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ZT電影《南征北戰》高營長的扮演者馮喆文革含冤自殺之謎

(2016-01-31 19:13:56) 下一個

電影《南征北戰》高營長的扮演者馮喆文革含冤自殺之謎

卜榮華

ZT 默默看完這篇文章,心中難免五味雜陳。一位優秀的電影演員,當年《南征北戰》裏那位耳熟能詳的“高營長”,原來是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寶貴生命!為什麽 會發生這樣的悲劇?是誰導演了中國大陸一係列的悲劇?至今沒有得到令人口服心服的答案,因為還不能夠去揭這個令人心悸的傷疤。什麽時候才可以揭呢?我們等 待著。
    文章我轉載了,讓更多的朋友看看吧。謝謝!

中國的電影自從誕生100多年以來,可謂是曆經了磨難,但是,我沒想到在條件那麽惡劣的萬惡的舊社會尚能拍出那麽多的流芳百世的經典作品,比如我曾經看過的 《馬路天使》《烏鴉與麻雀》《萬家燈火》《一江春水向東流》等等,但是,到了號稱是所謂的人民當家做主的新社會,卻經曆了無數次的數不盡的人間災難,在文 革前拍攝的一共600多部電影中,差不多絕大多數都是所謂的大毒草被打入冷宮幾十年,直到文革結束後才又重新獲得新生,但是,許多著名的令我喜愛的電影演 員卻因為出演了這些電影而含冤匆匆離開了人世,這實在令我惋惜!為此,我將在我的博文中陸陸續續介紹有關這方麵的內容,以寄托我對他們的哀思與懷念!

在中國,凡是像我這樣60歲左右的人都在文革中無數次的看過電影《南征北戰》,都還記得給我印象最深的那個瀟灑、英俊、善良、樸實而充滿自信的高營長,他的 扮演者名叫馮喆zhe,據說他的家庭是印尼歸國華僑。1950年從香港到了大陸以後,他出演過大陸許多部電影,除了《南征北戰》等電影以外,其中有兩部電 影:《桃花扇》和《羊城暗哨》在文革中被打成了大毒草,因此長期被關押而受盡折磨,再加上他個人家庭的一些不應該發生的問題,於1969年6月2日含冤 “畏罪自殺”,關於他的“自殺”曆來有許多個版本,說法不一。但無論怎樣,他是一名中國優秀的電影演員,為了對他表示我深深的懷念之情,特轉此文---卜榮華

1969 年6月2日一早,安仁中學內的四川省文化係統學習班傳出一條消息:“反動臭明星”馮喆“畏罪自殺”了。40年後,位於安仁的建川博物館為馮喆專門建立了展廳,馮喆那張儒雅的臉在這裏凝固。馮喆所代表的文藝界知識分子以及他們身上的那份斯文,在一場場運動中片片凋零。

如果我們從中國電影發展史中選出100部有影響的電影,100位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演員,一定無法繞過《南征北戰》和飾演高營長的著名電影演員馮喆。

無論扮演《南征北戰》中的指揮員,還是《桃花扇》中的公子,他都以自己脫俗的理解演繹著鮮活、真實的銀幕形象。馮喆那張儒雅的臉,在那個革命臉譜充斥的年代,尤為獨特。

在建川博物館之紅色年代生活用品館的馮喆展廳中,有份文件叫《在馮喆同誌骨灰安放儀式上的講話》,它高度評價了馮喆的演藝生涯:

1942 年起,他就從事戲劇工作,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45年以後,馮喆同誌在上海我黨地下組織的直接領導下,進行革命戲劇和革命電影的演出和拍攝工作,曾 參加過《家》、《日出》、《重慶二十四小時》、《風雪夜歸人》等40多出話劇的演出,主演過多部影片。1948年11月,馮喆同誌受黨組織的派遣,去香港 拍攝了夏衍、於伶等同誌編導的《冬去春來》等三部影片。在這期間,他同我地下黨的同誌一起,為宣傳我人民解放軍的勝利準備“勞軍大演出”,積極參加了對英 鬥爭。

1950 年2月,馮喆同誌奉命返回,參加上海電影製片廠的工作,滿腔熱情地投入到新中國的電影事業,先後參加了《勝利重逢》、《南征北戰》、《英雄的陣地》、《淮 上人家》、《鐵道遊擊隊》、《羊城暗哨》、《沙漠追匪記》、《金沙江畔》等影片的演出和拍攝工作。1960年,馮喆同誌調入四川峨眉電影製片廠,積極參加 了製片廠的建設以及短片的創作和解說工作。

1952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南征北戰》,成了馮喆演藝生涯的頂峰,之後他便再沒扮演過主角。有說法認為,主要是因為他的“風流”。

《南征北戰》拍完後馮喆去朝鮮慰問,傳出緋聞。為此,馮喆的妻子張光茹趁四川發展川劇事業的時機,回到四川。此時,發生了被普遍認為是馮喆人生“轉折點”的“街頭追女”事件。

廣泛流傳的說法是:馮喆有一天到街上購物,見有一位女士相貌出眾,便不由自主地跟隨那位女士走了一段路,誰知跟著跟著竟不知不覺地跟到了派出所裏。原來那個便裝的女士竟是一名民警,出於職業警覺,那位女士發現後,認定馮喆不懷好意,便一氣之下告到廠裏。

這一事件如果發生在今天,公眾勢必有“釣魚執法”的質疑,但在當時,卻是“一個流氓撞在了槍口上”。1960年,馮喆被以照顧夫妻兩地分居為由,從上海電影製片廠調動到位於成都的峨眉電影製片廠工作,這為日後他遭受非人的磨難埋下伏筆。

馮 喆展廳中,有數張拍於1967年2月9日的照片,記錄了馮喆、朱丹南、陳傑3人在成都被遊鬥的場景。3人脖子上掛著書寫著“罪名”和名字的牌子,站在卡車 車廂的前排。馮喆戴著侯朝宗(《桃花扇》中的公子)的帽子,脖子上的牌子被別出心裁地剪成扇子的形狀,上書“桃花扇”3個大字。

1969 年1月1日《人民日報》元旦社論中,公布了毛澤東的指示:“清理階級隊伍,一是要抓緊,二是要注意政策。”社論進一步闡述:“隻有不斷地、認真地、刻苦地 學習和掌握毛澤東思想,提高自己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覺悟和水平,根據毛澤東思想隨時總結經驗,才能夠在新的形勢下不掉隊,並且在正確的軌道上繼 續前進。”

於 是,辦“學習班”這一貫徹指示的有效方法在全國普遍推廣。春節剛過,馮喆就隨著四川省文化係統的學習班來到位於四川省大邑縣安仁鎮的安仁中學。此時,安仁 中學的全體教職員被安排到鶴鳴中學辦學習班。安仁中學的校園騰出來給四川省文化係統辦學習班用,涉及四川省曲藝團、川劇一團二團、峨眉電影製片廠、四川省 出版社等文化單位。

這座學校原為當地大地主劉文彩出資興建,而劉文彩早在安仁解放前就病故,1950年學校由“文彩中學”更名“安仁中學”。建校之初的教學樓、禮堂、400米跑道依舊,隻是包裹上了鋪天蓋地的革命標語,整個校園被革命歌曲的氛圍籠罩著。

千餘人的四川省文化係統學習班,日常除了學習毛澤東著作之外,也有文藝業務,諸如排練樣板戲或者舞蹈《東方紅》等。而馮喆等近百位“牛鬼蛇神”還有另外一項 工作,他們被編入“勞動隊”,每個人的左臂上戴著一個白布黑字的袖章,上書“勞動隊”3個字。“勞動隊”在學習班中分外顯眼,他們的工作是除草、灑掃、運 垃圾、燒水打水等。當時馮喆的勞動任務就是從井裏打水。井邊有一個木架,支撐著一個杠杆。杠杆的一端吊著一個木桶,另一端墜著一個石磨。馮喆每天就是拽著 水桶上麵的竹竿將水桶沒入井水中,再靠石磨的重力將水打上來,倒到旁邊通往廚房大水缸的水槽中。人們還不時看到戴著“勞動隊”白袖標的馮喆騎著三輪車或者 推著小車轉運雜草垃圾的身影。

1969年,17歲的盧元朝一直在安仁中學和大邑地主莊園陳列館(現劉氏莊園博物館,實為劉文彩故居)做木工活。由於他不屬於安仁中學的編製,且學習班使用校舍期間仍需木工日常維修,他便留在了學校。

6月1日晚上,安仁中學放電影,盧元朝也在觀看的人群中。第一部是《南征北戰》,第二部是《桃花扇》,而與以往不同的是在這兩部片子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馮喆,就麵對觀眾,低頭跪在銀幕前麵。後來聽說他是跪在炭渣上,第二天要給他開批鬥大會。

盧元朝沒有看完第二部就回去休息了。第二天一早,馮喆自殺的消息在安仁中學炸開。盧元朝擠進人群,隻見馮喆的遺體被用門板抬出來,他穿著幹淨的襯衣,係著領帶,皮鞋很亮,脖子上有一道明顯的印痕。馮喆的妻子張光茹也從成都趕來送別。

最早發現馮喆自殺的是省文化係統學習班自帶的炊事員。他當時向盧元朝描述:早上4點過,他起來給學習班準備早餐。生火後到煤堆去取煤,隱約看到有人在那裏, 似乎是在撒尿,喊他也不搭理,便走過去用鏟子一撥,居然是吊起來的,還轉了過來。驚慌失措的炊事員扔掉鏟子往外跑,喊叫著:“有人自殺了!有人自殺了!”

另一個自殺說的版本則聲稱,6月2日一早,學習班的造反派在高音喇叭中喊話,四處尋找馮喆,最後在煤堆上找到了馮喆的屍體。這與盧元朝描述的細節不一致,但也認同馮喆是自殺的。

反對自殺說的,則多為馮喆親屬或生前好友。他們或質疑死亡後馮喆的狀態,或有他死前被“三腳凳猛擊後腦勺”的描述。基於馮喆以往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他們難以接受他自殺的說法。而在“文革”中,也確實有大量施暴者以“畏罪自殺”掩蓋“迫害致死”的案例。

馮喆的死因,如同許多在“文革”中屢遭磨難而死的人一樣疑雲重重。在這一年凋零的,還有陳寅恪、吳晗、陶鑄等人。而未能熬到1969的文化界名人還有:鄧 拓、田家英、李達、老舍、博雷、小白玉霜、羅廣斌、嚴鳳英、上官雲珠、海默、楊朔、田漢、容國團、翦伯讚、孫維世、樊映川等。1969年,大多數中國人不 知道世界上發生著什麽樣的變化,不知道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登陸月球,不知道英國廢除死刑,甚至不知道劉少奇在這一年死於開封。

學習班很快恢複了平靜。1969年夏天,安仁古鎮遭遇了一場百年難遇的洪水,淹了安仁中學。四川省文藝係統學習班被迫撤回。馮喆之死,也逐漸淡去。

1978 年7月,峨眉電影製片廠革命委員會作出了關於馮喆同誌死亡的結論:馮喆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林彪和“四人幫”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殘酷迫害,“四人幫”在四 川的親信、現行反革命分子劉結挺、張西挺控製的大邑“學習班”強加給馮喆同誌“忠實推行修正主義文藝黑線的走狗”、“文藝黑線的黑幹將”、“反動臭明星” 等罪名,誣陷馮喆同誌有“特嫌”問題,長期關押,多次揪鬥、毒打,給他政治上、身體上、精神上很大的折磨和壓力,在摧殘迫害下,馮喆同誌於1969年6月 2日含冤去世。

“結論”還指出,1969年6月3日關於對馮喆同誌的“處理意見”,認定馮喆同誌“畏罪自殺”及一切誣蔑不實之詞,應予推翻。1972年所作《關於馮喆問題的結論》未說明馮喆同誌致死的實質,亦應撤銷。馮喆同誌應予平反、昭雪,恢複名譽。

     1995年,在紀念世界電影誕辰100周年、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之際,馮喆被國家文化部列為126名“中華影星”;2005年,被評選為“中國電影百年百星”之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