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禮拜以前,丁丁從小朋友家出來要去鋼琴學校的獨奏表演,
丁丁很喜歡鮮豔的色彩。當年帶他去買滑雪的裝備,
他爸給買了"彩虹織機",熊孩子做了很多手鏈送給小朋友,
在圖書館看到編織的書,
兩個月以前有朋自遠方來。阿姐是個軟陶藝術家,決心豁出去陪孩子幾個晚上,於是出去買了死貴食品級的原材料,帶著丁丁做了minecraft裏麵的角色。
客人走了以後熊孩子一發不可收拾,捏了一堆怪東西,烤了之後拍了照片發到親媽的朋友圈兒,收獲了一堆讚揚。
這張是他五歲的"作品",
實話實說,親媽我一點兒看不出好來,尤其是和國內的小朋友的作品比較。朋友圈的讚揚麽,都是感情分兒啊。
村兒裏的周老師說這個是高浮雕,給我解釋這邊兒的男孩兒動手能力都強,我一下就明白了,這是泥瓦匠的底子啊!我覺得這個不錯,至少手藝活兒和底稿兒挺像。
他爸喜歡這張,說好,因為是張“寫生”。反正從這個評價上看,確實是爹愛兒子沒錯。
由於作品數量巨大,盛滿了幾個廢紙箱子,我就不一一往外倒騰了。說說他學習“藝術”進行“創作”的過程吧。
五歲以前,咱家熊孩子隻有一個題材,汽車,而且非常高產,一天幾十幅,幾十幅一樣的。為了支持他“創作”,咱家的畫紙是成箱買的,筆也是。他爸還經常點評,說你看,有細節了,這張有雨刷。我真是要強忍著惡心才能拍手稱好。六歲那年在鄰居家過年,一位初識的客人聽說丁丁他爸畫畫,又看見丁丁的現場作品,要求把閨女送咱家來學畫。他爸說學啥,一起畫著玩兒唄,我們也不教,就是買夠了筆和紙,不限製他,愛畫啥畫啥。人家閨女媽是個實在人,扭頭走開之前說了句“我家也有筆和紙。”
關注丁丁成長的小故事,請長按以下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