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舟的隨筆

如果人生是來到世間的一次旅行, 那麽人生中的旅行又何嚐不是跨越時空的一次短暫的人生錯位。路上的一些事...
正文

和孩子一起看世界(二):原來故事可以這麽講

(2016-11-10 08:33:27) 下一個
前些日子寫的現學現用裏講述了我和女兒在南美遊玩前一起在基多學西語同住寄宿家庭的經曆。那是一次很不一樣的旅行,或許也是適合你的一種方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你也可以玩出不一樣的南美。
 
說到旅行方式,我再說說另一個你意想不到的意義,那就是旅行能讓我們變得更智慧 。就拿事物的兩麵性舉個例子吧。 記得小時候,我經常會問爸媽, 電視劇裏那個人到底是好人還是壞蛋。每次, 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總想以邏輯的思維告訴我, 那個人即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 對於這個無解的回答我很抓狂, 隻好改問, 那他更多是個好人還是更多是個壞人。我爸媽對此很頭痛, 隻能敷衍我了事, 並補加一句評語,世上的事哪有純粹的好和壞。 小時候尚愛鑽研數學的我, 對這個答案非常不滿,這明明好就是好, 壞就是壞, 怎麽給整出個多解呢。當然 ,父母對我的迷惑總會輕描淡寫道: 你長大就知道了。
 
真的長大成人, 我終究開始明白了一些。 麵對女兒同樣的問題,我試圖回答的比自己的父母更高明些, 不止給答案還給出推理的過程。小家夥並不像我當初那樣鑽牛角尖, 對我的多解回答總是點點頭, 是敷衍還是認同, 我就不可而知了。 不過在她八歲的時候, 我終於確信她明白了 。
 
 
那是2012年, 在胡誌明市郊外古芝地道的紀念館內循環播放著一個紀錄片, 講述著越南的英雄兒女們如何在惡劣的戰鬥條件下英勇殺敵,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美帝國主義, 解放了受苦受難的越南人民。 如果你出生於七十年代, 是否還記得每到暑假必放的地道戰和小兵張嘎?這個紀錄片便是這兩個革命神劇的濃縮版, 語氣高昂,鏗鏘有力。 主人公更是勇猛, 十四歲的女孩子便可殺敵無數, 令美國大兵聞風喪膽。 那一刻,我八歲的女兒終於腦洞大開,發現越南戰爭原來還可以這麽解說,孰是孰非, 就看是誰講故事了。  
 
而我,也在越南之行中看到了中越故事的另一麵。如果你像我一樣還記得對越自衛反擊戰, 那應該不會忘了我們曾經在自己還食不果腹時,硬從牙縫裏擠出了大批糧食捐獻給了越南兄弟, 更不會忘記這個兄弟不但不感恩戴德反而反咬一口, 活生生地上演了一番東坡與狼的故事。我很理解,國人對越南的鄙夷和憤怒, 因為我曾經也是其中一員。 但當我帶著女兒從北到南穿越越南時,遇到了向導濤, 我了解到了事物的另一麵。 濤是個有故事的越南當地人。他曾經有過富裕的生活,無憂的童年,但當滿腹經綸的父親在越共革命中成了犧牲品,他的命運也從此改變。 家道中落後謀求生計的艱難, 以及在一次偶然的官場應酬中竟被坐斷了腿骨的遭遇, 讓他一蹶不振。 他看到的是越共給越南人民帶來的災難, 而扶植越共的中共不過是助紂為劣的根源而已。很多越南人跟濤一樣,  對於中國,他們無從感激。
 
突然發現, 即便明白事物是有兩麵性的,我們經常還是會執拗地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而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去探求故事的另一麵,直到我們麵對它時,方才頓悟。而旅行何嚐不是一個有效而生動的課堂,讓我們直視故事的另一麵,讓雙向思維成為我們的常態。 這何嚐不是一種成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