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人從小學習知識都屬於填鴨式教學,老師站著講,學生坐著聽。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是以這樣不平等的模式授課。至於老師教什麽,學生學什麽都不是教和學的人說了算,而是由國家教委,教育局的專家們研究指定,所以我們從幼年開始就習慣於被動式學習。學什麽?怎麽學?為什麽要學?這些問題好像都不需要我們考慮,我們隻要按時端正的坐在教室裏就可以了,當然端正的不光是坐姿,還有思想。可是至於在這種端正的狀態下我們都學到了什麽,記住了什麽好像並不重要,沒有人要對我們的興趣開發負責任。反正上了這麽多年學,我不記得在學校裏我真正對什麽知識產生過興趣,但這卻又並不影響我們的學習成績,多麽有意思的現象。由於長期習慣於被動式學習,所以直接導致很多中國人的知識匱乏。學習成績不錯,但不一定知識全麵,更不一定有文化,我想我就是其中之一吧。尤其是藝術素養匱乏,我對很多音樂繪畫方麵的概念都是一知半解,什麽都好像聽過一耳朵,但深究起來卻好像什麽也不了解。
不過即便是知道自己學識淺薄,但以前仍然沒有想過要補補課,因為人在不感興趣的時候是沒有學習動力的。直到最近開始學油畫,我才慢慢的開始關心好奇以前隨耳聽到的很多關於繪畫方麵的名詞到底有什麽內涵,而“印象派”就是其中之一。
莫奈是印象派的創始人之一,但說實話我卻從來沒喜歡過莫奈的任何作品,無論是《日出印象》,《草地上的午餐》,《撐陽傘的女人》,還是他最著名的《睡蓮》我都無法欣賞。之所以不喜歡是因為我看不懂,欣賞不了,不明白這些讓後來藝術家們津津樂道的畫作到底傑出在哪裏。但是當我弄明白什麽是“印象派”之後,我不得不同意世人對他作品的認可。莫奈作為一位有自由思想的畫家,他確實顛覆了藝術自古以來固有的規則,讓繪畫從傳統又典型的學院派解放出來,從而延展到更接近生活,更清新活潑的繪畫風格。
“印象派”最初起源於19世紀60年代的法國巴黎,是一群年輕藝術家們探索出的畫風。他們主張在戶外的自然光線下描繪身邊的真實生活場景。在“印象派”之前,西方繪畫史經曆了14至15世紀的“文藝複興”。那時的繪畫重視構圖、明暗、透視、色彩,最獨特的藝術語言是運用“明暗法”和“漸隱法”創造出形象的真實感和立體感。這種典雅優美,高度技巧的藝術典型,被後世奉為古典藝術的楷模。比如達芬奇《最後的晚餐》,拉斐爾的《雅典學派》以及米開朗基羅的《創造亞當》。
隨後風行於17世紀歐洲的“巴洛克藝術”,打破了文藝複興時期的嚴肅,含蓄和均衡,強調激情,運動感和戲劇性,追求光線和色彩的表現,偏愛複雜的結構和豪華的氣派,具有動人心魄的藝術效果。比如卡拉瓦喬《聖馬太的殉難》,魯本斯《法厄同的墜落》以及倫勃朗的《夜巡》。至於繁盛於17世紀法國的“古典主義”風格,則是從古希臘羅馬吸取藝術形式和題材,提倡典雅崇高的主題,莊重單純的形式,崇尚理性,克製情欲,有嚴格的藝術規範和標準。典型代表是達維特的《賀拉斯兄弟之誓》和安格爾的《荷馬的禮讚》。18世紀伴隨著路易十五的登基,奢靡享樂的法國宮廷生活催生了“洛可可風格”,以上流社會享樂生活為對象,運用清雅鮮明的線條色調搭配精致柔媚的曲線構圖,讓畫麵顯得優美而神秘。典型代表是華托的《舟發西苔島》,以及弗拉戈納爾的《秋千》。而19世紀初法國大革命失敗,波旁王朝複辟,新興的資產階級登上曆史舞台,風靡歐洲的“浪漫主義風格”也應運而生。與古典主義靜止肅穆的畫風迥然有異,浪漫主義繪畫重個性、重想象、重激情、重色彩,以大膽劇烈的運動,富有戲劇張力的構圖,呈現出人性的衝突和社會的矛盾。典型代表是史籍裏柯的《美杜莎之筏》,以及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導人民》。同時期還有另外一種風格的畫家呈現“寫實主義”,他們開始反抗程式化的藝術題材,提出藝術應當如實描繪事物和反映現實生活,強調個性表現、主張創作自由、重視想像和感情。比如庫爾貝的《畫室》,以及米勒的《拾穗者》等,都以反映現實生活為題材,深刻的刻劃出當時平民的人性和思想,倡導對社會的評價和對生活的關注。
所有這些“印象派”之前的畫作無論是什麽繪畫風格,有什麽藝術效果,欣賞的人都能看出來它是一幅畫,也能看明白它畫的是什麽。然而到了“印象派”之後的“立體主義”,“抽象主義”,“極簡主義”時期,畫家們的作品到底畫了什麽,我們一般人還真是很難說的清了。比如拍出一億美元的畢加索為情婦創作的《坐在窗邊的女人》,就是一幅很挑戰我們審美能力的繪畫。
人們之所以可以從隻欣賞古典的學院派畫作,過渡到接受超現實主義的各藝術流派,正是因為有“印象派”做了承上啟下的工作。然而“印象派”從出現到興盛並不是輕而易舉的,因為在初始時期保守的學院派才是整個藝術界的絕對主流,它的權威性堪比中世紀的教會。而馬奈,畢沙羅,莫奈,雷諾阿,德加,西斯萊,修拉,高更,塞尚,凡·高等“印象派”創始人的畫作卻不被學院派認可。因此在1874年,莫奈和他的朋友們舉辦了一次自發性的民間展覽,首次向世人們展示他們的繪畫理念。展覽受到了評論家們的極力嘲諷,稱他們的畫作有如草圖,隻畫出了“Impression”, 這也正是“印象派”名稱的由來。當然無論評論家們如何評論,也不管學院的保守派多麽排斥,“印象派”都是符合時代進步的產物。因為在工業革命的催化下,新興的中產階級躍升為社會主流。人們不再需要英雄題材的裝飾畫,而是更容易接受清新活潑,貼近生活的繪畫。
“印象派”改變了古典繪畫的主題,也就是說畫什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怎麽畫。傳統繪畫都十分重視作品的內容情節。古典主義喜歡宗教和曆史;浪漫主義熱愛文學故事和異國風情;現實主義則力圖描繪時代現狀和社會百態。似乎再精心描繪的畫作,脫離了宏大的主題和深刻的思想也變的毫無意義。然而“印象派”對這類情節描繪毫無興趣,他們隻是單純的追求“色彩”這一藝術形式,關心色彩線條給視覺造成的印象和刺激,關心“怎麽畫”而不是“畫什麽”。他們的創作靈感通常是眼前的瞬間印象,甚至是生活中不經意的一瞥。在繪畫過程中,“印象派”認為物體不是繪畫的對象,光色才是。色彩是介質對光的反射,物象都是傳達光色的媒介,它們本身的意義是次要的。也就是說,對於“印象派”的畫家來說,是畫人還是畫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或者樹在自然環境中的色彩呈現。難怪不懂“印象派”精髓的人們欣賞不了那些精美的畫作,因為人們看一幅畫的時候往往注意力會集中在畫中的物體上,而欣賞“印象派”的畫作要忽略物體,更多的去關注畫家對光影色彩的處理。
這幾幅畫作就是很典型的代表。畫麵裏的人,樹,花,船都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但每一幅的色彩卻鮮豔明確,光與色的變換也呈現出無窮的魅力。
另外,“印象派”認為在繪畫的表現力上,重要的不是畫麵上的色彩,而是你眼中的色彩,這大概可以十分貼切的解釋“印象”兩個字吧。瞬間壓倒長久和永恒,每個片段都是稍縱即逝的一閃念。印象派首先想表達就是這種獨特的體驗,強調現實不是存在,而是變化,不是狀態,而是過程。也就是說“印象派”不是重在還原自然界最真實的場景,而是要描繪自然界某一瞬間給畫家留下的印象。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麽梵高會把星空畫成了黃,白,藍相間的“流星雨”,那正是夜晚某個瞬間在畫家的眼中形成的永久定格。
至於“印象派”對審美的追求也是別具一格的。“印象派”認為理智不是藝術的追求,感覺才是,所以“印象派”畫家不講究物體的形似和比例,而是強調感覺和意境。當然感覺和意境因人而異,隨手塗鴉的二流之作也可以稱自己的作品為“印象派”。但對真正的“印象派”而言,隻有通過嫻熟的繪畫技巧才可以捕捉光影與大氣之間微妙的變化,用純粹的觀察真實的把握和描繪瞬間印象和感官氣氛。
一邊學畫一邊興致勃勃的學習藝術史的相關知識,一邊努力理解前人的繪畫意圖,一邊思考將來如何在畫作中呈現自己的思想。我已經不再滿足於隻簡單的“照貓畫虎”的模仿了,而是希望有一天能通過畫筆反映我的情感和觀念。我想,同樣是用一支筆,文筆可以做到的,畫筆也應該能做到。正像一位剛結識的畫家朋友說的一樣:“畫到一定階段的時候,畫的就不再是技巧而是素養了。”所以我要讓自己的頭腦逐漸的豐滿起來。
實際上,計算機有很多地方可以幫助理解光和色彩。 因為它可以非常容易分離和調節色彩,明度和飽和度這3個要素。另外,新的技術可以引入更高維的世界。如何表現,是一個好問題。
曾經在學分析化學定性反應時,簡單的反應,就得到普魯士藍和鉻黃。 那可是純色啊。
其他的現代流派,沒有工業革命,應該還是可以創新出來的。
而這東西是個正反饋,也就存在積累的特點。
接觸抽象派遠遠早於印象派,畢加索一般人們都聽說過,熟悉二戰曆史的人知道西班牙小城被轟炸有關的那副作品,當時在中學時代是欣賞不了的,其實根本看不懂,哪怕很多文章介紹那副畫,也是看不懂,更別提欣賞。而印象派留下深刻印象其實晚的多,不過十幾年前。
我感覺不論印象派還是抽象派,如果單獨一副作品放在牆上,比如家裏,而不是類似博物館裏好幾幅的那種,會有非常明顯的不同感覺,很容易在大腦裏潛意識中產生比較的概念,其實對什麽類型的藝術更喜歡,是比較的結果,從喜歡提香或者維米爾那種細致風格,到印象派其實是個很自然的過程,我覺得任何人都會有這種過程。
以我個人的體驗,喜歡印象派的話,很快就會走到抽象派,因為後者是更加刺激想象力的作品。幾年前看畢加索的Dream,就是很容易欣賞。
再有就是莫奈的作品,他的毛病,或者特點是每一個場景畫很多幅,知名的日出和草垛都是如此,更別提水蓮了(沒有100幅也有50幅),知道其中一幅就夠了,看過了同名的第二幅就感覺難受了,算是個人經驗之談,我認為產生這種感覺是因為失去了想象力的刺激。
有一段時間在畫廊裏挺注意印象派的(當然不是莫奈的)。能欣賞印象派也不說什麽高雅或者如今說的凡爾賽好了,而是想象力被刺激到了另一個層次的表現,對藝術的認知,甚至世界觀,都有幫助(看待事物更加注重整體效果)。
我崇尚經典,但也不排斥真正現代的作品,當然忽悠人的塗鴉作品除外。我欣賞經典作品隻要從藝術水準看。丹青難寫是精神。 一件作品,隻談光英和色彩,隻講瞬間的情緒,去忽視了整體的精神,難成上品,格局有限。
看畫如看人,沒有精氣神,隻看穿戴,舍本逐末耳。
印象派其實就是中國畫,意境美很重要,但是是用色彩表現出來的,從藝術感染力來看,印象派和古典都有它的魅力,後來的一些寫實繪畫,加入新的色彩理念,感染力也大大增強,比達芬奇的那個什麽微笑有感染力多了。
莫奈的日出,印象我自己覺得不好,但是他後來的水平就很高了,對光影的描繪把人帶入了現場,很美。加入了畫家的筆墨情趣,就比實物更美,你這裏的荷花池塘,就非常美。
印象派其實就是中國畫,意境美很重要,但是是用色彩表現出來的,從藝術感染力來看,印象派和古典都有它的魅力,後來的一些寫實繪畫,加入新的色彩理念,感染力也大大增強,比達芬奇的那個什麽微笑有感染力多了。
莫奈的日出,印象我自己覺得不好,但是他後來的水平就很高了,對光影的描繪把人帶入了現場,很美。加入了畫家的筆墨情趣,就比實物更美,你這裏的荷花池塘,就非常美。
真正偉大的作品在文藝複興中的經典。後麵的現代派作品隻是鼓努為力,隻能在形式上做點文章,精神氣象頹靡也。因此,所謂大家不少是神經異常者,其實不是偶然。 因此真正藝術品還需在經典中找尋。
畫應該有多個學派。印象派的產生不奇怪,也正常。相信還有更多的學派存在。
——
哈哈, 的確如此. 那時也剛出現了小管裝的油彩, 方便這些人自己背著畫架,油彩和筆到處走.
而這是個對繪畫藝術感受積累的過程,一般來講沒有人是從一開始接觸繪畫就能產生喜歡這類繪畫的感覺的。
這是我的經驗。
洛可可藝術風格是在巴洛克之後,古典主義之前. 另外,之所以被稱為 印象派畫家是莫奈他們搞得畫展中他的一幅畫的名字是“Impression, Sunrise”. 來看究竟的專欄評論員 就戲虐的稱這幫反叛的新銳畫家的風格是impressionist 風格. 因而得名!
我是通過看蔣勳的視頻知道印象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