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頭山

無意邀眾賞,一心追殘陽
個人資料
朱頭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巴基斯坦可能高興得太早了!

(2025-05-10 06:24:13) 下一個

印巴新的大戰爆發,而且愈演愈烈。印度5月7日發動了代號為Sindoor(印度已婚女子額頭上的紅點)的針對巴基斯坦的戰役,大量的導彈攻擊了巴境內目標,同時出動大量飛機,目的是消滅巴空軍,奪取製空權。

但空戰這一塊,印度失手了。巴基斯坦軍方發言人阿邁德·沙裏夫·喬達裏中將宣布,巴基斯坦已經擊落六架印度作戰飛機,其中包括三架法國“陣風”,一架俄羅斯蘇-30MKI和一架米格-29,以及一架以色列“蒼鷺”無人機。使用的武器是中國的J-10C戰機,P-15空空導彈。至少有兩家陣風戰機被擊落一事,得到了西方的證實。

對此最興奮的是中國網民,因為巴基斯坦目前主要裝備來自中國。中國的武器,雖然近年來吹得厲害,但沒有經曆過實戰,美國一句“沒有打過棒球的運動員,能打過身經百戰的老隊員嗎”就很有說服力。曆史上,那些在試驗場上表現出色的軍事裝備,到真實戰場上砸場子的事多的是,美軍在二戰中裝備的一種靴子,也會因為不保暖造成大量士兵腳凍傷而被迫放棄,更不用說更為複雜的裝備了。因此,中國的武器一直賣得很差,連韓國都不如。連菲律賓都認為中國的軍艦是紙糊的,根本不怕。而阿根廷拿著中國的貸款,棄J-10不買,寧可用更高的價格去買二手的美國F-16。

巴基斯坦所以買中國的武器,是因為它沒有選擇。美國對巴基斯坦在反恐中的表現很不滿,當年本拉登實際上是被巴情報部門藏起來的,被內線出賣才被殺死的,其藏身之處就在巴軍事院校附近,美國隻是避免撕破臉才沒公開提,但私下美國已經把巴國不放在盟國之列了。以前提供給巴基斯坦的先進武器,如F-16,是需要美國同意才能出動的。所以這次對印度作戰,F-16和其它美製武器都不得使用。

盡管如此,巴基斯坦對中國武器還是很不放心,當年合製梟龍戰機,還堅持必須用俄國的發動機,德國的電子裝備。近年來,由於印度的地位上升,巴國在國際上更為孤立,連俄國也不同意為其提供發動機了,因此不得已使用完全中國裝備的武器,但在其軍庫中,中國武器的占比也隻是比一半略微多點!

這次的勝利,是中國先進武器第一次在實戰中亮相,對中國軍售和地緣政治的影響,是不可輕估的,可謂中國軍工的Deepseek時刻。以前大部分人認為,中國產武器雖然比美國和歐洲產便宜,但性能和可靠性都不佳,特別是沒有實戰記錄。以這次事件為契機,世界軍工市場可能會產生“中國產武器也值得使用”的認知。尤其是中東、歐洲和亞洲國家為了降低對美國武器的依賴度而將目光轉向法國產武器的想法可能會發生轉變。有預測稱,在埃及和烏茲別克斯坦,正在用陣風戰鬥機與中國的J-10C展開激烈銷售競爭的法國可能會立即進入緊急狀態。而菲律賓,台灣等親美國家,越南等親俄國家也得掂量掂量他們手裏的美製俄製武器是否頂得住中國。美國更得在決定介入中國和台灣的戰爭中三思了!

但巴基斯坦的反擊,使得印度惱羞成怒。戰爭是(國內)政治的延續,可能莫迪政府原來的想法,隻是淺嚐輒止,以短促的戰爭把國內的政治壓力轉移到國外,然後見好就收。但現在被打了個狗啃泥,如果就此停戰,國內的政治壓力可能要把他逼到下台,因此為了滿足國內政治需要,他必須繼續打下去,直到戰爭的成果能平衡其國內政治的需要為止。印度因此加大了戰爭的力度,10日海軍也出動了,對卡拉奇港和瓜達爾港進行猛烈轟炸,印度飛機已經開始攻擊巴基斯坦首都,全麵戰爭一觸即發!

戰爭史中,初期勝利最終失利的例子比比皆是,在長期戰爭中,最終決出勝負的是作戰方的綜合實力,一兩件武器的優勢並不能左右戰爭的勝負,如二戰後期德國發明了導彈,噴氣式戰機,突擊步槍等跨時代先進武器,但並沒法扭轉戰爭的結局,戰爭還是依靠量來取勝的。

在印巴曆史上發生過三次大戰,每次都是印度勝利,第三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被打的喪權辱國,裂土求和,今天的孟加拉國,就是當初的東巴基斯坦。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屈辱的戰爭,巴基斯坦丟失了領土,丟失了臉麵。讓我們來講講這場戰爭。

1971年,位於現孟加拉國的東巴發生了獨立暴動,巴軍鎮壓,殘酷的鎮壓激怒了東巴人,把很多本來中立甚至反對獨立的人都推到了對立麵。許多巴軍中的東巴人反戈加入反抗軍,到8月反抗軍竟達3個旅近萬人,巴軍戰鬥力也不行,和反抗軍也隻打了個膠著狀態。內戰造成大量難民外逃,逃到印度的就達上千萬。印度為此苦不堪言,在蘇聯的慫恿下決心介入東巴內戰。

當時在南亞,印度是蘇聯陣營的,而巴基斯坦的背後是中國和美國。美國很擔心印度拿到東巴,但因輿論壓力又不便公開支持巴國,就慫恿新接交的盟友中國插手。豈知中國經幾年文革已精疲力盡,新近剛發生林彪叛逃,正在進行軍中大清洗,再加藏南印軍已嚴陣已待,所以無力也無意介入。

印軍從11月起就在東、西巴邊境集結,並公開支持東巴反抗軍。巴軍一時腦殘,想先發製人消滅東巴印度空軍以抵消其空中優勢,結果給了印度開戰借口。12月3日,印巴在東西線同時開戰,雙方總兵力近百萬,也是現代史上一場大戰了。

東巴戰場,印陸軍在海、空軍密切配合下,集中兵力,從東、西、北3個方向,對東巴實施“多路向心突擊”。在東部方向,印軍以3個師及8個營加強部隊的兵力,分3路發動攻勢行動,攻占了阿舒甘傑、道德坎迪和昌德普爾3個重鎮,打開了通往達卡的門戶。在西部方向,印軍沿西南和西北兩條軸線展開進攻,一路遇到巴軍頑強抵抗,但由於印軍占有兵力優勢,西南一路印軍攻陷重鎮法裏德普爾,對達卡構成威脅;西北一路印軍則幾度破壞巴軍防禦陣線,並經反複爭奪占領了重要城鎮波格拉,但未能向北發展進攻,因而沒有完全實現作戰企圖。在北部方向,雙方在賈馬爾普爾、米門辛格與坦蓋爾進行攻防作戰,結果,巴軍未能守住陣地,丟失賈馬爾普爾,退守坦蓋爾地區,建立新的防禦。

在三個作戰方向的印軍先後完成對達卡合圍攻擊的作戰準備後,印軍開始向達卡發起總攻。印軍第50傘兵旅首先在距達卡70公裏的西北部重鎮坦蓋爾和距達卡30公裏的東北要點納西格迪實施空降作戰,一舉切斷了巴軍退路,向南直逼達卡。印軍完成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對達卡的合圍,海、空軍則從海上和空中實施嚴密封鎖,完全切斷了東巴與西巴以及外部的任何聯係。在這種情況下,東巴守軍於12月16日向印軍投降,東巴戰場的攻防作戰遂告結束。



不管巴軍怎麽辯解,印軍隻用了13天就完勝,而巴軍投降人數達9.6萬人,差不多齊裝滿員,可以看出巴軍未作頑強抵抗是不爭的事實。軍隊打敗,也沒什麽體麵的外交了。東巴獨立與巴基斯坦脫離關係,國名孟加拉人民共和國,拉赫曼擔任首任總統。印度得勝賣乖,學中國當年在62年那樣,主動停火,撒軍,釋俘(也不追究戰爭罪行了)。

巴基斯坦全國震驚了:他們一夜之間失去了一半的國土,蒙受了驚人的國恥。葉海亞總統下台,歸國戰俘特別是主要指揮官被羞辱,印度的善意被認作進一步的侮辱。印巴的世仇是這次結下的。

巴國這次反分裂活動慘敗,教訓是深遠的,竊以為至少有這麽幾條:1、反分裂在當今世界與論上不是一個正義的口號,別指望師出有名。2、軍隊要克製殺戳行動,特別要避免使用憤青軍人或民兵。反人道行為可能毀了大事。3、要團結大多數分裂地區人民。4、要重視盟友,分化敵人。5、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加強軍隊建設。兵敗萬事空。巴軍此次慘敗軍心渙散為首害,聯合國戰爭罪行調查報告稱有四十萬東巴婦女淪為巴軍性奴,按巴軍人數每人能分到四個。這麽一支妻妾成群,淫亂敗壞的軍隊怎麽會有戰鬥力?

以史為鑒,雖然這次巴軍初戰得手,但其手中的中國先進武器並不多,而印度具有量上的優勢。同時,印度掌握著水源,缺水能使巴國陷入癱瘓,別說工農業停擺,連生存都成問題,上次巴軍還隻是軍紀混亂,這次是軍民沒水喝直接渴死。而在國際上,西方和俄國都是印度的朋友,巴基斯坦隻有中國,而中國是否會為了救巴介入,也是很難說的。因為戰爭的進程,可能是印度斷水並封鎖海麵,並不發動地麵攻勢,想用圍困和斷水來迫使巴基斯坦屈服。除了投降,巴方隻有發動進攻,奪取水源,這談何容易?

中國救巴,不是提供軍援能解決的,最主要的是提供水,但要供應2億人口的淡水,怎麽做得到?因此,如果發生全麵戰爭,這場戰爭將大概率以巴基斯坦失敗告終!目前,對於巴基斯坦來說,最好的方法還是給印度一個機會保留麵子,如吃個虧算了,然後談和。而中國也千萬不要拱火,現在是最好的時機,中國武器的廣告也做了,見好就收,盡量撮合。如果雙方發展到核戰爭,那就沒意思了,也不符合包括中國,美國在內的任何一方的利益!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