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開始喜歡回憶過去的東西。有人說這是衰老的表現,也有人說這代表著人的真正成熟,我更願意相信後者。俗話說: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不知天命怎麽能算成熟呢?
今天來回憶一下我兒時的旅行點滴。
外出看世界,是人的天性。兒時不懂什麽是旅行,隻要能跟著大人出門,坐上汽車,公交車,如果再有幸吃上點零食,那種美好的感覺,相信每個人都會終身難忘。
記得大概4-5歲的時候,父親出公差,假公濟私,帶著我坐汽車(就是卡車,兩個人坐在副駕駛座位上)一同前往一個地方,當時感覺離家挺遠的 ,其它都記不太清了,唯一留下的一個清晰記憶是在一個可以容納幾個人的池子裏洗澡。後來才知道,那是洗溫泉,洗溫泉的地方在臨潼叫 “華清池”。對,它就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1200多年前唐朝的大美女,唐玄宗李隆基的愛妃,楊玉環洗澡的地方。這是我記憶中最早的一次旅行,好像也是唯一的一次單獨跟父親的旅行。我人生的“第一次”旅行,就交給了“楊貴妃華清池”。
陝西臨潼是秦始皇陵墓 -“兵馬俑博物館"的所在地,我第一次去的時候,陵墓還沒被發現,如今已經是世界級的旅遊目的地。各國國家元首首次訪問中國的經典路線通常是:北京-西安-上海,去西安就是衝著"兵馬俑"而來。
70年代初期我正在讀小學,那時的中國,還沒有真正的旅遊事業,我的所謂旅行就是每年清明前後,學校組織全校學生去“烈士陵園掃墓",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同學們每年都盼著這一天早日到來,出發的頭一天晚上,興奮的幾乎睡不著覺。不僅有的玩,還有好吃的。我的經典旅行食品是“烙糖餅”,那個年代,糖是憑票供應的,通常過年過節才能吃上,你想想,不用上學,還能吃糖餅,能不興奮,睡的著覺嗎? 第二天,以年級為單位,同學們排著隊,喊著口號,唱著革命歌曲,一路步行一個多小時才來到烈士陵園,然後解散。大家先在不認識的大小墳頭轉一圈,這時候同學們談論最多的是哪個墳好看,哪個墓氣派。我比較感興趣的是“骨灰廳”,它是我當時見過的最敞亮,最華麗的地方。各種精致的骨灰盒整齊地擺在一排排的架子上,感覺比那些墳頭要莊嚴肅穆,美觀大方許多。估計政府在上麵花了不少錢。
去烈士陵園,給我留下最深的“旅行”印象是那裏有一片偌大的竹林,竹子大概有大號的擀麵杖那麽粗。竹子在中國西北地區好像不常見,這裏是我人生第一次親眼看見綠色竹林的地方,當時的感覺特別震撼。記得同學們都用削鉛筆小刀在竹幹上刻自己的名字。鉛筆刀是當年男孩們的“最愛”,除了削鉛筆,平時經常帶在身上,來發揮各種功能,包括當水果刀用。等到下一次再去烈士陵園的時候,解散後同學們都迫不及待地去尋找上一次自己刻下的名字,結果好像沒有人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很是失望。
上了中學以後,除了每年去烈士陵園的定期“掃墓旅行”外,學校還有一種不定期的旅行就是“春遊”。學校春遊應該說是中國最早的“組團旅行”的雛形。它是由學校班級自發組織的。不是每個班都會有春遊的,關鍵取決於班主任,看他(她)有沒有興趣。我們的班主任姓田,是一個30來歲的年輕媽媽,很喜歡組織春遊,現在想想,當時她也處在貪玩的年紀。另外還要有辦法搞到車,巧的是班上一個女同學父親是汽車隊的司機(也許是領導,不記得了),車不是問題,用現在的說法是“不差車”。什麽車?你以為旅遊大客車嗎?No,那個年代,除了公交車,很少看到旅遊車,有“大卡車”就不錯了,就是拉貨的那種。通常一個班30-40個人,擠在“敞篷的貨廂裏”一路鬧,一路笑,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我們很幸運,碰上了“好玩”的老師,幾乎每年都組織春遊。臨潼是學校春遊的"必須"目的地,除了楊貴妃的華清池外,還會去位於驪山上的“捉蔣亭”(後來不知哪年改成了“兵諫亭”)。
印象比較深的一次春遊是去翠華山遠足,那裏有山有水,小夥伴們在山裏跑了整整一天。可惜的是那時沒有照相機,沒能留下任何影像記錄,腦子裏的記憶也剩下不多了。
後來上了大學,還是那位中學的田老師,改教小學了,有一次組織小校友們春遊,孩子們太小她不放心,命令我們幾個老學生一起參加,幫她看管這些孩子。你猜我們去的什麽地方,還是臨潼華清池和“捉蔣亭”。這一次還有兩個小插曲,一是到了兵諫亭,在亭子的立柱上居然發現我當年用碳鉛筆留下的“到此一遊”(具體寫的什麽不記得了)還在那裏,非常驚訝。另一個插曲是休息的時候,把隨身背的書包,就是那種“黃挎包”放在邊上,完了就忘在那裏丟了。還好,裏麵沒什麽“貴重”的東西,好像有一件衣服和一個單人床單。你會奇怪帶床單何用?解釋一下就明白了。那時的大學生都住校,周末隻有星期天一天(還沒有雙休這個概念),星期六把髒床單帶回家洗了,星期天就背在書包裏,等春遊結束後晚上直接返校。一件衣服加上床單,雖然算不上貴重的東西,但在當時也是不小的物件,過後被父母狠狠地數落了一遍。從此記住了媽媽的至理名言:“有錢難買回頭看”,對我這類喜歡丟三拉四的人應該終身受用。今天我常常用“媽媽的名言”來教導自己的孩子,但名言歸名言,該忘還是忘,本性難移呀。
到了大學時期,開始有照相機了,那時的照相機分兩種:135和120。135相機外觀跟現在的相機相似,膠片小一點,長方形,大概一寸半不到2寸長,一卷膠片可以照35張照片。120相機大一點,從上方取景的那種,膠片正方形,差不多3寸寬,一卷膠片隻能照20來張照片。因為膠片大,當時120相機比較受歡迎。不知是有意還是巧合,135相機可以照35張照片,而120正好照20張照片。
有次大學班級裏組織“團活動”(共青團組織活動),同學們一致同意去春遊。正好中學畢同學家有一台120,借過來用了,這些照片至今還保存著。你猜這一次去的哪裏,還是臨潼華清池。華清池真的太有名了,我雖然從4-5歲起就開始去華清池,記不得幾遍了,但很多同學,特別是外地的同學都沒去過,大家當然首選華清池了。
這時的華清池好像已經不像以前的華清池了,感覺小了許多,也破了許多,即便如此大唐美女楊貴妃曾在此沐浴的美好畫麵還是浮現在了眼前……
這一次是乘火車前往的。不怕你笑話,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乘火車。以前沒坐過火車,很羨慕坐過火車的同學,為此自己還專門偷偷步行到火車站去看火車,想想挺有意思。
印象特別深的一次大學旅行當屬“華山遊”,這也是一次“團活動”。年紀越來越長,膽子也越來越肥,這一次大家要去更遠的地方,而且過夜。這可是從小到大以來第一次過夜的旅行。
“華山是中國的五嶽之一,以"險" 著稱 。“自古華山一條路” 就是用來形容華山的險峻。中國有部老電影《智取華山》,講的是解放戰爭期間,在一位當地老鄉帶領下,解放軍如何登山越險,攻克盤據在華山頂上的國軍(那時叫國民黨殘匪)。電影中的一個橋段,記憶非常深刻,解放軍來到一個山澗前,無法跨越,正好發現有一個碗口粗的樹幹橫在山澗之間,年輕的戰士正要走過去,被帶路的老鄉攔住了,用棍子一捅,結果朽壞的樹幹立馬落入山澗。好險!讓每一個觀眾倒吸一口涼氣。不記得後來解放軍是如何跨越山澗的了。估計很多同齡人都看過這部經典電影,大家可能都想體驗一下當年解放軍的勇猛吧。
如今華山已經安裝了纜車,不費力就可以到達什麽西天門,南天門山頂。當時的華山確實很險,好像真的隻有一條路,順著山腳往上走,一路溪水伴隨,清澈透明,大家兩天喝的就是路邊的溪水。越往上,路越不好走,後來就就沒有路了,隻能要爬行,經常是兩手緊緊抓住上麵的岩石,雙腳在下麵尋找能安全落腳的地方,一點一點往上“移動"。“爬山”這個詞看來就是這麽來到。從早爬到天黑還沒到頂峰,大家隻能在一個稍微平坦的山洞裏過夜,好像還點了火。大家第一次經曆這樣的事情,不可能睡覺,同學們聊天,唱歌,鬧騰了一夜。天不知什麽時候亮了,同學們步出山洞往外一看,人人出了一身冷汗。你猜怎麽了?山洞外麵不遠處就是深不見底的懸崖峭壁。幸好那時學生,沒有人會跳舞,也不喝酒,否則不知道會鬧出什麽亂子來。
還清楚記得,第二天大家從山上下來,搖搖晃晃來到火車站,等車的功夫,同學們坐在椅子就睡著了,看來每個人都累壞了。想想當年20來歲,青春年少,一天多的時間,徒步攀登華山,今天回想起來,仍然讓人新潮澎湃,躍躍欲試。
也就是從這一次旅行起,我開始“關注”我的同班同學-麗人,後來和麗人同學的故事發展你們肯定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