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49)
2020 (63)
2021 (57)
2022 (63)
2023 (50)
“抗美援朝”跟1969年一觸即發的中蘇戰爭有什麽關係呢?前幾天我轉發了一篇文章“抗美援朝”究竟是誰的勝利?有些人為了反駁這篇文章的結論,製造一個虛假的事實為“抗美援朝”辯護,這是一位網友的辯護詞:“這場戰爭保證了中國在後來再也沒有了實質上的軍事威脅。對於一個國家來講,有什麽比這個更重要。”這就使我想起了1969年中國麵臨的具大軍事威脅,中蘇戰爭一觸即發。
1969年3月2日和15日,中蘇先後在珍寶島發生兩次較大規模的武裝衝突,這是中蘇兩國矛盾長期摩擦的結果。由於中方預先有準備,蘇方損失不小,被毀坦克、裝甲車達17輛。“珍寶島事件”爆發後,蘇聯方麵幾乎在第一時間就向蒙古國境內派遣了大約12個師團,在中蘇東西段的邊境,又投入了大約43個師團,蘇聯人的武力強悍,不僅增派了陸軍,而且還在中蘇邊境地區部署了防空部隊與大量戰鬥機以配合地麵部隊,除此之外,蘇聯人還在邊境地區增設了大約35個導彈發生基地,全都指向了中國本土。事後有史實資料統計,當時的蘇聯共計部署海陸空大約79個師,共投入兵力大約110餘萬。中國方麵北京高層也已經意識到了形勢的嚴峻,並於1969年9月,全國全軍全民都進入最高級戰備狀態,時刻準備對抗蘇聯的入侵。
蘇聯在珍寶島衝突吃了虧,蘇聯領導層反應十分強烈。以蘇聯國防部長格列奇科元帥、部長助理崔可夫元帥等人為首的軍方強硬派,主張一勞永逸地消除中國威脅,他們力主動用在遠東地區的中程彈道導彈,攜帶當量幾百萬噸級的核彈頭,對中國的軍事、政治等重要目標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蘇軍又將前戰略火箭軍副司令調任遠東軍區司令,這項人事任命發生在這個關鍵時刻,加上蘇軍鼓吹“蘇聯部隊的核武器是具有無限度毀滅力量的帶核彈頭的導彈”,核導彈部隊“隨時準備”采取行動,以“毀滅性的核回擊”來對付中國。北京認為,此類行動是蘇聯將對中國先發製人地進行核打擊的前奏曲。
1969年8月28日,毛澤東批準成立以周恩來為組長的人民防空全國領導小組,由其設在總參作戰部的辦公室承辦日常工作。全國深挖防空洞的熱潮隨之而來,說明北京認為蘇聯對中國的空襲可能迫在眉睫。當時我還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都在我家後院挖了一個防空洞,還搞了幾次防空演習。
9月30日林彪認為北京市郊的三大水庫猶如三大盆水,高懸在北京上空,一旦蘇聯擊毀了水庫的大壩,就會淹沒首都。同日晚,他要求北京市盡快把這三個水庫的水排泄出去。周恩來認為僅在一天內就把水庫的水排泄出去,造成的災難性後果同蘇聯擊毀水庫大壩的後果相同,何必多此一舉呢?所以他出麵中止了林彪指示的執行。稍後,在10月18日晚,即林彪向總參發布緊急指示的當晚,林又囑咐秘書指示副總長閻仲川采取措施把密雲水庫的水排泄出去,周恩來再次出麵製止。
江青則在她位於釣魚台的住宅院內修建了一座防空洞,總後部長邱會作督率搶建完工。防空洞建成以後,放置了食品和飲水,她還去觀看了幾次。江青還抓緊時間,學習如何駕駛汽車,以便在“與蘇軍突擊隊遭遇時”,在司機、秘書、警衛均被殺傷的情況下,自己也可以駕車逃脫。
林彪在10月15日主持召開政治局會議討論對策,並由周恩來在會上傳達毛的指示:“國際形勢有可能突然惡化”,“中央領導同誌都集中在北京不好,一顆原子彈就會死很多人,應該分散些。一些老同誌可以疏散到外地。”毛指示,多數中央領導人必須在10月20日以前離開北京。至於應變步驟,政治局讚同毛的決定,毛避居武漢運籌大計,林前往蘇州策劃軍事,周恩來留京主持全麵工作,中共中央、軍委、國務院核心機構遷往西山地下指揮部維持日常運轉。
10月16日,毛澤東乘專列離開北京遠赴武漢。起程前,他正在吃飯,江青來了,要服務員拿碗筷,想與毛一起進餐。毛說:“來不及了。我吃了飯就要走。你要吃另外再搞一點吧。”江青碰了一個釘子,很不高興地走了。毛為了盡快離開北京,都顧不得同妻子一起進餐了。從1969年10月至1970年4月,毛澤東一直住在武漢東湖賓館內的梅嶺一號。這是他在武漢住得最久的一次。鑒於一場核危機已經煙消雲散,他才離開武漢了。
注:以上部分內容摘自《領導者》第34、35期,(作者簡介:約翰·劉易斯)
懂的人都說:那種質量的防空洞就是自己的墳墓。
窗子貼紙條防震。
--------------------------
那會兒就連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都貼過這米字型“防轟炸”抗震紙條。馬路上架著大喇叭的宣傳車反反複複播放著“提高警惕,保衛祖國,要準備打仗”!
記得我小時候一本“人民防空”小人書裏說蘇修扔原子彈的話,要提前躲到山背麵去。我還老想知道“那我萬一正好在山的正麵的話該怎麽辦”? 過了好些年才想明白:在山正麵的話就“蒸發”了、什麽都“不用擔心”了。
而是.
美國的不同意
相對中共的 "抗美" 好笶不?
1)第一次世界大戰產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
2)第二次世界大戰產生了一大批社會主義國家;
由此他推論;再來一次世界大戰,將埋葬整個資本主義世界 。。
當時的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在接待它國外賓是憤憤地說,真不懂他(毛澤東)這個人怎麽想的,他老是認為在一場世界核大戰後他還可以有3億人。。真想對他在新疆的小小核力量作外科手術。。
從朝鮮戰爭開始,毛就一直希望來一次世界大戰,隻是1953年斯大林死了,作擺。
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讓他再次看見了希望,鼓勵蘇聯與美國幹。。結果沒成,對蘇聯很不滿意。。
蘇聯對他的想法是了解的,說他像隻好鬥的公雞。。
以前他沒有核武器,要拖著蘇聯帶頭幹,現在他自己有了核武器,蘇聯非常擔心他會胡來。。
這是蘇聯要對他動外科手術的原因。。
你這個軍盲就隨口忽悠吧!蘇聯二戰末期就輕鬆攻入過中國境內,運輸後勤再困難空軍裝甲兵機械化炮兵全麵碾壓中國的蘇軍會擔心中國軍隊進攻而釆取守勢?蘇軍在二戰對德最困難的時期也沒被動防守而是頑強對攻,是怕中國軍隊揮舞著毛語錄開著T-59坦克和解放牌卡車手執五六半自動(AK47國產版)唱著東方紅刀槍不入淹沒他們?像地老鼠一樣到處打洞防守的好象不是老毛子吧?當年在張家口軍訓時團政委指著口外連綿幾十公裏的密集雷場 縱橫交錯的反坦克壕和反坦克錐 說這麽多布署加一個集團軍十餘萬人 任務是遲滯裝甲集群四個小時給中央機關撤退爭取時間!
蘇聯領導人確實無意開一條東方戰線,好不容易才壓下鷹派軍人的報複衝動,但絕不是害怕中國根本不在一個數量級的軍事力量。你通篇空話加主觀揣測毫無數據事實支撐,大概又是黨校培訓出來的吧?
這個概念最初是日本朝日新聞對邊境蘇軍的采訪得出的結論,蘇聯解體後解密的檔案證明確實如此。
蘇聯當時確實在中蘇中蒙邊境駐紮了大量軍隊,但主要作用是防止中國進攻蘇聯。這個做法並不難理解、與二戰期間蘇聯防禦日本是一回事。
蘇聯戰略重點在歐洲,甚至製定了六周占領整個歐洲的軍事計劃,解密後美國認為是無法阻止的,除非使用核武。
72年朝日新聞訪問邊境蘇軍時發現蘇軍的戰略意圖是防守,而且蘇軍普遍存在對中國軍隊的恐懼,這在當時是讓人吃驚的事情,因為不論中國還是其他國家都知道蘇聯軍事能力強於中國。
其實上也不是沒有先兆,珍寶島事件後柯西金馬上在訪問越南途中緊急在北京機場與周恩來見麵,雙方決定阻止事件擴大,客觀上等於蘇聯不對中國邊境軍隊報複。
而這是蘇聯總理去中國,而不是反之,可見緊迫性的不同程度。事實上一直的傳聞是所謂去越南訪問根本就是製造路過中國的借口,麵子上相對好看。
看過朱可夫回憶錄的人不會不知道蘇聯在遠東的困境,就是運輸線太長,而且是季節性的,很難進行戰爭。
而當時蘇軍對中國的恐懼的主要原因是一旦開戰,中國就會全力以赴,因為有過韓戰的例子。
當然,越戰時周恩來通過印度警告美軍不能越過17度線,這不是秘密了,約翰遜否決駐越司令的增兵要求的理由就是如果中國出兵怎麽辦?
美軍在越南有五十幾萬軍隊,但始終沒有越過17度線,至少沒有公開越過(鳳凰行動其實是侵入北越的操作,但理論上不屬於軍事行動,而是暗殺破壞的特種戰爭行動、因為沒有後援而全軍覆滅)。
總的來講中國近代以來是第一次外國軍隊不敢輕言對中國用兵,這不能不歸結於韓戰的結果。如果韓戰是中國輸了,世界不會有這種思維。
連李光耀這種英國培養出來的不在中國生活的社會精英都因為韓戰的結果而開始學習漢語,多少說明這個戰爭對當時整個世界的影響,在此之前有誰正眼看待中國?不過就是另一個政府變遷就是了,國府代替了北洋軍閥類似的概念。
沒有韓戰,蘇聯也不會平等對待當時的中國,也就不可能願意幫助中國在五十年代的工業化過程,中國也就沒有回來的所謂自力更生的基礎。
撫順戰犯營回憶錄裏關於當時的國民黨戰犯積極參與韓戰獻策的事情也是能說明一些問題的、這與後來其中一些人自己的回憶錄也能對上。
這些國軍高級軍官很多受過美軍訓練,熟悉美軍戰法,老共要求他們獻計獻策就積極參與,而不是說拒絕。他們的理由很簡單,這是中國人對世界最強國的戰爭,能感覺到一種自豪感,顯然國軍當年是不敢這樣做的。而軍人看重的是榮譽,而不是政治。
如果說連敵對的軍人都有這種想法,那麽當時中國其他人呢?
顯然這種思維影響到當時中國的組織能力,而組織能力是社會效率的前提,因此韓戰客觀上是給了中國人自豪感,當然對後來老共的統治起了積極作用。
否則可能到了今天不論什麽中國政府都可能擔心是否會有其他國家使用武力迫使中國經濟讓步。所謂戰爭意誌,是需要實際例子顯示的,不是憑嘴說的。
http://phtv.ifeng.com/a/20151125/41512758_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