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記錄

用手中的筆記下生活的點點滴滴
個人資料
淡淡的日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東之行— 紐約的博物館和畫廊

(2023-07-03 04:08:31) 下一個

不得不說,如果喜歡藝術,應該住在像紐約這樣的大城市。繪畫,音樂,舞蹈,戲劇,甚至是街頭藝術都隨處可見。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裏巴人,這裏的藝術氣息可以最大限度的充實每一個熱愛藝術的靈魂。這次來紐約時間有限,沒辦法顧及全麵,隻能去參觀三個博物館,也順便走訪一些畫廊。

 

The Met(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MoMA)和Guggenheim Museum是我的最愛,每次來紐約都會按照這個順序挨個走訪它們仨。這次還特別幸運,趕上The Met正在舉辦梵高展。

 

夏日的曼哈頓比平日更加擁擠和喧囂,汽車喇叭聲,建築維修現場機械設備轟鳴聲,警車警笛聲。。。完全掩蓋了本就不絕於耳的滿大街的行人喧嘩聲。在紐約開車千萬別講禮貌,但分你有一點點對行人和紅綠燈的尊重,就一定會被緊貼在屁股後麵的車輛無情的鳴笛催促。第一天進紐約城,師姐非讓我鍛煉一下在紐約開車,說我後麵幾天自己要開那麽遠的路她不放心。結果我一路被紐約人“叭叭”的表示嫌棄,最後在預訂的停車場前終於完全的擋住了Traffic ,不得已隻能臨時換將,還是讓師姐開。第二天,我是說什麽也不開了,神經受不了。

 

紐約人雖然對方向盤前的“麵瓜”容忍程度是負數,但紐約的博物館卻對一切人都熱情開放,每天敞開大門接受數以萬計的參觀者。三個博物館我以前都來過,但都是走馬觀花的淺層了解。這次不同了,因為畫了幾年畫,我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名人大家的作品,尤其是想近距離的感受一下世人眼中的奇才,梵高作品中的筆觸。

 

三個博物館的規模和收藏都不一樣,我最喜歡MoMA,但這次The Met卻讓我流連忘返,因為梵高展。

 

關於這位荷蘭後印象派畫家的生平,軼事,作品以及他對二十世紀繪畫的影響,人們都已經耳熟能詳了。我也不例外,對梵高這個名字一點兒都不陌生,他的作品《星夜》,《向日葵》,《絲柏樹》,《橄欖樹》,《夜間咖啡館》,《鳶尾花》,《羅納河上的星夜》等等等等,每一幅我也好像都在什麽地方見到過。對於他特有的風格,色彩的運用,對光線的大膽捕捉,對線條的特殊表現,尤其是筆觸,這最能體現印象派畫作特點的技法,我也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當我站在具體的,真實的,鮮豔的真跡麵前時,我還是被震撼到了。

 

這個梵高展展出的主要是1888年到1890年期間的作品,一共四十幅左右,以油畫為主,包括幾幅素描,草稿圖和一幅粉筆畫。梵高27歲開始作畫,37歲自殺離世,在十年間創作了2100幅作品,其中有870幅油畫。梵高早期的作品比較灰暗,可到了後期,尤其是離世前的兩年,他的作品充分展現了他自己特有的畫風,這裏看到的真跡正是這最後兩年作品中的一部分。

 

以前在印刷品或者網上看到梵高的作品,雖然也能感受到顏色,線條,筆觸對視覺的衝擊,但那畢竟是平麵的,很多立體,厚重,多層次的效果就感受不到了。而近距離的觀看原作,我才真實的體會到我繪畫小老師說的:油畫的筆觸感可以最大限度的抓住人心。

 

梵高後期作品無論內容如何,但筆觸如出一轍。每一幅畫都是由上千筆不同顏色的筆觸堆疊而完成的。這些筆觸有直有彎,有寬有窄,但長度都在一英寸左右,層層疊疊的鋪滿了畫麵。畫麵裏的人物,山水,樹木,花草,星雲,日月,甚至是光和風,都是由這樣一小段一小段的筆觸描繪出來的。所以梵高的畫很好辨認,亂中有序,扭曲中體現真實,而且顏色厚重,層次豐富,變化無窮。用他們專業人士的行話來說,就是畫麵的節奏感超強。擺幾幅來感受一下吧!

 

 

 

 

 

 

 

參觀博物館之餘,也順便轉了幾家畫廊。曼哈頓街麵上的畫廊當然都是高大上的,畫廊裏的畫作涵蓋了各種風格,但價錢都是五位數起步。跟畫廊的老板或者工作人員聊聊天,也了解一下這個行業的一些基本運作規則,萬一我以後也能成名成家呢,嘻嘻嘻!

 

每次來紐約都感覺時間不夠用,不是沒看這裏,就是沒走訪那裏。不是沒品嚐這個,就是沒欣賞那個。這次雖然隻有兩天時間,但卻感覺收獲滿滿。因為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到反而覺得不虛此行。

 

紐約,明年夏天再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2)
評論
淡淡的日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滿池嬌' 的評論 : 看梵高後期的作品,我最深的感受就是理智有序。總感覺這個在世人眼中精神失常的人其實是在十分理性的情況下排列線條。這些線條表現出來的是他腦子裏對這個世界的印象,即色彩強烈,又形象模糊。遠看好像很真實,其實走近了看,全都變形了。之所以他的畫看似簡單,但其實難以模仿精髓,大概就是因為我們眼中的世界還沒有變得真實到他眼中的世界吧!包括他的畫在內。
滿池嬌 回複 悄悄話
梵高的畫 不甜 不膩 不俗 不裝,不琢

真正的大美 我想就應該是這樣的吧


謝謝分享,希望還能看到博主更多的關於紐約畫廊部分的記錄
淡淡的日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sefild' 的評論 : 不敢談指教,分享一下下。:-)
Masefild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淡淡的日子”:謝謝指教。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回複‘丹哥’:丹哥說的太對了!那種抽象的意識 ,沒有達到境界是感受不到的。
淡淡的日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asefild' 的評論 : 每幅畫有深刻含義確實可能,不過我老覺得欣賞畫的人並不一定能真正理解畫家的用意,但隻要能由畫產出共鳴就可以了。而共鳴並不取決於畫家,而是取決於看畫人自己的情感和經曆。
丹哥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1:
梵高的畫不寫真,他是在畫自己的內心。像梵高,像畢加索,當年都是曾經是規規矩矩的寫真和素描高手畫家,隻是後來他們都想用自己的畫筆畫出外界人事物,在自己內心世界的投影和反饋,其實他們是在畫自己的內心深處的世界。
Masefild 回複 悄悄話 每副畫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而且有些還都含有著很深刻的意義。
淡淡的日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法弄' 的評論 : 你說的特別對!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他的畫真可以用“發人深省”形容,如果出自一個無名小輩,一定不會被發現。我曾經在白體恤上寫過字,特想模仿幾歲孩子笨拙的筆法,根本做不到。梵高的簡潔筆觸,不是簡單的人能模仿的:)
淡淡的日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宇都宮' 的評論 : 握手握手!:-)
宇都宮 回複 悄悄話 昨天去看的梵高展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