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要討論的題目是“離苦樂能離煩惱嗎”?也就是說,有人問到:我們學佛是要離苦得樂,可是經典裏麵又說這苦跟樂都是煩惱;如果苦跟樂都是煩惱,我們又要離苦得樂,那不就等於是說,我們離開了一個煩惱,又到了另外一個煩惱了嗎?
其實我們佛法所說苦樂都是煩惱。這個樂呢,這苦樂都是煩惱的樂,跟離苦得樂的樂,其實它的內涵是有所不同的。譬如說在小乘裏麵,在小乘裏麵所謂的苦跟樂它是對應的,它是在描述我們的五陰,也就是我們的色身跟我們的內心這個心理,我們的身心都是有苦有樂的,我們永遠都是不離苦跟樂。譬如說世間人都很喜歡“愛”這件事情;我愛誰,誰來愛我,類似這樣子,每個人都喜歡愛。可是我們要知道這個愛呢,它一定有個相對的叫作恨,也就是說在我們的心法裏麵,一個人會有愛,表示他心中一定有另外一個恨;因為當他的愛失去了,他就恨了,或是他的愛不能滿足,他就恨了;所以顯然愛跟恨,它是同時兩個並存的法。一個人如果沒有把愛滅除,他的恨其實也滅除不了;換言之,如果一個人充滿了愛,愛很多,他的喜愛、貪愛非常多,那我們也可以知道說,其實他的心中可能產生恨的東西也很多,因為這兩個是相對的啊!所以苦跟樂都是煩惱,愛跟恨也都是煩惱。
所以就小乘的修行者而言,這苦跟樂就是他所要離開的;所以小乘的修行者,他就是要能夠離苦得樂。他的所謂的苦呢,其實就是一般人所說的苦跟樂,也是一般人所說的愛跟恨,或是說有錢、沒錢,或是健康、生病等等這些相對的法,統統都叫作苦。所以,所謂的離苦得樂的這個苦,其實這個苦是函蓋了世間人、一般人所知道的苦跟樂。在佛法中,在小乘之法其實就是要離開這些東西,要離開我們的五陰,把能夠產生苦、樂,能夠產生愛、恨,能夠產生有錢、沒錢,有高的地位、低的地位,有不同的種姓等等這些事情,要把它滅除掉,滅除掉這些事情就叫作離苦。
所以佛陀在《阿含經》有一段開示,祂這麽說:【阿難!樂觸緣生樂受,若樂觸滅,受亦滅。阿難!苦觸緣生苦受,若苦觸滅,受亦滅。不苦不樂觸緣生不苦不樂受,若不苦不樂觸滅,受亦滅。阿難!如兩木相攢則有火生,各置異處則無有火。此亦如是。】(《長阿含經》卷十)《長阿含經》佛陀就跟阿難開示,祂說:有樂觸的因緣,就會產生快樂的感受。譬如說我們穿好的、用好的、吃好的、睡好的、玩好的,享受所有好的物質;乃至我們身邊有很多愛我們的人,疼愛我們、順我們、什麽都聽我們的,那我們就很多樂的觸;有這麽多樂觸的因緣,那就會產生我們的樂受,就是快樂的感受。可是如果說有苦觸的緣產生了,就會產生苦受。譬如說我們穿不好、吃不好、用不好,然後身體不健康;我們身邊又是很多不是很愛我們的人,不聽我們的、不會幫我們的人,這種人就在我們身邊;這麽多苦觸的緣出生之後,我們就有苦受了。然後如果這個苦觸的緣滅了,這個苦受就滅了;那同樣前麵的這種樂觸的緣滅了,樂受也滅了。不隻是這樣子,其實還有所謂的不苦不樂受;也就是說,我們在生活中可能平平淡淡的,平平淡淡也沒有什麽事情做,心情很平淡。這個不苦不樂受,有不苦不樂觸的因緣產生的時候,我們就會有不苦不樂受產生了;可是如果這個因緣滅了,這種不苦不樂的感受它就滅了。
也就是說,佛陀在這個經典裏麵告訴我們:這個都是因為有這些因緣的產生,我們在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裏麵,在三種受裏麵變換不已,那我們就在這個裏麵,我們去領受了苦受、樂受跟不苦不樂受,在那邊循環不已,然後在那邊生死不已。那我們如果在這裏麵產生了苦、產生這個樂,然後因樂而貪著、因苦而生瞋,或因不苦不樂而在那邊無所事事,那就是愚癡;這樣子我們就不斷地在這裏麵生死,為未來世的生死流轉種下了種種的業了。所以佛陀就說:這就像說有兩個木頭互相在那邊摩擦,它就會有火產生了;如果我們把兩個木頭放在不同的位置、放在不同的處所,不要讓它互相摩擦,那就不會有火啊!也就是說,我們的生命就是因為我們對於種種的境界有貪愛,順境有貪愛、逆境有瞋恨;如果不是這種苦受、樂受的境界,我們就產生愚癡而無所事事,而不願意去厭離這些種種的領受;因為這樣子,我們就在我們的第八識如來藏裏麵,種下了未來世出生的火,那我們的第八識如來藏就幫我們出生未來世啊!可是如果說,我們對於這種受,對苦的境界,我們接受;快樂的順境,我們也不去排拒它,無所攀緣;也就是逆來順受,然後一心要離開這個生死的苦惱。那這樣子呢,就好比把兩個木頭放在不同的地方,不要讓它摩擦生熱,那我們未來世就滅了;滅了之後,就是苦樂皆滅,就是所有的煩惱都滅了;煩惱都滅,最後可以入無餘涅槃。無餘涅槃它就是所謂離苦得樂的樂,這是小乘的樂。所以《阿含經》裏麵這樣說:【色是苦,受、想、行、識是苦;色是無我,受、想、行、識是無我。】(《雜阿含經》卷三)也就是說,要能夠獲得涅槃樂之前,一定要先認識色、受、想、行、識這五個法它都是苦,而且也都是無我。也就是說,我們對自己存在的這樣子的概念,其實是一種錯誤,因為蘊處界裏麵沒有一個我──我受苦、我受樂、我受不苦不樂,其實它是一種錯覺、它是一種幻覺。
就好比我們前一集有談到自由意誌,腦神經科學家說:我們對於有一個自由意誌的存在是一種假象。其實我們對於自我存在的這樣認知其實也是一種假象,因為當我們晚上睡著無夢的時候,其實我們哪有知道還有自己的存在呢?隻有我們醒過來的時候─哦!我又醒過來了!─我們才知道有我的存在了;可是當我們睡著無夢,完全無知的時候,其實哪有我呢?所以因為這樣子,所以我們這些境界,都是因為我們產生了貪著,才產生了這些世間的苦樂;可是我們舍棄了世間的苦樂之後,我們可以獲得一種快樂,叫作涅槃樂。《阿含經》裏麵也這樣說:【人生不足貴,天壽盡亦喪;地獄痛酸苦,唯有涅槃樂。】(《增壹阿含經》卷九)也就是說,人生並沒有什麽可以值得可貴之處啊!即使生天,生到欲界天裏麵去受種種的快樂,可是如果他的天壽盡了,也是滅了,也是要死掉;乃至上生到色界天去享受禪定之樂,其實他的天壽盡了,也是要死亡啊!所以那樣子的人生,其實並沒有什麽可貴的。那地獄呢?那更是痛苦喔!那痛苦就更不值得留戀了,因為裏麵是痛啊!是酸啊!是苦啊!
所以隻有什麽是快樂呢?隻有涅槃是快樂!也就是說,所謂涅槃的快樂,不是世間的快樂,它是離開世間種種苦樂的一種狀態;以這樣子的平淡、離開所有生命的現象,而獲得一種完全沒有覺知心存在的那種狀態,稱為涅槃樂。那是究竟離開一切之苦而建立為樂,所以這種樂不是世間人所想象的樂,而是把自己滅除而入無餘涅槃,讓自己隻剩下第八識如來藏獨存於法界之中,而且是完全無我的狀態,那樣子稱為涅槃樂。那是為了建立讓眾生喜樂於解脫法而建立為涅槃樂,所以這是屬於小乘之法;所以小乘的修行,就是要把自己完全滅除而入無餘涅槃,以這個無餘涅槃的快樂來建立、來心向往之。因為這種涅槃之樂,它是永遠不會改變的;這種無我的狀態永遠不會改變,不會像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這樣子循環不已,在那邊變幻不已。它沒有,它是永遠常恒不變異的,可是這種常恒不變異的快樂,其實眾生不一定喜樂,因為要把自己完全滅除。
所以在佛法中,還有另外一種叫作大乘之樂。大乘之樂才是我們所謂的佛法,小乘之樂其實叫作聲聞法,其實也不是佛陀要我們去走的道路,因為這樣子對於眾生的利益不大,隻讓聲聞人獲得解脫的利益,讓聲聞人自己獲得涅槃之樂;可是一切眾生還是一樣流轉生死啊!並沒有獲得涅槃之樂。那大乘的快樂是指什麽呢?大乘的離苦得樂是什麽呢?大乘的離苦得樂,所謂的離苦一樣是離開生死之苦,它跟聲聞的離苦得樂事實上是相同的,可是它有它超越之處──就是能夠獲得永遠快樂的法。也就是說,什麽叫作永遠快樂的法呢?永遠快樂的法就是那個法我們永遠不會去討厭它,永遠不會想要把它舍棄,這樣子就是叫作永遠快樂的法。譬如說,第八識如來藏就是永遠快樂的法,因為我們從來不會想要丟棄他,因為我們也無法丟棄他,因為他就是我們生命的本體。我們每個有情自己擁有自己生命的本體,我們永遠不可能丟棄他,因為他也不會造成我們任何的痛苦的境界,完全沒有。他是那樣子的平淡而隨順我們,所以說我們很難發現他,所以我們也從來不會去想要舍棄他,反而我們經常會喜愛,喜愛第八識如來藏的一些功能性。所以說像五陰之法,前麵說的我們的色、受、想、行、識,也許我們現在會覺得說,我們現在色身很好用、很健康,我可以作很多事情,很喜愛它,也喜歡現在是健康無病、心情愉快的這種狀態。可是總有一天呢,我們要討厭它的;因為有一天它要衰老了、它要生病了,我們內心要產生痛苦,所以那時候我們就急著要把它丟掉。所以五陰之法,就是因為它有這一些不可愛的地方;所以說終有一天,我們要把它丟掉。所以那個就是苦的法。
大乘的離苦得樂,就是說要離開小乘所要修除的這些世間之苦,而要獲得一種真正的快樂,這種快樂就是要證得所謂的第八識如來藏;讓我們證得第八識如來藏,才知道說,原來有一個法,他是永遠的快樂。為什麽呢?因為他永遠的存在,所以說他符合了常、樂、我、淨的四個原則。
我們看看在阿含部裏麵的經典:【複次,四顛倒是佛所說。謂無常謂常,是故生起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以苦謂樂,是故生起想、心、見倒。無我謂我,是故生起想、心、見倒。不淨謂淨,是故生起想、心、見倒。如是等名為四顛倒。】(《大集法門經》卷一)這是《大集法門經》,它裏麵說:眾生就是有四種顛倒:無常謂常,就是我們覺知心意識,自以為有一個我,可是這個我其實是無常,可是我們總是以為有一個我從小長到現在,然後將來還要變老,還要到未來世去。然後這個心又是從過去世來到這一世來,我們總是有一個我從過去世來到現在,從小到老然後又要到未來世去。可是事實上,這樣的我是無常的,我們卻以為是常,以為有一個貫串在其中的一個覺知心的我,那就叫作無常計常。因為這樣而產生的顛倒想,在這一世的人生裏麵,起了種種的攀緣跟煩惱,那也以苦為樂啊!事實上,我們這一世辛辛苦苦地長到大到老,然後不免老死,然後中間有種種的憂患,結果我們以此為樂;可是這裏麵其實都是苦,可是就在短暫不苦的境界裏麵,就把它當作是樂,然後就對於這樣子的境界執著不舍,那就是以苦為樂,那就是一種顛倒想,也是一種心的顛倒,也是一種見解上的顛倒。
還有無我謂我,就是剛剛講的,我們的蘊處界,在我們受、想、行、識這種變幻不定的感受裏麵,它是無我的,可是我們卻錯以為有一個我,其實那是個幻覺;而這個幻覺,在大乘裏麵就說他稱為是真如佛性;因為有真如佛性,所以說在無我之法裏麵,產生了自我的覺知而認為有我。可是這個認為有我,其實是真如法性,在聲聞裏麵要把他滅除;在大乘裏麵是要證得真如法性之後,然後逐漸去修持,轉依第八識如來藏,最後能夠依第八識如來藏永恒常住的法性,最後成佛,來成就一切的智慧、來成就佛道。
最後還有一個叫作不淨謂淨。我們世間有種種不淨,可是我們就在這裏把我們自己身體洗幹淨,食物洗幹淨,然後穿著幹淨的布,認為這樣就幹淨了;可是不知道我們內心有很多的汙穢,不知道我們內心有很多的無明、不清淨之處,而不懂得把它清淨。
大乘之法就是要把這四個顛倒,因為實證第八識如來藏之後,知道第八識如來藏有常樂我淨的清淨體性,所以轉依第八識之後,最後依於轉依的智慧跟定力,還有他的戒行,所以最後能夠成就佛道;能夠成就佛道之後,就可以真正獲得離苦得樂的境界。可是這個時候所獲得的廣大的涅槃樂,不再是像聲聞人那樣子的,是滅除蘊處界的這種涅槃樂;而是能夠在十法界裏麵優遊自在,能夠在十法界裏麵任何一個法界隨時進進出出而沒有任何的障礙。這個時候,他在十法界裏麵,能夠利益一切的眾生永無窮盡,在十法界裏麵的任何境界都不能拘束他;因為這樣子,沒有任何境界可以拘束他,而建立為最後的大解脫之樂,這就是佛法大乘的離苦得樂。
蔡正禮: “離苦樂能離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