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現代人大多已駕輕就熟的“互聯網”,於我這個新手而言,卻也還是蠻有興趣的。平常夜裏失眠老是抽煙發呆的時候多,現在就算是有點事情做做了。於是,蝸牛般地敲著、敲著鍵盤,也就有了前些日子的幾篇照著鏡子素描的自傳性質的文字。
忽然想到“趙紫陽現象”的話題,可不可以也談談呢?我想當然可以,何況大家前一陣子都在談呢!有幾句話說出來也是和讀者諸位商榷商榷的意思。那麽,什麽是我要說的“趙紫陽現象”呢?這也無非是指趙紫陽先生的生平、他八九年五月中旬的“落難”、他的去世、海內、外的悼念活動、以及如何評價趙紫陽的問題。
今年年初,我剛好在長沙和兩位“民運”難友一塊兒聊天說話,話題就是趙紫陽先生的逝世。說是當局肯定要強化監控措施,特別是北京;還說類似胡耀邦的那次,說不定又引發第二次八九民運呢!我當即表示說不太可能。其實,個中緣由,形勢判斷,大家都心知肚明,也隻是口裏這麽說說而已。後來的情況也正如媒體報道的一樣,北京抓了幾個人,趙家靈堂向私人開放,賈慶林等出席八寶山葬禮,趙的遺體覆蓋以中共黨旗。與國內民眾較為冷淡的氣氛比較,海外的悼念活動則聲勢浩大、場麵熱鬧。紀念者同情趙紫陽,讚美趙紫陽,到處設靈堂,搞集會,以此抗議中共對八九民運的鎮壓和對趙紫陽的迫害。
中國人素有不說死人壞話和為尊者諱的傳統。更有甚者,在很多人心目中,似乎某人的官職越高,他的道德、學問、功勳也就越高。倘若趙紫陽先生隻是一位“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之輩,不說也罷。但他卻是一位大大有名的政治公眾人物,也是“89民運”的關鍵人物之一,關乎中國政治的過去和未來,實在很有客觀評價的需要。
趙紫陽先生的追隨者和吹捧者似乎早就把趙喻為中共的異數、中國人民“良知”的代表、改革開放功勳卓越的領導者,等等。種種溢美之詞,一時濫殤於媒體。更有好事者提出要為趙紫陽去爭取“諾貝爾和平獎”,仿佛趙紫陽竟成了俄羅斯的哈薩羅夫、南非的曼德拉、波蘭的瓦文薩、緬甸的昂山素姬似的。因此,我想坦率地為這些人士指出如下幾點:
一、趙紫陽臨死也沒有退出中共,更遑論反對中共。他雖然反對戒嚴令,但對公眾並無隻言片語,5月19日,也隻是說了一句:“同學們,我來晚了……”而已。即使麵對中共對其自身16年的誹謗和軟禁,他也隻是默默的忍受著。這或許能反映其具備“高度”的中共黨性,但於我輩眼裏卻難免有“懦夫”之嫌。或許,有了“八寶山葬禮的黨旗覆蓋和賈慶林規格”的待遇,九泉之下的趙紫陽當不至於死不暝目了。
二、趙紫陽的遭遇固然值得同情,他的逝世也值得紀念,但比之“六四”大屠殺中被機槍掃射或流彈擊中而付出生命代價的無辜冤魂,比之那些敢於不畏犧牲英勇抵抗中共暴政的血腥鎮壓的人民自由戰士,趙紫陽的不幸則難免顯得平凡,其精神也難免顯得蒼白,因為二者實在不可同日而語。
三、“八九民運”時的中國社會背景有如下幾點:一是“價格闖關”的改革措施失利,造成通貨膨脹,物價飛漲。二是全民經商,人人向錢看,中共各級官員則“近水樓台先得月”,一時官倒遍地,腐敗盛行。導火索則是民望很高而政治受屈的胡耀邦的逝世。老實說,時任總書記的趙紫陽本人,在這幾點上也都很難說得上是沒有絲毫責任或者完全清白的。“八九民運”的鋒芒便曾指向中共政治特色的“太子黨集團”(也即鄧、李、趙等人家屬)。胡耀邦的被迫下台,趙紫陽卻也不置一詞,似乎 樂觀其成。順便說一句,胡、趙雖並列為中共“開明派”改革家,但與兩袖清風、個性鮮明的胡耀邦相比,趙紫陽在中國民眾心目中的地位也難望其項背。
四、80年代初有“要吃糧,找紫陽”、“安徽鵬程萬裏,四川紫陽高 照”的說法。這是趙紫陽生平最大的、也是實實在在的功勳,卻 也是中共的功勳。並且,這“功勳”的政治含義的背景為何物呢? 無非是指中國的一切都是中共的,中共“皇恩浩蕩”,把土地經營 權恩賜與中國農民,農民自是感恩戴德。
五、1989年5月17日左右兩天吧,趙紫陽在“宮廷會議”上落難了。他在中共高層政治鬥爭中敗下陣來,成了鄧小平所需要的政治犧牲品和替罪羊。明白人不難看出,趙紫陽所代表的隻是中共體製內的“開明派”。他在中共高層旗幟鮮明地反對戒嚴與其“開明政治”理念固然有關,更 多的是出於黨內鬥爭的需要。同樣的,他的“世行”講話、會見 戈氏的講話,也莫不如此。可以說,趙紫陽在89民運中,或是深 陷於中共“黨性”與“人民性”的固有矛盾之中不能自拔,進退 兩難,難以作為,或是不曾具備俄羅斯葉利欽式的個人氣魄和膽 識,敢於背水一戰,放手一搏,旗幟鮮明地站在廣大學生和民眾 一邊,象“高自聯”代表學生利益一樣,從而真正的成為人民利 益的代表。
統觀整個學潮,趙紫陽所選擇的策略,如他的出訪朝鮮,對“高自聯”對話要求的漠視,他的“高爾夫球”態度,應該能夠說明趙隻是一個“機會主義者”中的中共官僚。他並未很好地和人民結合來壯大力量,從而敗在握有實權更有經驗的鄧小平之手當屬自然。其實,不管趙是否曾有意挑戰鄧小平,他個人也難逃中共政治犧牲品的角色。
悼念趙紫陽活動已經結束了。呼籲也罷,抗議也罷,出於至誠也罷,出於策略也罷,人們對趙紫陽說了很多溢美之詞,但這一切似乎都消解於中共的“黨旗覆蓋和賈慶林規格”的對應辦法之中。
中國政治的憲政民主化道路依然漫長!
餘誌堅
2005.6.30於湖南瀏陽
這是言過其辭,
為什麽這麽多逃出來的民運領袖們都沒有一個死的?
為什麽他們也說不出犧牲的同伴呢?
合理的判斷是: 犧牲的人大概有,一定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