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作自受

(2017-02-08 12:56:36) 下一個

“自作自受”就是自己做的事情,由自己來承擔後果。

    在《敦煌變文集新書.卷4.目連緣起》中即見此語。目連是 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佛經裏曾記載他入地獄營救母親的故事。目連的母親生前家境富裕,每天殺豬宰羊,餐餐豐盛;又從不行善,對待出家人的態度惡劣。但是目連卻是個相當有愛心的人,常救困濟貧,行善布施。目連出家後,潛心修道,終於修成阿羅漢。想到父母不知過得如何,便利用法力,看到父親在天堂過著快樂的生活,但母親卻在地獄受苦。目連看到母親每天遭受地獄的酷刑,非常心痛不舍,趕緊去向 佛陀求救。佛說:“你母親生前過度宰殺生靈,又對佛門不敬,罪孽深重,自作自受,怨不得別人。”目連想運用自己的神通力救母離苦,卻無法救拔;佛被目連的孝心感動,教他於眾僧結夏安居後,佛歡喜日供僧,藉眾多聖僧之力,合力救其母脫離地獄苦海。佛用“自作自受”來表示目連的母親因為生前不做好事,就必須承擔下阿鼻地獄的痛苦。“自作自受”這句成語就是指自己做錯事,由自己承擔不良後果。

  釋印順相信“自作自受”的理論嗎?他不相信。因為不相信,所以責問說:自作自受的理論如何可以成立?不相信的理由,是釋印順認為諸行無常。然而為何因為諸行無常,他就不相信自作自受?他是什麽地方誤會了諸行無常的真實義?因為釋印順落入六識論中,不承認眾生都有能夠貫通三世的意根與第八識如來藏,所以他認為:諸行無常,既然是刹那生滅,則現在造業的身心,與未來受果的身心,還能有什麽聯係?如果說今生造業,來生受報;造業的身心早已滅去,未來受果的這個身心卻沒有造業,沒有造業的身心如得好報,樂在心裏,覺得生命是美好的,固然沒話說;若有惡報,那當然就要抗議,壞事又不是我此世這個身心所做的,為何讓我受惡報?釋印順有此想法,完全跟一般凡夫抱怨命運不公平一樣,總認為那些惡運不應該由並無行惡的此世身心來承受。

  茲舉《唯識學探源》一段文句來證明釋印順此一觀點:

  諸行既然刹那生滅,那現在造業的身心,與未來受果的身心有什麽聯係?造業的早已滅去,受果的身心卻沒有造業,那“自作自受”的理論,又如何可以成立?輪回與解脫間的連係,也同樣的不易說明。刹那生滅的滅,是什麽意義?是徹底消滅嗎?假使滅等於沒有,沒有就談不上作用,那又如何生起未來的一切?假使還是存在,那為什麽要說它是滅?拿業力來說,業是不是無常?業是無常,才生即滅的,那又怎能說業力經百劫、千劫都不失呢?倘使業依舊存在,那又怎麽可以說諸行無常?就是存在,存在在那裏?在過去?在現在?在內?在外?從這三世的相續,業力的任持,作進一步的觀察時,這流動的生命觀,自然會覺到它的深奧難知,有加以理論說明的必要。

  釋印順提出問題:“假使滅等於‘沒有’,‘沒有’就談不上作用,那又如何生起未來的一切?”然而“滅等於沒有”,要看沒有什麽?假如殺死一個人,此人消滅了,可說沒有了,但不是沒有因果業力。殺人者後來去投胎而成為“另外一個人”,殺人的果報卻顯現在這個“另外一個人”的身心上;如此,殺人者與受報者明顯並非同一個身心,所以釋印順認為並不是自作自受,而是另外一個人在受。但是所謂的另外一個人難道不是他本人而是別人?如果不是自作自受而是別人代受,那因果法則就天下大亂了。釋印順的思想是很奇怪的,如果他認為意識是不滅的,是可以變成細心、細意識而到下一世去的;則下一世的意識應該知道上輩子殺人,這輩子苦受,乃是自作自受,更無疑義;那麽釋印順就不該提出這個質疑,與自己所說細意識可以常住而來往三世的主張自相矛盾。

  問題出在這輩子的各種粗細意識根本都不知道上一世造了什麽業?足見意識是會斷滅的,隻能存在一世。斷滅的意識是不可能到下一世去的,所以下一世不但意識是全新的,其他五識也是全新的;至於身體呢?當然更是全新的。如此看來,上一世作善惡的身心,和此世的身心根本不相同,則自作自受似乎真的有問題,難怪釋印順振振有詞,提出質疑:“自作自受的理論如何可以成立?”然而自作自受的理論若不能成立,難道你釋印順作的善事是後世由別人在享受,所幹的惡事也是由他人在受惡報?或許有人說德蔭天下,豈非他人受善報,但他本人則更有大善報,而不是他人有善報,自己卻得惡報,因果法則不可能如此。

  對自作自受不肯認同的人,受苦時肯定會怨天尤人,認為老天對他不公平。不過釋印順穿上僧衣,自會有人恭敬禮拜供養,這種享福之人是不會抱怨的。然而他這種不信自作自受的邪見會有一種很大的後患—一旦想做壞事就會敢做敢為,反正後果自有他人承擔,那有什麽不敢做的惡事?於是釋印順對於佛法就敢大膽隨意判攝,不理會破法的未來世大惡果。所以信受此一邪見的後果是很可怕的。

  六識論者如釋印順等人對三世相續、因果輪回的道理是無法解釋清楚明白的,因此都會像釋印順一樣提出懷疑而說:“業是不是無常?業是無常,才生即滅的,那又怎能說業力經百劫、千劫都不失呢?倘使業依舊存在,那又怎麽可以說諸行無常?就是存在,存在在哪裏?在過去?在現在?在內?在外?”釋印順不知道業力存在哪裏而又百千劫不消失?因此他除了表達對業力果報的不公平以外,也提出了對老天公道的懷疑而說:佛法說業力,通於三世。如專約現世說:有作惡的人,作事件件如意,多福多壽。有作善事的人,反而什麽都不行,一切困難。尤其是惡人回心向善,境遇倒一天不如一天,家產一天天消失,使人懷疑老天的公道!

  

  我們的身體就是一期的果報身,此果報即是業力之顯現,能夠支持色身不壞的“持身識就是如來藏”,如來藏能“與一切法為依止故,謂能執持諸種子故,與現行法為所依止,此證持種心也。由此有諸趣者,由有此第八識故,執持一切順流轉法,令諸有情流轉生死。”可見業力的種子就藏在如來藏中,自己身口意的善、惡、無記業之種子執藏於自己的如來藏中,時間到了,因緣果報成熟,業力就顯現出來而自作自受,這是非常合理而公道的。

    可是釋印順卻舉“自作自覺(受),則墮常見”的經文來否定說:如《雜含》(卷12 )說:“自作自覺(受),則墮常見;他作他覺,則墮斷見。義說法說,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等。浮彌尊者與外道論法,也否定自作、他作、共作、無因作,而說“世尊說:苦樂從緣起生”(雜含卷14)。這可見釋尊的教說,實以緣起說明生死的流轉;即從身心關涉環境─自然、社會、身心─的展轉相依,次第相續的活動中去說明。後來業力說的發揚,由於緣起支的解說而多少通俗化。


 

  第八識如來藏能持種,能貫穿三世的生死流轉,祂才是自作自受的根本因,而不是釋印順擅自改變而取代的意識。緣起隻是在說明這個因緣關係,有生死流轉的現象而說緣起法,不是隻有十二緣起支就能產生三世的生死流轉。從十因緣的“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以及名色等一切法全部都“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說明此“識”即是第八識如來藏,不是釋印順所曲解的意識心;可知業力的根源是如來藏而不是緣起,緣起隻是結果與現象,不能出生萬法故。苦樂從緣起生,而緣起從如來藏生;自作不一定這一生馬上受報,大約是一期生死結束時才受報;除非種菜,幾個月就可以收割,否則多要等到未來世。從如來藏來看,雖然不是同一個身體五陰,但卻是自己的如來藏所生,也是自己的意根伴隨承受苦樂果的後世意識在領受,所以是自作自受。

  
  釋印順隻相信六識論,因此他對因果業力種子,到底要記憶在哪裏而能產生自作自受,非常困惑,他說:在一期的生存中,身心組織在變化中有它相當的安定不變性,所以能夠記憶。但佛法所說的記憶力,是有記憶前生以及很遠很遠的可能。身心早已徹底的變化,怎樣還會記憶呢?這記憶與業力的任持,問題是相同的。這困難而又嚴重的問題,需要理論的說明,是何等的迫切!

  

  這就是六識論者的悲哀,釋印順知道後世身心早已徹底的變化了,怎樣還會記憶呢?釋印順為什麽不敢說記憶在他認為是常住不壞的意識裏呢?這樣也是自作自受呀!但聰明的釋印順當然知道這種說法不能成立,因為大家普遍都有隔陰之迷,知道意識無法記憶上一世的所為,所以才會有釋印順對自作自受的理論如何可以成立所提出的質疑。意識是不能持種的,因為意識是會斷滅的,所以業力不是存在意識裏,因此釋印順又問:

  但是,現在造業,怎麽能感將來的苦果?這是有業力的存在不失。業力到底是什麽?存在,到底是怎樣地保持,怎樣地存在呢?探究到這問題,佛教的各派學者,就提出種種理論去說明他。

  

  其實真正實證的佛教各派學者都是八識論者,八識論者都知道業力存在自己的第八識如來藏裏,總不能像密宗喇嘛教所說的存在虛空裏吧?虛空無物,又非心法,如何能記憶業力種子?而且是你的虛空或是我的虛空?或是大家共享一個虛空?惡人的虛空惡種跑到善人的虛空裏去,那果報豈非大亂?所以釋印順宗本的密宗藏傳佛教應成派中觀,是喇嘛教的六識論邪說,所說的都不是正理,不是佛教正法。

  釋印順又認為業行是無常生滅的,怎麽有可能百千萬劫地常住?因此他說:

  所說業能受報,是業住受報呢?還是業滅受報?“業住”,是業力存在不滅的意思;從開始造業一直到感“受”果“報”,這業力都存在不失。那麽,所說的“業”,從作到受,不變不失,就是“常”住的了。但實際上,佛說業行是無常生滅的。佛說造業感果,不但是前生造業,來生感果,是可以經過百千萬劫的。如經百千萬劫的常住,太與無常相反了。如業是常的,常即不應有變化;受報就應該常受報,那也破壞隨業流轉、苦樂推移的事實了。進一步說,業如果是常住的,那也說不上造作了。假定說,作了業在未到感果的時候就“滅”,那業就是“無常”的。業力刹那無常,業滅時果未生,滅了以後即無所有,那又怎麽可以“生果報”呢?實有論者的常與無常,都是邪見,都不能成立業果的相續。

  
  釋印順認為“業滅時果未生,滅了以後即無所有”,難怪他會說:“那又怎麽可以‘生果報’呢?”如果業滅了是無所有而不能生果報,那釋印順的未來世就無戲可唱了,這不是斷滅論嗎?因為有如來藏而有業力,如來藏常住故說業力是常住;佛法中不說業力常住,也不說業力會自己滅失,而是遇緣現行受報以後才會滅失;並不是說受苦的人永遠受苦才叫常住,業力仍然有生滅,才會有一世又一世的五陰而自作自受。苦報受盡就無苦,故諸行無常並沒有錯。釋印順的質疑雖然非常犀利,但是犯了佛學常識嚴重不足的過失,譬如他說:“前一刹那與後一刹那間的阿賴耶識種,怎樣的成立聯係?前滅後生?還是不滅而後生?如同時,即破壞了自己前後刹那的定義。”

    有刹那即是有生滅,如來藏不生不滅,怎麽有前一刹那的阿賴耶識與後一刹那的阿賴耶識?若問阿賴耶識所含藏的前一種子與後一種子,怎樣的成立聯係?當然是因為有如來藏持種而聯係。

  

  釋印順又問說:

  你說種子不斷不常,試問從種生芽,是種滅了生芽?是種不滅生芽?假使說種滅生芽,這是不可以的,種力已滅去了,還有什麽力量可以生芽?這不脫斷滅的過失。假使說不滅,這也不可以,不滅就有常住的過失。所以,從刹那生滅心去觀察他的種滅芽生,依舊是斷是常,不得成立。所以後來的唯識家,說有阿賴耶識,種子隨逐如流。無論從現業熏種子也好,從種子起現行也好,都主張因果同時。以性空者看來,同時即不成其為因果。

  

  釋印順質疑說“種力已滅去了,還有什麽力量可以生芽?”他不知道種子若無如來藏的執持,它是沒有力量可以生芽的;芽與種子不一不異,不能說種子滅了而有芽發生,種子會發芽,但種子是因位而不是芽,芽卻是種子的果位。種子變易為芽,就是種子的功能正在運作,故不可說種子不滅;因為種子又名功能差別,芽不正是種子的功能之一嗎?芽又會長莖開花結果,故不可以說種子是常。

  釋印順質疑自作自受的理論如何可以成立?最大的症結在於釋印順信受密宗應成派中觀六識論的大邪見;然而六識論者不論在理論上或實證上,永遠都無法解釋異熟果報的道理。六識論的人永遠不服氣於我今生又沒有作惡事,卻令我受苦報。六識論的人作盡惡事或是謗佛毀法而於命終時若無大痛苦,他一定暗想:“都說我把佛教的八識論毀了而變成喇嘛教的六識論會有怎樣的惡報?我還不是死得好好的?”他不知道今生會得好死,乃是往世造業之善報;但今生所為之惡,還有待來世才有果報。從六識之身口意來看,好像此生跟來世的身心,風馬牛不相幹(因為前世的六識已滅);但是從八識論的實證者來看生死的真相時,就知道確實是自作自受。當死亡的時候,此世六識滅了,但還有第七識、第八識存在;而第八識即是入胎識,第七識即是恒審思量的意根末那識,從第七識第八識來看就知道確實是自作自受;而六識論的人以為後世的身心不是此世的我,所以敢作敢為,殊不知來世的結果還是自作自受!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無常所以是苦、是無我,這是在講蘊處界萬法無常;但不可以用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來破自作自受。五陰無常,六識無常,故知此世身心無常,不能到下一世去;但還有一個能出生下一世五陰身心,非常非無常的如來藏自己;這個非我、非非我的如來藏繼續出生釋印順下一世的五陰,去承受自己過去世的善惡業;所以雖然下一世的身心不同於上一世的身心,但從如來藏來看祂所出生的七轉識、五陰,正是自作自受;絕對不會是別人做的惡事,由不相幹的你釋印順去承受;就像他人吃飯你不能飽一樣,各自有因緣果報。如是才是佛法所說因果與自作自受的道理;這個義理可以證明自作自受是絕對可以成立的!隻有在釋印順等六識論者心中才是不能成立的。

  例如有一個人去搶劫銀行,慌張逃走,卻不幸被車撞死;一般人都說這叫自作自受,現世報。然而因果是很複雜而深奧的,既使是等覺菩薩也不一定全了知,要到佛地才能完全了知;所以因果甚深極甚深,並非隻有現世報才叫自作自受。一般人以為意識心知道身心在受苦或受樂,做壞事而善終的人,他就以為是沒有自作自受的因果報應;事實並非如此,例如常常造惡的人,卻曾經偶然造作了一件救人性命的大善業,於是這個常常造惡的人就因為這件善業因果比較大而獲得善終,繼續生在人間;但是那些難以計數的小惡業,未來世還是得要受報的。隻有不相信有未來世的人才會不相信自作自受,那就是受持六識論而疑心沒有未來世的應成派中觀師,釋印順即是現成的例子。不相信輪回的人,往往因為有隔陰之迷就不信自作自受;以為死後就什麽都沒有了的人,不會相信自作自受;然而真正受苦樂者並非七識心,佛說“七識不流轉”,唯有第八識自心如來,方是真正能流轉於生死之主體識,這一點就比較深奧難懂。

  平實導師於《楞伽經詳解》雲:

  七識心並非真正受苦樂者;一者,前五識於五塵等法,雖有順心違心之境界受,然而其了別五塵順違之體性及自我性,皆極淡漠,故非受生死流轉之主體識;末那識則唯能於五塵所顯示之法塵上作極簡單之了別,不能了別其細相,亦不能了別五塵相,是故末那識亦非是生死流轉之識體;意識心雖能於六塵悉皆詳細了別,於世間法上言之,實是正受苦樂者,能正受種種苦樂觸之現量境界,而有順心違心之境界受故;然意識所受之苦樂等相,皆是無常變異、終歸於滅之法,不曾有一苦樂法能常受其樂、或常受其苦者,乃至不苦不樂之舍受亦複如是,皆是無常之法。既是無常之法,則顯然非是真正受苦樂者。唯有自心如來,雖離見聞覺知而不受六塵境界中之苦樂觸,然而卻是世世通貫而不曾刹那間斷者,卻是世世承受前世善惡業果報,而令一切善惡業苦樂皆能如實現行,而在自身所生之七識心上受報者。如是真正能實現善惡業果報者,方是真實受苦樂者。

  

  由此可知真實的佛法絕對是自作自受,這個理論若不能成立,則佛法要全部改寫,如此釋印順出家學佛變成毫無意義;

  因為自作自受即是因果法則,如果這個法則不能成立,佛教就不成其為佛教了。

Shixiang摘編自救護佛子向正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