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雕塑家
自文藝複興時期以來,聖經英雄大衛一直是勇氣、力量和權力的象征。在政治動蕩時期,佛羅倫薩認為大衛是共和國捍衛公民自由的象征,因此在15世紀委托了幾件著名的大衛雕像。該市還購買一塊巨大的卡拉拉大理石,用於在佛羅倫薩大教堂的屋頂上建造雕像,但這個委托計劃在幾十年間一直擱置。直到1501年,當時僅26歲的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推薦自己。在古希臘和羅馬時代,為神和神話英雄製作裸體雕像很普遍,但在早期文藝複興時期,這樣的雕塑卻很少見。米開朗基羅以其精通解剖學的技藝,創造一尊大衛的雕像,捕捉英雄強健的身材,精細地雕刻靜脈、肌肉和肌腱,創造出逼真的效果。他花費兩年多的時間來創造一個完美的裸體男性形態,具有準確的細節、古希臘和羅馬的古典姿式以及講述故事的表情。城市把這座高17英尺的傑出雕像放在舊宮(市政廳)前麵的基座上。自揭幕以來,它已成為文藝複興雕塑藝術的頂峰,是全球和曆史上最著名的雕像,奠定了米開朗基羅作為史上最偉大雕塑家的地位。
在年僅23歲的時候,米開朗基羅創作了《哀悼基督》。區別於傳統的麵容平靜的聖母像,這一作品中的聖母充滿悲痛,目光低垂,身體被她兒子的屍體壓彎。這座雕像完美地捕捉了這一刻的強烈悲傷,生動地表現人類情感的力量。盡管高質量卡拉拉大理石很堅硬,米開朗基羅技藝精湛地創造柔軟細膩的肌膚和飄逸的衣袍。這座雕像一直是藝術家們的靈感和讚美之源,它仍然是人類愛和悲傷能力的強大象征。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著名和最具標誌性的藝術品之一。
米開朗基羅能夠在大理石塊中看到雕塑的形象。他曾經著名地說過:“我在大理石中看到了天使,一直雕刻,直到把他釋放出來”。這種預見在他的六件未完成的《奴隸》作品中得到很好的展示。這些雕像由大理石雕刻而成,描繪在從石頭束縛中解脫出來的各種階段的人物。它們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其對人體形態的逼真描繪以及米開朗基羅對解剖學的掌握。藝術家能夠以動態的非古典方式捕捉人物的身體和情感鬥爭,是手法主義運動的代表作。這種未完成的狀態,被稱為non-finito,成為他的標誌性風格,並影響後來的藝術家。
作品:佛羅倫薩學院美術館的《大衛》和四件《奴隸》;梵蒂岡城聖彼得大教堂的《哀悼基督》;羅馬的聖彼得羅大殿內的《摩西》;法國巴黎的盧浮宮的兩件《奴隸》;佛羅倫薩的美第奇教堂的新祭堂。
問題: 《奴隸》和《大衛》之間的風格差異是什麽?
文藝複興盛期的最傑出畫家
盡管在三十多歲時並不以繪畫才華聞名,但在創作出一幅傑作後,米開朗基羅的畫家聲譽迅速與達芬奇相匹敵。
1508年,強大的美第奇家族成員、教皇朱利葉斯二世委托米開朗基羅為羅馬梵蒂岡西斯廷教堂天花板繪製一係列壁畫。米開朗基羅花費四年時間專心致力於這項工作。這些壁畫描繪《創世紀》中的場景,包括創造亞當、人類墮落和挪亞方舟故事等。其中最著名的場景之一是《創造亞當》。這幅畫描繪上帝賦予第一人亞當生命的那一刻。畫中的人物以戲劇化的姿態和強烈的表情為人所知,傳遞出一種運動和情感的感覺。上帝伸出右手觸摸亞當伸展的手指,亞當則躺在壁畫另一側。上帝和亞當之間的張力以及他們人物的複雜細節,使其成為藝術界最具標誌性和最具辨識度的形象之一。自完成以來,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一直被認為是西方藝術的最偉大傑作之一。其複雜的細節、強烈的情感和戲劇化的姿態,繼續激發並令世界各地的觀眾驚歎。西斯廷教堂是世界上最受歡迎和受人愛戴的藝術作品之一,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前來參觀。
米開朗基羅的藝術演變可在他的兩個著名作品中看到:《西斯廷教堂天花板》和《最後的審判》。前者是文藝複興盛期風格的代表作,而後者則反映文藝複興後期發展起來的手法主義風格。在《最後的審判》中,用誇張的姿勢和戲劇化的光影描繪人物,傳達出一種能量和運動感。身體被拉長並被風格化,扭曲的形式反映出米開朗基羅所采用的手法主義美學。這幅畫還融合複雜的細節和象征意義,反映手法主義對於智力複雜性和形式複雜性的追求。在《最後的審判》中,米開朗基羅將耶穌描繪成一個高大、肌肉發達、長著一張不留胡須、年輕和赤裸身體的形象,打破了當時的藝術傳統。雖然這幅畫因其裸體和圖像特征引發一些爭議,但它仍然是一幅強烈而持久的描繪最後審判和人類最終命運的作品。因此,米開朗基羅的《最後的審判》代表從他早期作品的重要轉變,展示他的藝術多樣性和創造天賦。
作品:梵第岡城的《西斯廷教堂天花板》和《最後的審判》;佛羅倫薩烏菲茲美術館的《聖家庭》。
問題:在風格上,《西斯廷教堂天花板》和《最後的審判》有何不同?
文藝複興時期標誌性的偉大建築師
瓦薩裏是著名的曆史學家,曾聲稱米開朗基羅是“公認的當代最偉大的藝術大師”,並指出他的作品超越任何在世或已故藝術家的作品。他還指認米開朗基羅在繪畫、雕塑和建築三個領域的超群才華,後者占據他後半生的很大一部分。
米開朗基羅最偉大的建築成就,是他受到佛羅倫薩大教堂和羅馬萬神殿穹頂的啟發,為聖彼得大教堂創作的穹頂設計。盡管他未能見到完成的結果,這位自學成才的建築師的設計,作為最終建造圓頂的指南。這個圓穹頂不僅是世界上最大和最高的之一,而且它主宰著羅馬的天際線,成為城市的象征。
卡比托利丘是羅馬的一個重要政治和文化中心,其中心是市政廣場。米開朗琪羅將廣場改造為一個和諧、優雅的公共空間,包括新的布局、通向廣場的中央樓梯,以及三座文藝複興風格的宮殿三麵環繞在周圍。在廣場中心,他計劃將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的騎馬雕像放置在一片鋪設的橢圓形場地上。該廣場被認為是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設計傑作之一,也是羅馬最美麗的公共廣場之一。
米開朗琪羅設計的洛倫佐圖書館,是佛羅倫薩聖洛倫佐大教堂的一個擴建部分,包括一個寬敞的閱覽室,高拱形窗戶和一座通往上層的大樓梯。設計展示他對古典主義圖案的掌握,和他創造和諧形式的能力和優雅的細節。圖書館空間的創新利用是他建築天才的證明。
美第奇禮拜堂是佛羅倫薩聖洛倫佐教堂的一個卓越的附加建築。 新聖衣祭堂是禮拜堂最著名的部分,展示藝術家最著名的雕塑之一。 這個房間的中心是由兩個宏偉的墓碑組成,每個墓碑上裝飾有一對斜躺的人物,一個墓碑上的象征白天和夜晚,另一個墓碑上的代表黎明和黃昏。 裸體女性形象第一次出現在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中,它們是文藝複興時期最著名和有影響力的雕塑之一。
米開朗基羅確實設計過聖洛倫佐教堂的正立麵,但不幸的是,這個設計從未實現。如此具有曆史和文化意義的教堂竟然至今仍缺乏正立麵,令人驚訝。
作品:梵蒂岡城聖彼得大教堂圓穹頂;羅馬卡皮托利山上的市政廣場;佛羅倫薩的洛倫佐圖書館;佛羅倫薩美第奇禮拜堂的新聖衣堂。
問題:對於天主教堂或古典建築,外立麵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