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衝突最希望開戰的還是印度
翻看中印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裏的商務合作,2016年印度對中國的出口額高達22207百萬美元,占據整個印度出口額的8.4%,對中國的進口額更是高達60657百萬美元,占比16.9%超過美國,位居榜首。其中中國的機電產品和化工產品更是分別占據印度進口的45.5%和27.5%排在榜首。通過這組數據不難看出與中國進行商務對印度這個國家的重要性,從總量上看,無論是出口額還是進口額,中國的市場對印度的影響都不可謂不大,從類別上看,就拿機電來講,這組數據已經說明了一個問題,中國的機電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占據了印度市場,進入了印度尋常百姓家,直接影響印度許多家庭的日常生活,這證明了什麽?其實間接證明了一個良好的中印的關係對印度政府的重要性,如果中印關係惡化,那麽顯然印度民眾買不到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政府的支持率也會有所下降,這自然也是印度政府不願看到的。
但現在的問題是,印度政府不顧中國的反對,已經將軍隊開進中國一個多月了,不禁有個疑問這是為什麽?
一組報道給了我們答案:
1.印度《經濟時報》4月1日報道,2016年時印度的外債已經達到了4802億美元,一度占據印度國民經濟總量的20%。
2.2017年6月15日淩晨,經過兩天的會議,備受關注的美聯儲決議終於出爐,一如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決定加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至1%-1.25%。這美聯儲在2015年底以來第四次加息,也是2008年以來第四次加息,上一次加息發生在今年3月。
3.2017年6月16日印度軍隊不顧中印雙方的邊境協議,公然越界,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修路,雙方軍隊發生對峙。
4.2017年6月25日印度總理莫迪訪問美國,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進行會談。印度《金融直播》網站稱,印度去年向美國提出總值達20億美元的22架MQ-9B無人機采購案,供海上偵察用。
5.2017年7月5日印度總理莫迪訪問以色列,稱軍工合作是此次訪問談合作中的重中之重。
通過這組新聞的閱覽,相信有兩條線路已經非常明顯了,在經濟方麵,印度的外債是擂台高駐,美聯儲加息以後,這外債的壓力更是陡然上升,而又因為外債的數額巨大,約占GDP的20%,對於這方麵問題的處理,印度政府顯然是進退維穀,在沒有更好的路可以走的時候,印度想到了向美國和以色列的猶太財閥們求助,希望通過他們的幫助緩解印度政府的壓力,防止印度經濟崩盤,但欠那麽多錢,絕對不可能是隨便一開口就可以完事的,所以,在軍事上教唆印度入侵中國,不僅僅是時間上的巧合,從軍事上的援助也能看出其中的貓膩,MQ--9B一度被稱為國家機密,美國連最親密的盟友都不曾分享,但卻把他分享給印度,而且他的作戰半徑又正好覆蓋中國,美國方麵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所以,在印度方麵是不害怕與中國交戰的,因為印度方麵知道,一旦與中國的戰爭打響,無論勝負,都將會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的大量軍事援助,這些援助打中國不一定能打贏,但打巴基斯坦肯定有不小的優勢,所以,印度才會有那個所謂的“2.5”線戰爭,這其實也是為什麽中印邊境最最緊張的時刻,巴基斯坦卻向印度開火的一個重要原因。
為什麽美國俄羅斯也期盼中印開戰?
美國這個國家看的其實不是你這個國家有沒有進攻性,而是看你有沒有實力威脅到我,中國的綜合實力正在不斷提升,自然讓美國嗤之以鼻,從2012年的中日釣魚島危機,到去年的南海爭端,再到今年的緬甸內戰,哪個沒有美國的影子?但中國真的站起來了,這點毋庸置疑,因此,釣魚島有爭端但現在被中國控製了,南海有爭端但通過種島現在中國對南海的影響已不可同日而語,緬北也在中國的調解下緩和了局勢,美國阻礙中國發展的計劃正在一步步被打破,因此,又拋出了印度這張牌。
2.敘利亞戰爭讓俄羅斯占了優勢。敘利亞戰爭現在已經進入了分贓階段,但俄羅斯和敘利亞政府軍顯然優勢明顯,如果再加上中國的支持,那麽美國日後的行動都會變得十分被動,因此美國在5月份毫不猶豫的宣布增兵阿富汗,將中巴經濟走廊視作一個重要的目標,並將遏製中國一帶一路在阿富汗的發展作為行動的重點,讓恐怖分子在這個地區做大,一方麵可以威脅中國的新疆,通過疆獨給中國製造麻煩,另一方麵,通過對恐怖分子有方向性的驅趕,破壞中國一帶一路的建設與發展。而同樣與美國有著差不多看法的印度自然也就更積極了,中巴經濟走廊通過克什米爾地區,這曾一度讓印度痛心疾首,再加上這個自認為是南亞霸主的印度一直以來都對中國在這個地區的投資建設充滿敵意,因此,兩者一拍即合。
3.中國的一帶一路很快就會推進中東,這裏有美國的核心利益。想想中國的一帶一路如果成功通過中亞,進入了伊朗、敘利亞,那麽這個世界的財富恐怕都要重新劃分,一方麵,美國的石油蛋糕就會被分掉,想想中國這個消費大國,再加上產油大國俄羅斯和伊朗,俄羅斯的艦隊又在地中海,當中東和北非的石油天然氣都進不了歐洲時,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就會成為必然選擇,到那時石油的價格如何?結果顯而易見。另一方麵,中俄如果在中東碰頭會出現什麽情況?歐亞大陸的重要通道就會都掌握在中俄手中,美國領導世界的日子自然也就一去不複返了,中國與歐盟又是最大貿易夥伴國,到時候獨占市場都成為可能,美國的影響豈不麵臨消亡?因此,這是美國所擔心的,也是美國必須采取行動的。
至於俄羅斯,同時賣武器給印度和中國,幾乎已經是它幾十年來一貫的傳統發戰爭財手段了。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美國和印度的發難都是蓄謀已久的,俄羅斯也期待發一筆橫財,那麽麵對如此嚴峻的形勢,中國該何去何從?
局部戰爭解放軍處境將異常艱難
目前就單純兵力來說,我們並不占優。中國的亞東是插入錫金和不丹的尖刀,是個狹長的半島狀國土,三麵都是印軍控製的錫金和不丹國土。這裏解放軍駐軍兵力遠遠不足。
很多網友們不懂,隻會喊打,以為他們喊幾句口號就能嚇住印度人,卻不知國與國的關係是靠實力為後盾。中國武裝力量在亞東處於劣勢,真打起來並沒有勝算。
當年對印自衛還擊戰,解放軍投入的兵力接近印軍,才有實力能擊潰1962年的印軍。現在沒做好戰爭的準備,亞東沒有足夠的兵力、裝備,沒有足夠的後勤保障,更不能隨便發動戰爭。一線簡編的邊防團兵力少,缺乏重裝備,戰爭爆發能抗擊當麵二十倍兵力的印軍。就算是西藏軍區調來部分機動兵力,位於山下調動部隊、補給更方便的印度人就會站來那裏什麽都不做?
1962年對印自衛還擊戰,中國己準備了十幾年,十幾年運輸上去的物資儲備,13000名解放軍打了一個星期把物資儲備全部打光。後麵是動員藏區的人民用耗牛往前沿送補給,用肩挑背扛往前沿送補給。
新疆軍區反擊班公湖地區,因補給困難,一萬多參戰部隊隻在前沿保留了精幹的一千多人參戰,其餘一萬多人幾乎用於維持後勤補給,前線養不起那麽多人。
不講解放軍的補給標準,跟解放軍差不多編製和裝備的俄羅斯軍隊,一個摩步師作戰一天需要1200噸的補給物資,大家說說,這1200噸物資從成都平原、從西寧運到亞東要多少開支,一個軍作戰一年要多少開支。
印度在錫亞琴冰川上有3個哨所,僅這3個雪山哨所每年就要消耗印度2億美元的駐軍和補給開支,與巴基斯坦在錫亞琴冰川持續衝突中,印軍己付出了兩萬多人的巨大傷亡代價!
對中國而言最糟糕的還是全麵戰爭
印度其實一直都是我們心頭揮之不去的一個巨大陰影:盡管我們的經濟實力遠超對方,但也隻是過去30年。從建國起步算,我們的狀況並不比印度好,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全球政治地位上。事實上,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印度都是不結盟運動的領袖,中國隻是其中的一個組成國家。放眼亞太,無論從人口數量、國土麵積,還是地理位置(扼整個印度洋,同時可以輕鬆鉗製南海,這也是中國要建瓜達爾港的原因),印度都是最可能對我們構成實質競爭,乃至威脅的鄰居。
印度國防部長稱,印度已非1962年的印度。他的邏輯其實是非常簡單清晰的,印度非62年的印度,是因為中國也非62年的中國。1962年的中國是一個完全封閉的經濟體,對外沒有任何依賴性,打爛了也沒關係。但現如今的中國完全不同,貿易通道、能源運輸50%以上需要經過印度洋。一旦中印陸上開戰,印度有能力在一個小時內切斷中國的主要能源通道和外貿通道。
但從這次國內媒體乃至網絡對印度的激憤乃至超乎正常的蔑視之詞,不難看出,其實我們對這個在臥榻之側都能感受到對方呼吸的鄰居是越來越心存忌憚的。
當然,民間乃至高層應該都對此心知肚明:不到萬不得已,不可能訴諸戰爭,雙方手中都有對方忌憚的“器”。一旦爆發戰爭,對雙方的代價都很沉重。
而這次邊境對峙,之所以國內社會反響更大,原因不難猜測:當下,印度貌似在崛起,而中國經過30年的經濟奇跡之後,處在一個誰也沒把握說清的“轉型”地帶——用不少人的通俗解釋,此次轉型,成則歐美,敗則拉美。
這樣此下彼上的大背景,加重了我們的焦慮感。
真正要擔憂的是印度成功的經濟改革
我們現在需要討論的是:假如,假如印度真的會是我們的潛在競爭對手乃至現實威脅,那麽,我們真正應該忌憚的,到底是什麽。
我的答案很簡單:印度真正的威脅,絕不是來自它陳兵超過20萬的山地師,而是它持續的,顛覆式的經濟改革——兩國相爭,比拚的核心,還是背後的經濟實力。
打仗需要錢。朝鮮再怎麽折騰,再怎麽叫囂,也隻是一個跳梁小醜,不會有人把它視為正兒八經的威脅,原因很簡單:它的家底,甚至都支撐不了哪怕一場最小規模的常規戰爭。
印度不同,尤其是在“印度的鄧小平”——莫迪上台後,其大力度、且切中肯綮的大力度經濟改革,正在讓這個國家的經濟持續高速壯大,變得越來越現實,越來越持續。
近期最大的兩個動作,一是廢鈔,二是全國稅製統一改革——都堪稱絕對的大手筆,難度與力度絕不亞於中國當年的改革開放,也必將對印度成為一個真正“大國”奠定堅實基礎。
反觀我們,依然在經濟體製改革上逡巡徘徊,某些方麵甚至南轅北轍——這,才是我們需要高度警惕的威脅。
我們習慣於把任何對手向我們期望的方向去想象和理解:要麽很蠢,要麽很弱。我們往往要到真正交手的時候,才發現痛悟“知己知彼”有多重要!
印度和中國在過去十幾年同為亞洲發展迅速的新興經濟體,但路線大相徑庭。
真相是:目前印度經濟領先中國已經太多!
秦統一六國後推行“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措施,奠定了中國兩千年的大一統局麵的基礎,而如今印度莫迪以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將國內市場統一了起來,其曆史意義絲毫不亞於此。
夜郎自大和好戰鬥勇貽害無窮
如果大規模攻擊印度縱深戰略目標,則不但會導致國際社會對中國做出強烈譴責與製裁,而且印度海軍必定封鎖對中國經濟至關重要的印度洋通道,不但可以輕易切斷中國超過70%的進口石油供應,而且會導致60%以上的對外貨物貿易中斷。這是中國經濟和社會正常運轉不可承受之重。
有中國媒體宣稱,隻要印度膽敢切斷中國印度洋對外通道,中國就將切斷日本經南海的貿易通道。先不說被印度卡住喉嚨就報複日本的正當性,單純從軍事上講,這種想法就無異於自殺。美國在南海的自由航行行動,目前得到了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的大力響應,隻要中印發生大規模戰爭,南海國際貿易通道絕對不是控製在中國海軍手中,而是被美、日、澳聯軍所控製,且歐洲和東南亞各國還會為美國護航行動出錢出力。
事實上,在二戰後的曆次代理人戰爭中,前蘇聯、華約集團和現在的俄羅斯,從來就是美國和北約的手下敗將——惟一的例外是越南內戰,美國敗退也不是軍事失利,而是受製於美國國內強大的反戰政治運動——事實證明,美國人民做了正確的選擇,幾十年後越南又重新投入了美國的懷抱;相反,出人出力幫助越南打跑了美國,順帶奉送了大片領土、領海的中國,如今反而成了越南的敵人。
歸結為一句話:中印局部邊界戰爭,中方並無1962年那樣的必勝把握;大規模軍事衝突,則中國麵臨印度洋貿易通道被印度海軍切斷,經濟活動全麵停滯的巨大風險。且一旦開戰,中國除了四麵楚歌,找不到一個可以依賴的盟友。至於假巴基斯坦之手,開辟第二戰場,則根本就是中國愛國者們自作多情的笑話。
近期熱帖,可點擊閱讀:
圖片來源於張胡子網絡信息頂級專家,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