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圍繞美國稅改的討論層出不窮。特朗普推動的美國稅務改革包括企業稅改和個人收入稅改,整個稅改預計美國未來十年要增加一萬億美元以上的財政赤字,受益端大頭在企業稅,小頭在個人收入所得稅。筆者對美國企業稅一直多有批評,比如《畸形的美國企業稅率》,十分支持合理的企業稅改。特朗普的企業稅改將名義稅率從35%下調到21%,重要理由之一是中國企業稅都是15%。特朗普這一宏論真要讓曹德旺哭笑不得(見《曹德旺吐槽中國製造業稅務太高,一石激起千層浪》)。盡管企業稅改有其必要性,但特朗普用中國企業稅來說事再現了他滿嘴跑火車的本性。如筆者在《畸形的美國企業稅率》所述,美國企業稅的整體實際稅率並不太高,問題核心是中小企業和大企業之間的不平等。特朗普降低名義稅率在一定意義上縮小這種不平等,但是以巨大的財政赤字為代價,並不可取。
盡管企業稅改是重頭,但吃瓜群眾關心的是個人收入所得稅。筆者對稅改公正性的一個重要判斷指標(所謂litmus test)是看Carried Interest這個專門照顧對衝基金的稅務漏洞是否補上。不幸的是,檢驗結果十分失敗,特朗普仍然讓這個漏洞大開。因此筆者可以十分把握地說,特朗普稅改是赤裸裸的照顧富人(更準確的說是0.1%人口的高端富人)。
盡管特朗普稅改的本質十分鮮明,但不能讓吃瓜群眾看透,於是各種故事,許諾橫飛,什麽取消遺產稅是照顧農民啊,經濟增長效果會超好啊,企業有錢會多雇人啊,未來高增長會填補一萬億的財政赤字啊,等等。這些很多成笑話,比如企業高管普遍表示企業多的盈利會反饋給投資者,而不是多雇人。企業高管為投資人謀福利,這個實在天公地道,無可厚非。
但有些宣傳比較隱性,比如十個酒友的寓言故事(見圖一,二,三)。這個故事說有十個酒友每次喝酒均量力而行,富人多出錢,窮人少出錢。後來酒店老板送大禮,願意平均每人少收20元。十個人對如何分配這少收的錢起了爭論,最後富人不爽,不來了。餘下的人發現他們平均得多交錢了。這個寓言的中心思想是如果得罪了富人,大家都遭殃,因此在減稅問題上,讓富人開心,很有必要。
十個酒友的寓言故事其實和稅改語境相差很遠,套用得出的結論也很荒謬,但被迷惑的吃瓜群眾不在少數,筆者感覺需要揪其謬誤,以正視聽。
首先,稅收是社會財富(再)分配的一部份,富人是社會一員。富人的收入由這個社會經濟活動產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富人的收入直接或間接地依賴於社會其它人員的努力工作,和持續擴大的產出,也仰仗於社會其它成員持續消費,推動經濟活動的循環鏈。富人和這個生態圈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因此寓言裏那個富人離開的場景是不存在的。這個生態圈的相互依存性被福特汽車老板早早就用事實闡明過。福特老板在美國工業界早期率先給員工加薪,顯得很傻。但他其實高人一頭,因為員工增加了收入也有能力購買汽車,加入汽車消費者一群。福特老板的加薪行動加速了社會汽車消費,日益擴大的汽車消費群反而讓福特坐收漁利。
其次,十個酒友的寓言故事有個嚴重的邏輯矛盾。在人均100元收費時,大家量力而出,成為共識。這個共識在數學上就是一個相對比例。簡單地說,如果人人都多出一倍,這個相對比例不變。如果人人都少出一半,這個相對比例也不變。後來酒店人均折價20元,也就是減價20%,根據共識如此數學類推,人人少交20%,問題就解決了。如果寓言故事裏出了問題,產生糾葛,那就意味者他們從來就沒有什麽共識,因此一起喝酒的前提語境也不存在,後來大家得多花錢的尷尬也沒有參照係。
再次,喝酒是消費行為,寓言故事中有人分文不出,因為他最窮。這個比喻無疑暗示不勞而獲的現象,潛意識中讓人心生反感。但稅收不是這樣的過程,完全不一樣。稅是從收入中提取,沒有收入的人理所當然不上稅,這是天公地道的事情,和那個分文不出的酒友沒有任何可比性!(再重述一遍:稅收是從收入中提取,不是從個人財富中提取)
最後筆者強調,特朗普稅改是明目張膽地為高端富人謀福利。不僅對衝基金可以繼續鑽漏洞,巴菲特可以繼續享受比他秘書還低的稅率(他自己都看不下去了),資本收入將得到更多優惠。相對而言,工資收入將被更加歧視!
值得反複強調,工資收入是最慘的收入,是被宰得最多的收入。工資收入是什麽?是打工族的血汗錢,是絕大部分人的主要收入!工資被政府課稅最恨,稅率最高!
筆者在《再談美國貧富分化》和《美國經濟增長未讓大部分人受益》文中討論了美國貧富分化的嚴重性,特朗普稅改無疑會加速這一趨勢。雖然特朗普被鏽帶草根民眾推上台,被視為他們的代言人,但特朗普成功地讓他自己和他的朋友們萬分受益。這真是天大的諷刺!
圖一
圖二
圖三
作者:藿香子
時間:2018年1月6日
(版權所有,歡迎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