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內尼烏斯:促成平民保民官設立的協調人
公元前495年,一名年邁、貧窮的男子在羅馬廣場上跌倒。盡管他是一名榮歸退休的軍官,但他失去了自己的農田,背負了巨額債務和欠稅,還曾被監禁,麵臨死刑的可能。許多旁觀者被他的悲慘遭遇所感動,因為他們也有類似的債務經曆。因此,群眾中發起了一場改革的呼聲。為了征募對抗侵略的部隊,執政官塞維利烏斯承諾在戰爭後進行改革。平民們相信了他的承諾,他們參軍、打仗,最終獲得了勝利。然而,戰後,元老院和另一位執政官拒絕了承諾的改革。在接下來的一年裏,另一位獲勝的將軍提出了退伍軍人的債務改革方案,但同樣被拒絕。在元老院宣布新的招兵後,平民們不肯出來,許多人離開城市前往附近的神聖山修建新城堡。他們並沒有發動叛亂,而是通過立法創設了保護平民的職位,即保民官。
古羅馬的貴族階層依靠平民作為仆人、農民和戰士。當分裂情緒威脅到共和國的穩定時,元老院任命前執政官阿格裏帕· 麥內尼烏斯·拉納圖斯來解決這個問題。麥內尼烏斯提出了一個難忘的比喻,把羅馬比作一個人體。四肢勤勞地工作,喂養口腹以保持身體的健康。同樣,人民和元老院雖然工作不同,但對於共和國的健康同樣重要。他和元老院一致同意設立保民官來代表平民的利益。保民官必須保持大門敞開,提供任何平民需要的幫助。執政官不能未經平民法庭審判就處決平民。保民官可以為平民提出法案,召集平民大會投票表決,一票否決元老院或其他保民官涉及平民的法案。他們還可以幹預任何有悖於平民利益的政策,除非是獨裁官的政策。平民可以每年選舉和被選為保民官,連任期不限。任何人傷害保民官都犯死罪。保民官製度是現代民主的先驅。在林肯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講之前2300年,羅馬已經實行“民有、民治、民享”的理念!
公元前449年,貴族和平民之間的階級鬥爭導致了《十二表法》的製定。它們刻在十二塊銅牌上,並放在論壇上供公眾觀看,成為西方曆史上已知的最早的成文法律法規。這個新的法律框架和保民官製度有助於建立一個更加公平的社會,為所有公民的權利和利益提供保護。這些改革幫助羅馬成為一個卓越的軍事大國。
作為:結束了平民撤離運動,並創立古代世界史上獨特的權力很大的平民保民官製度。
問題:你知道其它關於統治與被統治者關係的比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