓄洪墾殖工程開工。(該工程建成後可蓄洪水22億立方米,將大大減少長江中下遊及洞庭湖沿岸的水災。)1951年河北省獨流減河工程開工,1953年完工。該工程包括開挖獨流減河、南運河改道等主要部分。這一工程的完工,完全解除了天津市和津浦鐵路的洪水威脅。

1952年10月毛澤東視察黃河,發出“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號召,從此根治黃河的工程提到日程。1953年河南省境內的引黃濟衛(衛河)工程全部修建完工,共修築渠道4945公裏,可灌溉農田72萬畝。

長江幹流上興建的第一個最大的防洪工程— 荊江分洪工程,於1952年始建,1953年完成。該工程包括修築黃天湖大堤、修建進洪閘(太平口)和節製閘(黃山頭),加固堤防,整理分洪區渠道等,分洪區總麵積921平方公裏,圍堤周長208公裏,建成後分洪區蓄水量可達54億立方米。

1954年我國第一座大型山穀水庫— 北京市郊區永定河官廳水庫竣工。該工程於1951年開工,建成後蓄洪水22億多立方米,大大減少了水患威脅。

1954年夏,長江、淮河中下遊由於雨量特別集中,均超過曆史最高水位,長江岸邊的大城市武漢告急。但由於幾年來治水工程的成效,以及當地黨政、民眾奮力抗洪,終於使洪水沒有釀成滅害,確保了武漢的安全。事後毛澤東題詞:“慶賀武漢人民戰勝了一九五四年的洪水”。

1955年7月國務院會議通過關於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綜合規劃的報告。

1956年3月新華社報道,全國興修農田水利的五年計劃提前、超額完成,經過五年的努力,不僅大大減少了水患,而且實現了擴大農田灌溉麵積達800萬公頃,比原計劃480萬公頃超額約40% 。這標誌著治水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治淮工程持續到六十年代初。1958年起興建了從洪澤湖到新沂河的淮沭河工程。河長100公裏,寬1.04公裏,並建造了二河閘、淮陰閘、沭陽閘等控製工程,跨淮河和沂沭河兩流域調水,達到分淮入沂,淮水北調和淮沂互濟的綜合治理目標,增強了調度排洪的能力。到六十年代,共建成了佛子嶺、梅山等10座大型水庫和官溝、 響水壩等一大批中型水庫以及幾百座小型水庫;先後開建了城西湖、城東湖、蒙窪和瓦埠湖4個蓄洪工程;沿淮開辟了18個行洪區;舉世聞名的淠史杭溝通綜合利用工程和新灌區也開工興建。至此治淮工程的預定目標基本完成,初步形成了蓄泄兼籌的中遊幹流防洪工程體係。曆史上多災多難的淮河兩岸人民,在從建國初治淮以後到七十年代末雖然發生過多次大洪水,但卻再沒有釀成重大水患。

2、大躍進中的水利建設

1958年下半年開始的“大躍進運動”,實質上是以加快經濟發展為目的的生產建設運動。它反映了在生產資料所有製方麵的社會主義改造任務完成之後,迫切要有一個生產建設大發展的熱潮。經過“三大改造”運動,生產關係雖然發生了根本變化,但就生產力和物質基礎來說仍是曆史的、落後和貧窮的。農業生產基本上仍是靠人力和畜力,抵禦自然災害和抗風險的能力薄弱,水、旱、蟲災頻發,農業產量低而且不穩定。可想而知,在當時國際形勢下,經濟生產“大幹、快上”、加快發展的要求遠比現在迫切得多。

從農業上來說,大躍進是以貫徹黨中央1957年製定的《全國農業發展綱要》“四十條”為發端的。農業發展《綱要》明確提出用十二年時間糧食畝產要分別達到“四、五、八”的目標,即:黃河以北400斤,黃河以南、淮河以北500斤,淮河以南800斤。當時在農業發展《綱要》的鼓舞下,全國農村首先掀起了一個大搞水利建設的高潮。

由於1958年農村人民公社的普遍建立,使大型水利工程能夠進行統一規劃、部署,不再受原來縣、鄉區劃的局限;同時大大增強了勞動力和資源的統一調配、開展大協作和八方支援的能力,因此使水利建設的規模進一步擴大。這就大大促進了全國的水利化建設。在新中國水利建設史上,有許多治水的大工程、大建設是在三年大躍進時期實施的。

在大躍進中,各地興起了修建水庫的熱潮。至今遍布全國的水庫,其中有半數以上始建於大躍進時期。如著名的北京十三陵水庫就是在1958年修建的,當時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人都曾到工地上參加過義務勞動。還有其他一些大型水庫,如北京密雲水庫、浙江新安江大水庫、遼寧省湯河水庫、河南省鴨河口水庫、廣東省新豐江水庫、海南省鬆濤水庫等,都是在大躍進中施工或建成的。這些大型水庫都具有蓄水、防洪、灌溉、抗旱、養殖、發電等綜合性功能,對當地的環境、生態和經濟發展起著重大作用。

治水的規模大、力度強,是大躍進時期水利建設的一個特證。由過去的築堤、導流發展到對大江大河的攔河、截流、改道等,氣壯山河。這在曆史上是不敢想象的。其中包括對海河、黃河、長江支流等許多大江大河的治理。如:1958年實施和竣工的海河攔河大壩合攏工程,把華北五條內河入海河道切斷,使淡水不再流入大海,海水不再上溯內河;黃河三門峽截流工程,於1957年開始,1958年截流成功,是根治和綜合開發黃河的主體工程。截流後,可造成647億立方米的庫容,曆史上“三年兩決口”的黃河從此再無發生過水患。同時具有防洪、發電、灌溉等綜合功能,可灌溉農田4000萬畝;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是根治和綜合開發漢水的主體工程,1958年勝利截流、第一期工程完成;黃河劉家峽水利樞紐工程完成截流,大壩截流後,可形成蓄水49億立方米的水庫,可灌溉農田1500萬畝;黃河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攔河壩合龍截流。該工程是一個發電、灌溉、調節黃河水量等綜合利用的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後,可控製寧夏、內蒙古等地區的黃河淩汛,並形成寧夏地區一個麵積1000萬畝的灌溉網。

全國各地的水利工程更不計其數,氣勢豪邁。在僅僅三年的時間內就興建了那麽多的大型工程,可謂功績卓著。如果不是在當時大躍進和人民公社時期,這樣的狀舉是不可能有的。

3、六、七十年代水利建設的全麵勝利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水利建設作為“農業學大寨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加廣泛、深入地開展起來。其主要特點是由過去的偏重防洪向綜合開發利用的目標發展,貫徹毛主席“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的號召,主要解決農業用水和抗旱問題。為此還開掘了許多新河道,修建了大量的水利樞紐工程,治水規模和投入進一步擴大。僅1975年一年的投資就有45.3億元。從建國初到1979年中央政府用於水利基本建設的投資達到760多億元。(據萬裏在1980年10月全國水利廳局長會議上的講活) 到了七十年代末,就總體上實現了對江河、湖泊水情的控製。不僅基本消除了大的洪澇災害,而且達到了灌溉、發電等綜合利用的顯著效果。

這時期的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如:震驚中外的河南林縣“紅旗渠”,被稱為“人造天河”, 該渠於1960年動工,1969年全部竣工。在當時困難艱苦的條件下,林縣人民硬是在巍巍太行山的懸崖峭壁、險灘峽穀中開鑿出一條河道。在施工過程中共削平了1250座山頭,共開鑿懸崖絕壁50餘處,斬斷山崖264座,鑿通隧洞211個,跨越溝澗274條,架設了152座渡槽,共動用土石方2229萬立方米。創造出了水利建設史上的奇跡!全渠由總幹渠及3條幹渠、數百條支渠組成。總幹渠長70.6公裏,引水量20立方米/秒。支渠配套工程建砌石渠道595米,總長約1500公裏。建成後灌溉麵積擴大了60萬畝。大大緩解了當地的農業幹旱缺水問題。湖北省漢北河也是一條人工河,1970年竣工,全長110多公裏,建成後擴大灌溉麵積100多萬畝,等等。

1969年竣工的江都水利樞紐工程,由三座大型抽水機站、五座中型節製水閘、三座船閘和疏竣河道等十多項工程組成,它把長江、淮南、大運河和裏下河聯結起來,利用這些河流的不同水位,通過自流和機動引水相結合進行排澇和抗旱,可灌溉農田250多萬畝。

1972年竣工的遼河治理工程,上遊和支流共修建水庫220座,共修築堤防4500公裏,流域共建電力排灌站920處,可灌溉農田1100多萬畝。

1973年完成的海河治理工程,前後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共修築防洪大堤4300多公裏,開控、疏浚河道270多條,新建涵洞、橋、閘六萬多座。修建大中型水庫80多座(總庫容達130多億立方米)。其中有嶽城、崗南、黃壁莊、密雲等18座大型水庫和60多座中型水庫。建蓄滯洪區20多處。對洪、旱、澇、堿等災害進行了全麵治理,使海河的排洪能力比曆史上提高了十倍多,在流域內實現了每人一畝水澆地,1973年糧食總產量比1963年增長了一倍。海河完全被治理。

橫跨皖豫兩省的淠史杭水利工程,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結合發電、航運、水產養殖等大型水利水電樞紐工程。該工程始建於1958年,七十年代初竣功。建成了包括龍門口水庫等五大水庫在內的新灌溉區,使安徽西北部10個縣的耕地得到灌溉,可灌溉農田900萬畝。被稱為可與都江堰齊名的偉大狀舉,使安徽人民世代受益。

對黃河的治理,1974年完成了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的改建工程,以及劉家峽、鹽鍋峽、青銅峽等水庫和水電站的建設。同時完成了對黃河下遊的治理,共修建和加固堤防3000多公裏,沿岸建成涵閘60多座、引水虹吸等灌溉工程80多處。擴大灌溉麵積800多萬畝。由此黃河完全被人所征服,變水害為水利。

長江流域的丹江口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於1958年動工,1973年竣工。該工程是由我國自行勘測、自行設計、自行施工建造的一座具有防洪、發電、灌溉、航運、養殖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攔河大壩、水力發電廠、升船機及湖北、河南兩座灌溉引水渠等四個部分組成。攔河大壩長近5裏,壩高162米,最大蓄水量209億立方米。建成後使漢江防洪能力提高到可抵禦20年一遇洪水。曆史上漢江中下遊洪澇災害頻繁,堤防三年兩潰,所謂"沙湖沔陽洲,十年九不收"的狀況從此結束。— 發電廠裝機總容量90萬千瓦,年均發電量40萬千瓦時。升船機可提升裁重150噸的駁船。鄂豫兩條引丹灌渠,年均引水9億立方米,常年灌溉耕地360多萬畝,灌溉效益共5億餘元,使鄂西北、豫西南成為商品糧基地。長江流域的碧口、柘溪、鳳灘、石泉等大型水庫工程,這期間也先後竣工。長江幹流上的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於1970年開始建設,是當時中國最大的水電站,裝機總容量270萬千瓦,到七十年代末接近尾聲。到這時,對長江水患的治理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1980年夏秋之際,長江發生了25年來最大的洪水,但由於新建的水利工程的作用和廣大軍民的協力抗洪,千裏幹堤無一處潰口,確保了兩岸人民的安全。

其他大型水利工程,如:1970年橫貫豫、皖、蘇三省的大型水利工程 — 開挖新汴河、治理沱河的工程竣工;河北省治理大清河中下遊工程竣工,該工程可使天津、保定、滄州等地區14個縣免受洪澇災害,並確保天津市和津浦鐵路的安全。1971年四川省都江堰灌溉渠係改造工程完成;海河水係工程之一的永定新河和北京排汙河工程完工。1976年內蒙古自治區哈素海灌區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建成,可灌溉農田29萬畝。1979年河北省潘家口水庫關閘截流。該工程於1975年開工,規模僅次於湖北的丹江口水電站和葛洲壩工程。水庫蓄水量可達29億立方米。1977年巴彥淖爾盟河套灌區總排水幹渠揚水站建成,每年排水4.5億立方米,可擔負灌區400多萬畝農田的排水任務。1978年江蘇諫壁大型電力抽水站主體工程建成並投入運行,可灌溉農田200多萬畝,排澇農田400多萬畝。(以上材料引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新華出版社1982年出版,第197-221頁。)

今遍布全國的大中小水庫,除了建於大躍進時期的外,絕大部務是在六七十年代“文革”時期修建的。七十年代竣工的大型水庫工程,如:1972年福建晉江山美水庫竣工,建成後可蓄水3.95億立方米,灌溉農田60多萬畝。1976年湖北省黃龍灘水利樞紐工程竣工,水庫庫容12.28億立方米,水電站年發電量7.59億千瓦時。還有湖南省的歐陽海水庫、雙牌水庫等等。據統計,止於1979年,全國各地共建成了大中小型水庫(庫容10萬立方米以上的)八萬多座。同時,開掘、興建人工河道近百條,新建萬畝以上的灌溉區五千多處。灌溉麵積達到八億畝,是1949年的三倍。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業用水的問題。

到七十年代末,新中國治水工程取得了決定性勝利,水利建設的預定目標基本實現。

由此江河洪水基本形成由人控製、服從人的設計和擺布的格局。
不僅洪水泛濫的曆史基本結束,而且變水害為水利,基本上消滅了大麵積的幹旱現象。扭轉了幾千年來農業靠天吃飯的曆史。

這些工程大多都是在六、七十年代實施和完成的,曆時十多年。

如此艱巨豪邁的工程、如此宏偉的業績,在曆史上什麽時期曾經出現過?古今中外孰能與之相比?這樣的人類奇跡隻有在毛澤東時代才能創造出來!

沒有人民公社和集體化,是不可能動員起千萬人的力量,創造如此偉大的工程和奇跡。

而在改革開放後的2016年,誰也想不到平原河北會爆發洪災,多村被淹,多人被淹死。而幹部們報怨,村民不願上堤防洪,麵對奔騰而來的洪水袖手旁觀。群眾太沒覺悟。

而農民則說,為一個小小的防洪築堤,政府投了那麽多錢,錢去哪裏了?
上堤的幹部、村幹部都有錢先富了,我們呢?

想想毛澤東時代,難道我們不是在哪 個地方錯了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