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不僅人美,才美,心思敏銳,細膩,又是個極懂生活的人,深得大觀園內眾人的喜愛,可惜她卻未入自己舅母王夫人的法眼,如果王夫人對這個孤女好一點,稍稍對她有點慈母之心,關愛之情,黛玉在大觀園中也不會有"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之歎了。黛玉這麽一個心比比幹多一竅,貌比西子勝三分的玲瓏美麗的青春少女,硬深深地被心狠的王夫人無情地冷虐待,逼成了一個"淚眼觀花淚易幹,淚幹春盡花憔悴"的愁苦人。如果王夫人能體諒,順從寶玉黛玉倆人的情意,為黛玉的終身作主,黛玉也不會在"風透簾櫳花滿庭簾"時,覺得"庭前春色倍傷情“了。
《紅樓夢》前八十回中最後一次詩社高潮發生在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雲偶填柳絮詞"中。在這一回中,林黛玉的詩才得以大大地顯露,寫下了一首大觀園姐妹一致稱讚的長詩《桃花行》,林黛玉更是通過這首《桃花行》,和一首詞《唐多令。柳絮》將她的孤寂,愁苦以及內心深處對未來的憂愁傷來。
林黛玉在李紈,探春,寶釵忙於料理賈府事務,無暇顧及詩社時,於初春時節,與湘雲一道將散了一年的詩社重新建了起來,給大觀園在行將沒落時又帶來了一些活力和生機。因她寫了一首極好的長詩《桃花行》,湘雲就把海棠社改作桃花社了。當黛玉的這首詩被大觀園的姐妹們鑒賞時,都是笑著交口稱讚,連挑剔的李紈看了也是"自不必說稱賞不已"。真正讀懂這首詩的隻有寶玉,他讀了之後非但沒有稱讚而滾下淚來,寶玉在落淚後,怕眾人看見,又趕緊擦掉,為了掩飾自己內心的感受,強作歡顏笑對姐妹們,從這個細節,看出大觀園內,的確隻有寶玉是最理解黛玉,也深知黛玉的心思。寶玉堪稱為黛玉的知音。黛玉的桃花詩比較長,
桃花行
桃花簾外東風軟,桃花簾內晨妝懶。簾外桃花簾內人,人與桃花隔不遠。 東風有意揭簾櫳,花欲窺人簾不卷。 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憐人花亦愁,隔簾消息風吹透。 風透簾櫳花滿庭,庭前春色倍傷情。 閑苔院落門空掩,斜日欄杆人自憑。 憑欄人向東風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葉亂紛紛,花綻新紅葉凝碧。 霧裹煙封一萬株,烘樓照壁紅模糊。 天機燒破鴛鴦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進水來,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鮮豔何相類,花之顏色人之淚。 若將人淚比桃花,淚自長流花自媚。 淚眼觀花淚易幹,淚幹春盡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 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
細讀過的都知道《桃花行》這詩可以說是極愁極苦的,雖然寫的是桃花,但是字字血淚,字字句句都是寫的黛玉自己。"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憐人花也愁"。桃花年年都開,年年都是同樣的豔,可簾內看桃花的人卻被憂愁折磨,一年比一年愁苦的消瘦了,如果桃花能理解看花人的心思,那麽桃花也會陪著看花人一起憂愁起來。這首詩雖是寫在春天萬物更新,生機盎然的季節,但卻是無限的憂愁和傷感,讀的讓人心痛,淚流。春天人人都欣賞桃花的豔麗和春的美好,而林黛玉所體會和感受到的卻是一個愁字了得!她更又寫道"花之顏色人之淚,若將人淚比桃花,淚自長留花自媚"林妹妹為她的愁,泣出的血淚與桃花一樣嬌豔刺心,如此傷感和憂愁難道僅僅是因為林黛玉曾經離傷,才作出如此傷悼愁苦之詞來的嗎?非也,黛玉此時最大的愁苦心事是長久以來,她與寶玉的終身大事無人作主,因而林妹妹借美麗的桃花對這錐心透骨的憂愁所發出的哀歎。她寫這首詩時,人已經長大到談婚論嫁的年齡,紫鵑也已試玉了很長一段時間了,但她與寶玉的終身,賈府中依然無人提起過,林妹妹又沒有父母可傾訴和依托,唯一關心痛愛她的老祖母,年齡也越來越大,在賈府中的話語權越來越弱,沒有人能為她的終身作主是她心裏最愁苦的事情,所以她在《桃花行》結句裏寫道"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隨著杜鵑的叫聲春天很快又要過去了,而她還是孤孤單單地在簾內望著月亮,身無所依。
未來的不安和不確定性深深地折磨著林黛玉。這種感覺在暮春時節,她填的《唐多令》裏表現得淋漓盡致:"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對成毬。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歎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這首詞一亮出來,大觀園眾人都讀懂了黛玉的感傷,全都點頭感歎:"太作悲了,好是固然好的。”
在這首小令中,黛玉以柳絮自比,盡管她想"一團團,逐對成毬",毬在此處為雙關語,作逑,配對的意思,但卻是飄泊在外,寄人籬下,命薄如紙,又無法主宰自己婚姻大事和自己的命運,所以"空繾綣,說風流",空有寶玉的纏綿,情好難分,自己縱然靈巧風流,也是漂泊亦如人命薄。這樣的日子天天過著, 感受不到希望,就是草木都會覺悲愁,何況人乎。在這種情形下,林妹妹又怎麽能不感歎她的一生像柳絮一樣,飄無所依,因此她問蒼天,誰能給自己今生一個滿意的結局,故黛玉寫道:歎今生誰舍誰收?這句誰舍誰收,把黛玉無家可歸,無人可依,青春將逝卻無人替自己的終身出謀畫策,無人憐惜她孤苦無助的處境盡顯其中。她怨賈府的管家人任她像柳絮一樣,不管不問,任憑飄零。盡管黛玉已盡知寶玉的深情厚意,知道他心屬於她,但她愁他們的情感若是無王夫人和賈政作主成就終身大事,也就與柳絮一樣,了無根基,所以黛玉在這首小令中把她心底的擔心和愁苦一古腦兒地喊了出來:"歎今生誰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