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民日報預料外匯儲備還會持續下降

(2016-12-09 10:35:53) 下一個

針對中國外匯儲備持續下降(見《中國外匯儲備11月縮水691億美元,降速加快》),人民日報今天發表評論,題為《外匯儲備並非越多越好》。文章稱,

    "在人民幣國際化及中國企業“走出去”成為大趨勢的背景下,外匯儲備的作用也不同以往。因此,看待外儲下降應該摒棄“越多越好”的“過時思維”。"

   " 正如倉庫裏的糧食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吃的一樣,外匯儲備也不能永遠趴在央行的賬戶上“呼呼大睡”,而是要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需要,才能充分實現其最大價值。因此,看待外匯儲備下降這一現象時不應拘泥於“外儲越多越好”的舊思維,而是要結合經濟發展階段的變遷,與時俱進地分析。"

一如既往,人民日報喜歡混淆概念,《文章》用是否“越多越好”這個問題來掩蓋外匯儲備持續大幅下降這個問題,然後自說自話。

如果按人民日報的邏輯,外匯儲備在“倉庫”裏太久,該拿出來消費了,那就意味著這個勢頭還要持續。“與時俱進”,外匯儲備拿出來用是個大趨勢,這無疑暗示外匯儲備還會持續下降,否則外匯儲備就“趴在央行的賬戶上呼呼大睡”了。

人民日報還引述專家觀點,

    "如今,中國經濟實力雄厚,自身發展也進入了積極融入全球的新階段:一方麵,‘走出去’成為一種趨勢,‘藏匯於企’‘藏匯於民’有著現實的需求;另一方麵,人民幣國際化水平日益提高也在客觀上降低了我國對外匯儲備本身的依賴。"

“藏匯於民”的確是個好事,不過這也觸及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國內貨幣發行量持續高增長和外匯儲備下降的矛盾。“藏匯於民”的“民”手裏有越來越多的人民幣可以換匯,對外匯需求暴漲(見《中國大幅減持美債,外匯流失壓力增大》)。至於“人民幣國際化水平日益提高”則是天方夜譚,人民幣國際化實際上停滯不前,甚至倒退。不斷強化的外匯管製嚴重損害人民幣地位。

可喜的是,人民日報沒有指責海外敵對勢力是外匯儲備下降的黑手,還是比較耳目一新。

作者:藿香子
時間:2016年12月9日
(版權所有,歡迎轉載,請注明出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