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不見那些寫字的朋友了。早些年我在一個小小的文學社群裏玩,他們把那個地方叫作“莊”。莊裏有許多我喜歡的作者,而我自己寫的東西,無論是獲得批評還是讚揚,總有被點中穴位的感覺,這讓我很感激。後來因為自己找工作的煩心事,就沒有心思再去玩。最近回到莊裏看看他們,發現莊子原來也散夥很久了。
過耳是莊主,她是一個德語專業的女生,嫁給德國丈夫以後就移居德國去了。我非常喜歡她的文字。她的敘述表麵上瀟灑坦誠,但字裏行間隱藏著一種很深的生命的痛感。常常讀完她的文字後,我有想痛哭一場的願望,不為自己也不為她,隻為生命本身無解的痛苦。前年去德國玩,我並沒有聯係她,走在路上卻東張西望總想碰到一個牽著兩個混血男孩的中國女人。最近哪裏看到說過耳的小說得獎了,真是由衷地為她高興。應該的,這麽有天賦的女生。她的小說一上手就寫出了性欲,不是熱烘烘的那種,是寂寞的,疲憊的性欲。
婭米大概是中文係碩士畢業的吧。以前我們總以為,聰明人都學理工去了,學文的是剩下的腦子不大靈的。雖然在某些情況下這是對的,但是從婭米那裏我再一次感覺到,其實學文的人當中真正聰明的腦子,他們那些對生活的深刻的領悟以及富有靈性的總結和表達,是大部分學理工的頭腦及不上的。因為生活的感悟是抽象的東西,沒有公式可以描述,比起一般的理工職業,需要更高層次的抽象思維的能力。婭米就是這樣一個聰明的人。她的文字其實就是一個“靜”字。她的詩意的敘述,憂傷的審美,帶著一股巨大的平靜的力量,讓讀者跟著她一起忘掉嗡嗡嚶嚶的忙碌和計較,跟著她一起安靜下來,安靜下來先讀書然後表達。
豆汁我猜是未名湖畔的女才子。可惜在莊裏玩時我對詩歌的興趣不是很大,錯過了她的詩,也錯過了與她的交流。最近回頭再讀她的詩,我被她的那組《紐約哀歌》震動得熱血沸騰。一個柔弱的蘇州女性卻能夠在長長的組詩裏表現出持續不斷的雄性一樣的爆發力,她的思考和表達的能量是從哪裏得來的?那些詩句,與人的,環境的,生命的,神的對話,自由又合理地穿越,而她在古詩詞上的修養又讓她委婉的深情和渾厚的力量有了優美而豐富的表達。怪不得當時莊子裏有人很崇拜地說,豆汁的詩如果成書,是應該放在書架上最崇高的位置的。前一段時間在他們《未名詩社》的微信平台上看到這組詩,我才知道她原來是北大的,但是看起來這幾年前寫成的組詩到現在都並沒有機會被發表。
發表,是需要經營的一件事。而寫作,尤其是寫詩,完全是另一碼事了。寫作本來該是件寂寞的事,是件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的事,是心安靜下來之後做的事。是微信時代的交流特色嗎,還是別的?現在在文字之外,我聽到了無休止的噪音,這些聲音讓我悲傷不已。我想念莊裏安靜寫作的日子,那些消散不知所終的朋友們,我想念她們。
2016-2-27
這兩年,我想每個人的生活裏都在發生一些事,心境也在改變。但是你回來就好,我也在開始收攏自己,回來寫字。
重逢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