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在楓葉國

丁丁四歲那年,我們全家搬到了加拿大,而我就沒有了自己的名字,成了丁丁媽
正文

西式紅燉牛肉

(2016-02-25 07:15:41) 下一個

這個是根據匈牙利有名的Goulash簡化的燉牛肉。正宗的牛肉湯做法太複雜,口味也重,孩子不大愛吃。我用意大利麵醬替換了複雜的調料,一個67歲的孩子能造掉一個成人的飯量完全沒問題。第一次吃上這個的客人,是我們剛來加拿大時臨時租的房子的主人,搬家前請他過來聚餐,得到的評價是“喲嗬,你挺會做飯啊”。

主料:牛肉(今天我用的是牛腩,牛排骨也效果特別好)切塊兒,大小隨意。

配菜:洋蔥、西紅柿、胡蘿卜、土豆切塊兒,牛肉大小。正宗的goulash裏麵還有柿子椒,正好我們家沒了,今天沒放,對味道沒什麽影響。


輔料:意大利麵醬。超市裏隨便什麽牌子的pasta sauce都行,要西紅柿底不帶肉的。願意自己做的請翻到最下麵參考我微信公眾號裏麵這道菜下麵的全天然無添加的簡易配方。

第一步,除了土豆,把牛肉和配菜都放到鍋裏加水大火燒開。勤快的媽媽可以事先把牛肉焯一下去沫。和我一樣懶的等水大開了把沫子撇出來效果一樣。

第二步,向去掉沫子的牛肉和配菜裏放意大利麵醬。不怕多,少了沒味兒。我一般就是隨意往鍋裏一倒,多少就是它,至少有個三、四勺吧。蓋上蓋小火燉倆鍾頭左右,想省火省氣用高壓鍋也行,燜燒鍋也行。用燜燒鍋的麻煩一點兒,因為後麵還要再燒開加土豆。如果一開始把土豆放進去等肉好了就爛的碎的夾不起來了。嫌麻煩的不放土豆也沒問題。

第三步,肉燉好了再加土豆,蓋上蓋子燜5-10分鍾土豆就好了。最後加鹽嚐嚐鹹淡,關火出鍋。用電爐的可以等鍋再開了直接把火關了利用爐子和鍋底的餘溫就可以把土豆燜熟。因為意大利麵醬本身是鹹的,所以鹽要少放。全過程不加油。喜歡黑胡椒的可以碾一點兒,不指望它去腥,因為根本不腥。喜歡油一點兒的就把牛肉換成牛腩或者牛排骨。像在文章開頭說的,正宗的goulash是湯,給孩子吃可以少放些水,吃起來也方便。

可以配麵包,澆在米飯、意大利麵上也極好吃。丁丁最愛的是裏麵的胡蘿卜和土豆,牛肉倒是一般。但他不挑食,盛在他碗裏的都能吃掉,就是經常吃完要再申請加一碗土豆。

歡迎大家用手機微信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公眾號“丁丁在楓葉國”,閱讀丁丁成長中的小故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