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合之眾,是法國醫生,社會心理學家勒龐在1895 年出版的經典。100 年以後再看,書中言論依然熠熠生輝,用來解釋今天的現實也不遜色。這本由法語翻譯成英語的版本晦澀難懂,於是偷懶讀了中文版。勒龐的這本書在中國出版多次,也有不同譯本。在中國很受歡迎是因為很多人試圖理解文革中出現的令人震驚的暴行,這本書無疑提供了很好的解釋。然而略感遺憾的是,中國近代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群眾運動風起雲湧,如果用心理學的理論研究一番,也可能自成體係呢。可惜並沒有看見中國有這方麵的係統研究。
勒龐在1931 年去世,這本書裏主要舉例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稱帝的荒唐時光。他沒有看到後來的各種群體運動帶來的荒謬,甚至殘暴,不勝枚舉。不過他已經在書中預言,群眾運動永遠都會存在。
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群體運動就是Trump當選美國總統,很多人稱他的支持者是cult(邪教),其實對照本書來看,Trump無疑深諳群眾運動的真諦。
而我一直有這種憂慮,在中美關係愈發緊張的今天,有這樣一位情緒化的總統,華裔在美國的命運會怎樣?會不會有一場類似水晶之夜的群體運動,人人喊打?看了這本書,對這種憂慮有了一點解讀。
書中金句很多,總結一下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1.人類群體的表現
- 群體中每個人都隻會按本能行事,受情緒影響。群體不需要理由。群體喪失了作為個體的獨立,理智,智慧,因此比個人還要智力低下。
這兩年看過另外一本書“The Righteous Mind: why good people are divided by politics and religion” ,用了大量心理學實驗證明,人做這些關於政治宗教的判斷,其實都是出自本能,和教育以及智力無關,個體就是如此,並不是隻有群體才這樣。不過群體顯然加劇了這種表現。
“烏合之眾”說,四十個科學家作出的決定不比四十個屠夫做的決定更好。但是最後他又同意精英治國,是不是有點矛盾?最後再回到這個問題。
-群體可能比個人更好,或者更壞,取決於環境和領導。比如麵對戰爭所表現的驚人的勇氣和犧牲就是正麵的群體運動。
-群體沒有負罪意識: 一個人去殺人放火可能會怯懦;一群人去殺人放火就理直氣壯,因為群體活動賦予了正當理由,而且法不責眾,也不必擔心後果。這群集團犯罪的個人也不覺得有負罪感,不承認錯誤。這一段用於解釋各種集體屠殺事件,是不是都可以用上?
- 群體渴望強權: 強人的出現都是順應民意。什麽樣的民族選出什麽樣的領袖。所以文革中的打死老師的紅衛兵,殺死猶太人的德國人,每個人都有洗不清的罪孽,不能推到領袖身上。
2. 領袖的形成:如何蠱惑群體: 斷言,重複,權威
- 領袖的形成都有社會原因。拿破侖上台是因為法國20 年來積累的民怨;希特勒上台是因為德國政治經濟在一戰後已經搖搖欲墜;Trump上台也是美國底層的經濟危機。
- 領袖的形成:大半是極端,容易興奮,半癲狂,神經有毛病的人。這本書政治不正確的言論及其多,這樣公然詆毀領袖,表現了他對造成民眾浩劫的領袖的不屑之態。他也說這些領袖魅力是天生的,不可複製。領袖越是不尊重民眾,反倒越容易被崇拜。
-領袖建立起偶像崇拜,所以說他們都是邪教一樣也並不誇張。偶像崇拜是怎樣建立的,幹脆直接引用本書吧:
-領袖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誇大其詞,言之鑿鑿,斷言不需要證據,不斷重複。
所以Trump成功的有很多口號式斷言“MAGA” “Fake news” “build the wall”。 還有他的手下著名的”locker her up”。 想跟他們說理就輸了,說理,舉證據,都沒有用。
下麵這些都是選舉成功的有效手段。希拉裏失敗了,沒能說服選民Trump當選會帶來大災難。反倒他的支持者都接受了他的無賴形象,說他就是真小人。而Trump則有效利用了這些手段。
3. 群體運動的成因和下麵這些因素有關:民族性,基因,傳統,時間,和智力無關。“所以說,在任何一個國家中,任何一個當選領袖的意見,都會反映著這個民族的稟性,而我們看到,這種稟性從一代人到下一代人,世世代代地流傳下去,從來都不會出現顯著的變化。”書裏說法國人,拉美人容易喪失理智。而英國這樣就比較理智。裏麵還說道中國:
這話對於中國的民族性說的透徹,中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化,習性,確實非常頑固。通往工業化,現代化的這條路中國走得艱難。然而他本意是說中國人死氣沉沉,翻不出多大浪花,那可是小瞧了中國人的力量了。
回到美國現實,Trump有40% 的基本盤,是死忠派,他自信地說那怕當眾殺人,這些川粉都不會放棄他的。最近他又說,如果他被彈劾,美國就要騷亂。一時的騷亂可能會的,長期看並不會因為他的起落而怎麽樣。美國的民族性應該還不至於此。美國的危險不是因為Trump這個人的煽動,而是越來越大的貧富分化。
那麽美國華人會怎麽樣?我覺得有危險也應該隻是一時的。
4. 勒龐專門一節講到教育。金句很多很多,引用兩段原文吧。
他說填鴨式教育讓人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會導致腦殘似的群體運動。
4. 陪審團,議會的必要性
雖然群體運動就代表愚昧,情緒化,沒有理智,與智力和教育無關;他還是認為陪審團和議會都是必要的。陪審團是為了避免一個人的獨斷專行造成的錯誤,那才是最可怕的。議會是因為精英治國總是勝過愚民,這一段老實說讀了幾遍也不得要領,覺得不太合邏輯。其實說到底,他還是認為民主遠勝過一個皇帝。但是前麵說了那麽多民眾在一起如何愚昧,最後難以自圓其說。
5.最後他講到 關於一個文化的衰落。其實就是因為社會發展越完善,法規就越多,官僚主義就越嚴重。
“時間一長,這些學者將仍然主要受自己的感情和黨派精神的支配。對於那些我們現在必須對付的困難,他們還是一個也解決不了,甚至還會因為自己的身份而產生優越感,集合起來形成身份團體,在民眾的頭上加上一層新的暴政”。這說的就是精英治國帶來的弊端。Trump當選也是底層人民對於Elite階層的反抗。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每增加一條限製性法令,就需要增加一批公務員負責執行它,或是讓那些從前的公務員權力更大,議會不斷地增加限製法令,就意味著對公務員勢力的不斷培養。沿著這個方向走下去,這些公務員就會成為一個新興的貴族階層,最終有可能成為文明國家的真正主人。”
“在許多民族中,一切自由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限製,盡管表麵上的許可使它們產生一種幻覺,以為自己還擁有這些自由。它們的衰老在造成這種情況上所起的作用,至少和任何具體的製度一樣大。這是直到今天任何文明都無法逃脫的衰落期的不祥先兆。”
“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從野蠻狀態發展到文明狀態,然後,當這個理想失去優點時,便走向衰落和死亡,這就是一個民族的生命循環過程。”
1900 年前後二三十年,正是社會心理學剛剛起步,西歐出現很多著作,今天也還常常被討論。勒龐這本書是其中一本,不過他也有很多年代的局限性。裏麵對女性的輕蔑,最為後人詬病。我覺得他的書主要是有很多“斷言” “重複”,又沒有實驗數據來支撐,有時候不太讓人信服。當然社會心理學引進實驗來論證也是1920年以後的事情了。
看了席勒這部書不過癮,另外還有一篇講群體運動的短文,主要是群體運動的成因,可以結合起來看看。
另外一本書叫“狂熱分子,一個碼頭工人哲學家的沉思錄”。是一個美國工人寫的。
這篇短文金句也很多。
總結一下,這兩本書講群體運動的成因,表現。對照今天的現實很有參考意義。
回到前麵的問題,美國華人在美國會怎樣?道路可能曲折,總會有些波折。然而如果相信這個國家一貫以來的愛自由,尊重法製,反對獨裁的傳統,一切波折,都不會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