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九十年代通讀張愛玲文集四卷,去年夏天閑來無事通讀兩本不同的張愛玲傳記,也感慨她筆頭雖是一套套,自己的婚戀都是一塌糊塗。到了美國以後恓恓遑遑,四處奔走,臨死前很蒼涼,看透人世,什麽都不要了,骨灰都不想留。
有幾個問題。第一,她的經曆獨特,世家大戶的架子,內裏卻缺少原生家庭的愛,和父親繼母關係長期緊張,可以說,是一個很不快樂的,灰暗的女人。第二,她的獨特經曆,性格,和才華導致她對世態看的很透,但是,這是體現在她的文字中,到了現實生活中,她真正接觸的形形色色的人是不多的。第三,她的孤高和清冷,也讓她無法和蕭紅,丁玲那樣在現實中接觸和見識很多男人,這種狹窄的接觸麵,導致她實際上沒有多少和男人相處的經驗,也就是,不會識別人。第四,她真正和人相處,其實並不世故,這從她如何對待胡蘭成,對待賴雅,對其他人都看得出來。張愛玲完全不是一個“世故”的人。
這叫做:知世,而不世故。
但在婚戀這個事情上,完全不世故很難行得通,因為婚戀就是一個博弈和取舍的過程,人都在做對有利於自己的事情。比如精明的劉嘉玲,就知道把善良的梁朝偉死死攥住。
看張愛玲的選擇,說明她是絕對看重才情的,年齡,身高,政治傾向(胡蘭成漢奸,賴雅左派),順境逆境,她都不在乎,隻要對方有值得她欣賞的地方就行。這種感情倒是很純粹,但現實中她卻屢屢碰壁。
說實話,胡蘭成這種不忠誠的二流文人小政客,根本不值得張愛玲那樣去付出,但她就能把胡蘭成當個寶,隻能說,她太沉迷自己的精神世界,接觸的人少了點,不能一眼看出胡不靠譜。至於賴雅,是依賴張愛玲遠大於張愛玲依賴他,所以張愛玲過的很辛苦。
張愛玲這樣的女人,需要一個真正能夠包容和照顧她的,而不是她不停地付出,而所得很少的那種人。所以,她和瓊瑤,完全不是一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