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ical trading

Technical analysis is a way to trade stocks.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to trade. You get your way that match your personality.
個人資料
正文

zt:騰訊員工忠告:離開大公司 我才知道世界有多壞(圖)

(2018-10-02 00:21:40) 下一個
文章來源: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打印本新聞(被閱讀 26244 次)
 



 作者 Jenny喬

  21君:大公司之所以能稱大,必然有一些值得你學習的東西。可人總是容易出現歸因偏差,總有人覺得自己一直以來的成果與平台本身關係不大。而聰明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從某種程度上說,平台能給你的眼界和格局,絕對是足以影響一生的財富。

  1

  這些年,身邊不少朋友步入中年,都麵臨著一個艱難的選擇,到底應該去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這個問題沒有正確答案,完全看個人取舍。可最近聽到的一個故事,讓我覺得頗為感歎。

  一個朋友在騰訊幹了五年,加班熬夜連軸轉,沒有一句怨言,就是為了學習知識,積累經驗,讓自己的簡曆變得特好看。

  三個月前,被人挖角成功,讓他驚訝的是,跳槽的時候,老板連一句挽留都沒有,麻利地就把離職手續給他辦了。

  那時,他就覺得不對勁了。結果,短短三個月,周圍的人紛紛變臉。過去,捧著他、哄著他的人,拉黑的拉黑,失聯的失聯。

  本以為自己能帶走的關係,一個都沒帶走。心心念念開啟事業的新篇章,剛邁出門,就被潑了一頭冷水。

  最近特別沮喪,經常跟我抱怨,原來人這麽容易沒有自知之明,和大佬待久了,不知不覺就把自己當大佬了。

  聽得我都笑了。可現實如此,在大公司的時候,你總以為資源人脈都來的很容易,隻有離開的時候,才發現,能留給你這個人的東西少得可憐。

  按照朋友的話說,人生有一種悲劇,叫錯把平台當本事。

  2

  曾經看過一個寓言故事,特別有意思。

  說寺院裏養著一頭拉磨的驢。時間長了,驢厭倦了這種枯燥的日子,它渴望出去走走。終於有一天等到了機會,僧人帶它去山下馱東西。

  路上的喧囂和沿途的風景看得它眼花繚亂。到了山下,人們看到一僧一驢,都虔誠地跪拜,這讓驢感到莫名其妙。

  一路見多了跪拜的人群,驢就飄飄然起來:原來人們這樣崇拜我啊!回到寺院,這頭自視高貴的驢再也不肯拉磨了。僧人無奈,隻好把它放下山。

  結果,驢走到半山腰,看到一夥人敲鑼打鼓地走過來,它意味是歡迎它的人,就大搖大擺地站到了路中間。沒想到迎親的隊伍被一頭驢擋了路,抄起家夥一陣亂打,受傷的驢慌忙逃竄,跑回寺院時已經奄奄一息了。

  驢在臨死前氣憤地說:“上一次下山時,人們都對我頂禮膜拜,今天這夥人竟然痛下狠手。真是人心難測啊!”

  聽了驢的話,僧人忍不住一聲歎息:“果真是頭蠢驢啊!那天,人們跪拜的,是你背上的佛像,不是你啊!”

  聽起來是笑話,細想都是淚。生活裏,不知道有多少人活得像這頭沒有自知之明的蠢驢。

  誤以為平台就是自己。可現實往往很殘酷,離開平台的你,可能什麽也不是。

  3

  我身邊有很多優秀的人,說起職業瓶頸,最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看不清自己的實力。一個人在大公司待久了,會養出很多毛病,就是當資源和人脈都湧向你,就開始忘乎所以。

  我有個同事,老公曾經是北京一家醫院的神經科住院醫師,考了博士之後,被醫院重金挖了回來,慕名而來的病人絡繹不絕,據說一號難求,一路飆升,成了科主任。可突然有一年辭職了,不顧領導的挽留、家人的規勸,非要在開個私立醫院。結果,隻有開業初那幾天熱乎氣兒,不到三年,就關門大吉了。

  後來,據說同事老公想回醫院,人家早已經另覓了良才。其實細想,這種失敗幾乎是必然的,病人去看病,醫生固然重要,但也不過是決策的一個因素。

  可人總是容易出現歸因偏差,覺得自己的功勞特別大。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你離開平台變得狼狽不堪,平台失去你依然風生水起。

  電視劇《喬家大院》裏的孫茂才,本來是個窮酸落魄的乞丐,投奔喬家後得到重用,才開始翻身。可沒想到孫茂才居功自傲,被趕了出來。他不服氣,想借對手錢家扳倒喬家。

  錢家人對孫茂才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

  不是你成就了喬家的生意,而是喬家的生意成就了你。

  聰明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大公司之所以能稱大,必然有一些值得你學習的東西。

  聽過一個微軟中國董事長唐駿的故事。當年,美國微軟總部向他拋出橄欖枝的時候,他自己還在經營三家公司。

  猶豫之際,妻子說了一句話:

  “我們不是已經意識到,自己的企業再怎麽發展,都很難趕超微軟嗎?微軟的奧秘在哪裏?你難道不想知道嗎?”

  於是,唐駿毅然賣掉自己的公司,放下身段去微軟做了一名軟件工程師。也正是借助微軟這個平台,唐駿成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二十多年來,他輔佐過兩位中國首富和一位世界首富,2008年,更是以10億身家投身新華都,將“打工生涯”推上頂峰。

  曾經聽過一句話,很有道理,三十歲前要學會依靠平台,三十歲後要學會忘掉平台。在你沒什麽能力的時候,借助平台發力,是個很好的選擇。這就是為什麽我經常跟剛畢業的人說,一定要去大公司。從某種程度上說,平台能給你的眼界和格局,絕對是一生的財富。

  但是,到了某個階段,平台就會限製你。這一點,人到中年都特別能理解。

  記得幾個月前,看過一個從騰訊離職的員工寫的一篇文章,其中最紮心的就是,在大公司,你就是一顆螺絲釘。平台需要最大程度上利用你的性價比,對於你個人發展,並沒有多大興趣。

  說得更直白一點,平台是平台,你是你。離開平台的你,可能什麽也不是。從小到大,都有人告訴你,人貴有自知之明。可偏偏,自知是這個世界上最難的東西。這不僅需要我們隨時進行自我評估,還要有敢於否定自己的勇氣。因為真的非常有可能,離開平台後的你,變得一無是處。

  這麽說,不是讓你死守在大公司,而是說,身在大公司,你也要隨時保持警醒,能多學就多學,但千萬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兒,要看清自己能力的邊界。

  就算有一天要離開,也要做好從零開始的準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