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負利率政策的六大問題

(2016-09-19 09:41:23) 下一個

著名金融分析家 John Mauldin 最近發文專題論述負利率政策的六大問題。筆者摘其要點,與大家分享。

問題一: 無法刺激經濟

經典經濟理論認為降低利率可以推動消費增長,進而刺激經濟增長。這個理論真的是個真理嗎?最近6年的零利率實驗顯然證明這個理論並不正確。6年的零利率政策下經濟增長仍然緩慢。負利率的結果會更糟糕,因為負利率逼迫人們加度儲蓄,而不是消費。(注:筆者在《貨幣寬鬆政策已是窮途末路》中深入討論過這點)

問題二: 背叛了凱恩斯

08年金融危機後伯南克(Bernanke)動用非常手段,盡管操作技術上未必認同,但大力出手是必須的。盡管如此,讓零利率維持至今則讓人費解。凱恩斯是貨幣刺激政策的鼻祖,但凱恩斯並沒有為零利率和負利率背書。凱恩斯在他的巨著《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第二十一章對利率合理性有深入討論。凱恩斯指出,如果利率過低,並不會增加就業;同時利率必須讓借出者的各種風險得到足夠補償。顯然零利率和負利率是無法補償任何借出風險的。化率(藍線/右坐標)
和原油價格(紅線/左坐標)

問題三: 政策癱瘓

我們知道零利率政策的一個後果是大力推動了股市。眾所周知,在零利率下,2%的股息似乎很有吸引力。但問題是在獲得2%股息收益時,投資人必須麵都本金風險。如果2%收益可以在存款等手段獲得,投資人對股市的興趣會顯著喪失。這就是說,相當於逆向過程,如果利率上升,股市就會受到嚴重負麵影響。這讓利率政策進退兩難。(筆者在《市盈率看債卷——頂級基金PIMCO也貽笑大方》 對如何比較股票和債卷有深入討論)

問題四: 扼殺保險公司和退休基金

這一點比較明顯。保險公司和退休基金都是有很多現金和相當的未來責任(保險公司是理賠責任,退休基金有發放退休金責任)。保險公司和退休基金通常將相當規模的資金投資在相宜的債卷,來匹配未來責任。零利率和負利率徹底破壞了保險公司和退休基金的運行。(同時這一點也呼應問題一,因為退休基金如果回報低於預期,必然要求現有員工加大退休金儲蓄金額,因而實際削減了可支出收入,抑製消費。筆者在《美國低利率下的退休基金困境》有很好討論)

問題五: 扭曲經濟信號

歐洲央行由於國家債卷數量有限,開始直接購買企業債卷。這讓企業債卷價格飛漲(也就是利率下降),導致利率差異等重要市場指標失靈。眾所周知,企業債卷和政府債卷的收益率差異是衡量企業違約風險的晴雨表。但由於央行介入,這些重要指標均告失靈。

問題六: 壓迫退休人員

退休人員由於生命餘年有限,一般投資風險不宜過高,因而投資組合中債卷比價較高,並逐年增高。但負利率無疑是對退休人員敲詐勒索。這將引發深度社會危機。

筆者認為零利率和負利率就是變相征稅,也是大規模社會財富轉移。選民對任何稅務相關問題都比較敏感,但對這種央行主導的隱形稅負卻比較遲鈍。

筆者再加問題七: 進入通脹不足怪圈。 筆者在《美聯儲前主席警告通脹風險,真的嗎?》指出過低利率實際上導致通縮效果,與推動通脹的政策目的適得其反。

作者:藿香子
時間:2016年8月31日
(版權所有,歡迎轉載,請注明出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wujibifa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一唯' 的評論 : 各顯神通是市場經濟的正道 :)
一唯 回複 悄悄話 好日子過不成就過苦點吧。受不了苦, 就折騰吧。目前還能熬幾年,各顯神通。
wujibifa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隨意001' 的評論 : 這種利率環境銀行也很倒黴,所以更多是前者。
隨意001 回複 悄悄話 央行們已經喪失了常識,就知道建模型了。或著呢,央行們本來就是為大資本服務的,本就是有意為之。總之,屁民不易。
wujibifa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lue-Crab' 的評論 : 多謝瀏覽。這幾年全球經濟處於增長期,日本隻能“苟延殘喘”,如果蕭條期來了,日本還有什麽刺激手段哪?再說日本負利率隻是剛剛起個頭。效果還優待發揮。目前實施的負利率都還不到位,銀行存款還沒有負利率。因此不能算完全負利率政策。
Blue-Crab 回複 悄悄話 沒有你說的那麽可怕。日本不是還在苟延殘喘嗎?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