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隨筆

海外中醫, 喜靜戀舊,喜歡文學。
正文

十善業與中醫養生

(2017-01-24 16:20:39) 下一個
大多數接觸過佛學的人都知道佛說的十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不貪慾、不嗔恚、不愚癡。此十善業為佛在娑竭羅龍宮為一切眾生,開示為何心想異故,造業亦異時宣說的,是對十善業道經的簡單總結。佛學講究信,願,行。十善業可說是佛學中的一個基本行為準則。這十個行為看似簡單,但做起來卻實在不易。
當時佛在娑竭羅龍宮對龍王說:"當知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眾。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何等為十?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嗔恚、邪見。"這是十善業的由來。
佛在十善業道經裏,不僅告訴了我們如何能令今生諸惡永斷的方法,也給了我們如何養生修得金剛不壞身的生活指南。佛明確地開示眾生:不論是人,天人,脫離六道輪回後所證得的沙門果,以及己永斷一切煩惱的阿羅漢,再到最終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菩薩都是以此十善業為根本而修成正果的。佛學認為:佛,菩薩和一切天人都是可從人這個本體證得的。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我發現這個觀點,與中醫的養生觀點異途同功,所以想寫下來與大家分享,討論一下。
佛第一說不殺生,是讓我們有慈悲心腸,啓示我們萬生平等。《內經素問.四氣調神論》中說"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中醫強調: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充分體現了天人合一,也即是說人與自然萬物間的聯繫與統一,因此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間需多給予,維護,而不是隻奪不捨,萬物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均氣味相求,所以助一切有生命之物,也是在助自己,隻有在互助中才能維持生命的動態平衡。中醫在治療疾病時充分體現了佛所說的不殺生,以及慈悲心,因為中醫治病原則無外乎兩方麵:一是扶正,也即是讓病者正氣強盛,另一方麵是給邪以出路,而不是滅邪或殺邪。唐代藥王孫思邈,他從不用動物入藥,他說:“自古名賢治病,多用生命以濟危急,雖曰賤畜貴人,至於愛命人畜一也,損彼益己,物情同患,況於人呼!夫殺生求生,去生更遠。"可見作為大醫連救人時都不殺生,更何況平日?違背了維護生發之氣的道,如何能養生長命?同理不偷盜,因為天道為予而不奪,不屬於你的東西,你拿過來就屬於偷盜,凡是違反自然天道的行為,均會造成機體的氣機紊亂,陰陽失調,從而使機體產生病理狀態。
不邪行,不愚癡,不貪欲,不嗔恚,從心理和生理角度講如果我們想做到清心寡欲,就要做到象巜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內經中又指出,如果要想長生則需戒貪欲,嗔恚"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當我們減少這些負麵的行為和思想後,就可達到"誌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在這種狀態下人體就可以"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從而達到聖人,至人,賢人的生命狀態,可以輕鬆活過百年。
古今中外都已證明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健康的重要保證。情緒平和,精神愉快有助於內環境的平衡,防止疾病。從中醫角度講,語言的產生必須有五臟六腑的協同作用,在這些臟腑功能的正常工作下,才能發音聲,組織成語言。俗語說言為心聲,禍從口出,可見語言對人的行為和心理的影響。在體,舌為心之苗竅,脾主唇之榮枯,中氣充足才能助肺氣發聲,聲由氣發,諸氣又歸於肺,語言的發生離不開意識,心誌與呼吸音聲。難經言"呼出心與肺,吸入肝與腎",從經絡循行上看, 咽喉是經脈循行交會之處,人體的十二經脈均直接或間接地到達語言的發音器官咽喉。
在十二經脈中,除手厥陰心包經和足太陽膀胱經間接通於咽喉外,其餘經脈均直接通達咽喉處,可見語言音聲與五臟六腑的緊密聯繫了。難怪佛一再告誡我們不要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因為兩舌,惡口會使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妄語為說不實之話,綺語為不誠實地說出贊美之話,當言語不實,話從口出之後,必心有顧忌,擔心,害怕不實被發現,心裏自覺,不自覺地就會有擔心恐懼,恐懼會傷腎,擔憂會害心,自然就不利於心,腎藏腑的正常運作,令真氣煥散,成為養身大忌。既然正常正見的語言有賴於五臟六腑的正常運作,那麼不健康的語言則會違背五臟六腑的運作規律,從而對身體健康不利。
因此我們在養身時一定要謹言慎行,遵守十善業,常懷大慈大悲之心,身心統一,言行一致,這樣就可使精神內守,做到恬淡虛無,從而使真氣能正常地遍行周身而拒疾病於千裏之外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