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因為閨蜜是個典型的醫生,她就愛在朋友圈裏發一些高檔次的醫界文章,那一天,她轉發了一篇《多半是看了個假病》的小文,然後就吸引了很多人來圍觀。
文章的題目是不是點兒詭異?好吧,作為一名資深患者,我就給大家解釋解釋。
《多半是看了個假病》的原作者也是一名醫生,他光愛寫些他周圍身邊方圓幾百裏的,醫療領域的一些事兒。
醫生,就他而言,是一群高智商,高情商,高體力的人。
智商不高,早就被高考刷下去了。
情商不高,早就被醫鬧們砍死了。
體力不高,早就不能連軸轉地值夜班,不能一站十幾個小時地手術了。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正常人,要和醫生鬥,你要用你的腦袋想好了,你輸得概率會有多大?!可就偏有一些人來搞壞醫患關係!
這群跟醫生抗衡的,被他分為以下幾類:
把“我是弱者”當成了護身符:我有病,我弱我有理,不給看病就是沒有職業道德。
把“我有錢”當成了牛X:我就是有錢了,就是硬氣了,走到哪裏都是錢有理。
把“我有權”當成了頤指氣使的利劍:醫生就是舵靶子,可以隨便地被你刺。
把“我找人了”當成了耍橫的手腕:可是你讓那些中間人情何以堪。
所以凡是這種想鬧事的刺頭,想耍牛X的患者,醫生也自有他們的對策。他們有不讓你察覺到的,拒絕給你看病的各種理由:
你這病沒事,回去觀察一下吧。
去別的科室或者醫院看看吧。
已經沒有床位了。
這個手術我們做不了。
等等等等。
其實醫生的目的就是想要嚇退和勸退你。憑你有錢怎麽了,憑你有權怎麽了,憑你有脾氣怎麽了,“我就是看不了!”你還能咋整?!
還有,醫生也特別煩這幾種人:
看病不排隊,不掛號的。
不懂裝懂,網上查了查就來探底的。
拿著那個醫院的病理報告來這個醫院,非要跑過來貨比三家的。
所以醫生對於那些不好好看病,不給予醫生足夠尊重,不完全陳述事實,不承擔自己風險的病人和家屬們,一多半兒,他們都是給你看個了假病。
看了文章恐怖吧,還細思極恐!
所以以後還有理由不再上醫院之前,先端正一下自己的三觀嗎?審視一下自己的態度嗎?看一下自己是一名合格的病人嗎?
否則你真有可能被‘看了個假病’!
(原文《多半是看了個假病》 公眾號:半人馬; 作者:高森)
02
蘑菇的故事 (摘錄)
有那麽一個精神病人,整天什麽也不幹,就穿一身黑雨衣舉著一把花雨傘蹲在院子裏潮濕黑暗的角落,就那麽蹲著,一天一天的不動。架走他他也不掙紮,不過一旦有機會還穿著那身行頭打著花雨傘原位蹲回去,那是相當的執著。很多精神病醫師和專家都來看過,折騰幾天連句回答都沒有。於是大家放棄了,說那個精神病人沒救了。有天一個心理專家去了,他不問什麽,隻是穿的和病人一樣,也打了一把花雨傘跟他蹲在一起,每天都是。就這樣過了一個禮拜,終於有一天,那個病人主動開口了,他悄悄地往心理專家那裏湊了湊,低聲問:“你也是蘑菇?”
蘑菇的故事風靡全球,它就是出自於高銘的《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
早就知道《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是一種以訪談錄的形式,記錄下了生活在另一個角落裏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裏障礙者等邊緣人)。作者讓我們了解了,瘋子抑或是天才,他們真正的內心世界。
當你用一個正常人的視角去觀看“精神病人”的時候,其實“精神病人”也在觀察著你。
出於好奇,我就特別想讀一下這本書,我就迅速地在‘微信讀書’裏開始搜了,結果一搜,就出來這麽一本,然後我就讀了,然後我就越來越覺著讀錯了版本。
這不就是一本廁所讀物嘛!
書中所羅列的一切精神病案例,就和故事會中的故事一樣,水!
全書沒有分析案例的成因和結果,有的隻是講故事的噱頭。
組織淩亂,故事多次重複或者堆疊。
可是就是這麽一本書,竟然和高銘的那一本,有著相同的書名,還有著類似的封皮。
你這樣的出書行為算不算侵權?算不算不正當競爭?算不算欺騙廣大讀者?
你這樣扮豬吃老虎,欺騙我這個純情讀者幹什麽?!
讀了你這本假書,我就像吞吃了一隻蒼蠅地,惡心!
03
對於愛讀的人,手裏有本好書,天天就像節日,可是如果讀了一本假書,就感覺像是被放了一回鴿子,你的好心情就會被攔腰斬或。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對於他來說,生命的意義在於設身處地替人著想,所以我們做人要善良,而善良不僅僅是給予,更要有尊重。
我們心懷善意的時候,強加於人遠不如推己及人。
所以對於讓醫生看病的事兒,我會努力做一個合格的良民。 我們要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我們要後會有期。
所以對於讓我看假書的,我會45度角仰望天空,我會擦亮我的眼睛。我們也青山常在,綠水長流,以後永遠不見。
(上圖是真書)
(下圖是假書)
記錄北美生活 有態度 有溫度
力讀人間好書 有廣度 有深度
長按 識別二維碼 加關注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種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