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壺杯搖

月黃昏,鎖煙霞,桂樹晚開花。半生戎馬半白發,歸山陪讀涯。院籬菊前,一盞清茶。悠悠風來,吹我衣裟。
正文

動靜兩相宜

(2016-03-28 06:49:17) 下一個

       春生夏長,春夏養陽。

     春季的這個養陽,就著眼於這個‘春生’了。春季,萬物待生,一切全新開始。
這個向上生發的力量極其大,但正因其陽生的力量大,反而內裏的陽氣就慢慢變得有所虧損了,所以,春季養陽,一定要兼顧養內虛之陽,這樣才能滿足夏長時機體對於陽氣更大的需要。

     現代人對於外在物質世界,經曆的以及心裏想要的太多太多(這本身就很耗陽),而對於內在的自省自問經常忽略,加上當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似乎已淡忘人作為萬物之靈而言,本身就具備的能力了,於是養生也就僅成為了一項相當時髦的談資而已。
 
      實質上,養生是門大學問,首先得找對方向與方法;還得循序漸進不冒衝,並持之以恒;最重要的原則是順其自然!所以身體的強健需要根據此原則而達到天人合一的目的。

     上篇咱剛講過:春分時節的養生目的是為了促進人體與大自然之間,內外環境的平衡,相信您一定還記得。所以當令養生更講究個平衡。
這裏教您三招簡易操,每天花個半小時,康莊大道由此始。
 
 
        第一招——金雞獨立
     仲春階段,肝氣正旺著呐,為了幫助有效疏泄並不致升發太過,中醫就會用補養腎經的方式來補肝,有個好聽的名字,就叫‘滋水涵木’。

① 用一隻腳站立,另一隻腳抬起;
② 雙手雙側自然下垂;
③ 雙目微合自由呼吸;
④ 堅持3分鍾後交替。
 
      千萬別小看這個要使身體保持平衡的小動作,起頭時,包您一閉眼、身就晃,甭著急,放鬆呼吸,當您不再專注於身體是否左右搖擺時,氣血自然下行,人體的腎經始於足底,這樣一“獨立”,自然就激發腎經中的能量,同時心火就能更加向下交於腎水,腎經得到滋養,人的根基得到鞏固。而對於肝氣升發太過而引起的肝陽上亢,亦能夠受到很好控製了。
 
      這個動作不僅助腎補肝,還能治療因肝腎虧虛而造成的高血壓症呢。
 
 
        第二招——彎若柳梢
      這一動作您隻要參考上篇《仲春到了》,文中的'左右側彎如柳梢'圖就能照做了。

      這個動作除了教您像樹木般條達、升展,使肝經膽經得以拉升、舒暢外,更是將整個冬季,躲藏在人體腋、肘、腹股溝和膕窩的餘邪給清理出去了,確保經絡通暢不堵塞。這八個地方有個容易記住的名字叫'八虛'。
 
 
        第三招——靜坐導引
 
      眾知現代人的體質大多偏寒,貪涼、貪吃、貪玩等等都是造成寒的原因。寒會藏哪?當然是水多的地方。人體內水多的地方肯定與腎有關,可以理解為下焦,您也可以簡單劃分肚臍以下的腹部為下焦。
      下焦寒,事兒多啊!
      最先想到的就是腰膝酸軟、渾身乏力,女孩子還會有痛經,這大多屬於腎陽不足了。
上頭我們一直在講‘滋水涵木’,一大沱涼水又如何能滋養肝木呢?
 
      來,言歸正傳,傳招嘍----

① 身體端坐方凳上,挺直脊柱;
② 雙腿分開同肩寬,自然著地;
③ 緩慢吸氣,緩慢吐氣;
④ 吐氣時帶動意念到兩個膝蓋(雙手可自然下放在膝蓋上);
⑤ 持續15分鍾後體會熱量傳感。
 
      這一動作也是看看容易操作難,一開始心猿意馬,腦中一定走馬燈般一刻不得閑。沒關係,慢慢安靜下來後,自然命門之火就被調動起來了,不僅溫熱了腎水,更是補養了腎陽啊!
 
      這一招呼應第一招,腎水充足與心火相交,更有益安靜了您的心,針對春季肝火旺而引起的心浮氣躁是最好的治愈劑哦!
 
 
      生活處處有養生,來,我們一起‘且行且學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