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酋,沙漠裏的一片海市蜃樓

世界太大了,書本裏讀到的未必都是真相,出去看看才知道。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格魯吉亞: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斯大林的故鄉

(2016-05-26 23:36:18) 下一個

 

格魯吉亞: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斯大林的故鄉

2016-05-27

格魯吉亞人認為自己的國家最美。傳說祖先邀請上帝參加他們的歌舞宴會,上帝感動將自己的一片土地賜給他們的祖輩。 格魯吉亞確實也是好山好水,北靠高加索山脈,西鄰黑海。盛產葡萄和酒,當地人稱是他們的祖先最早開始釀造葡萄酒。

首都第比利斯(Tbilisi)位於國家東部,坐擁庫拉河穀。相傳早年國王來此狩獵,驚奇發現受傷的錦雞在硫磺溫泉裏治愈,於是在此建都。

因此第比利斯在格魯吉亞語裏有“溫暖”之意。在河穀的下遊有古老的溫泉浴池數座。

格魯吉亞位於絲綢之路中部,列強們從來都想掌控。在曆史上先後被波斯,拜占庭,成吉思汗蒙古,奧斯曼和沙皇俄國占領。首都第比利斯被毀過29次,但格魯吉亞人沒有被征服。立於首都山頂的“格魯吉亞母親”雕像表現了人民的意誌:朋友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有利劍。

格魯吉亞是最早接受基督教的國家,早在公園4世紀時就立為國教。

格魯吉亞的基督教屬於保守的格魯吉亞東正教派,保持著許多老傳統。教堂也是獨特風格。

1996年新建成的三一教堂是世界上最高的東正教堂,也是城內重要景點。

三一教堂占據第比利斯山坡高點,教堂的園地像座公園。

城裏還有幾處長著洋蔥頭的俄羅斯東正教堂。在格魯吉亞還生活著一些前蘇聯的俄羅斯人。

在第比利斯的老城區還有幾座猶太教堂,有少數猶太人居住在這兒。

第比利斯老城區的建築風格多樣,最耐看的是格魯吉亞特色的小樓。露台長廊很有東方風味。

每家的窗戶外牆都有獨特的裝飾花樣。

有的也演變成有點像古羅馬式樣。

也有現代的模樣,可是有些窗台有點像違章搭建,但也不難看。

一座小塔樓看上去要塌。別擔心,這不過是格魯吉亞人的一點幽默。這是一間小劇院,鍾樓裏的木偶每小時都會出來表演。

換路燈的“工人”也已經幹了好幾十年。

格魯吉亞人似乎很熱衷於表演藝術,隨處可見街頭小表演和莊重的大劇院。

這座巴洛克風格的劇場正在上演現代芭蕾劇,可惜沒機會進入一睹。

第比利斯的幾條主要大街是一片歐洲氣派,反映出近代史上英國,德國和蘇俄文化的影響。

這座酒店的風格很像巴洛克。

這座銀行明顯是英式維多利亞建築。

這一段街道似乎更像德國南部小城。

這幾座挺拔的俄式大樓是格魯吉亞科學院。

明顯是前蘇聯的遺產。

第比利斯有兩條地鐵線,建於1966年,有顯著的蘇聯特點。

當時正值冷戰,地下深達百米,據說能防原子彈。

格魯吉亞是前蘇聯領導人斯大林的老家。後來還有幾位蘇聯高官來自格魯吉亞,包括蘇聯最後的外長謝瓦爾納澤。他和戈爾巴喬夫一道與美國談判,結束冷戰。後來也成為格魯吉亞獨立後的第二任總統。

市中心的列寧廣場現已改名為自由廣場。

當年在這兒爆發了脫離蘇聯的遊行。

脫離蘇聯後的格魯吉亞爆發出強烈的反俄情感。年輕政客沙卡士威利領導了“玫瑰革命”推翻謝瓦爾納澤成為總統。後又挑起一場對俄國的武裝衝突,但沒得到預想的美國軍事支持,反被普京打臉。

沙卡士威利當總統七,八年,在庫拉河畔興建了“政績工程”現代派藝術建築一片。

有玻璃頂的“和平之橋”,

還在山頂建了新總統府,可是沒住幾天就敗選下台。接下來就是“新民主國家”常發生的政治怪圈:沙卡士威利遭起訴在位時濫用職權,2013年放棄格魯吉亞國籍逃亡烏克蘭。在烏克蘭卻被任命為州長,繼續當反俄反普京的先鋒。

有意思的是從大街拐進邊街小道房屋看起來都是常年失修,完全沒有大街上樓房的光鮮。

其實大部分房屋的原貌應該是有模有樣。

可有些房屋的情況很糟。

街上也有許多高檔豪車,但聽起來像拖拉機賽跑。原來都是進口老舊車改造。

街頭有許多乞丐。這和其他幾個東歐國家很像,經濟發展緩慢,老年人的退休金沒幾個錢。政客們忙於許諾競選,聰明的官員把錢花在裝門麵。

格魯吉亞最有特點的美食當屬肉包子。這可不是咱們的蒸包子,是水煮包子,味道還鮮。

最著名的甜食像香腸,一串串掛在街邊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