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奇是巴基斯坦最大城市,金融中心,相當於巴國的上海。1947在英國結束近兩百年殖民統治後真納領導穆斯林脫離印度而立國巴基斯坦。卡拉奇是建國時的首都。(首都後來搬到新建的伊斯蘭堡)真納生於卡拉奇,在此生活多年。圖為國父真納的陵墓,是卡拉奇的重要地標之一。
白色大理石的陵墓具有典型的伊斯蘭風格,宏偉而簡潔。需要一提的是陵墓內的大水晶吊燈由中國政府所贈。衛兵見到中國人會用中文打招呼,凸顯中巴友誼。
其它的地標多為英國殖民統治時留下的建築。1865年建成的 Frere Hall,雖經150年的風霜,仍能顯出當年的輝煌。
在卡拉奇的“華爾街”上的KMC大樓建於1930年,具有英國維多利亞風格。
信德省高等法院也是建於殖民時代。
信德省科技學院大樓門窗有所損壞,但氣勢不減。
獨立後的建築亮點不多。但街頭公園的幾處伊斯蘭藝術還是比較耐看。
日落時分,殘陽盡燃。
獨立後的巴基斯坦徘徊於民主選舉和軍事政變之間,政客和將軍輪流表演。時下正值地方選舉,街頭集會,彩旗翻飛,口號連天。
經濟發展規劃缺乏長線,蹣跚前行,少快多慢。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電力不足,卡拉奇道路擁堵不堪。就在前天一列長途火車脫軌,數十人傷亡。
交通工具五花八門,神通各顯,眼花繚亂。有傳說中的大篷車,
突突車,
驢力車,
駝鈴也回蕩在城市邊。
近年來巴基斯坦又飽受伊斯蘭極端保守勢力困擾,恐怖襲擊使疲弱的經濟雪上加霜。
巴基斯坦身處困境,昔日的盟友美國已漸行漸遠,向宿敵印度靠近。看來隻有靠鐵哥中國才行。習大大的一帶一路給巴國帶來福音。修鐵路,建電站以解燃眉之急,亞開行貸款緩解捉襟見肘的財政。昨日巴官員在中巴經濟論壇上對“中國兄弟”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卡拉奇的酒店裏也常見參於項目的中國人。
拉合爾是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旁遮普的省府。旁遮普平原是南亞次大陸最富庶的地區,被稱之為麵包籃子。印,巴分治後一分為二,另一半歸印度。圖為城標巴基斯坦塔,集合伊斯蘭,莫臥兒和現代派藝術的因素。
拉合爾又稱為巴基斯坦的文化和教育之都。數代王朝統治文人墨客聚集,留下深厚文化積澱,音樂繪畫燦爛。
1300多年前從長安來取經的唐僧玄奘和尚曾路過此地,有所記載。當時這兒還是以印度教和佛教主導的克布爾·沙哈王朝。
後來伊斯蘭教從阿拉伯東傳,巴基斯坦一帶逐漸穆斯林化。幾代穆斯林王朝在拉合爾建立城堡。
最著名的當屬莫臥兒王朝時建的拉合爾城堡。莫臥兒王是成吉思汗的嫡係子孫,王朝從十六世紀起延續兩百多年,包攬印巴版圖的大部。
王朝城堡規模宏大,頗具雄心。
屢遭戰亂,宮殿庭院嚴重毀損,但身在其中仍能感到當年王朝的強盛。
主殿裏仍有身著莫臥兒帝國時期軍服的衛兵。
可惜的是巴國城市管理水平欠佳,景點維護和保養缺乏。難怪有人稱拉合爾城堡是“一幅描述衰落帝國昔日輝煌的無精打采的畫卷”。
Badshahi 大清真寺也建於莫臥兒王朝,一度為世界最大。
廣場可容納數萬人做禮拜,
清真寺內飾工藝絕倫,巧奪天工。
18世紀莫臥兒王朝衰落,錫克人一度掌控拉合爾。錫克人是旁遮普的主要族群,但1947年印巴分治後大部分被趕到印度一邊。但仍有少數留在拉合爾。圖為錫克教神廟。
18世紀起大英帝國逐漸蠶食印巴大陸,19世紀開始殖民統治。當時建的拉合爾火車站,具有典型的“莫臥兒+歌德”式風格。
巴基斯坦和印度關係可以說是一言難盡。都為同根生,卻為宗教而分。獨立後數次戰爭,互為仇敵,打斷骨頭也剪斷了筋。 巴印邊境關口的日落前降旗可謂儀式隆重,且妙趣橫生。帶著孔雀冠狀頭飾的巴,印衛兵在邊境兩邊踢腿瞪眼,觀眾口號震天。
士兵敵視對方的動作威武誇張,觀眾愛國熱情沸漲。但在外人看來有點像鬥雞,忍俊不禁。
不過中巴關係可以說是沾了火的鐵,成了鋼!雖然巴國到處防恐設關檢查,一張中國人的臉就是友好通行證。到處有人對你表示友好,年輕人紛紛要和你合影。不好意思,一不小心做了一回影視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