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頭山

無意邀眾賞,一心追殘陽
個人資料
朱頭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兄弟戰役

(2019-09-08 14:45:26) 下一個

二戰蘇德戰場上,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一個轉折點。在德國第六集團軍被圍及至被殲前後,蘇德雙方還有兩場巨大的戰役在打,一場是被稱為“火星”的,發生在莫斯科附近的戰役,其最高目的是消滅在莫斯科附近集結的德軍,從而勝利結束蘇德戰爭,而最低目的是牽製德軍對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增援。另一場戰役是在斯大林格勒被圍德軍停止抵抗後發生的哈爾科夫反擊戰,目的是救出限於困境的南方集團軍餘部,並穩定危如累卵的南部德軍前線!、

被譽為“軍神”的朱可夫戰功赫赫,自諾門坎到莫斯科,再到攻克柏林的一係列戰役中,他軍事才能聞名天下,成為第一個被授予一級蘇沃洛夫勳章的蘇軍元帥。

少有人知的是,在輝煌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前後,朱可夫還打過一場慘烈的敗仗,這場敗仗卻因為種種詭異的原因被官方有意忽略了。

朱可夫

這場敗仗是蘇德從1942年1月到1943年3月圍繞勒熱夫、瑟喬夫卡和維亞濟馬一線反複爭奪的一係列戰役。火星隻是是其中的一次。

1942年1月莫斯科戰役勝利後,紅軍前線推至莫斯科西北150公裏的小城勒熱夫。在這裏他們一打就是一年多,上百萬的紅軍將士血染沙場,4:1的蘇德傷亡比,鑄就了一個曆史名詞——勒熱夫絞肉機。然而,在蘇聯官方文獻和教科書裏,偉大的莫斯科戰役之後,就是更為偉大的斯大林格勒戰役,近乎粗暴地忽視了二者之間這一年的空隙。即使解密期已過,相關材料至今仍未公布於世,仿佛這就是一場不該被紀念的戰役,成為二次大戰中最不為人知的、“史詩般的軍事災難”。

1941年12月開始,已經看到克裏姆林宮塔尖的德軍在莫斯科城下被擊敗,蘇軍不僅從燃眉之急中解脫出來,而且對德軍轉入進攻。此時的蘇軍其實也身心俱疲,亟待修整,但斯大林堅持乘勝追擊,期待著這個冬天就是全線粉碎納粹入侵者的時刻。蘇軍反擊的第一個戰略目標是莫斯科以西由幾座小城市連接起來的勒熱夫-瑟喬夫卡-維亞濟馬一線,這一線是鐵路樞紐,位於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的補給大動脈上。

也是在這個戰局錯綜複雜的1942年1月,德軍統帥部做出了一個重要應對——瓦爾特?莫德爾出任德第9集團軍司令官。希特勒撤換了包括古德裏安在內的一大批將領,下達了“一步也不可後退”的命令。實踐證明,當時希特勒的這一舉措挽救了德軍,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一年後同樣的舉措葬送了斯大林格勒的德軍。在莫德爾領導下,到1942年4月,德軍竟然在勒熱夫地區打出了一個突出部。短短幾個月,蘇軍在勒熱夫一線的傷亡人數已達50萬,然而這僅僅隻是一個開始。 

莫德爾

自1942年1月至9月,蘇德雙方在勒熱夫-瑟喬夫卡-維亞濟馬反複爭奪每一寸土地,進行了多次戰役。

之所以如此膠著,是因為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前,莫斯科方向最為吸引世人的眼光。斯大林預計德軍一定會重新攻打莫斯科,而不是冒險拉長戰線攻打斯大林格勒(結果證明顯然他錯了),因此對勒熱夫這一戰略要地尤其重視。

在希特勒心目中,勒熱夫突出部的存在具有軍事和政治的雙重意義,它直接威脅蘇聯首都,如果撤退會損害德軍以及德國盟友的信心。所以雖然莫德爾幾次諫言放棄勒熱夫,都遭到嚴詞拒絕。

1942年9月,德軍開始攻打斯大林格勒。斯大林和蘇軍統帥部看到了機會,迅速調整戰略部署,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等人開始策劃同時發起一對雙胞胎戰役——打擊保盧斯第6集團軍的天王星行動和打擊莫德爾第9集團軍的火星行動。

天王星行動,實際上就是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核心部分,其結果世人皆知,永載史冊,而火星行動的規模絕不輸給天王星,這是1942年蘇軍秋季攻勢中最重要的兩拳。火星行動由朱可夫親自指揮,先後參戰部隊多達190萬。

德國第9集團軍麵對的是蘇聯西方麵軍和加裏寧方麵軍,莫德爾的對手是一代名將朱可夫和科涅夫。蘇軍意圖從各個方向夾擊,抹平德軍建立的突出部,消滅第9集團軍,奪取莫斯科—維亞濟馬鐵路和公路的控製權,並沿著這些線路向西攻擊,在斯摩棱斯克以東合圍德軍。

11月25日,天王星行動開始一周後,火星行動打響。兩個方麵軍70萬蘇軍士兵和2千輛坦克,從東、西、北三麵對勒熱夫突出部發起進攻,來自東西兩翼的擠壓尤其猛烈,大有將突出部攔腰切斷之勢。

但是,火星發射撞上了早有防備的德軍防火牆。有證據表明,一個在德軍中綽號為Max的蘇聯人因為反對蘇共,持續為德國情報機構提供了大量重要情報。11月初,他交給德軍蘇聯火星計劃的詳細情況,導致德軍向勒熱夫先後增援了大量兵力並加強了防禦工事。

蘇軍對勒熱夫突出部的三麵夾擊開始後,莫德爾一麵請求增援,一麵不得不使用能拿起步槍的每一個名士兵,讓暫時沒有受到攻擊的部隊填充到突出部中,戰鬥異常膠著,蘇軍由於地形艱險,後勤供不上持續攻擊,遭到挫敗。

朱可夫沒有氣餒,發動第二輪攻擊撲向了德軍補給動脈勒熱夫—維亞濟馬鐵路和勒熱夫-瑟喬夫卡公路,紅軍衝過了冰凍的瓦祖拉河,在對岸建起橋頭堡,終於在德軍防線撕開一個口子。莫德爾讓士兵們化整為零,由步兵、坦克和炮兵組成連、營級的小規模戰鬥群,死守住每一條道路,消滅上岸的蘇軍,再次挫敗蘇軍後,他命令德軍沿公路南北對進,反擊蘇軍。

11月28日,蘇軍的全線進攻都遭到失敗,由於德軍占領著公路,甚至切斷了大部分蘇軍的退路。朱可夫、科涅夫並沒放棄計劃,這非常符合朱可夫的性格——在重大損失麵前拒不認輸,既冷酷又樂觀,迷信蠻力。他命令被圍蘇軍組織一次向西的突破。莫德爾很快做出了反應——命令幾個裝甲師向有炮聲的地方行動,這時他手上已經有了幾個滿員師的增援部隊。

火星行動進行了2周後,蘇軍還是沒能奪取交通幹線,朱可夫不為失敗所動,在12月11日又恢複進攻。這實在太倉促了,剛投入戰鬥的新坦克根本來不及塗上白色偽裝塗料,結果又結結實實撞在德軍防禦陣地上,兩天內蘇軍就在4公裏寬的戰線正麵損失了300多輛坦克。幾天後,朱可夫又命令在勒熱夫突出部最北部的第39集團軍發起進攻,再次失敗。大批年輕的蘇聯士兵倒在德軍防禦工事的機槍下,陣亡時嶄新的軍裝上還別著近衛軍徽章。

火星行動中,德軍中央集團軍群持續向莫德爾派去了6個精銳的裝甲師。而當曼施坦因前去援救被圍在斯大林格勒的保盧斯時,德軍已經沒有更多的兵力可派。相反,到1943年初,蘇軍預備役的主力全部奔赴斯大林格勒戰場,整個蘇軍戰略中心迅速從“兩星齊發”轉入全力以赴支持天王星。

斯大林格勒勝利後,劇情開始反轉。雖然德軍還頑固地占據著勒熱夫,對莫斯科保持著元首期望的威脅,但堅守的意義不大了。

1943年3月,蘇軍解放了勒熱夫突出部的側翼大盧基地區,德軍隨即悄然撤出勒熱夫,這個爭來奪去屍骨遍野的城市就這麽忽然被拱手相讓了,被厄運籠罩的蘇軍忽然撿回了城市!莫德爾防禦戰打得漂亮,卻因為德軍在撤退過程中的一係列屠殺暴行被視為戰爭罪犯。

曆時一年多的勒熱夫戰役(包括火星行動),蘇聯官方提供的數據是43萬將士犧牲,而其它渠道得出的結論是,包括戰俘的損失總數大約共計150萬,是德軍的4倍之多。蘇聯官方文件中,甚至沒有勒熱夫戰役這個詞,取而代之的是“一係列無聯係的當地作戰”,在所有了解蘇德戰場的人們的集體記憶中,“勒熱夫絞肉機”是這場戰役唯一的名字。

現在看來,火星行動確實牽製了德軍戰略預備隊,換取了南方斯大林格勒,乃至北方列寧格勒的勝利,隻是這個戰略意義的代價高昂而殘酷。

哈爾科夫反擊戰

1943年2月1日,斯大林格勒合圍圈中的德軍停止了最後的抵抗。曼施坦因總算說服希特勒暫時放棄征服高加索的戰略,讓A集團軍群從高加索撤退下來。到2月6日,希特勒也終於認識到整個南線德軍的危險處境,他同意全部撤出頓涅茨盆地。

曼斯坦因


不久,頓河集團軍群更名為南方集團軍群,但他們的防線上漏洞百出,因為敵人的實力要超出德軍好幾倍,而且現在蘇軍享有行動的自由,他們不斷以大兵團迂回德軍兩翼,力求殲滅更大量的德軍,不過,靠了霍立特集團軍和第4裝甲集團軍的巧妙防禦,他們成功地運用一係列的跳躍式後撤瓦解了蘇軍的企圖,並且在亞速海和頓涅茨河之間重建了防線。
雖然如此,戰場上的兵力對比對於德國人來說也實在承受不起,他們在頓涅茨河以北由意大利人和匈牙利人扼守的地區再次被紅軍突破,這樣,蘇軍就迂回到曼施坦因的左翼,他們一下子擊潰了防守哈爾科夫的德軍,到21日,他們又攻占了位於第聶伯河大河彎處的重鎮紮波羅什,這是曼施坦因原來的老窩。


這時的曼施坦因格外鎮定,因為他終於看到了自己期盼良久的戰略形勢,可以讓自己先前的戰略設想得以實施,他因此拒絕了希特勒要他收複哈爾科夫的命令,同時他也不肯運用剛剛撥給他的黨衛軍的裝甲軍來防守第聶伯河一線——敵軍向西南方向的大迂回攻勢,給他提供了一個大好戰機:他可以集中起自己全部的機械化部隊,擊打敵軍毫無防備的右翼。


2月19日,經過三天唇焦舌爛的討論,曼施坦因終於說服希特勒放棄他那不切實際的堅守戰略,代之以自己的反擊計劃,他現在已經將三個殘破不全的裝甲軍從米烏斯河上撤了下來,麵向西北方向構成反正麵——在他們周圍,蘇軍一共有三百四十多個旅級以上的作戰單位已被確認,以師的數目計算,德軍現在處於一對八的劣勢——曼施泰因以霍立特集團軍防守米烏斯河正麵,同時命令第4裝甲集團軍開始反攻——指向第聶伯河渡口一帶敵軍的接合部,不久就擊潰了四個軍的敵人,這樣一來,第1裝甲集團軍也從困難的防禦戰中解脫出來了,這兩個集團軍通力合作,又打垮了從西正麵上攻擊米烏斯河防線的四個軍的蘇聯人。


現在,德軍就以霍立特集團軍防守的米烏斯河一線為砧板,兩個裝甲集團軍為鐵錘,合擊位於第聶伯河和頓涅茨河之間的蘇軍西南方麵軍,由於從三個方向遭到夾擊,這個方麵軍迅速土崩瓦解,拚死向北頓涅茨河以東地區逃走,包括第6集團軍、第1近衛集團軍和波波夫集團軍在內,一共有八個軍、十個步兵師和五個特種旅都被擊潰,他們也為此損失了四萬餘人,而德軍因為兵力太少,不能構成一個連續的合圍圈,所以大多數的蘇軍還是跑掉了。

在這個勝利的鼓舞下,曼施坦因繼續向北進攻,打擊哈爾科夫一線敵軍的南翼,第4裝甲集團軍擊敗了蘇軍第3坦克集團軍,然後德軍向北方作了一個旋轉,迫使哈爾科夫一帶的敵人(伏洛尼茲方麵軍)棄城而走,到3月14日,德國人重新占領了哈爾科夫,而在他們對麵,所有的敵軍都處於潰退狀態。可是,曼施坦因已經沒有預備兵力可以用於擴大戰果了。曼施坦因在哈爾科夫取得的勝利,暫時解除了蘇德戰場上德軍的不利形勢,使戰局僵持下來。

莫德爾和曼斯坦因因為打勝了這兩場對德軍來說生死攸關的戰役,而得到勳章,晉升為元帥,並成為指揮不久發生的庫爾斯克戰役的指揮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全球戰略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精彩! 有空歡迎賞光愚作:蘇德戰爭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77065/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