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與“無我”

(2016-12-19 11:49:31) 下一個

“我”與“無我”是佛法裏麵一個很重要的題目,因為佛法在在處處都在講無我。可是無我是不是究竟法呢?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也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課題,但是大部分的人是很難把它弄清楚的,這不是隻有末法時代的今天才這樣,而是自古以來就已經是這樣了。

  然而什麽是“我”呢?一般人所常說的“我”和佛所開示的“我”,究竟是一樣還是不一樣?佛法中又常教導眾生要“無我”,這個“無我”又是指什麽呢?相信您一定很想要知道這其中的道理所在,現在我們就先簡單地為大家略說一下。“我”可以分成兩部分:一個是佛所破斥的“我”,另一個是佛所說“真實的我”。“無我”也可以分成兩部分:一個是佛所說的“真實的無我”,另一個則是“眾生假我的無我”。

    接下來我們將先為大家介紹,一般人所熟知的“我”與“無我”之後,再繼續說明佛所說真實的“我”與“無我”。希望藉由這個單元的闡述,能夠厘清您長時以來的疑惑,建立正確的佛法知見;若能因此而了知“我”與“無我”的真正意涵,相信對您今生乃至未來際生的道業,將產生莫大的幫助。

  首先我們就先來說明“我”這個題目,“我”可以分成二大類:第一類是講世俗的我和常見外道的我,那就是每一個正常有情的覺知心。如果沒有覺知心,就隻能算是一個不正常的有情,覺知心是成為有情眾生的基本要件。

  一般人在小的時候,多半會以為身體就是我。譬如在學校裏被同學欺負了,回家向爸爸媽媽告狀說:某某人打我。這就是以身體為我的例子。漸漸長大以後,看見有人會因為年老、疾病,或是意外而死亡,就知道身體會壞掉,所以身體不是我。身體壞了以後就繼續去投胎,那麽應該是我這個覺知心才是我,這就是以覺知心作為真正不壞的我。

  又譬如:有人因為看見人生有種種的生、老、病、死痛苦,想要脫離這些痛苦而開始修行;在修行過程中,他就會去探討:,我應該要如何修行才能離苦得樂呢?後來他發覺:原來人之所以受苦,是因為被貪、瞋、癡、慢、疑等錯誤的觀念和執著所係縛了,所以應該要離開貪、瞋、癡、慢、疑等煩惱,就可以離苦得樂。那究竟是誰離開貪、瞋、癡、慢、疑呢?原來是這個“覺知心的我”,隻要覺知心不去領受這些痛苦,我就解脫了,這就是成為常見外道的我。

  第二類是佛門錯悟凡夫的我,這類的我見有很多,譬如:有大禪師說:“什麽法都不要執著,把一切都放下,放下了,你就可以開悟。”請問菩薩們:當您把一切都放下了,您開悟了沒有啊?沒有啊!三界中最能放下的人就是阿羅漢、 辟支佛了,可是阿羅漢和辟支佛悟了沒有啊?沒有。意思是說,那些錯悟的人被“我”所係縛了,並不是您把“我”放下,一切法都不執著就是開悟了,不是這樣的;因為這個覺知心的我見沒有斷除的時候,就沒有辦法悟得大乘菩提,覺知心的我見沒有斷除時,您就被我見所係縛,因為覺知心就是“我”,覺知心就是佛所破斥的常見外道我。

  另外有大居士認為:能夠觀照的心就是真如,要能夠常常照顧好這個心,不要讓祂亂攀緣,那就是實相心了。然而,這個能夠觀照的心正是意識,這也是“我”,和常見外道我沒有差別。除此以外也有人認為:一念不生的覺知心就是真心。這一類人都是以離念靈知作為常住不壞的法,其實仍然是意識。他們又認為離念靈知性就是佛性,這都是以意識和意識的心所法作為常恒不壞的“我”,全都落在我見之中,未曾離開意識境界,也都是沒有證得第八識如來藏的人,都是錯悟之人。

  另外還有一種人他認為:能夠經曆十方三世輪回生死的心,不是一般人所熟知的意識心,而是另外一個意識細心,而那個意識細心,是不可知不可證的。然而不可知不可證的,能不能算是佛法呢?不行。因為 佛所教導我們的法,每一個法都是可知可證的,我們隻要跟著 佛所說的法來修行,就一樣能知能證 佛所說的法,這才是佛法。

  乃至也有人認為:意識的極細心是來往三世輪回的心。請問菩薩:意識細心、意識極細心是不是意識呢?仍然是意識啊!既然是意識的話,佛說:“意、法為緣生意識”。是由於意根與法塵相觸作為外緣,然後以如來藏為內因,才能生出意識啊!意識既然是內因與外緣和合所生的法,那祂當然不可能是來往三世的主體識囉!所以說意識的粗心、細心、極細心都不是根本心。因為事實上,沒有不可知不可證的意識心,而一切粗細意識都是因緣所生之法。所以意識絕不可能是來往三世輪回生死的主體識。

  佛在《阿含經》中說:一切粗細意識皆是可知的,皆是緣起之法。所以說意識細心,不論細到什麽程度,都不是不可知的,當然就不是不生滅的實相心了。不可知不可證的意識細心或極細心,其實是一種妄想,是人為所想象施設建立的虛妄法 。

  綜合以上所說兩大類的“我”,都是意識,都是三界的我,三界的我是佛所破斥的,因為三界的我,統統都是生滅變異的法。如果它不是有變異的,它就不可能在六塵中有了知的作用存在,但是我們卻可以現前證實祂有了知的作用:既然於六塵有了知的作用,當然就是有變異的法,有變異的法,就不可能是真實的法,有變異的法是生滅的法,那它就是一種無常,無常就是苦,苦怎麽會是真實我呢?苦一定不是真正常住不壞的法,無常也一定不是真正的我,隻有恒常不滅的,而且是無始無終、離苦離樂的,那才是真實不壞的我。

  三界內的“我”就是意識覺知心,就是世俗的“我”、常見外道的“我”,也是佛門中錯悟大師所說的“我”。這個“我”,是 佛在四阿含諸經中所極力破斥的,佛說:這種“我”不真實,所以說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我,都緣起性空。緣起性空是在說一切諸法的空相,也就是說,我們的五陰、十二處、十八界它是暫時有,不是真實有,你可以體認它現前存在,但它不是永遠存在,不是永遠不壞的我,所以依世間法假名為“我”,但不是有情眾生真正的“我”。

  接下來,我們繼續來探討“無我”,“無我”的部分也可以分成兩大類,第一大類是屬於斷見之無我。所謂斷見之無我,是指外道或佛門中的斷見論者,他們現前觀察我的五蘊,是不是真實不壞的法呢?觀察的結果,發覺我的色、受、想、行、識,都不是不壞的法;又繼續觀察自己的十二處、十八界,都是暫時而有終必壞滅,都是不真實的,那當然“我”就是虛假的,“我”是四大假合而有,借著父母、四大以及食物為緣而成就的;覺知心的我是假藉六根與六塵相觸為緣而成,所以覺知心的我不真實。既然十八界我裏麵沒有一個法是真實不壞的法,那當然是沒有真實不壞的我存在囉!既然沒有本來已在的“我”,怎麽能夠說有“我”呢?他們認為“我”完全是因緣假合而成,一切眾生都是緣起性空,所以人死了就全部都沒有了,死了以後就是一切法空,這就是斷見論者所說的“無我”。

  第二大類是常見論者的“無我”。主張這一類“無我”的法師居士們常說:當你打坐到一念不生的時候,你不要對自己起執著,也不要去對世間的一切法起執著,然後你來反觀你自己的心,也就是覺知心自己是空、無相,那就是空性了,這樣就是證得真如法身了,不但是證得真如法身,而且是佛地的真如法身。

  然而他們所證得的真的是真如法身嗎?當然不是。他們所證的真如法身,卻是意識心,不但沒有證得第八識,甚至連第七識在哪裏都不知道,這就是他們自以為是“無我”的無我法,其實還是常見外道的“我”;他們以為我不執著我,就是無我,但是當他們不執著我,其實還是我。因為佛法中真正的無我,是把覺知心自己給否定掉,才是無我的見道;把覺知心自己和作主的自己給滅掉,才是無餘涅槃的無我。這一類人一直主張要永遠保持覺醒,讓自己的覺知心不滅,永遠一念不生要保持我不滅,這其實就是我見與我執。由於這種錯誤的認定,以為覺知心不執著一切法,就是證得無我,其實就是我見。所以這種無我是錯誤的無我,不是佛法中真正的無我。

  以上所說的是斷見論者和常見論者的無我,都是依意識心常見的我而有的無我見,其實都沒有斷除我見,也都是沒有實證無我的人。

  接下來,我們繼續來探討 佛所說真實的“我”與“無我”。佛所說的三乘菩提都在說無我,然而無我的真實道理卻常為諸方的出家、在家大師所誤會,他們總以為佛法無我之理,就是在講緣起性空、一切法空。因此每當聽到有人說不空的如來藏,便會誣指為是同於外道之神我、梵我思想,誹謗這種法義不是佛法,不是 佛所說的原始佛教。然而原始佛教的四阿含諸經中,固然說有無我之法,卻也處處說“我”。這樣的“我”或說之為涅槃之本際、諸法之實際、如、識緣名色之識、或說為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或說為有分識,乃至四阿含中也直接說之為我。

  而大乘般若諸經中,則說之為非心心、無心相心、無念心、無住心、菩薩不念心,並說如是之心是實相心;說如是心從無始劫來,不曾暫起一念、不曾念一切法、不住一切法,不曾示現見聞覺知心相,說如是心乃是非心之心。在般若諸經中,佛也廣說如是心之中道性。又說此心於三界六道一切法中皆是無所著心,說此心即是涅槃實相,說此心不受生於三界六道就無一切法。所以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識界乃至無意識界,十八界俱滅,就沒有一切法可說,隻有如來藏獨存。

  世間法如是,出世間法亦複如是,都是依這個實相心而有。所以說此識住於涅槃位的時候,“無無明乃至亦無無明盡”,甚至說“設若有法過於涅槃,亦複如夢似幻。”也就是說一切法都是這個涅槃識之所出生與顯現,離開這個涅槃識--如來藏,也就沒有一切法可以存在。由這個實相心之體性,恒常而永無滅盡之時,非如蘊處界之生住異滅,無常必壞,是故假名說之為我;非如蘊處界之無常故說無我。而此實相心能生眾生我性之蘊處界,本身卻是無我性;二乘無學若未回心大乘而證此心者,亦不能知之。由這樣的正理,可知般若所說無我法甚深極甚深,非諸未悟之人所能知之;因此說一般錯悟或未悟之大師都無法了知,往往錯解不能真知“我”與“無我”的真實義。

  而三轉法輪的唯識經典就宣說了第一義諦般若之種智,闡明能變生三界六道一切法的實相心――阿賴耶識之體性,內容包括了一切世間有漏法種,出世間一切無漏法種,一切種子之流注等種智正理。由是宣說,這個根本識的種子流注,所示現的有根身以及七轉識、七轉識相應的五十一心所法、法處所攝色、心不相應行法以及六種無為法等。為了說明這樣的法性,乃說第二能變識末那,及說第三能變識意識乃至眼識,遂有四緣五果等法之宣說,構成了百法明門的增上慧學一切種智。

  如是一切種智正理,故說蘊處界無我,實則正說法界之實相、一切法界根源之第八識――如來藏。這個第八識離見聞覺知,寂靜涅槃,從不思量作主,所以說為“無我”。如是體性,乃是一切佛門證悟之人皆可親自領受體驗者,由是而生般若妙慧。然此如來藏雖具如是無我性,但由其無始劫來常住而不間斷,複又盡未來際也不間斷,是故方便說之為“我”。

  又因此第八識,具有如是恒而不斷之常住體性,及含藏一切世間出世間、有漏無漏法種的緣故,能令一切佛門證悟之人,由其所悟之佛菩提智,而得以漸漸轉化八識田中一切煩惱障之現行及習氣種子;也能以佛菩提智,而漸漸斷盡無始無明所知障,使第八識之內涵得以究竟轉變清淨,斷盡阿賴耶性及異熟性,改名為真如,成究竟佛道。

  由於第八阿賴耶識具有這樣子功能體性,雖然常具“無我性”,但 佛於三乘經典中,卻常方便說之為“我”,以其常住法界永不斷滅故,如是雙具我與無我之正理,方是究竟了義佛法。一切有誌修學乃至弘揚正法之佛門中人,皆應具足了知如是我與無我之正理,方能於自度之後得以廣度眾生,也可免除自誤誤人之未來世不可愛異熟果報,則來日之見道和悟後之修道,皆是指日可待。

  以上為大家說明的是“我”與“無我”的真實道理,如是正理,乃是一切回歸 佛陀本懷的佛子所應信受奉行者。希望您在聽完我們的說明以後,能夠厘清以往對“我”與“無我”的錯誤見解。

Shixiang摘編自interne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