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視連續劇"阿信"是留給我印象很深的勵誌故事。三十年前當我提著兩個沉重的大行李箱漂洋過海來到楓葉國從零開始的時候,我在忐忑不安之下也暗自寬慰過自己: 阿信身處那麽貧窮困苦也能奮發圖強,我怎麽不行?!
九十年代初期的加拿大,尚未從幾年前的經濟危機中解脫出來。初來乍到的我,滿耳聽到的,除了"蕭條","蕭條",還是"蕭條"。我心裏開始發慌: 我是抱著放下身段,自食其力的滿腔熱情遠道而來,如果光有吃苦的心氣,卻沒有吃苦的機會,這前麵的路,咋走下去?
開學了,我一邊上課一邊頻繁地出入校園裏的學生中心。學生中心的大樓裏有餐廳,有信息交流室。我雖然下了課後早已饑腸轆轆,但是在經過餐廳時目不旁視。我的目的地是信息交流室。在那裏,我每天瀏覽張貼在牆板上的招聘廣告,抄寫下聯係電話,然後回家逐一申請。
一兩個月下來,沒有幸運光臨。我強忍著對未來的焦慮,一天天精打細算著眼前的日子,更是不敢怠慢我的學業。有一天,我在學習室查資料做功課,耳畔傳來一陣京味十足的普通話。我抬頭望去,隻見一個年輕女士領著一對華人長者,邊漫步過來邊向隨行老人講解四周的一切。很快,我和她四目相對,我們刹那間同時對對方發生了興趣。
"從中國來的嗎?"她馬上走了過來。我們開始攀談,介紹彼此。原來她是位北京姑娘,比我早兩年來到這裏,在同一個專業攻讀,算是我的學姐了。學姐半年前已經畢業,此刻她是領著男朋友的父母參觀自己當年"艱苦奮鬥"的地方呢。作為過來人,學姐很同情我的處境,她安慰鼓勵了我一番才姍姍離去。
不久後的一晚,學姐打來電話,關心我工作有沒有著落。得知我還在四處碰壁,她說,她有一個掙錢的機會,問我願不願嚐試? 原來,她前些時候回國探親訪友,順便帶回來了許多中國傳統工藝品和聖誕裝飾品,她想試試本地市場對"中國製造"的反應。學姐打聽到,咱小城的市中心有個YMCA (基督教青年會),將於聖誕節前舉辦多元文化展。此次展覽提供免費攤位,學姐已經預訂下了一個。她自己最近有點抽不開身,如果我能幫她擺擺攤,我們可以三七開或者四六開分成。
真要當阿信了? 我非常興奮,一口答應。第二天我應約來到學姐的住處。她和我一起過目了準備出售的小商品,有剪紙,布藝,擺件,繡品等等。我覺得這些物品做工精巧,看得讓人愛不釋手,便信心高漲。學姐給每類物品定了價,應該是自說自話地估了價。然後她給了我兩個黑色大垃圾袋,我們把東西小心塞入,紮口。我就提著兩個大袋回家了。
我那時與幾個香港女生合租一套公寓。她們都比我年輕,兩個讀高中,兩個讀本科。雖然看出來她們也不是富貴人家的孩子,但是她們至少不必為學費生存發愁,而且她們也沒有移民紮根的執念。我知道我們是兩個世界的人,隻是因著機緣巧合暫時落在了同一個屋簷之下。那晚當我提著兩個沉沉滿滿的垃圾袋回到公寓,正在客廳嘻鬧的女孩們用驚訝疑惑的眼神審視了我。雖窮卻傲的我徑直回到自己的房間,我的自我感覺依然良好:我不欠世界一個解釋!
多元文化展銷會是在周末。我起了大早,手提著兩個大袋出門了。夜長寒酷,臨近歲末的淩晨,天上的星星尚未褪去,地上的積雪覆蓋凍冰。我每三五步一個歇停,兩袋物品此刻顯得格外沉重。兩手生疼,不知是凍僵的疼,還是提重的痛。YMCA在市中心,這小城方圓,對窮學生而言,理所當然的交通工具就是雙腿。我在冷風中喘息,這時一位路過的西人男士停下,關切地問我可否需要幫助。我笑著謝絕了。
終於找到了事先查好的地方。YMCA裏溫暖而安靜,我來早了。工作人員把我的攤位指給我: 在麵積不大,陳放了七,八個展覽桌的展廳裏,我的攤位在挺顯眼的位置。我拿出裝飾桌布鋪好,開始將垃圾袋裏的藝術品一一拿出,擺列開來。做著做著,其他的商家也陸續到了,人氣開始旺盛。我是早起的鳥,我已萬事俱備,該坐下舒口氣了。
我好奇別的攤位的物品,便踱步轉悠,四下瀏覽。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對麵的一個攤位,由一位個頭不高的日本女士在張羅。她熱情地招呼我。無疑,她的桌上,擺放的都是日本的傳統工藝。她的西人丈夫,被她的小巧玲瓏陪襯得格外高大,一直在旁邊為她配合著體力搬運方麵的下手。
人越來越多,我趕緊回到自己的攤位。我笑臉歡迎每一個光臨的潛在顧客,給他們講解中國工藝的神奇和精致。瀏覽者們大多禮貌地聽著,微笑致謝,然後又禮貌地離去。我讀書的這座小城,人口以歐洲後裔占據絕大多數。來參觀文化展覽的人,穿著體麵,投足文雅。第一次,我隱隱地體會到了文化的隔閡。我認為最可愛的中國工藝,他們並不問津---盡管他們也有好奇,然而神秘歸神秘,那些東方元素依然不是他們骨血裏的東西,所以沒有能夠引發共鳴。
我失望之餘,放眼對麵的日本攤位,看到那個女生和我一樣寂寞。我不讓自己的熱情輕易消退,堅持對每一個願意停留駐足的人有問必答,堅持耐心而快樂地待人接物。也有少數的顧客,想要還價,可惜我是替學姐擺攤,她事先並沒有給我太多的價格自主空間,我不敢越位,隻好錯過。大半天的消磨,隻有幾樣中國製造的聖誕裝飾,被選中賣出。終究,隻有浸潤了西方文化的"中國製造",才會被這座保守的小城所接納。
收攤的時候到了,人潮已經褪空。我開始重新往垃圾袋裏放回物品。"Hi,"我聞聲抬頭,是對麵的日本女生站在我的攤前。"看來我們的物品都沒有激發什麽轟動哈,"日本女生幽默地解嘲,"其實你的東西多麽地可愛啊,我來買下幾件吧!" 我瞬間感動,強烈體會到兩個東方人在西方世界裏抱團取暖那般的惺惺相惜。她把刻紙,掛件,繡巾,香扇等各類物品都挑了一樣,遞給我現金,沒有一點還價。
這時她的西人丈夫也收拾停當,走了過來。他掃了眼太太買下的"中國元素",溫柔地稱讚了太太的眼光,然後關切地問我怎麽回去。我說我是走著來的,也會走回去。"哎呀,這麽冷的天!"他們驚呼。"親愛的,我們送她回去吧?"日本女生轉向丈夫。"當然,沒的話說!"她先生答道。
我是帶著哭喪的心情去向學姐交差的。一天的辛苦,我分得20元。看來,阿信真不是人人都能當的。至少,在我親眼目睹中,那個來自阿信故鄉的日本女生,經曆的是和我一樣的窘境。
人的記憶,隨著情感而不由自主地做著篩選。這麽多年,我似乎刻意不願回想攻讀學位的兩年留學生涯裏曆經的細碎。因為,那許多細碎,伴隨著身體的疲憊,困倦,饑寒,夾帶著精神的失落,彷徨,焦灼。重溫這些記憶,會讓天性多愁善感的自己陷入無盡的自哀自憐。於是我選擇掩埋,像鴕鳥一樣,企圖將我的加國人生塗抹得隻留下彩虹玫瑰,隻充滿了幸運兒一般的詩情畫意。
有意思的是,時光,是真正的魔術師。隨著時間的推移,今天的我又越來越興致勃勃地想把這些曾經讓我淚流滿麵的經曆從記憶深處挖掘出來。而且我驚異地發現,再度品味我的從前,我完全沒有了傷感,取而代之的隻剩下深深的感恩。我直到現在,都記得那天清晨在雪地路上為我停留的西人男士,和他溫柔的問候:"你好嗎,需要我來幫你嗎?" 我更忘不了日本女生和她紳士一般的西人丈夫。我為日本女生欣慰,有夫如此,異鄉也不會孤單!
那一天的"徒勞",在當時隻給我收獲了區區20元。而今天當我碼下這篇文章時,我已經知道,經過時間的發酵,我心境體悟上的受益遠不隻此。那麽,阿信不阿信,還有什麽可遺憾的呢?!
問候麥子好,喜歡亮媽給你的新頭像。:)
小小也記得“北京人在紐約”啊,我的擺攤記的下篇也會提到這部作品呢!留學移民之路大家走過來都不容易,欣慰的是我們今天能在一起互相數算昔日的點點滴滴,感受目前當下的美好。
文學城裏與你相伴,也是恩典。
讀著思韻的擺攤記,也勾起了自己對初來美國時的回憶,真的都不容易,特別理解思韻當時的心情和處境。
記得,有一年我媽媽來美探親,我們一起談論“紐約人在美國”那本書,我媽媽就對我和我妹妹說,你們也一樣,每個人的經曆都可以寫一本書了!
是啊,早年出國的留學生都有著自己酸甜苦辣豐富的經曆。
思韻這句話我特別有同感:“再度品味我的從前,我完全沒有了傷感,取而代之的隻剩下深深的感恩。”
你說的那些女性的境況,我也見過不少。不好去論斷每個人的case, 隻能說一言難盡。人與人之間,若能彼此不相辜負,當是最好。
暖冬姐當初也很不容易的,身體都透支了。讓我們好好珍惜當下,享受每一天的平安吧!抱抱暖冬姐!
禾兒也寫寫自己的故事唄,肯定精彩。你呀,惜字如金,然後總是製造一鳴驚人。:)
水星大哥周末愉快!
周末愉快,平安是福。
不管大環境如何,我們個人的足跡,如果細細品味,都能體會到上天的恩典。杜鵑周末愉快!
20塊,是你第一次賺的錢吧。我第一次端盤子,掙到1塊4毛6分錢,因為那桌隻有一個客人,隻吃了9塊錢的東西。:)那個老板很年輕,對我也不錯,但是我沒幹幾天就離開了,因為她對她媽媽很壞,她媽媽幫她在餐館帶位,她卻罵她媽媽。真的受不了這樣的女兒。
fan, mouse, monitor,key board 等等。別人都賣了七,八千元。我不會賣,隻賣了兩千元,另外兩千元是同事們幫著賣的。聽起來賣的錢很多,其實公司在成本上沒賺多少錢。因為電腦零件的價錢降了很多。(購買原件在當時也很貴)。那時候很多人自己都想組裝電腦,所以周末會去擺攤的地方買零件。
到異國他鄉的多年裏,打過不同的工,在一邊打工一邊修課的日子裏很辛苦。所以懂得移民生活的艱辛,也格外珍惜現在的生活。欣賞了,平安是福。
回憶是讓我們感恩的。所以我特別同意菲兒說的,我們各自的傾向或保守或開放,但是在大是大非上是一致的:感恩腳下的土地給了我們開創生活的自由。
她們學成多半回歸了,現在也不知道怎樣了……今日的香港……
我們老留,今天在自由世界憶苦思甜,多麽幸福啊!
讀著你的擺攤經曆,有幾分熟悉,也引起一些回憶。那時在學校一年一度的國際學生節時,也擺過攤。
讚思韻的好文,一個有底氣的人!
也特別同意藍天姐,“痛苦,磨難是人成長的催化劑,經曆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
思韻的擺攤,讓我想到了剛來美國時第一次做關於中國的presentation,就是用大垃圾袋帶了好多大家的中國小禮品,放在桌子上展示,還做了中國食物,那個時候連英文怎麽說兵馬俑都不會呢。時光如飛。。。。
我總是興致勃勃地回憶剛登陸那幾年打工的日子。 那時候年輕 無所畏懼, 對什麽都好奇,這些蒸騰的情緒把打工的苦累都壓過去了。
藍天姐保重!
迪兒你真該感謝你的先生,為你的家庭提供了基本的後盾。雖然我的經曆聽起來並沒有多麽“苦大仇深”,但是孤獨闖世界的那種焦慮,刻骨銘心。
讀了你的擺攤文,好有意思。到底你是有先生這一後盾,精神上比我放鬆。:)
高貴的人即使淪為做低端工作,也改變不了高貴的氣質,曾經我幹活的餐館老板懷疑地問我:你幹過嗎?我看你像老師, 一個stewardesse說我,你一看就是讀過很多書的人。
你看城頭佩尼寫的自傳,一個大學副教授,在美國,淪為黑民,什麽低端工作沒做過?同樣像她一樣幹那些低端工作的人,肯定是寫不出她的那些書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她的那些經曆,是多少錢也買不來的。
我也擺過攤,中國春節,為了孩子們的多元文化活動。思韻,如果再有多元文化的義賣,我敢說,今日若去擺攤,你的氣場一定不同了。
好喜歡你下麵的總結:
有意思的是,時光,是真正的魔術師。隨著時間的推移,今天的我又越來越興致勃勃地想把這些曾經讓我淚流滿麵的經曆從記憶深處挖掘出來。而且我驚異地發現,再度品味我的從前,我完全沒有了傷感,取而代之的隻剩下深深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