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還能堅持用中文寫小說的人,我是很敬佩的,但是,客觀地說,我覺得不會有大的成就,雖然完全不反對以此自娛。
中國人在美國如果潛心學術,能取得很大成就,這方麵例子太多了,不需要再列舉。簡而言之,如果你認真做學術,美國有足夠的資源,足夠的自由,足夠的機會,支持你的研究,不論是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當然,如果你誌在搞學問,就不必和導師去較勁,去自殺什麽的。導師,不過是你人生中的一個過客,好,也是個過客,不好,也不過是個過客。中國人總是太看重師生關係,所以,導師得了諾獎,也搞得像自己得了似的:)
但文學和藝術是不一樣的。
文學,至少中國人的文學,真的需要一個土壤,就是和作者本人的家鄉,熟悉的地方,文化,有關的那種土壤。所以,我們看張愛玲寫上海,看魯迅寫紹興,看沈從文寫湘西,老舍寫北京,莫言寫山東,賈平凹寫陝西,就知道,那就是特定的鄉土文化賦予作者的感悟和靈氣,不是一朝一夕能得到的。國外也一樣,哈代,福克納,也一樣有地域的情感和特色。
現在年輕的國內作者,什麽蔡崇達的《皮囊》,李娟,你一讀就知道,不論是寫閩南還是寫新疆,不在那個地方生活,呼吸,流淚,愛恨情仇幾十年,誰也寫不出那樣的文學。
縱使才大如張愛玲,在美國也寫不出任何有分量的作品。盡管陳丹青在國內把國內批判得一無是處,但是請記住:他的批判市場還是國內的同樣對現狀不滿的人,而純從畫畫來說,即便美國給他無限的自由,他最有影響的作品仍然是在國內時創作的。
嚴歌苓無論在美國住了多久,她能寫好的,或者能寫的也還是中國,而且是那個六七十年代的中國。從策略來說,她隻能靠寫這個中國謀生和獲得認同,從現實來說,即使她在美國生活多年,美國人的生活究竟是怎樣,她未必有深入的認識,即使她有,寫出來美國人接不接受,中國人感不感興趣,都成問題。所以她隻能永遠住在她的中國城堡裏。
所以,海外華人是寫不出好的文學的。因為沒有生活。翻來覆去,就是華人圈子,什麽訪問學者的老婆要來探親之類。或者又是實驗室,導師。狹窄,空泛,乏味,膚淺,漂浮在非常表層的地方。
海外華人搞基礎科學,搞技術的不知凡幾,誰寫得出《三體》這樣的小說呢?肯定寫不出,因為這裏不僅有所謂科學技術,還有海外華人最為匱乏的想象力和人文關懷。另外,在《三體》的背後,還有一個一直長期存在於國內的科幻小說作者群和長時間的寫作實踐。
有人要說,海外華人的英文創作如何如何。這裏的問題可能更大,因為你一旦用英文寫,就必然受製於美國的出版市場,就要滿足美國一般大眾的閱讀心理。他們的閱讀心理是什麽,不是看沈從文的細膩,魯迅的深刻,是要看你以一種難民的心態把中國寫成壓抑無比的極權社會,然後在西方獲得救贖。他們必須看這個,才會高興,才會花錢買你的書。
因此,中國人在西方的英文寫作,幾乎都是政治的,意識形態的,都是毫無懸念地把中國描述成灰暗的,壓抑的,極權的,沒有正常人性的地方,男人一定都是大男子主義,不顧女人死活的。都是在為美國人已經根深蒂固地想象的,或以為自己認識的那個中國,加上一個又一個的注腳。這些人,包括張戎,閔安琪,哈金,李翊雲,等等。
假如這一代人,深受文革創傷的人,一輩子都想控訴的“受害者”離開了文化舞台,中國人如何在海外寫中國呢?沒人知道。
當然,我最感興趣的,還是中國人在海外進行文學創作沒有前途(再好的中國演員長期生活在美國也一樣)這個問題。文學不需要實驗室和實驗設備,甚至不需要社會科學研究那樣的基本的觀點自由,更需要對生活和土地本身的感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它和政治製度並沒有直接關係。也就是說,在一個不民主的製度下,同樣可以出一流作品,而在一個可以自由創作的環境中,同樣有可能,而且更可能根本產生不了任何值得去讀的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