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田

每個人都有很多故事,我們喜歡聽故事也喜歡講故事。從故事裏我們可以得到感慨,共鳴,力量。
個人資料
正文

“加拿大村”一夜間人去樓空?

(2024-01-31 07:32:11) 下一個

廣東省開平市赤坎鎮,是中國“五大名鎮之一”,而赤坎鎮最出名的一個村落,也就是中國唯一的“加拿大村”。村民關國暖1890年先去了香港,又從香港到了加拿大,在加拿大發財之後回村帶領不少村民去加拿大做生意也發了財。

全村人在關國暖的帶領下都在加拿大賺到了錢,紛紛回鄉買地建房,因為全村都成為了加拿大華僑,所以外人都不再管這裏叫蝦村了,改成了“加拿大村”。 關氏族人在海外省吃儉用,辛苦積累下財富,1935年衣錦還鄉後建起了大屋,從房屋的建築質量就可以看出他們也是想傳承百年的。

“加拿大村”的人家隻有13戶,全部都姓關,他們在海外打拚多年,發財後不僅僅是給自己蓋豪宅,還花費了許多精力和財力來建設家鄉,想要“落葉歸根”。

時間來到了1951年,新政權開始在農村搞土改、劃成份,在當時那樣的政治曆史環境下,使得隻要有海外身份就是一種罪行,更何況,他們家家都有豪宅、土地,自然地都被劃分為“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成了新政權的敵人。

據現在網上流行的說法,這些豪宅隻居住了不到16年,1951年,村民在關國暖的帶領下一夜之間又全部去了加拿大,因為他們害怕華僑的身份會被打成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全村人都去了加拿大,至今沒有回來過!

我們來對上麵的描述進行一下邏輯和常識分析。

1. 當年一般家庭都是三代同堂,就算一家五口人,13戶就是65口人,這麽多人能一夜走光嗎?而且當時在搞土改,農村已經有了新政權,能讓這麽多人隨便離開嗎?

2. 如果全村人在50年代都去了加拿大,他們在加拿大哪裏,有人知道他們的消息嗎? 網上沒有從“加拿大村”出來人的消息。

3. 80年代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政策已經大大地寬鬆了,為什麽沒有一個人在改革開放後回來看看家鄉?

“加拿大村”的人真的去了加拿大嗎?如果他們沒有去加拿大,他們在哪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5)
評論
無頭無腦 回複 悄悄話 當地人還是有良知的,沒有把這些房子占了,推了(還是把去了異鄉人當成自己鄉親)。我鄉下很多這類情況房產基本給人分了占了,那些人最多是回來看一眼就走了,有的比較“善良”結果給熱情的鄉親們“扒光”了也就不回來了。
小時,在鄉下,離鄉很長時間的人們回到家鄉,當時我的心裏覺得他們還是“自家人”。長大後,不知什麽時候就變了——特別是海外的鄉親,似乎不配繼承他們的祖產了(在政策法律層麵,似乎老毛時代更好,至少沒沒收的還是可繼承的)
灣區範兒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博主分享。這些關家老小是一夜之間離家出走的嗎?1950年代中國和加拿大沒有建交,他們從什麽途徑去加拿大?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真是不可思議!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大家的留言,讓我們繼續跟蹤這個疑案。
平等性 回複 悄悄話 林兄這麽一分析,真是細思恐極呀。真的很希望他們是逃出了牢籠,而不是那另一種恐怖的結局。
pujing 回複 悄悄話 等著看說不定有認知道
我愛梔子花 回複 悄悄話 那時候他們可能有加拿大的身份,回加拿大很容易,現在老人都不在了,年輕人估計連漢語都不會說了,誰還記得那地方,誰還想回那地方。我們的孩子們都已經對老家不熟悉了,他們的下一代,就完全不知道那個地方了。
侃-侃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夫子' 的評論 :

【文中記述了地主的小孫子在土中問奶奶, 我怎麽喘不過氣呢? 奶奶說, 過一會兒就好了。。。】

所以倪匡終身不與某黨妥協。相比之下,揮揮手忘了殺父之仇的精明人查良鏞之類,就是卑賤的豬玀,披著“愛國”的外衣,協助極權壓迫香港人。
夫子 回複 悄悄話 倪匡建國初期逃到香港, 起初給報刊寫雜文。 他最早發表的一篇《活埋>, 如果你讀了,應該會猜出來加拿大村的人都到哪去了。 倪匡早年在大陸幹公安, 這篇《活埋》是他土改時的親身經曆。 文中記述了地主的小孫子在土中問奶奶, 我怎麽喘不過氣呢? 奶奶說, 過一會兒就好了。。。
混跡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複 悄悄話 好詭異啊,這圖是現在的樣子嗎?那就是真正的鬼屋、鬼村了。奇怪60年代沒給毀掉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廣東多工商地主,還多其他地方少有的華僑地主,在土改狂飆中沒人能躲得過,所以老廣們憑借地理優勢,一直是逃港大戶,大饑荒那年人潮洶湧,地方政府都眼開眼閉,把這些曆史碎片拚湊起來大致還是能看個明白的。
頂級朋友 回複 悄悄話 文革那些年什麽事情都會發生,那時人的邪惡達到了頂峰!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unnyT' 的評論 : 這還隻是一個縣的數字。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夢回西藏' 的評論 : 我們應該發出疑問。
-------------
夢回西藏2024-02-01 02:22:18
謝謝向田的發現和問題!這樣的事情發生在那個隨便可掠財隨便可殺人的年代,是凶多吉少,一夜逃脫是沒有可能的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bcdaren' 的評論 : 幾位網友都提到《軟埋》,《軟埋》的場景更慘。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anjiang10' 的評論 : 你的留言讓我想起了高鐵事故的一句話:“至於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
tanjiang102024-01-31 22:01:20
我是開平人,關氏家族離開蝦村新村重回加拿大這件事情就是真實的,當地蝦村舊村和周圍的村民都知道,至於你問的幾個問題恐怕也不可能有答案,信就是,不信也無辦法。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玉器晚成' 的評論 : 不能忘記曆史。
SunnyT 回複 悄悄話 這是官方的記錄呀,就算數字沒有水分,也夠呀人的:
因錯打、錯扣、錯鬥、錯管製而致死的一百二十二戶,二百三十六人
夢回西藏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向田的發現和問題!這樣的事情發生在那個隨便可掠財隨便可殺人的年代,是凶多吉少,一夜逃脫是沒有可能的!
abcdaren 回複 悄悄話 看看樣板戲:一句‘我代表人民’。。。就可以處決人。
看看抗美援朝電影:一句‘不惜一切代價’。。。幾萬人就活活凍成死屍。幾十萬死在異國他鄉。。。
看看中農出身的莫言寫的山東土改為背景的小說:那村地主沒有什麽罪惡,隻雇了一個長工。地主被民兵隊長不由分說拉到河邊,一槍斃命。冤魂死後投胎成了他家被分走的母驢肚裏的小驢。於是親眼看到書記占了地主的小老婆,長工占了地主的大老婆,民兵隊長占了他底女兒。。。可能這不會隻是小說吧?
tanjiang10 回複 悄悄話 開平,台山是華僑之鄉,海外和國內的人口大概相等。像加拿大村這樣的村落在開平很普通,很多村子就是人去樓空,很多是青磚洋樓,我家的樓有三層,現在也空著沒人住。
tanjiang10 回複 悄悄話 我是開平人,關氏家族離開蝦村新村重回加拿大這件事情就是真實的,當地蝦村舊村和周圍的村民都知道,至於你問的幾個問題恐怕也不可能有答案,信就是,不信也無辦法。
玉器晚成 回複 悄悄話 看看歷史上的「三反,五反」,見到過文革中人性的殘暴,就不難想像這些人的命運。當前的「抓間諜」運動 ….,故國仍然在轉著圈走。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aoerlang' 的評論 : 一個恩平縣就有近千人自殺。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侃-侃' 的評論 : 曆史記錄了那些罪惡。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雪狗2014' 的評論 : 非常奇怪。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燕麥禾兒' 的評論 : 細思極恐。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歲月沈香' 的評論 : “加拿大村的人到底去哪裏了?” - 如果在加拿大應該早就有消息了。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enisjliu' 的評論 : “很可能被消失” - 這就是我的疑問。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黑貝王妃' 的評論 : 這房子都一直空著。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hufang' 的評論 : “反送中”運動期間,有約十宗自殺或原因不明死亡事件。
侃-侃 回複 悄悄話 曆史抹抹光,嘴巴油光光。

就怕二郎引用的曆史記錄哪天也404了,於是人們對再次掉到坑裏的危險毫無覺察。宣傳部、真理部把手都伸到海外文學城來了,以各種方式粉飾醜惡恐怖的曆史紀錄。
雪狗2014 回複 悄悄話 奇怪
燕麥禾兒 回複 悄悄話 很可怕的故事!
歲月沈香 回複 悄悄話 第一次知道有這個“加拿大村”,這些豪宅看起來無人居住,好淒涼的感覺。啊?加拿大村的人到底去哪裏了?有點可怕。謝謝林向田好文分享!
denisjliu 回複 悄悄話 很可能被消失,在荒誕的國度,什麽都有可能。
黑貝王妃 回複 悄悄話 這房子都一直空著?蓋的整齊有序,很好看。後院挖一挖,也許找到答案。又聯想到方方寫的《軟埋》。
chufang 回複 悄悄話 就看香港會不會來這麽一出。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林向田' 的評論 : 據恩平縣《土地改革工作的總結》披露,“全縣統計錯鬥的一千一百七十三戶,二千一百七十九人;錯扣的四百八十六戶,五百五十三人,其中被吊打的一百三十八戶,二百七十八人;錯管製的五百八十八戶,一千六百五十八人;因錯打、錯扣、錯鬥、錯管製而致死的一百二十二戶,二百三十六人;錯戴帽子的二百一十三戶,四百零一人。以上合計共二千七百二十戶,五千三百零五人(多數是勞動人民),其中僅四區錯鬥、錯傷就有七百一十七戶,一千六百四十七人。”

由於極左和刑訊逼供造成的恐怖,在土改運動中,恩平縣“自殺的有八百三十二人,(全縣統計實為959人),其中地主五百七十人(有的全家七口人全部自殺),富農一百零八人,中農六十五人,貧農二十四人,雇農九人,工人六人,小土地出租二十七人,舊官吏七人,工商業者五人,遊民二人,貧民三人,小土地經營二人,小販二人,鬥死六十三人。”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麥姐' 的評論 : 我也是前幾天才知道的。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第一次知道這個加拿大村,林兄最後一問,問得汗毛豎起。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棗泥' 的評論 : 就算離開了,這麽多人在加拿大哪裏,不能音信全無。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矽穀居士' 的評論 : 就算隱姓埋名,到80年代應該出來了。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iaoerlang' 的評論 : 從現在起(1951年),必須一改舊觀,全麵進行土改複查,大軍掛帥,狠字當頭,不打不服,充分發揮繩子和棍子的作用,無限度地清算追挖,非要把地主鬥得傾家蕩產、九死一生不可。有些農民在“少數勇敢分子”的號召下,一哄而起,三五成群,進行無領導無組織的自發鬥爭。有些地方大村鬥小村,大姓鬥小姓,強房門鬥弱房門。
棗泥 回複 悄悄話 一夜之間全村人都離開似乎有困難。細思極恐啊!在那個地方,什麽事都是有可能的。希望知道真相。讚向田好問題。
diaoerlang 回複 悄悄話 這是有關廣東這段曆史的大背景,文中提到51年廣東土改翻盤,葉為此自責說:主帥無能,累及三軍。當時南下的與本地的都不咬弦,為後來反地方主義埋下伏筆。

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9167.html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49074
矽穀居士 回複 悄悄話 我的猜測:要麽被滅門了,要麽隱姓埋名流落他鄉了。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山裏人家168' 的評論 : 《軟埋》是一部非常沉重的書。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曉青' 的評論 : 不想往壞的結果想,隻是在網上沒有任何信息覺得非常奇怪。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綠珊瑚' 的評論 : 不能多想。
山裏人家168 回複 悄悄話 讓人想起方方寫的《軟埋》,我是一口氣看完,沉重,觸目驚心。
曉青 回複 悄悄話 估計都走了吧,哪兒能大人孩子都滅了:)接著文革什麽的,誰能回來呀,幾十年之後老人都不在了,現在估計都是第四代甚至第五代了,不會有人回來看看了。就像咱們這代人的孩子們的孩子們還會想著回國看看老家,我想不會了。
綠珊瑚 回複 悄悄話 細思極恐。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暖冬cool夏' 的評論 : 我也是最近無意看到的一個介紹“加拿大村”的視頻。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清漪園' 的評論 : 1951年2月,中國政府封鎖了廣東與港澳接壤的邊界,並在邊境上建立了邊防檢查站。
暖冬cool夏 回複 悄悄話 唉,政策的不穩定性讓人像候鳥一樣遷徙,希望他們的後代一切安好吧!我沒有聽說過這則news,倒是這邊有人在說新移民“華為村”什麽的:)林兄二月快樂!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1951年的大陸人是不是還可以自由去香港?我記得張愛玲是1950年從香港出國的。不過萬事都有可能,如果當年在廣東村裏的關家人都被肉體上消滅了,他們在加拿大應當還有當時沒有回國的親人啊,這麽多年都不回去看看?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untai' 的評論 : 所以我提出幾點疑問。
yuntai 回複 悄悄話 那不是成了一樁疑案了嗎?當地人也說不出所以然嗎?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水星98' 的評論 : 很多文章說一夜之間又全部去了加拿大。
水星98 回複 悄悄話 林兄寫的好,前幾個月在國內的一個網站上看到了這個加拿大村文章,但是隻字未提他們的主人後來去了哪裏,估計全部在土改中犧牲了吧。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也給你上茶。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總算可以擠個沙發!
林向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提出幾個問題,真讓人感到細思極恐。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問得好!
[1]
[2]
[3]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