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歐洲和美國曆史上,“童年”也是一個後來才有的觀念。所以有一句話叫: 人類在十九世紀發現了婦女,在二十世紀發現了兒童。
Childhood 是人生中的一個單獨的階段,這個概念是後來形成的,因為即使在歐洲,更古老的時候人的生活總是受製於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英國的兒童在礦坑裏挖煤的時候,其實是沒有現在這種意義的童年的。窮人的孩子總是連喘氣都來不及,就從嬰幼兒變成了大人。
越是富裕的社會,童年就越長, 越輕鬆和開心,因為成人有條件,有意願去保護和專門對待孩子的這一段一生中最難得的時光。
童年的獨特在於,這是一個不成熟,不定型,在父母的保護和引導下嚐試和摸索的階段。因此,完整的家庭和負責任的父母的作用實在是太重大了。童年情感缺失的人,後來再努力再奮鬥,內心也有一片荒涼。有的人覺得張愛玲他們大戶人家很有錢過得很好,她怎麽一幅看破紅塵的樣子,個人生活又不幸福。其實張愛玲的童年少女時代過得並不好,父母離異,和繼母,父親的衝突都是她的陰影。這些和錢沒有關係,再多的錢也無法彌補。我甚至覺得,張愛玲後來的兩次婚姻都不靠譜:第一次嫁給人品文品都不行的胡蘭成,第二次找到落魄潦倒,還靠她養活的賴雅,其實都和缺少家庭關愛和指導有關。她除了寫作才華和一肚子感慨以外,現實中好象根本搞不清什麽人該嫁什麽人不該浪費時間。
有個朋友說得很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伯樂,因為父母的一個重要職責不僅是為孩子寫支票,刷信用卡,當司機,而是自己去觀察和發現孩子的優勢和劣勢究竟在什麽地方,再來因勢利導。太多的父母過於迷信學校甚至補習班,而放棄了自己的責任。這些父母會說,自己很忙,什麽什麽地方的教育質量最好,然而把孩子往“好學校”一推就萬事大吉。低齡留學生頻頻出事,已經足夠給國內的父母敲個警鍾了: 你們不缺錢,但真是缺心缺肺。
這類父母不知道一個事實:沒有一所學校能好過父母,沒有一個老師對孩子的影響能超過父母。現代教育就知識和技能來說是必須的,但廣義的教育所包含的人生觀,人生態度,是否樂觀自信等等,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父母而不是教師。教師有很多學生要教, 還有自己的私人事務,自己的家人孩子,遵紀守法,恪守職業準則就很不錯了,對於學生根本不可能象電影裏表現的那樣無微不至。
現在人到中年的人,回頭看人生,絕大多數人會自然地回憶父母,以及父母和自己的童年的往事種種,其實很少有人很認真寫一個教過自己的老師。這不是貶低教師的價值,隻是提醒父母的責任。
因為最終一切都是記憶,留在一個人記憶裏的,是好是壞,基本取決於父母如何對待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