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73)
2015 (69)
2016 (94)
2017 (69)
2018 (87)
2019 (81)
2020 (130)
2021 (119)
2022 (83)
2023 (83)
依然是2023年5月15日的早晨。從納沃納廣場出來我先去了萬神殿。途中看到晨光撒滿的石板路順手拍下。如果再晚兩個小時這條窄巷該是人聲鼎沸,遊人摩肩擦踵了。可此時此刻,每一塊石板都在享受著日光浴。看著好舒服啊。
一隻小鳥輕落在我的麵前,是想當小路上第一位遊客麽?哈,我比你先來呢。在羅馬多是這樣的石板路。它們有著“高貴”的出身,是石匠一錘一鑿用玄武岩或斑岩製成。走在上麵就像走近曆史。但你必須非常小心,我是不敢抬頭走路的,怕那一個地方缺塊石頭就變成了小陷阱。外出旅遊安全第一。穿的鞋要舒服跟腳,人也要一步一步踩得穩健。知道有兩位朋友都是旅遊半途受傷必須飛回家手術。
原來是一隻小鴿子。多虧拍了近影。這種路如果拉行李箱可費勁。所以我喜歡訂離車站不遠的旅館。先把行李放進旅館輕裝出去逛。
走出小巷就看到了萬神殿。雖然不是人山人海,但還是看到不少遊客。
這萬神殿也算是多災多難。公元前29-19年始建,公元80年被一場大火焚毀。公元118-125年由哈德良重建。這個信息在維基百科也有好幾種說法。咱就不去細究了。 這個神廟被米開朗基羅稱之為天使的設計!
萬神殿上麵的字樣為MAGRIPPALFCOSTERTIVMFECIT的字樣,是拉丁語,其中文含義為:“呂奇烏斯的兒子、三度執政官瑪爾庫斯阿格裏巴建造此廟”。
Reference link: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JUF74TE0514C1J6.html
找到一篇關於萬神殿您需要了解的10件事一文。寫得不錯。放在這裏吧。
一磚一瓦都是古人智慧。什麽樣的建築可以矗立近兩千年不倒?據說還經曆過很多次地震呢。這一麵向東,每天都會與太陽道早安。
萬神殿有16根12.5米高的花崗岩石柱。這些柱子在公元80年大火中幸存下來。那麽可以說這些柱子是公元前始建時就有了。秦長城修建於公元前221年。但目前保留的都是14世紀建的明長城。公元前256年建成的都江堰目前還在造福天府之國。看到古羅馬的遺跡能讓我想到中國令人震撼的古跡是長城和都江堰。這兩個地方我都去過兩次,很幸運呢。
因為時間尚早,大門是關閉的。也許很多來萬神殿參觀的人沒有機會看到大門關閉的樣子。大家來此是想進去看看那著名的圓形屋頂和從中間圓洞射入的神聖之光。在裏麵還可以參觀著名藝術大師拉斐爾的墓。我這次去羅馬沒有進到裏麵看。留著下次來再看吧。
羅馬萬神殿。拍這張照片是早上七點多,萬神殿還沒有開門。通常門是為遊客打開的。而且遊人多多不可能有機會仔細端詳這座有著2000年曆史的青銅大門。找到一篇專門講青銅大門的文章。文章說:“2000年後受意大利文化部資助的一項研究,已經認為這扇大門就是兩千年前的古羅馬原裝。是古羅馬那些照耀人類文明驚人巨構附屬金屬原件的幸存者。” https://weibo.com/1250306804/LqxvFdknk?type=repost?
上麵一段是我去年寫專題遊記意大利的門寫的。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72/202306/21141.html
難得拍到沒有人的前廊。隻有進不去門才有機會仔仔細細看門外的風景。
曆經兩千年的風風雨雨,還會再有兩千年麽?那個時候寫遊記的人又是誰呢?
我走到萬神殿的後麵。陽光打在牆角的一小叢綠草上。又是陰陽兩元素的完美對比:新生與古老,光明與陰影。
這時你可以看到曆史的斑駁。也可以體驗天地之間人的智慧與創造。
這些圓弧如此的完美讓我想起建築大師高迪的話,直線屬於人類而弧線屬於上帝。
又看到腳手架了!我一直非常感歎意大利政府為了保護祖先留下來的寶貝而付出的努力。 好像以前參觀萬神殿都是免費的。隻有到最近才收5歐一個人。
離開萬神殿後麵往晴天妹妹最喜歡的教堂方向走。剛走幾步就看到一頭小象背著方尖碑。我記得讀大家的遊記裏麵有說這頭小象也是貝爾尼尼的作品。這座Elephant and Obelisk雕塑位於彌涅耳瓦廣場Piazza della Minerva。 邊上的建築是神廟遺址聖母堂。是羅馬唯一的哥特式聖堂。建於1280年到1370年。
小象雕塑完成的時間是1667年2月。由貝爾尼尼設計。當時他已經67歲了。據說製作者是他的助手Ercole Ferrata. 用材也是白色大理石。
小象擺著鼻子動感十足。看到台階上的一個網球了麽?也許是某位遊客從羅馬大師賽上帶回來的?
下麵這張照片就可以知道這個小廣場離著萬神廟有多近。就在旁邊。
繼續往教堂方向走。看到路邊一家小店開門了。門前掛的大蒜辮子吸引了我。這蒜辮編得真漂亮。蒜頭好大,要是可以帶回家當蒜種多好。意大利烹飪中蒜的使用頻率是很高的。 左邊筐上放的象是歐芹。
這個教堂是Sant'Ignazio Church. 巴洛克風格的建築。我當時拍照的時候是一點兒概念也沒有。等回過頭來找資料才知道她的名氣。原來中文叫做聖依納爵堂。裏麵有著名巴洛克風格畫家兼建築師Andrea Pozzo的3D傑作。
我下午又來到這裏,看到人多就進去拍了一張。下麵是我去年寫的專題遊記中的一段。
這座教堂離萬神殿不遠。教堂頂繪畫是安德烈·波佐,巴洛克中後期的天頂畫大師,運用立體透視的繪畫技法,在平麵上或弧麵上改變空間,造成視覺幻覺,讓整個天頂空間無限延伸。 你站在下麵抬頭仰視,展開想象的翅膀--天堂就是這個樣子嗎?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72/202307/4524.html?
這篇專門寫這座教堂屋頂繪畫的遊記也很不錯。放在下麵。
https://taste-of-milano.com/2019/08/06/sant-ignazio/
繼續往前走。這時穀歌地圖告訴我到了晴天妹妹喜歡的教堂了。可是教堂在哪裏?我轉了一圈也沒找到。當時我見一位女士就走過去問路。我請她看手機上的教堂名字:Basilia of Santa Maria in Araceoli. 她指著馬路對麵說就在那裏。
謝過為我指路的女士我往馬路對麵走。看到兩個台階麽?我當時就以為右邊的那個。愣是把左邊的教堂忽略了。
慢慢走上台階,在想這個地方是教堂麽?這時快八點半了,開始有人走上來。查照片信息說這裏是Piazza del Campidoglio 是卡比托利歐廣場,也是市政府廣場。
這麽漂亮的廣場原來出自米開朗基羅之手。樓梯左手邊的建築叫新宮Palazzo Nuovo, 現在是Musei Capitolini卡比托利歐博物館的展廳之一。
中間是元老宮 Palazzo Senatorio. 是羅馬市政府的所在地。在市長辦公室可以邊辦公邊享受美景。這裏曾是公元前78年古羅馬國家檔案館的廢墟。1538年教宗保羅三世把重建工程交給了米開朗基羅。看來米開朗基羅大顯身手的時候貝爾尼尼還沒出生呢。
寫到這裏跟亮爸說我誤打誤撞走到了羅馬市政府,他說市長沒接見你?寫遊記的好處是知道很多風景後麵的故事。對曾經去過的地方加深了解和印象。
Netflix上有一部電影叫Love and Galeto. 講一位剛剛失去母親的高中畢業生為了完成母親的遺願一個人去意大利尋根。因為她的父親是母親曾經在意大利學習時遇見的意大利人。我去意大利之前看了兩遍,但對裏麵的拍攝場景沒有太多感覺,很多不知道是哪裏。今天早上再看就聯係上了,這個地方那個地方我都去過,非常開心。
台階右邊的建築叫保守宮 Palazzo del Conservatori, 也是卡比托利歐博物館的展廳。哈,終於知道哪兒對哪兒。當時是糊裏糊塗,找不到北的感覺。
那也不妨礙欣賞作品和拍照。這個雕塑沒找到出處,有網友知道麽?先謝謝了。
現在知道這個建築叫新宮。看屋頂上方的雕塑。我在想這意大利出了多少雕塑大師啊!
這時我已經意識到這幾個建築不是晴天妹妹最喜歡的教堂。應該在左邊。那從上麵可以過去麽?我繼續沿著邊上的台階往上走。看照片資料才發現這個台階不一般,而且臭名昭著。
照片上說這個台階叫Gemonian stairs. 下麵是維基百科的一段:
The Gemonian Stairs were a flight of steps located in the ancient city of Rome. Nicknamed the Stairs of Mourning, the stairs are infamous in Roman history as a place of execution。
我走上去見上麵有三位工人的樣子在打掃,就問從這裏能不能進到Basilia of Santa Maria in Araceoli天壇聖母堂。他們直指右邊的旁門說這裏就是。估計有不少遊客看過元老宮建築群就從這個旁門來參觀教堂。
走進教堂空無一人,太安靜了。唯有門外的光射進來讓我想到上帝的光。
我要把安娜晴天寫的有關這座教堂的遊記放在這裏。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34066/201310/21886.html
我覺得她寫得非常好。
這段是晴天寫的:“基督出生那一年,羅馬皇帝Augustus作了一個夢,天空有個閃光的十字,有一位女子抱著一個嬰兒。 他問女巫 Sibylle解夢,她告訴他,那個嬰兒今後比Augustus還要偉大。於是,Augustus在Juno神廟裏,建造了天壇(拉丁文ara coeli)
公元8世紀,這個高地在神廟的原址建了一座希臘修道院,天主教被羅馬接受後,這家修道院成為天主教堂。1250年,方濟會Franziskaner 接管重新修建這個教堂成為今天的樣子。
這座教堂一共有22根大柱,都是來自古羅馬不同大殿的原物,反映了悠久曆史,多元文化,神奇傳說。”
原來教堂建立在1250年。那就是說當年米開朗基羅設計邊上的元老宮群的時候這個教堂已經存在300年了。
看到晴天妹妹說的三隻小蜜蜂了:“牆壁上的玻璃窗, 三隻蜜蜂, Barberini家族的標誌, 這是羅馬中世紀非常顯赫的貴族家庭, 出過主教和教宗,這個家庭也支持過 Bernini, 我最喜愛的藝術家, 他創造出無數不朽的藝術。”
晴天妹妹在她的博文中講到她為什麽喜歡這座教堂。她每次去羅馬都要來這裏。
“為什麽, 我不知道,就是感到這裏溫暖,家的感覺。直到今年夏天, 在朋友一個個問題下才明白為什麽。初識那一天,我們很累了,點好蠟燭坐在祭台一邊,這時候陽光通過大玻璃窗射入教堂,照在古老的大理石花紋地板上。我看著地板上的陽光,如同回到家園,我童年上海娘娘家的客堂間。幼年的我,常常生病,江南的冬天沒有暖氣,非常冷。娘娘把我包得嚴嚴實實,有陽光的時候,把我放到竹椅上,讓我坐在客堂間的陽光下。我坐在竹椅上一搖一晃看著小人書,無聊的時候,一搖一晃,看著陽光在花紋地板的影子。”
拍下這張照片,地板上有從大門處射進來的光,也有從東邊窗戶進來的光。這一張是專門給晴天妹妹拍的。我站那裏向晴天妹妹問好。謝謝她的好遊記。讓我們對羅馬,對羅馬教堂有更深一層了解。
走到門口轉身拍整個大廳。
我還是讀貼不認真,我知道這座教堂裏有小聖嬰兒,但我走了一圈也沒有看到。原來晴天在她的博文中是這樣寫的:
“再說小聖嬰的故事。小聖嬰的聖殿要走過Helene的圓形墓地,在聖壇的左側走廊裏。小聖嬰是一位方濟會的修士,用一塊耶路撒冷Gethsemani花園的橄欖木雕刻而成。他沒有顏料,這時刻一位天使出現,為這個小聖嬰塗上了顏色。”
原來小聖嬰是在左側的走廊裏。我當時不太敢到處亂轉了,主要是空無一人的感覺有點害怕。是對神的敬畏還是對人性的懷疑,不得而知。
我當時拍下下麵的照片,在想小聖嬰會不會在裏麵。查照片資料才說是Tomb of Pope Alexander VII,再看照片根本不對。那個著名的雕塑應該在聖保羅大教堂。
走出門來站在高處看羅馬城。照片裏麵有四個穹頂啊。其中一個是聖保羅大教堂吧?
下麵照片的廣場就是Piazza Venezia威尼斯廣場了。
右手邊緊鄰著維克多艾曼紐二世紀念堂。從天壇聖母堂好像沒有去紀念堂的short cut.
據晴天的遊記這個天壇聖母堂有124梯台階。
現在一點點走下來拍到聖母堂樸素的立麵。
石縫間的小花,頑強的生命,上帝的恩賜
這些台階有多少人在上麵走過呢?
快走到最下麵了,再拍一張。
走下台階右轉又看到一處古跡。這羅馬城就是一個大型博物館,遍地古跡,看不過來的。看牌子與凱撒大帝有關?查SPQR的意思,原來是拉丁語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意即“元老院與羅馬人民”,是古羅馬政府的正式名稱。
又學習了點兒知識。
建於公元10年的Arch of Dolabella.
回程路上拍到的教堂:Santi Domenico e Sisto 坐落在奎利那雷山上的聖道明聖西斯篤堂。裏麵也有貝爾尼尼設計他的徒弟完成的雕塑“不要摸我”Noli Me Tangere
這個羅馬的早晨寫了三篇才寫完。下麵是去看梵蒂岡。這座城市需要一去再去的。反正是條條大路通羅馬,今天走這條,明天換那條。
謝謝看帖,祝健康平安快樂!
在羅馬多是這樣的石板路。它們有著“高貴”的出身,是石匠一錘一鑿用玄武岩或斑岩製成。走在上麵就像走近曆史。---寫得真美。我也好喜歡這些石板路。走在上麵,我想起了剛來紐約時,公司旁邊街道上黑色磚頭鋪就的路。我當時挺嫌棄這段路的,心想世界之都紐約的曼哈頓,怎麽會有這麽差的路。哈哈,沒文化還嫌棄別人。
對我來說,萬神殿是羅馬最驚豔的地標之一,它掩飾不住的偉岸厚重讓我心動不已。那兩扇門嚴絲合縫,竟然是兩千年前古羅馬的原裝,不可思議。
亮媽美麗的文筆,寫出了自由的腳步,安靜又好奇的心,點讚。
當年我拍過一張天壇聖母教堂的124階天梯,階梯扶手上覆蓋滿淩霄花的綠藤並開著淩霄花,看見亮媽的階梯扶手已經被清幹淨了,感時間帶來的變遷。
進S.M. in Ara Coeli, 如果是從天梯上來的話,走的是左邊的門,沿著這個通道一直往前走,在祭台的左邊是一個圓形的亭子,裏麵是康斯坦丁大帝的母後海倫娜,走過,眼前是一道門,門後有個走廊,左手第一扇門,裏麵就是小聖嬰了。
我看照片,你是從旁門走進去的,如果是從那三隻小蜜蜂的門走進,就是我上麵的順序了。
明年是聖年,如果一切如常,這也許是我此生最後一次能自己走的朝聖羅馬聖年了,明年我會去羅馬朝聖。
祝靚媽和亮爸周末愉快~~
我當時不太敢到處亂轉了,主要是空無一人的感覺有點害怕。是對神的敬畏還是對人性的懷疑,不得而知。————這地方看了好幾遍,亮媽真棒,就這樣真實、巧妙地把神性和人性連接到一起了。讓讀者不止於跟著雲遊,還有沿途的思考:))
也謝謝擺放這麽多有趣的照片,開心看到“Noli Me Tangere” ~0~
是一次睡過頭的遠行
陽光伸出暖洋洋的手
叩醒了一塊磚
還有她身後
排著隊一樣等待第一步的清晨
躡手躡腳地隻想掠過
你經年承載重之輕 譬如飛翔
像一朵浪花落入你的海
讓落日有點癢
像一顆痣
長在投生的那一次回眸
每一次
看到陌生的你
生出無限的似曾相識
我拉著行李
把萬神殿從曆史的拉鏈破口中
抽了出來
如柄的劍刺向歲月的虛空
在神柱的擁抱下
才睜得開拉丁文一樣的近視眼
原來是東西方的風化
誰更得天災人禍的青睞
如果一扇門
開合2000年
願作一條蛀蟲
在她的門軸裏聽兩千年修行
然後跳進象牙塔
變成文藝複興時期沒有的蘇格拉底
寬廣的門前空曠
趕著嘲笑
湧向大門
門外的景致
在等候的細致裏
看守著發現
譬如一抹曆史新綠
譬如睜開一隻眼看你
看得有點陰陽協調
新舊分明
還有一點壞壞的沉重
跌落在曆史檻外
等你掃進遊記裏
隻收5歐元
如果叫醒那頭來自恒河的小象
誰幫扶住
像信心一樣立在心中的方尖碑
不像貝爾尼尼留下的網球
那樣溜走
然後幫達芬奇梳一頭大蒜辮子
順走那一筐歐芹
便宜賣給亮亮
左右不分的時候
靈感正在醞釀
此時招待會送上一道開胃菜
招待有市長的職位、元老的身世
吃得開心
旁邊寫作不枉此行
人少安靜是靈感的性格
有三隻蜜蜂帶路
看天下都是花香
六月雖然懶散
然而許多教堂像許多先哲
他們性格不同身形各異
其實
我最喜歡的還是你
因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