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讀書筆記:那不勒斯四部曲 (三)(四)

(2017-11-08 21:29:30) 下一個

抓緊一切時間聽完了最後兩本書。

第三部開始是“我”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作家,取得名望。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她受到了許多年長女性的幫助,堅持她要繼續接受教育的小學老師,給她帶書報幫她開眼界的中學老師,然而最終的伯樂是她的婆婆,把她隨手寫就的送給男朋友的禮物拿去出版。

新書帶來名譽的同時,“我”也受到很多攻擊,因為書裏的性的描寫。從這裏開始,第三部書把我們帶入意大利六七十年代的社會大背景。女性極端不平等的地位,離婚都不被允許。而一個提到性的女作家所收到的惡意評論也可以想象。在這些暈眩的一夜成名之後,故事忽然轉到了Lila身上。

Lila為了她的錯誤付出了很慘重的代價,這當然是她應得的。然而,“我”在大學裏遇見一位single mother,盡管她也為了這個意想不到的孩子付出慘重代價,總的來說,富人家的孩子,還是能負擔起這個代價。階級的鴻溝在這本書裏總是若隱若現。

“我”被Lila緊急召喚,火速趕去拯救迷失的女友。這個時候,我又害怕緊張又急於聽下去,會有什麽不幸發生在Lila身上?那正是意大利社會劇烈變革的時候,引入工業化,小工廠遍地開花,但是條件惡劣。工會,共產黨,都以為工人爭取人權的理由趁機發動。此時大學瘋狂擴招,造成大量學生畢業即失業,大學生的不滿也一觸即發。小工廠主有無限的權利,而女工就掙紮在最底層。Lila從住在富人區的雜貨店老板娘主動淪落到最底層。他們曾經一起度假的溫文爾雅的大學生接過家族企業,成了腦滿肥腸,刻薄猥褻的工廠主。這中間,有組織初具規模的工會,激進天真的學生,麻木而接受現狀,對反抗者厭惡的工人,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從小一起長大的黑手黨,還有表麵無畏無懼,咬牙獨自承受一切壓力,其實恐懼丟失工作的Lila。

回想到中國改革開放的八十年代,從鄉下進城的女工們也一定有一番激烈衝突,然而我們的文學在哪裏呢?隻記得有勵誌電視劇“外來妹”。隻要你努力上進,就能過上好日子。這到底是粉飾現實還是文化的不同呢?

文章從波瀾壯闊的社會運動忽然又轉到“我”的新婚生活,本來一番雄心壯誌在孩子們出生後都成了泡影。初為母親的掙紮,疲憊的肉體,空虛的精神,很多職業女性都會有共鳴吧。“我”的婆婆再次出現拯救。說真的,這本書最讓我驚訝的就是這個婆婆,非常支持她的事業。

然後就是“我”開始犯錯。Lila十六歲的錯誤,很容易就以年輕的名義被原諒,那時候讀者都對Lila充滿同情。然而等“我”到了32歲,還在無數人都能看出來的錯誤道路上走是為什麽?從這一段到第四本書的前麵3/4我都無法忍受,有時憤怒,後悔追了這本書。她的錯誤,讓“我”的人物設定都坍塌了,她結婚是貪圖對方家庭的名望嗎?她在錯誤中一錯再錯是因為軟弱無能嗎?

如果一個受了教育的女性,不能好好控製自己的感情生活,又和那些沒有文化,在貧民窟掙紮,常常換男人的女性有什麽區別呢?至少對孩子對家庭的的影響都是一樣的。在這一片混亂中,我還是非常驚訝她的婆婆和丈夫的姐姐都非常慷慨支持她,即使不讚成她的做法,即使後來鬧翻也情有可原。

 

 

第四本書的3/4 部分,我都不停快進,這個故事已經失去吸引力,我既憤怒,又能體會到憤怒也是情緒的一種,這本書成功地激起了某種情緒,不管我們喜歡不喜歡。

然而不知不覺,我停止了快進,又沉浸在故事裏了。“我”和Lila經過了人生的起伏,又開始一起住在從小長大的地方,也都在36歲非婚生女。“我”回到家鄉,剛開始是屈服於經濟壓力,後來是因為這是寫作的靈感源泉。Lila是自己選擇不結婚,而“我”是求而不得。這本書的名字叫“失去的孩子”,失去了哪個孩子?

兩個人的孩子們漸漸長大,都開始有青春期的衝突。毒品侵蝕社區,也侵蝕孩子。當“我”的女兒十五歲即跟男朋友私奔,‘我’經過思考,同意讓他們在家裏同居,因為希望女兒自己會發現和這個男朋友的不同,會自己厭倦。隻有幾個月女兒就明白過來了。這真的是非常明智的做法,然而中西方在這方麵的的文化差異太大太大了。

最後,作為讀者,我終於原諒了“我”,誰沒有犯過錯誤呢,而最後,她還是一個堅強,成功的職業女性,也是一個幸福的母親。

作者是非常有技巧的作家,正如第一本書花了很多篇幅介紹童年一起長大的小夥伴,第四本書最後,小夥伴一個個慢慢退出生活。那不勒斯還是那樣的貧窮,暴力。書裏也借Lila之口,頭一次描述那不勒斯美麗的曆史,對應無望的現實。第一本書裏的很多細節和最後一本相呼應,看似圓滿,卻讓讀者也不由得悵然若失。隨著他們生命走向終點,友誼也畫上句號。Eleanor和Lila六十年的友誼,讀者成了見證人,此時也不得不一同告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