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教授,著名經濟學家,Kenneth Rogoff 最近出書《紙幣的禍根(The Curse of Cash)》,見圖一。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對此書高度評價,稱其有趣且重要("a fascinating and important book")。
Kenneth Rogoff 的新書核心為兩點:
Rogoff 的第一點其實是個幌子,因為第一點的問題,如果是個大問題,一直長期存在,和近期經濟困境沒有絲毫關係。Rogoff 扯出第一點是為了更好兜售第二點。
Rogoff 的第二點是什麽意思哪?Rogoff 認為理想的世界,或正常的世界,應該沒有紙幣。貨幣都是電子記賬,所以存款都在銀行。如果央行要刺激經濟,可以施行負利率,這樣儲戶的存款不但沒有利息,還會越來越少。為什麽央行要這樣幹哪?因為 Rogoff 之流的經濟學家認為,隻有這樣才會讓大家花錢消費,才能讓經濟重新增長。如果紙幣存在,儲戶把錢存在床底下,Rogoff等人的負利率政策就失效了。所以,為了能夠實施負利率政策,必須消滅紙幣。
Rogoff 是否可笑荒唐?是!百分之一百的可笑荒唐!但他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批人,而且都是“著名經濟學家”,也就是很有話語權的經濟學家。筆者在《貨幣政策極端主義者又在鼓吹負利率》一文中介紹了另一個類似的經濟學家。當然這些荒唐想法目前還有阻力,筆者在《負利率政策的六大問題》介紹了反對觀點。但有一個情況比較讓人擔心,對負利率等過度貨幣刺激政策持批判態度的人大多都是接地氣的實幹人士,比如金融分析師,企業主管,等等。而推崇負利率政策的專家多為Rogoff這樣象牙塔內的經濟學家。
回到 Rogoff 的第一點,筆者可以輕鬆說出紙幣的諸多好處,
當然Rogoff 不會在意這些紙幣的好處,他隻在乎兜售他的異端邪說。Rogoff 學術的嚴謹性其實是個老問題,他在2013年討論債務負擔和經濟增長關係的重要文章上就暴露了很多問題,首先他文章依賴的數據被發現處理有誤,修正後的數據不足以支撐他的結論。其次,其它獨立研究無法重複他的結論。但這篇文章十分重要,因為很多國家財政緊縮政策的製訂都是基於這篇文章的結論。
Rogoff 誤導了世界一回,還不夠,這次再來一回,而且更離譜。
圖一 Kenneth Rogoff 的新書《紙幣的禍根(The Curse of Cash)》
作者:藿香子
時間:2016年9月7日
(版權所有,歡迎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