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209)
2019 (405)
上周,美國移民局聯合多部門成功偵破一起大規模婚姻欺詐案件,涉及上百名無證移民,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該案再度將“婚姻綠卡”這一敏感議題推上輿論焦點。據悉,該類情況在華人群體中亦並不罕見。
對此,南加州華人劉律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部分人選擇假結婚的原因通常有二:其一,為了盡快取得合法身份;其二,本有結婚計劃者希望通過婚姻“一舉兩得”解決移民身份問題。
尤其在川普重返白宮、強化邊境執法與非法移民打擊力度後,不少無證人士感到焦慮,尋求以婚姻渠道留在美國。
律師指出,美國存在一個龐大的虛假婚姻市場。過去“黑市”中一紙婚姻的標價約為7萬至8萬美元,目前已飆升至15萬美元左右,甚至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出現“婚綠優惠”廣告,聲稱13萬美元即可辦理,令人擔憂。
令人遺憾的是,在一些華人社群中,“以假結婚換身份”似乎已成為“見怪不怪”的灰色操作。“有些人將婚姻當作租房、購物一樣操作,仿佛理所當然”。
然而,根據美國《移民與國籍法》第1325(c)條款,任何人若通過婚姻規避移民法,最高可麵臨5年監禁,或25萬美元罰款,或兩者並罰。
雖然美國政府並未公布通過虛假婚姻獲得身份的確切人數,但在跨國婚姻中,假結婚的比例不容忽視。移民律師提醒,近年來聯邦執法部門效率顯著提升,已成立專門小組,重點打擊婚姻欺詐案件。
當前,美國移民局在婚姻綠卡審批中,對申請者的“同居與共生事實”要求更為嚴格。麵試官會提出極為細致的問題,包括:
每天的作息時間與生活細節;
牙刷品牌、洗漱順序等日常習慣;
是否共用賬戶、是否共同承擔賬單;
居住照片、節假日活動記錄等。
事實上,沒有真實共同生活的配偶,很難通過這些多輪問詢。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即使婚姻真實存在,也並非所有人都具備申請婚姻綠卡的資格。以下四類無證移民即便婚姻有效,仍可能被拒:
未通過CBP登記、非法入境者;
政治庇護被拒且存在遞解令者;
曾有婚姻欺詐記錄者(即使現婚姻真實);
擔保人(即美籍配偶)有性犯罪等嚴重品行問題者。
其中第三類尤為關鍵,因一旦被移民局判定存在欺詐記錄,即便後續婚姻真實,亦極難獲得綠卡。
另一個需特別留意的風險是,有中介甚至教唆客戶濫用《暴力侵害婦女法案》(VAWA)條款,通過虛構家庭暴力情節申請綠卡。部分個案中,申請者通過故意挑釁配偶、製造衝突,並利用報警記錄反訴對方施暴,從而申請“家暴綠卡”,甚至借機提出離婚與分財產。
移民律師指出,這類案件雖然屬於少數,但真實存在。配偶一方若在婚姻過程中表現異常、語言激烈,應提高警覺。
盡管存在濫用現象,絕大多數婚姻綠卡申請人仍是基於真實感情與合法婚姻關係。對這部分人,律師建議:
提前收集並保存充分證據,包括:
婚禮照片、共同生活合影;
聯名賬單、銀行賬戶;
旅遊、通訊記錄;
房屋租賃或產權文件等。
特別是對於因工作原因短期分居的華人配偶,應留意文化差異,在文件與麵試中提供充分說明。
美國婚姻綠卡製度本意在於維護家庭團聚與基本人權。然而,隨著政策收緊與審查加強,試圖通過虛假婚姻規避法律者將麵臨更高法律風險。無論出於何種目的,婚姻都不應淪為獲取移民利益的“工具”。
合法合規、真實共生,才是走向綠卡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