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3年夏TMB徒步和瑞士遊(五)--- 驚豔喬維特

(2024-08-13 04:20:28) 下一個

在晨風曉露和翠鳥時鳴中睜開了眼。出得篷來看,沒有亮堂的爐火,沒有補鍋的後生,隻有不爭先的流水和握不住的紗霧(圖片5.1),依然忠實地護衛在我們周圍。蟲子估計被早起的鳥兒吃光了,我們也就懶得生火,嚼幾根能量棒,邊充饑,邊上路(早上7:20分左右),打算走到萊-孔塔米納(Les Contamines-Montjoie,約2小時行程)再過早。(圖片5.1 --- 晨霧中的Miage野營地)

今天(7月16號,走TMB的第二天)任重道遠。我們須先上山,後下鄉,接著學帕瓦羅蒂,一路飆高音C,直至目標湖。希望不超過下午5點到達,繼而在那裏野營。湖名先賣個關子,暫且按下不表。該湖完全不在TMB線路上(不在主線、也不在高線上),故知者寡、遊者鮮。我事先通過查找資料和研究地圖,感覺值得一遊,遂設計了一段頗為自豪的新線路,欲學粟裕大將,出偏師,以奇製勝(圖片5.2,並請參考核心線路之一的圖片5.17)。(圖片5.2 --- TMB第二、三天詳細線路圖---細紅虛線---完全偏離TMB線路)

實際上,TMB底部那一部分的標準線路走的是三角形的兩邊,高線是從高處、隻走三角形的第三邊。而我設計的線路,則從更高點,橫穿那個大拐角(圖片5.3)。當然,這條捷徑成不成為真理,有待實踐檢驗。(圖片5.3 ---TMB底部總線:大拐角-TMB標線,小三角-TMB高線, 大三角-自設路線)

翻過一層嶺,爬過一道坡,登上了阿爾卑斯高山頂。剛想翹起腳、放開喉嚨,唱一曲《高原之歌》,昨天在營地初識的兩驢友快步追將上來---一位台胞湯姆,一位捷克小夥(圖片5.4)。(圖片5.4 --- 長江後浪推前浪 --- 喜新不厭舊,後生追老頭)

一樣的陽光,一樣的笑容;一樣的日子,一樣重的行李。嗬嗬,誰能告訴我,為什麽不一樣的我和你?他們步履輕快,我們步履蹣跚。嗯,還是那誰說得好:年青人的腳杆就是靈。有什麽辦法呢?上天給的。邊走邊聊,談到了我們今明兩天的計劃,把他們說動了,故也決定今晚同在湖邊宿營。傑克明天還願意跟我們走一段,而湯姆則會返回TMB高線續行。

下至萊-孔塔米納,當街一角早茶:牛角包、蘋果派,拿鐵、奇諾兩分家。可能吃得太飽了,懶筋又蠢蠢欲動:坐免費公車到小教堂,省去4公裏、50分鍾行程。但兩年青人意誌堅決,非走不可,於是揮手作別,相約湖邊再見。這裏,第二次看到了我們的不足。由於查過資料,早就知道有順風車可搭,故以沿途景色缺缺為由而逃車。其實還是借口。如果我們像多數人一樣,不知道公車一事,則別無選擇,走就完了。可見,有時候信息知道太多,不一定是好事。當多了一條退路時,一旦意誌不堅,就容易知難而退。說歸說,這裏還是把從萊-孔塔米納政府網站下載的免費公車時刻表列出,以便有心人備用(見附錄文字和圖片5.0)。

一袋煙功夫,公車在上午11:20分左右把我們扔在了小教堂邊(看得出來,2024年的時刻表已更改了)。公路已到盡頭。這以後的幾天,對我們選擇的線路來說,再無驢可騎,隻有靠11路了。也好,死了這條心,一股腦埋頭苦趕,悶聲負柴。

當地的聖母小教堂(Notre-Dame de la Gorge)是走TMB的必經之地。她位於峽穀深處,海拔1200米。據說在公元九百年前後,有位修道士隱居於此,並為翻越山口的行人和朝聖者提供方便和庇護。積善有餘,百年後小教堂已初具規模。風吹雨打,鬥轉星移,飄搖中的教堂在新牧師的主持下,於1699年~1707年間修葺一新(圖片5.5 ~ 5.8)。從此,這座簡樸敦實的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在教區內獨領風騷,並在2015年被列為曆史古跡。如今,每年8月15日,方圓百裏的信徒們會來此祈禱聚會。若有幸碰上,月餅雖沒得吃,但能在阿爾卑斯山坳裏過一回洋中秋,想必也是有趣的體驗。(圖片5.5 --- 輕輕走來,剪一片雲彩 --- 聖母小教堂Notre-Dame de la Gorge外觀)

(圖片5.6 --- 悄悄離去,帶走你的風采 --- 小教堂遠看)

(圖片5.7 --- 小教堂內部簡易裝飾)

(圖片5.8 --- 林海雪原深處的索爾維格之歌 --- 網照 --- 又一次秒殺本攝影大師)

離開教堂的時候,在小橋邊遇到一位中國00後,眉清目秀,坐在長凳上小憩。女孩文靜,話語不多。短暫交談後得知她在美國讀書(哪裏人忘了,好像是陝西的?可惜沒能留張合影),因喜愛大自然,趁暑假特意飛來,獨走TMB。這令我對她既陡生敬意,又有點擔心。膽子真大。我非常高興地看到、也強烈鼓勵、同時還希望更多的年青人走向自然,去感受大地母親之美,去挑戰自我。但是一個人,還是女孩,獨自在山裏轉十來天,這要換成是我的女兒,還真不敢放手。現在的年青人勇敢自信,很好。不過,勇敢不等於魯莽,遠航進山,從安全考慮,還是結伴為好。可已在路上了,也就閑話少說:祝福你,中國姑娘。

人往高處走,對趕山人而言,亦然亦不然。與高線比,TMB正線熱鬧不少。時不時碰到形形色色的遊人。有像我們一樣,吭哧吭哧往上爬的;也有反其道而行之(順時針走TMB),呼嚕呼嚕往下跑的。一照麵,彼此用流利的或是蹩腳的法語Bonjour問好。一揮手,又勞燕分飛,起起伏伏走人生(圖片5.9)。(圖片5.9 --- 唱個諾,問個好)

水往低處流。這應該是牛頓第四定律。一條清澈的山泉(圖片5.10~5.11),在萊-孔塔米納小鎮就已見麵。我猜她會調皮地陪伴我們一整天,跟我們捉迷藏,為我們引路指向。而我們也將逆光而動、逆溪而上,去聽一聽繈褓中的她的第一聲哭啼,去拜訪拜訪她的家鄉。(圖片5.10 --- 逢山飛練)

(圖片5.11 --- 遇石掛珠)

也不知爬了多高多久,終於穿出了密林。來到高地,景色豁然開朗。是誰用卡拉揚的指揮棒,把《小路》和《走上這高高的興安嶺》裁接成無縫衣裳?一條小路細又長,心愛人兒在遠方。不見昆河飲馬、醉臥沙場,隻有連綿的大青山,伴我一生放牛羊(圖片5.12)。此處山景雄渾蒼涼,頗有袒胸曳杖的魯提轄之風。這也是走TMB以來,第一次看見漫散的牛群、圍脖的鈴鐺。巍巍山莽、悠悠鈴揚,不由得想起阿爾卑斯山的另一脈-意大利北部的多洛米蒂(Dolomites),真有幾分相似,也真是時光荏苒(圖片5.13~5.15)。(圖片5.12 --- 牛人出遊從容,是人牛之樂也)

(圖片5.13 --- 嘿,五講四美好不好?打飯不要插隊,放學回家要排路隊)

一頭牛走了過來。眼睛直瞪,活像小人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裏保爾-柯察金在美女冬妮婭身邊,麵對一個大男孩挑釁時的神態(圖片5.14)。趕緊伸手示好,還是有些不理碴(圖片5.15)。嗬嗬,溫馨的童年回憶啊。(圖片5.14 --- 你想打架麽?老子不怕你! --- 保爾-柯察金的名言)

(圖片5.15 --- 一邊去。你的手盡是汗臭,我的腳全是草香)

TMB沿途路標清楚,一般不會走錯。某些特征突出的物體,也常可成為指路徽標。除了牽手的溪流,山屋和高壓電線塔也是好幫手。我們經由山屋Refuge de la Balme(圖片5.16),路牌23、24和122號,一路全部靠左攀爬(圖片5.17 --- 第二天核心線路)。(圖片5.16 --- 為什麽隻是路過呢?應該假裝走累了,歇腳看花)

(圖片5.17 --- 第二天步行核心線路---很詳細,主線、副線、標號、山屋等都非常清楚)

快到122號(也就是電塔)時,駐足四望:前方山巒崔巍,側廂群峰交錯,身後峽穀綿長;腳下溪青順山走,頭頂雲白信天遊(圖片5.17~5.22)。悠悠,真個是360度不眨眼,隻見風光不見樓。倒也、醉也,背了一天的媳婦,竟可折得不費力也討了好,成了浪子燕輕(青)。(圖片5.18 --- 峽穀時光遁跡)

(圖片5.19  --- 山巒歲月留痕)

(圖片5.20 --- 五虎上將護道)

(圖片5.21 --- 七強戰國爭雄)

(圖片5.22 --- 揮手相別)

(圖片5.23 --- 昂首相迎)

從上午11:45分離開小教堂,我們蝸行了四小時,在下午3:45分到達海拔1920米的29號路標。這是個核心分岔口:順著山坡(偏右)直行--TMB正線和高線;沿著溪流左行--偏離TMB線路而通向Jovet湖(圖片5.24)。路標顯示,距湖45分鍾,但我高度懷疑數據縮水,尤其是對像我們這樣走老爺步的人、和對浪漫加散漫的法國人而言。(圖片5.24 --- 核心分岔口:路標29號)

越往上走,山勢愈加雄偉(圖片5.25~5.26),我大概又瘦了一斤肥肉,而小溪也變得更稚嫩苗條(圖片5.27~5.29)。依據能量守恒定律,估計我們瘦身的部分全轉移給山體了。不久,斷後的捷克小夥追上了紅一軍團,大家自然依山傍水地慶祝一番(圖片5.30)。(圖片5.25 --- 噫籲嚱,危乎高哉)

(圖片5.26 --- 多道之美,美於騎牛過青田)

(圖片5.27 --- 童心晶亮獨唱)

(圖片5.28 --- 山水剛柔互答)

(圖片5.29 --- 誰不願走兩點間曲線最短的溪水?)

(圖片5.30 --- 雄赳赳、氣昂昂,準備跨過無名川)

傳聞喬(科)維奇有對花玉般雙胞胎妹妹,是各大網壇美女。一個好象喚作喬維姝,另一個叫什麽忘了。當曆經苦辛、癡心不改,老年壯誌不言愁而終於一見時(下午5:15到達湖邊),我們瞬間驚呆了,也頓悟了:不是成年違規,也不是少年維特,而是少女喬維特(Jovet湖)。

在恬靜高雅、纖塵不染的湖邊輕步,我們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這時候,語言文字都難描述,也都多餘,就靜靜地看大自然如何用光作調色板,織就一幅幅天籟之景吧(請見諒照片轟炸---其中5.31~5.40是獻給嫦娥妹妹的,5.41~5.43是調侃八戒哥哥的)。(圖片5.31 --- 喬維特湖俯瞰)

(圖片5.32 --- 不是珊瑚頌,也不是廬山戀,而是山湖戀)

(圖片5.33 --- 麵亦改色心亦跳---請對比上圖)

(圖片5.34 --- 夕陽中的處子)

(圖片5.35 --- 鏡泊湖的姊妹?)

(圖片5.36 --- 愛情到底是熱烈的金色,還是憂鬱的藍色?)

(圖片5.37 --- 倒著畫好像也在寫朦朧詩)

(圖片5.38 --- 沒體驗過徐誌摩的翡冷翠的夜,但沉浸在了阿爾卑斯山翡冷翠的黃昏)

(圖片5.39 --- 不懂就問:畫圓、還是畫角?注意左下角出水處就是那條溪流的源頭)

(圖片5.40 --- 圓(源)答:畫線)

(圖片5.41 --- 給帥哥單獨來張有棱有角的)

(圖片5.42 --- 大山胸懷)

(圖片5.43 --- 太白鳥道,橫絕峨眉)

除了帶來美的愉悅,喬維特湖也給了我們一次心靈的洗滌---以她那廣博的胸懷、透明的心性、謙和的品行。這是什麽?這是佛啊。靜坐湖邊,掬一泓水,聽一聽貝多芬《第五鋼協》第二樂章開始部分、放一放《貝九》第三樂章的主旋律吧。你會看見九天紛揚而落的天使,你可觸摸雕塑般的哲理沉思,你將浸入禪境,聽到自己的心泉,在洗去了生活的塵埃後,叮咚流響(見下麵的短視頻)。

侃一侃大王我的超二流航攝技術。走前兩天割肉買了隻烏雞,趕鴨子上架。瞧這影拍的,比傻蘋果都酸。不被壇友禁網,就會被政府禁飛,再不就被大疆禁賣,或者被油管禁傳。反正,整個一二鍋腳上頭,渾身得“禁”(勁)。當然,這都是微軟的錯。因隻有免費版的Clipchamp,存盤的時候被迫瘦身,鮮活的4K動畫最多能存1K的。太宰人了吧。砍我25%的價也就認了,一下子扣我75%的稅,這活沒法幹。好在景樂本色自在,歪嘴看也驚掉下巴,閉眼聽也不知肉味。有什麽辦法呢?上天給的。弱弱問一句:女士先生、小姐少爺聽出是何韶樂沒?

回到現實中來。心眼是都醉了,但肚子鬧革命。於是在大自然裏,升帳點燈(圖片5.44)。(圖片5.44 --- 高山下、帳篷外,小矮人找白雪公主)

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這詞太好了,怎麽也舍不得剪掉)。我們現學一回,壘起三星灶,鋼杯煮麵湯(圖片5.45)。單幫在外,能不能混出個樣來再去見領導,不知道。但唱不了阿慶嫂,做回阿慶,過把癮也行啊。也別小看了這一瓢弱水、一點星火。火上是生命之水,水下是生命之火。誰說水火不容?不一會就把飯菜融香了,一頓風卷殘雲,粒米不剩。(圖片5.45 --- 一碗泡麵喜相逢。古今多少事,皆煮爐鍋中)

黃昏的時候,溜步小坡。也許沒留意,也許季節已過,在這兩天的走山路上,沒見到什麽花。此時看到一朵,亭亭玉立(圖片5.46)。心頭一陣漣漪,趕緊俯身拍下,時光也就倒回到多年前的多洛米蒂山裏---妻子和孩子特愛花,盡管爬山辛苦,一路上仍常常蹲下拍照。我原覺得山水都拍不夠,哪有多餘時間賞花。但她們執著如初,拍了各式各樣的,還發現了難得一見的雪絨花。漸漸地我改變了固有的觀念,也開始采花了。此刻,山依舊,花依然,愛花人卻在遠方。沒有巴山夜雨、西窗剪燭,隻有浮雲落日、遊子思人。(圖片5.46 --- 一支山花笑,幾多往事心頭)

睡意襲來。有一點沒弄明白。喬維特湖並不大,周圍既無森林植被,也沒有什麽雪山冰川。那個成源溪流的出口雖然很小(圖片5.40),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好奇湖水卻不枯竭,她本身的水源又從何來?或許山體有暗流?或許還有未被發現的愛因斯坦天意相對論?要解決這個問題,可能比國足打進世界杯還難。搔頭更白頭,不想了,還是躲進帳篷抱枕頭吧。

附錄:

下麵是萊-孔塔米納免費公車2024年夏季表,有效期29/9/24 ~ 1/9/24。遊客一般從7號站(客服中心,Chef Lieu),至50號站下(小教堂停車場,Parking Notre-Dame de la Gorge)。班車大約每40分鍾一趟,運行約13分鍾,第一班早上7:50分左右、最後一班下午6:45分左右經過7號站。這是趟環線車(始發和終點都是Pont des Crouets),注意一別坐錯方向了,二別坐過頭了(詳見下圖)。(圖片5.0 -- 2024年夏季萊-孔塔米納Les Contamines-Montjoie小鎮免費班車時刻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油翁 回複 悄悄話 清溢筆下的文章如詩如畫,讓人讀來心曠神怡。作者不僅描述了早晨的美景,還展現了獨特的探險精神。期待看到作者的新線路能否奇製勝利,像粟裕大將一樣。願清溢繼續帶領我們遊走在大自然的奇妙之中!
清溢 回複 悄悄話 那個1千歐和瑞郎是共用,而且是為我們一整月歐洲行備用。若隻走TMB,不用帶那麽多,各500元夠了。
清溢 回複 悄悄話 @mouton2003
我們走的高線全程,計劃用11天,實際用9天完成。但是,這個全程還是有折扣的,也就是說,不是真正實打實地走完170公裏的。主要有兩點:
1)中間有一天在瑞士是坐公車直接跳過(不少人這樣做,因為那段行程主要在林中穿越,風景很一般,所以用公車代替。若要徒步,則要加一天)。我們也坐了三段纜車(第一、第四和第八天)。另外,也坐了兩次小段公車,一次在去小教堂的路上(省下約50分鍾步行時間),一次在剛離開意大利小鎮庫瑪約爾的時候(大約也省了幾十分鍾)。
2)象我在本期(即TMB五)所說的,我們不是完全走高線,而是有一段走了我自己設計的線路。
就我們走的這9天而言,其中2天很苦。因此,若完全徒步TMB原線路,計劃11天還是比較實際的。

關於負重,因一路住營地或野營,所以我們帶上了該帶的一切,每人大約12、3公斤吧(在一些點添加補給後,可能會增些重,但應該不會超過14公斤)。每人各自帶的主要物品有:
1)住行類---帳篷、鴨絨睡袋(可抗-6C)、充氣墊、泡沫墊、充氣枕頭、耳塞、65L+5L背包、中邦旅行鞋、泡沫拖鞋、登山杖、手套、輕便雨罩、太陽帽、多功能頭燈、墨鏡、防曬霜、地圖、指南針、哨子、簡易急救包、緊急保溫膜;
2)穿的---雨衣雨褲、2套外衣褲、1套棉毛衣褲、3條內褲,2套短衣褲、一件衝鋒衣、毛帽(可不帶)、3雙襪子;
3)吃的---折疊氣罐爐、氣罐、圓柱型小鋼套盒(做飯用的,以上3種全共用)、筷子和小調羹、小片洗碗布和很小瓶的洗潔精、打火機和火柴各1個、500毫升過濾水袋1個(共用,沒用上)、750毫升塑料水瓶(裝滿水)2個。外加不時補給的食品-如方便麵、麵包、火腿、香腸、牛肉片、巧克力條、水果等;信用卡、現金(歐元和瑞士法郎各1千)、電話卡。
4)電器類---手機、10000ma充電寶(共用)、充電線、多功能轉換插頭(共用,適合歐洲用的)、無人機及備用電池(占體積和重量,會玩又想拍大片,可帶上,否則,不必帶);
5)雜類---牙膏牙刷、中國澡巾(那種窄長輕型的)、小香皂、衛生紙、小刀、硬塑小鏟子(野外拉巴巴後挖坑用,沒用上)。

大概就這些。建議網購那本走TMB的書(雙向行走指南)和1:5萬的徒步詳細地圖(具體信息可參考我寫的第一篇)。
mouton2003 回複 悄悄話 很棒的博文。請問你們是全程TMB,還是部分,如果全程用時幾天?負重都帶了些什麽?謝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