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曉

生活是可以緩緩的,即便看上去是在浪費時間,我情願在慢慢裏被時光雕刻,而不是急急地消耗生命的元氣。
正文

廚師長回滬記(5)

(2025-04-06 09:58:21) 下一個

5日,早上我們團契,George夫婦開車接我。平時廚師長準備菜,我不用操心。這次我用T&T的兩包幹豆腐絲溫水兩遍泡開,瀝幹,涼拌。老幹媽、麻油、一點鹽一點糖,胡椒粉,蔥花。我後在捐款箱塞進了$20。那意思是彌補太素,不如廚師長油膩呀。沒有想到我的豆腐幹絲一根不剩,我都不知道什麽味。

晚上廚師長視頻時,關心團契有人想不想他,有沒有問候他,大家吃不到他的Pizza了。關心當然有,但是,地球少了你,吃不到Pizza,還有其他食物。我吃別人家的飯菜挺香,加量了米飯。邊吃米飯邊嘀咕,現在大米貴啊。是的,我家一年多不買圓米了。我以前寫過搶購三袋大米,那可是圓米。齡齡還顧家,兩個月前,把她剩的長米搭火車送我,火車票上百呀。所以,我吃她的長米,還得附加情緒價值,才值。

不吃圓米也能開開心心過日子,更加劇了難得吃時的幸福感。

可是,視頻那頭啃著紅薯的老紅軍不悅了。他在對旁邊的媽說,你隻當看不見好伐。媽衝過來嘰裏哇啦,說兒子讓她嚇死了。都說雞毛蒜皮,他們母子是為紅薯皮爭論。媽說,我們這裏的農藥厲害,不像你們國外,你怎麽可以吃紅薯皮。這幾天廚師長早餐是如井岡山食堂了,和媽一起蒸紅薯吃。我對廚師長說,甜甜爸爸來我們家時,也說過最好不要吃皮了。

廚師長生我氣。他說我必須站在他的立場。這是要政治正確的節奏啊。我反感這點。看著他真生氣,我不爭。後來給他發穀歌內容,土壤汙染有重金屬,不要吃皮為好,另外我勸他,如果媽有對的,你聽取。接下來,再讓他聽你對的,是不是。不過我寫過去告知媽,國外也有農藥汙染問題,化肥就是西方傳給中國的。

下一個問題,他要她吃蜂蜜,她不肯,對糖嚴重抵觸。我不得不穀歌糖的好處,特別是對低落情緒。接著關於晾衣服。

廚師長最不喜歡做的家務是晾衣服。可以說,他二十六歲前肯定沒有晾過衣服,沒有離開過父母的原因。我偶爾來不及晾衣,請他幫忙。回家看見後院晾著衣,想到這些偽軍好無軍容,我晾的是精裝備國軍。這不算自誇,我小時候喜歡看大人有規有矩晾衣服,連替大人扶著竹竿一頭,小個子舉起手臂,都有自豪。我還特愛看影視片裏晾衣服鏡頭,比如英國電視劇Call the Midwife(呼叫助產士),倫敦東區貧民居住區,和我阿娘家的弄堂像極了,上麵飄揚衣服床單等。我不解的是屏幕裏很少出現晾內衣的,不像上海街頭那麽真實坦蕩,還殺菌衛生。

廚師長說,媽年紀大了,不必把竹竿戳出去。這個畫麵參閱我之前有一篇好同學晾毛衣的照片。媽實在喜歡太陽,陽台是玻璃窗戶封著,但打開,不也有陽光?陽台上也有晾衣的竹竿。九十年代初上海住房裝修,以及配備裝鐵門與玻璃窗封陽台。

廚師長姐姐也很有意見。曾經說過想買個席夢思給媽,不要睡棉花胎。可是媽喜歡曬被褥,睡的好。我倒是覺得席夢思真沒有什麽好,上海天氣潮濕。她想曬被褥就曬,陽台上有地方。

事事去糾正她,廚師長是不是太累了。我隻能勸勸他。他平時脾氣好,可也有更年期的梗脾氣了。但我寫請媽帶他去居委會看看。媽警惕了,說不去。我隻能手寫解釋。廚師長連居委會在哪裏也不清楚。上海的居委會做老人工作還是實實在在的,(疫情期間不在討論)節假日都發實物關心,老人心裏還是感覺被照顧到了。媽說過,去居委會開會,獨居老人多。

媽上次嘮叨自己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老,依賴他人。我寫,我是想問題想的遠。舉例了姑姑,為了姑姑後來被迫進養老院求我幫忙,那個故事比電視劇劇情豐富,我打電話給姑姑所在的居委會。等等。又提及爸接受過居委會“長護線”(音),有上門的服務,為爸洗澡。這之前,媽不肯請人,自己又做不動。姐姐去看,說爸身上有味道。我們一直沒有讓媽知道,是我背後操作,請媽最喜歡的小妹妹去看他們,也就是小阿姨去了,媽才肯讓姐姐去居委會來評估,立刻有“長護線”,一次不到十元人民幣。

我看問題看到二十年後是常有的。當初剛結婚,我房間沒有電視機,媽房間電視機開的很響,勸他們開輕一點。不聽的,直到耳聾才後悔。包括教育下一代,即便我讀教育心理學課程,他們也不肯聽我的建議。

團契的George叫我朗誦“十架苦路”,如同去年。我找出去年抄過的詞,在家念一遍。聚餐時,連八十九歲的Michael 特意過來表揚我。鋼琴演奏的蘇菲說,因我的朗誦帶動了她彈奏時的感情。

廚師長去看姐姐姐夫。吃飯時,廚師長說起我,如果我看不慣的現象,不願與人多說一句,轉身離開。我想到最近撿到過一本九十年代很火的書,講soulmate 。

如何老去,養老,絕不是存多少錢的問題。之前給媽特別日記手寫小結了五點。

沒有精神上心理上的準備,不管是不是獨居,都會產生問題。去年廚師長去拜訪過媽也認識的老鄰居,百歲,住家保姆照顧。百歲老人的精神麵貌相當好。

廚師長從書櫥裏拿出張愛玲的小說《十八春》放在媽的房間,說,這是我叫她讀的。如果捧著手機,看的引起負麵情緒,不如讀小說殺殺時間。雖然她一生也沒有讀過什麽小說。

廚師長終於走到上海市區的街頭,傳回幾張照片。

廚師長不作文字說明

1,還用說嗎?他愛看的櫥窗。

2,原來路過了烏魯木齊中路,不是進“鹹肉莊”(看過《海上花列傳》的懂:))

3,我愛這片綠地,可坐。不知是不是延中綠地,我當年的辦公室長眠於此。

4,我覺得這張照片很上海。看仔細了。哈哈,晾曬的像雜牌軍。

照片不易多。“多圖”怕讓讀者吐。哈哈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文心。昨天與女兒男朋友(醫學生)提及,我也學習了。我從前不吃甜食,糖。現在是必須吃點甜的,愉悅心情,不頭暈。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貓。廚師長這次拍照少了。他說上海很幹淨。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老皮卡。我記得是126,後來還有986車站。
浮世文心 回複 悄悄話 不吃糖是對的。防患於未然。
穿高跟鞋的貓 回複 悄悄話 看看照片親切,很久沒有回去了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本來是在淮海路陝西路口,坐南朝北的,現在應該是搬到斜對麵,公交車站後麵,靠近襄陽公園。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謝謝碼農。握手。
我現在特別佩服我祖母,去世前一個月,94歲,腦子還是清楚的,幹幹淨淨。我一直記得她的話,活要活得健,死要死得快。我現在明白“健”的含義,在身心合一的健。
我請老同學買一本書快遞給廚師長,給他點情緒價值。:)
覺曉 回複 悄悄話 謝謝老皮卡。我記得是淮海路上。廚師長肯定了。他走到了華亭路,經過襄陽公園拍了五秒跳舞的人。
還記得以前淮海路常熟路那邊永隆食品店。大學四年級,我們勤工儉學,寢室裏一個去那邊促銷駱駝嘜精製油。
碼農學寫字 回複 悄悄話 【還得附加情緒價值,才值。】我懂。:)
【如何老去,養老,絕不是存多少錢的問題。】我也懂。:)
laopika 回複 悄悄話 最後這張照片,應該不是在淮海路陝西南路口的那個,是搬遷後的新店,因為樓上有居民:)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