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舟的隨筆

如果人生是來到世間的一次旅行, 那麽人生中的旅行又何嚐不是跨越時空的一次短暫的人生錯位。路上的一些事...
正文

“行萬裏路 讀萬卷書” 謬論乎

(2017-11-16 16:57:42) 下一個

前兩天看了一篇反旅遊的檄文,很是有趣。雖然作者觀點偏激,但其中的一些觀點也值得思考。

其實,旅行跟讀書有很多類似之處, 就比如, 書分三六九等, 並非個個是良師益友;旅行亦有高低上下, 並非個個是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哪一個說絕對了, 都會有紕漏。

好書, 才來的“書中自有黃金屋”之譽;真正的旅行才有“行萬裏路, 讀萬卷書”之說。 注意我說的是旅行, 不是度假哦。 度假也稱換個地方睡覺, 躺躺坐坐, 啥也不幹, 跟遊覽天下沒什麽關係。和度假相比, 旅行雖然時時會穿插些小度假,但更重在行。下次準備帶孩子外出時, 先明確是度假還是旅行再做計劃會更靠譜些。

那麽, 旅行又分那幾種呢, 哪種又配得上讀萬卷書之說呢?前一陣兒, 我寫了一篇“如何讓旅行更有意義” 的帖子,  今天就從書的類比來解析一下, 有興致的,不妨對號入座哦。

連環畫

記得小時候,街邊的小商販會將連環畫擺放在地上賣,邊上時不時會有小孩子蹲著翻看。 那時候, 我的大哥很喜歡描畫三國演義裏的武將們,慢慢地, 家裏便攢齊全了一整套三國演義連環畫。識字不多的我便從這黑白勾畫圖中認識了張飛趙雲等叱吒風雲膾炙人口的傳奇人物。可以說 ,這部連環畫提綱攜領重點突出地掃盲了當時還沒啥文化的我, 而且,讓我小小年紀便可聲稱吾人也是通曉三國的。雖然,我現在基本忘了連環畫裏都講了些什麽, 但, 當時看得也是熱熱鬧鬧。

有沒有覺得, 連環畫和幾日經典遊頗有異曲同工之妙:短時間內名勝古跡遊走一圈, 頗為高效,而且, 日後也可信心滿滿地說吾也是見過世麵的…

原版名著

連環畫以前又稱小人書。 小人兒書, 顧名思義, 是給小人兒們看的。 但凡字識得多了點,再看小人兒書肯定是要被父母罵了。 於是大部頭的國內外名著開始粉墨登場,記得那時候, 我還要寫寫讀書心得之類的筆記, 儼然晉級到了文藝少年的範兒。 當然這後遺症也是顯而易見的, 現在去了某個名勝古跡, 若是沒看出個一二三來, 自個都會覺著無趣。於是, 請個導遊或者租個語音導遊也成了習慣,以至於語音導遊因為文藝範兒人數眾多還常常會供不應求…

不過,文藝範就是文藝範兒, 說起旅行經曆來那信息量直接甩了連環畫讀者幾十條街。口才或者文筆好的, 還可以有大批粉絲追隨其後。

專業寶典

大部頭名著啃得差不多了, 人是文藝了,不過文藝這玩意兒好像很難養家活口。 於是, 開始攻讀專業寶典。 人讀了專業寶典就是不一樣,光言談舉止都透著專業範兒,嘴裏的專業名詞, 更是讓業外人士汗顏。 不過,這也並非專業人士之初衷。 說到底,人家整天在自個兒的領域裏混, 習慣成自然也是常理。就像我們這些久居國外的人, 現在想說出個不帶洋文的完整中文都成了技術活。

術業有專攻, 旅行有專項,無論是曆史人文, 建築風格, 飲酒文化, 深海潛水,還是極限徒步, 五花八門,無奇不有。 雖然專項旅行達人的粉絲雖然相對小眾, 但忠誠度絕對可以秒殺文藝範兒的芸芸眾生 。

博覽群書

話說一撥人攻讀專業寶典, 一撥人繼續文藝,剩下的一小撮兒人又幹什麽去了?掰著指頭算一算, 應該是博覽群書了。

博覽群書之人上要知天文下要知地理, 整日裏都在思考著十萬個為什麽,找不到現成答案的話, 有時候自個兒還要去補上, 完全是笑傲江湖的俠客。回顧曆史, 徐霞客可以說是這類超人的代表人物, 稱其《國家地理雜誌》的鼻祖也不過分。

不過如果隻算上徐霞客這等能人, 這個陣營也太過小了些。 我想,  要麽把對世界充滿好奇心, 敢於嚐試,用心體會學習之人通通歸於此類?  這樣也好讓人有個盼頭。

寫到這裏, 旅行書解已然出了四類。  你又是哪一類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