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85)
2018 (59)
2020 (70)
2021 (95)
2022 (122)
第一次自然科學獎獲獎名單和評審故事
1957年1月24日,時任中科院院長的郭沫若發布了1956年度中國科學院科學獎金(自然科學部分)的評選結果,這是建國後第一次頒發的科學獎勵,後來獎項也被認定為我國首屆自然科學獎。
這次得獎的研究成果共有34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26項。得獎人獲得金質獎章、獎狀和獎金。獎金:一等獎1萬元,二等獎5000元,三等獎2000元。
這些獲獎論文的評選前後曆時有一年,也有一些故事。如植物所的鍾補求對他的《馬先蒿的一個新係統》被評為二等獎而不滿,責問為何不是特等獎(一等獎)?
古生物研的斯行健因被評為三等獎而堅持撤名不接受,幾人勸他接受,他仍不要,說三等獎對他不是鼓勵,是侮辱,最後遵從他的意見,從獲獎名單上撤去。
本來隻有兩個一等獎,後來有人(上麵)提出也可考慮後來回國的在國外作的研究,於是又討論增加了錢學森(一等獎)等人的獎項。
下麵的評選經過都來自竺可楨的日記記載。
燃氣輪機”是燃氣輪研究的應用?下麵的說法也是用“燃氣輪”:1982年,吳仲華敢為人先,聯合西安航天發動機廠組建了中華燃氣輪研究與開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