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第一次從忘年交夏娃口中得知在布達佩斯北郊的多瑙河彎畔有個叫“山丹丹”的迷人小鎮,我覺得有點滑稽,因為聽起來這個地名充滿了中國黃土高坡氣息,山丹丹是陝北的名花呢。上網一查英語為Szentendre,匈語為Saintandrew, 此名來源於守護神聖安德魯。
(今春,我們去山丹丹避開了假節日,遊客不是太多)
17-18世紀,為了躲避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大批的塞爾維亞和希臘的商人及手工藝人遷居於此,從而賦予小鎮獨特的多元文化特色和塞維爾亞東正教的宗教色彩。從20世紀初開始,這裏雲集了眾多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等藝術家,遍布著大大小小的畫廊、藝術工作室、手工藝品店和藝術博物館,從而使小鎮充滿了濃厚的藝術氣息,每到節日,這裏還會舉行各種主題的文化藝術活動和展覽。山丹丹既是文青渴慕與向往的浪漫之地,也是一個熱門的旅遊景點。
山丹丹距離布達佩斯隻有20公裏,乘坐公交船和火車都非常方便。 到布達佩斯的地鐵站Battyany ter 乘坐HEV5號線(郊區火車),直達山丹丹,車程約40分鍾,這是最常用和最經濟的方式。從2024年開始,全世界年逾65歲的老年人在匈牙利乘公交可以免票(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車窗外的風景)
第一次去山丹丹是2018年的聖誕節。我和家人應邀去夏娃家做客,她家就在山丹丹附近。那天下午夏娃和馬可夫婦陪同我們遊覽山丹丹。節日的山丹丹,遊人如織,我們隻能觸摸她模糊的輪廓,無法看清她的五官,更無法用心聆聽她脈搏的跳動。有禮品店、畫廊、小小食店……遊客魚貫而入、摩肩接踵。氛圍類似國內的鳳凰古鎮那類名鎮,所不同的是藝術氣息濃厚一些,傍晚時分,夏娃夫婦帶我們去了山坡上的一個製高點,這裏原本可以俯瞰小鎮的全景,但由於霧茫茫、冷嗖嗖,我們短暫停留了一會兒,留給我印象深刻的隻有暮色中的尖頂教堂和十字架。
(冬季的山丹丹 此圖片來自網絡/鳴謝)
這次我們是在春暖花開的時節去的,而且是在白天。我們11:00從佩斯家中出發,12:00多鍾到達山丹丹。
(一下火車就看見這幅山丹丹全景地圖)
下火車往前直走,但見一條清澈的小河穿越小鎮緩緩流淌,幾個小孩在河邊嬉戲,天真爛漫的笑聲,給小鎮增添幾多生機。陽光明媚,春風拂麵,空氣中流動著植物的清新。此刻的小鎮和我們的心情一樣,安靜而清純。順著一條小路往上走,路邊是一些裝飾典雅的小商鋪,隨便走進一家服裝店瞅瞅,發現標價不亞於布達佩斯大商場的價格。
(清晨,一塵不染的小路)
(一條小溪穿越小鎮)
(富有特色的舊建築)
(人們自由自在享受著溫馨的閑暇時光)
坐落在多瑙河彎畔的山丹丹,建在丘陵上。我們沿著蜿蜒的石板或鵝卵石路往上走,小路兩旁排列著粉紅、粉紫、鵝黃、天藍、淺綠的二三層小樓,大多屬於巴洛克建築帶有立體的灰泥浮雕裝飾、拱形門窗和紅色瓦頂。小路的兩側延伸出許多小巷,同樣是色彩紛呈。
(此圖片來自網絡/鳴謝)
午後,遊客越來越多,除了我倆是東方老外以外,其他都是西方臉譜。走著走著發現這裏有一個旅遊服務中心,進去瞅了瞅,裏麵有免費的地圖和宣傳冊,工作人員很耐心地向遊客介紹和解答每一個谘詢的問題。這個服務中心裏有一個畫家的小畫展,這裏也供應飲料和小食品。有不少客人在這裏小憩。
(旅遊服務中心是旅客小憩的好地方)
(服務中心有飲食供應)
(這裏有一個小畫展)
(透視感很強,如夢似幻)
走出旅遊服務中心,來到小路對麵的畫廊,店主是一位來自牙買加的先生,黝黑高大壯實,自言自己是法國、牙買加和中國的混血後裔。說祖母是廣東人。他的妻子是法國畫家,店裏出售的所有畫作都是他妻子創作的,我們買了幾張用他妻子的作品製作的明信片。店主起先要求付現金(福林),但我們身上沒帶足夠的福林,店主想了想說,不用付了,送給你們。無功不受祿,這哪兒行啊,我們婉言謝絕了,並隨即刷卡付款。
(牙買加男子,東西方混血兒)
(我們在此買了三張明信片)
小鎮有多個塞爾維亞東正教教堂,其中貝爾格萊德大教堂的巴洛克式白色鍾樓是山丹丹的地標之一。主廣場是小鎮中心和最熱鬧的地方,中央有一個十字架紀念柱,廣場周圍遍布咖啡廳、冰激淩店和餐廳。這些餐廳提供匈牙利傳統菜肴(燉菜、煎餅和甜點)、塞爾維亞風味美食以及國際菜式。有一間粉紫色門麵的冰激淩店讓我喜歡,仍不住想進去看看。這個小天地全是淡雅的紫色裝飾,置身其中感覺純淨、溫馨、清爽,仿佛內心的雜質被一個無形的過濾器給淘汰了,我變成了天真爛漫孩童,忍不住要了一隻紫色的草莓味冰激淩,與那些年輕的冰激淩愛好者並肩而坐,品嚐和分享童真的樂趣。
(貝爾格萊德大教堂是山丹丹的顯著地標)
(主廣場的十字架紀念碑,可見山丹丹人懂得感恩)
(此圖片來自網絡/鳴謝)
(涼爽的紫色浪漫)
(溫馨)
(純淨,清爽)
(我們在這裏享受了一下布爾喬亞的小確幸)
(冰淇淋食客不少,剛才還排隊,大多買來就走人)
經過熱鬧的商鋪,終於碰見幾個中國人——身著豔麗絲綢衣裙,咿咿呀呀地嚷著吳儂軟語的上海大媽。
往高處走,走過好幾條寧靜的小巷來到山頂,路過山丹丹圖書館。一個小鎮有如此規模不小的圖書館,足見匈牙利是如何重視閱讀重視文化的。匈牙利的人口不到一千萬,麵積僅是中國的百分之一,但是它的圖書市場其實並不比中國的小。匈牙利有很多家出版社(近年來匈牙利翻譯家翻譯了餘華、莫言等中國作家的文學作品),全國擁有近兩萬家圖書館,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在匈牙利這個歐洲中部內陸國家,每到聖誕節、複活節、新年、生日和命名日,人們相互贈送的禮物中,書是最重要的禮物。據統計,匈牙利每年人均購書20本,比同地區的西歐人多得多,是世界上讀書風氣最濃厚的國家之一,常年讀書的人數比占人口的四分之一還多。我每一次乘國際航班往返匈牙利,在飛機上總會看見專心致誌閱讀的人,在匈牙利的火車上、公園裏、多瑙河畔……也常常看見埋頭閱讀的人,那種畫麵令人愉悅和欽佩。有人說:“一個崇尚讀書學習的國家,當然會得到豐厚的回報。”據統計,匈牙利擁有14位諾貝爾獎得主,涉及物理、化學、醫學、經濟、文學、和平等多個領域,也算是當之無愧的諾獎大國了。
(服裝,布藝土洋結合)
(在這個地方遇見一群上海大媽)
(小小畫廊)
(小小畫廊)
(山丹丹的圖書館,裏麵又不少讀者)
我們開始走下坡路,走過幾條幽靜的小路,來到接近多瑙河畔的平坦路段,又是擁有各種小商店的熱鬧地帶,有紀念品、甜點、蜂蜜和辣椒等本地食品出售。有一家很有特色的辣椒店引人注目,裏裏外外掛滿了辣椒。很多匈牙利人對辣椒的喜愛不亞於中國的四川人,當地的紅尖椒也相當辣。
(鬧中取靜)
(一串串綠色的夢幻從牆內爬出)
(紅尖椒讓我想起家鄉重慶的火鍋)
沿著多瑙河往回走,河水在陽光下懶洋洋地打盹,河岸沿途有咖啡廳和餐廳還有幾處高檔酒店,三三兩兩的旅客或踱步或安坐或帶著孩子遊戲,享受著愜意舒適的春光麗景。
(無論是在漆黑的夜晚,或是在閃閃的星光下,還是燦爛的陽光下,多瑙河都是這樣的話從容不迫,寵辱不驚)
來到火車站已是夕陽西下。雖有些累但心滿意足。回望這個色彩斑斕的小鎮,不禁感慨道,如果少一點商業氛圍,多一點花草樹木,那麽就更藝術、更自然、更寧靜、更迷人了。
如果把山丹丹比作多瑙河畔的一顆彩色寶石,那麽另一個神秘的古鎮則是多瑙河畔的一塊晶瑩剔透的翡翠,相比之下,我更欣賞翡翠。關於它的故事下一回再和大夥兒慢慢聊。
菲兒天地2025-08-07 10:52:26
老幺作家的文筆細膩生動,極具畫麵感,觀察入微,夾敘夾議自然得體,令人讀來身臨其境。兩次造訪“山丹丹”這個頗具中國風情的名字,本身就富有意味,而通過前後對比,更凸顯了那裏的藝術氛圍與文化底蘊。第一次聖誕去時那張片片真美!老幺本就擅畫,尤其對畫展情有獨鍾。結尾還有伏筆,讓人期待!:)
給大作家捉個小蟲:“往年交夏娃”應該是“忘年交”吧?我一般把博文寫在自己電腦裏的word中,想發的時候在copy到“發博文”中,這樣就不怕萬一誤操作丟失寫好的內容,供六六參考。
簡而言之,謝謝你的分享。重要的那句記住了。
繼續跟讀。
老幺作家的文筆細膩生動,極具畫麵感,觀察入微,夾敘夾議自然得體,令人讀來身臨其境。兩次造訪“山丹丹”這個頗具中國風情的名字,本身就富有意味,而通過前後對比,更凸顯了那裏的藝術氛圍與文化底蘊。第一次聖誕去時那張片片真美!老幺本就擅畫,尤其對畫展情有獨鍾。結尾還有伏筆,讓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