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73)
2015 (69)
2016 (94)
2017 (69)
2018 (87)
2019 (81)
2020 (130)
2021 (119)
2022 (83)
2023 (83)
把(1)(2)(3) 也加上鏈接好了。有朋友想看前麵可以點一下數字。
2020年初來紐約時兩次從大都會博物館走過,當時就想有一天要進去看一下。後來因為疫情大都會博物館也關門。很悲催的是2020年本該慶祝大都會建成150周年。如果沒有疫情一定會有很多節目。為了表示支持,我在The Met Store網購了不少自己喜歡的東西。
出發前查了大都會館網,從那裏可以預定參觀的時間。我注意到六月份有很多天不開放。五月大部分時間都可以。這也是我決定馬上出發的原因之一。我告訴亮我訂的時間,他也在同樣的時間訂了兩個位置。進館時間有保障了。網上告知需要進館時買票。
當我們走到門前時注意到前麵沒有排隊入場的人。珍說我們很運氣,因為天氣太好,人們更願意呆在外麵享受陽光。進館參觀的人就少了。我們走入購票處給售票員出示了手機上訂票信息。因為亮他們是紐約人,他們還出示了駕照。我告訴售票員我們從外州來參觀。準備買兩張成年人票。沒想到售票員說因為我們是一家人,也可以享受紐約人的待遇。就是Pay as you wish. 亮最後買的票。比成年人的標準票價要低一些。
進館以後亮問我們想先看什麽?我說亞洲部分。因為我從網上知道大都會博物館收藏了最多的中國展品。在北京讀書時陪著來自美國的教練們去過兩次故宮博物館,為那裏的展品驚歎。雖然後來也去了芝加哥的自然曆史博物館和巴黎的盧浮宮,但沒看到多少中國展品。這一次就從亞洲部開始吧。珍帶著我們上了二樓。好家夥,說是二樓,可爬了四樓高的樓梯。一上來就看到大廳四周的中國瓷器展。我們從清代瓷器開始。
下麵這隻大花碗是康熙年間的。我發現我自己怎麽這麽重視吃飯的器皿。滿腦子裏想到的是這碗可以盛什麽。
下麵是明代瓷器。多是青花。那天我正好穿了一件青花圖案的半袖。戴的口罩也是青花。好幾個人主動跟我說她們喜歡看到衣服和口罩的花型很搭:)大都會現在仍然要求所有的人戴口罩參觀即使你打過疫苗。我覺得這樣很好,大家都安全。
下麵是對青花瓷及景德鎮的介紹
下麵是元代瓷器。各個朝代的瓷器都有自己的特點。
這是南宋和北宋時期的瓷瓶還是陶瓶?
不知道是館裏人真少,還是中國館部分人少,我們觀看這些展品時周圍沒有人。這種難得的安靜可以讓你靜下心來讀文字說明和欣賞展品。
亮指著的盤子是下麵照片上兩個有葡萄花形的盤子。上麵的一個是中國製作,最右邊的是土耳其模仿中國的。亮告訴我說葡萄是從土耳其傳到中國的。兩個盤子圖案類似,工藝不同。
唐代瓷器還是陶器?亮問我這兩個最大的區別在哪裏?
下麵這段從網上找來的:https://www.sohu.com/a/194411092_741535
燒成溫度不同
原始瓷器從陶器發展而來,而兩者的區別之一就在於——陶器燒成溫度一般都低於瓷器,最低甚至達到800℃以下,最高可達1100℃左右。瓷器的燒成溫度則比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達到1400℃左右。
堅硬程度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低,坯體並未完全燒結,敲擊時聲音發問,胎體硬度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鋼刀劃出溝痕。 瓷器的燒成溫度高,胎體基本燒結,敲擊時聲音清脆,胎體表麵用一般鋼刀很難劃出溝痕。
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製坯燒成,瓷器則需要選擇特定的材料,以高嶺上作坯。燒成溫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溫度階段,則可成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燒成的。高嶺土在燒製瓷器所需要的溫度下,所製的坯體則成為瓷器。但是一般製作陶器的黏土製成的坯體,在燒到1200℃時,則不可能成為瓷器,會被燒熔為玻璃質。
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體即使比較薄也不具備半透明的特點。例如龍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殼,卻並不透明。瓷器的胎體無論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點。
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掛釉和掛釉的兩種,掛釉的陶器釉料在較低的燒成溫度時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兩種,既可在高溫下與胎體一次燒成,也可在高溫素燒胎上再掛低溫釉,第二次低溫燒成。
概念不同
陶器pottery:用粘土為胎、經過手捏、輪製、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幹燥後,放在窯內燒製而成的物品。 瓷器china:瓷器是一種由瓷石、高嶺土等組成,經混煉,成形,煆燒而成的外表施有釉或彩繪的物器。
更早些年間的陶器。
就寫到這裏吧。希望懂行的朋友為我解惑。說得不對的地方請指正。
謝謝看帖,祝健康,平安,快樂。
亮媽周末快樂!
現在去大都會人真少,可以仔細看!曾去過大都會三次,還沒逛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