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楊振寧李政道科學上貢獻的爭論,我不敢置一詞,因為對自然科學一竅不通,數學通常不及格。對於楊政寧的婚姻,我早說過,婚姻自由,隻要無脅迫,無欺騙,不違法,年齡相差一百歲也不關旁人鳥事。楊振寧改變國籍,愛怎麽改怎麽改,估計嫌海外報稅麻煩,演講的勞務收入也要報稅,在中國存個諾貝爾獎金餘額還要被山姆大叔當成肥咖來查。對於一個疲憊的老靈魂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必要的負擔。
所以,我對楊老還是寬容和尊重多於批判和鄙夷。楊老的個人品德確實不怎麽高尚,我的個人品格也不算特別高尚,所以就不批評人家了。先樹立一個特別高的道德標杆,再來衡量每一個所謂“名人”,本身就是期望太高,幻想在專業領域成功的人必須是十全十美的楷模,其實絕大多數人都是達不到的,這樣大家都累。更可怕的是強行對比,鄧稼先如何,楊振寧又如何。非典,豬流感,霧霾,海外華人也並沒有和國內同胞一起承受,又何必苛求楊振寧當年回不回國。
我真正比較在意的是,兩個在科學上都有成就的人,如果因為種種原因鬧翻了,該如何處理。我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沉默,至少不要辯白,攻擊,做到所謂“君子絕交不出惡聲”。
人和人鬧翻在所難免,但鬧翻以後怎麽辦就比較考驗人。互相揭發,攻擊,詆毀,自我辯白是一種,在我看來,兩個華裔科學家這樣做,多少有在美國人麵前自曝其醜讓人看笑話的感覺。即使不上升到這種高度,彼此留點麵子,把所有的不滿都吞下去,什麽也不說,也不讓媒體有八卦的原料。這樣做,在個人修為層麵並不過分。
可惜,長期搞科學研究的人,功利性,名利心還是很重,而且不加掩飾地重,因為所有的研究最後都無非歸結於外界的認可和尊重,說白了還是名譽,地位,排座次這些俗而又俗,而傳統中國學人又特別看重的東西。為了這些,公然互相對罵,撕咬,唧唧喳喳,瑣碎無比,也就不足為奇了。人文學科領域,一般都是獨自著述,文責自負,想爭也爭不起來,反而清靜 (文人相輕是說我覺得你寫得很臭,你覺得我寫得很屎,並不是爭誰在同一個項目中貢獻更大)。美國雖然講究teamwork, 但現實中大概沒有一個team 是完全愉快的,讓每個人感到公正的。這大概也是一種製度本身的缺陷,或者製度和人性的固有衝突。
回到沉默這個話題,我還是覺得,人和人之間鬧翻了就鬧翻了,老死不相往來也沒有什麽大不了的,除非你靠著他吃飯。但底線是,對於鬧翻的人和狗血的事,最好是保持沉默,讓它過去,不辯護,不解釋。
普通人的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諾貝爾獎那麽高大上的事,但道理是類似的。一個女人假如離了婚,就不要在孩子麵前數落ta爸。Ta 爸是好是歹,也是你自己嫁的,你嫁錯了,和孩子也沒有關係,孩子其實是無辜受害,罵你還差不多。明智的女人,麵對各類前夫的最好辦法,也是保持沉默,把一切都咽下去。
人和人之間,關係好的時候說幾句好話不難,難的是關係不好以後不說壞話。不妨像魯迅說的,最大的輕蔑,就是把頭調開,連眼珠都不轉過去。
所以,像劉翔的前妻葛天那樣,說一句,“一切以他說的為準”,就不失風度,而且反把劉翔變成一個無聊八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